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word精品

合集下载

[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春《宏观经济学》平时作业3

[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春《宏观经济学》平时作业3

1.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答案:C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B.大于C.小于D.等于答案:C3.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A.消费投资净出口B.消费投资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D.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答案:C4.在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的同时,必定是:()A.平均储蓄倾向下降B.可支配的收入水平增加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D.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答案:C5.政府计划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20亿元,如果乘数为4,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应该增加:()A.360亿元B.40亿元C.30亿元D.120亿元答案:C6.公共储蓄等于:()A.政府预算赤字B.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减去政府购买C.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减去政府购买D.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购买答案:C7.充分就业的含义是:()A.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B.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D.消灭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答案:C8.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A.失业和通货膨胀B.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答案:C9.以下组别中最有可能因通货膨胀而受损耗的是:()A.借款人B.纳税人C.债务人D.指数化工资合同的工人答案:C10.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以上均正确B.供给C.需求D.产出答案:C11.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A.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B.一个C.无数个D.一个或无数个答案:C12.政府支出的增加将:()A.使LM曲线下移(右移),提高收入水平但降低利率B.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C.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D.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但降低利率答案:C13.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A.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B.利率上升,收入下降C.利率上升,收入增加D.利率上升,上入不变答案:C14.工人错觉模型的关键假设是:()A.以上假设均正确B.工人和厂商拥有相同的信息C.厂商比工人拥有更充分的信息D.工人比厂商拥有更充分的信息答案:C15.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

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在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5.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三单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 投资的边际效率与投资函数;2. IS曲线;3. 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4. LM曲线;5. 两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一、单项选择1.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a. 将变得很小;b. 将变得很大;c.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 不变。

2.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a. 交易需求量增加;b. 投机需求量增加;c. 投机需求量减少;d. 交易需求量减少。

3.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4.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5.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6.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7.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8.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一、选择题:1-5:C C A A C 6-10:B A A C B11-14:A A D C二、分析讨论题: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则政府支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一定量时,只会使利率上升较少,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对私人投资的的挤出也就较少,从而会有较大的财政政策效果。

在IS——LM模型中,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h越大),LM 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就越明显。

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则政府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在IS-LM模型中,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IS曲线就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

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

图略。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或抑制有效需求的效果上有何区别?(1)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使总需求增加;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使总需求减少的政策。

(2)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收支来影响总需求的。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总需求的。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习题解答一、略二、BCDAD CBBDC CDB1. B。

GDP=6000<4500+1700=6200,表现为产出小于意愿中的总支出。

2.C。

3.D.4.A.5.D。

由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1/(1-0.8)=5,所以投资增加100,均衡的GDP将增加500.6.C。

7.B。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小。

8.B。

由于45°线上任何点的横坐标都等于纵坐标,所以线性消费函数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表示为:y-c,即为投资。

9.D.10.C.投资等于储蓄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减少要达到均衡储蓄也将减少。

而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的支出和意愿的产出是相等的。

意愿中的支出减少,当然产出也将减少。

11.C.均衡产出强调的是一个事前变量的概念,所以是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

12.D.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将会使y的下降量大大的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13.B.三、√√××××1.√。

2.√。

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条件。

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济中,投资和储蓄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罢了。

3.×。

4.×。

45°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都是等于纵坐标的,所以消费支出是等于收入的。

5.×。

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仅仅指存于银行的那部分。

6.×。

一般说来,越是高收入的家庭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四、简答题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假设消费者函数C=a + by d ,税收函数T = To + ty ,()0AD=c+i+g=a+i+g+b tr (1)T b t y ⎡⎤-+-⎣⎦,如图1----45所示.在图中,B 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 时的需要线,[(To)](1)B a g b tr b t y =++-+- AD 线和B 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的45︒ 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45︒ 线与B 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 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部分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 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村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 ,如图所示;而在E 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宏微观经济学第三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宏微观经济学第三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10.设某牧场的维护总成本TC=5X2+3000,其中,X为牧牛头数。若牛的市场价格P二1000元,试问:(1)牧场最优的养牛头数是多少?(2)若牧场有5户牧民,平均分摊牧场维护成本,养牛头数将是多少?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40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1.经济理论要研究解决的是哪五个基本问题?
2.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U型的?
dX
1000=10X
X=100
(2)每户分摊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却可以在整个牧场放牧一将整个牧场最佳放牧头数作为自己的放牧头数。这必定使牧场载畜量过大,逐步荒芜,导致“公地悲剧”O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
二、问答题(40分,共10题,每小题4分)
1.
参考答案:
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谁做决策(即五个W)O
304553586265687072
8.请按下表如实填写新学期第一月你的实际消费金额(元)和比例,计算恩格尔系数,并分析一年来消费构成的变化及其原因。项目食品衣着书报文具娱乐其他合计主食副食饮料外买小计金额%
9.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之间是什么关系?
10.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3.简述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经济影响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4.简述产品转换曲线的含义及特征。
5.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O,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生产?
6.如果没有工资刚性的假设,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效应将如何?
利阁71 = TR -TC = P^q—\ q:—llcf+40g I ,将P =100q =10代入上式得= 800叫即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里、平均成本和利底]分别为10s20和800o〃

《宏观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正确答案 :A 是非 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是非 4.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优化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 题。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解析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之一: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优化问题,微观经济 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2 1.1 练习 单选 1. 经济学中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变量为( )
A GDP 增长速度 B 通货膨胀 C 失业率 D 实际 GDP 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 :B 单选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A 某产品价格水平的决定 B 物价水平 C GDP D 汇率问题
是非 5.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问题。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1.2 练习 单选 1.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 凯恩斯 B 卢卡斯
C 弗里德曼 D 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 :B
单选 2. 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凯恩斯的观点( ) A 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 B 市场中存在看不见的手 C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应采取相机决策 D 市场是存在摩擦的
A 产出收入互换性假设
B 价格不变假设 C 投资恒定不变 D 消费恒定不变 正确答案 :D 2.2 练习 是非 1. 存货投资指的是厂商生产出来但没卖掉的产品。( )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是非 2. 无论在市场均衡还是不均衡的条件下,国民收入核算意义上的 I=S 都是 成立的。( )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是非 3. 两部门市场均衡条件是消费等于储蓄。( ) A是 B否
是非 3. 今年的名义 GDP 大于去年的名义 GDP,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 高了。

《宏观经济学》试卷3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3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3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 的有(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2、用支出法核算GDP 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税收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3、若MPC=0.6,则I 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 B. 60万 C. 150万 D. 250万 4、当消费函数为C=α+βy 时,则APC( )A. 大于MPCB. 小于MPCC. 等于MPCD. 不确定5、消费与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长而递减, 该理论是()A. 相对收入假说B. 绝对收入假说C. 生命周期假说D. 持久收入假说6、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 )A .IS 曲线将变得更平坦B .IS 曲线将变得更陡峭C .LM 曲线将变得更陡峭D .LM 曲线将变得更平坦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曲线右上方,LM 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投资大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投资小于储蓄,而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 投资小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8、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内,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A. 最大B. 最小C. 常数D. 不确定9、根据IS-LM 模型,在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 )A .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B .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C .y 值和r 值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D .以上都对10、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即定,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越大,则LM 曲线( )A. 越平缓B. 越陡峭C. 是一条水平线D. 不易确定1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C. 货币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D. 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 12、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13、 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增加税收( )A .利息率将必定提高B .利息率将必定下降C .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提高D .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下降 14、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 .工资刚性B .总需求不足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 .经济结构的调整 15、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为( )A.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B. 技术进步C. 投资的变化D. 自然灾害学院 专业 级 班 姓名 学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6、下列行为中,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 A .企业因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存货增加 B .个人购买的新建住宅 C .个人购买的高档汽车D .个人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E .个人购买的文物17、按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应当包括()A. 工资B. 消费C. 投资D. 政府购买E. 净出口18、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推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减少政府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税收E. 发行货币 19、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混合结果()A.利率下降B.利率上升C.收入下降D.收入增加E.利率不定 20、宏观经济的目标应包括(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C.经济平衡.D.经济增长E.国际收支平衡 21、在经济萧条时期,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 )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提高贴现率C.提高准备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E.降低贴现率 22、下列因素中会使总需求曲线变得平坦的有(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小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大C.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大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小E.投资乘数越大2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 )A.发行货币B.对商业银监管行C.吸收公众存款D.负责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E.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 24、关于挤出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是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D. 挤出效应越大,则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E. 挤出效应越小,则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 25、关于乘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B.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小C. 边际税收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D.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E.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26、GDP 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 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 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

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 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 .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 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 在AD —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 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5. 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1. 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

A.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 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 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

A. 价格上涨和GDPt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t升3. 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

A. 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 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 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 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D .以上几个说法都对5. 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是( ) 。

A. 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B. 价格水平的下降C.政府税收的增加D. 政府支出的增加6. 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 。

A. 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 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 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 劳动市场是出清的7. 总供给曲线倾斜的原因可能是( ) 。

A.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B. 劳动力需求立即对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做出调整C. 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 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8. 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 。

A. 是由于工资面对劳动市场过量的需求时没有提高B. 是由于工资面临劳动市场过量的供给时没有降低C. 也被古典经济学家所承认D. 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9. 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 对价格和产出水平均无影响10.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 ( ) 。

A. 是就资本存量是否可变而言的B. 是就技术水平是否可变而言的C. 是就劳动力市场能否对价格水平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而言的D. 是就日历时间的长短而言的11. 潜在产量就是 ( ) 。

A. 不受价格水平变化影响的产量B. 是潜在的但不可能实现的产量C. 是确定的而非可以改变的产量D. 可以被财政或货币政策改变的产量12. 古典主义将会同意以下的哪种说法 ( )A.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用B.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用C. 财政政策有用,货币政策无用D. 财政政策无用,货币政策有用13. 在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情形下,实际产出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总需求的 增加将会使 ( ) 。

A. 产出和价格都有明显的提高B. 产出和价格都无明显的变化C. 产出增加较多,价格无太大变化D. 价格提高较多,产出无太大变化14. 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某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使 ( )A. 产出增加,价格下降B.产出增加,价格提高C.产出减少,价格下降D.产出减少,价格提高15. 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 ( )A. 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 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 产出减少,价格下降1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17.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 18. 当 (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B .支出乘数较小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大19. 总需求曲线 (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有 ) 。

LM 曲线右移 LM 曲线左移 LM 曲线右移 LM 曲线左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20.总需求是 ( )。

A •对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上进口需求B. 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C •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D •家庭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21.总需求曲线是 ( )。

A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条垂直线C. 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D. 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但也可能是一条垂直线22.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 ) A .使IS 曲线向左移动C. 对IS 曲线无影响 23. 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减税将()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 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有影响24. 与上题中的假设相同,若增加 A .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使IS 曲线向右移动 D .与投资增加对IS 曲线的影响一致1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B.提高利率水平 C .增加名义工资10% 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25. 与第8 题中的假设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A. 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 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 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26. 总供给通常是指()。

A .所有生产厂商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B. 所有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购买量之和C. 所有生产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27. 总供给曲线是( )B .一条垂直线或向上倾斜的曲线A .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C. 一条垂直线或向下倾斜的曲线 D •始终向上倾斜的曲线28.得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条件假设是( ) 。

A •假定价格是不变的B. 假定生产函数是不变的C. 假定收入是不变的D. 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特别是货币工资是不变的29.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 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 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C. 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 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30.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

A. 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 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 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 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名词解释1. 总需求 2 .总需求函数3. 宏观生产函数4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5.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6 .古典总供给曲线7.凯恩斯总供给曲线8 .常规总供给曲线四、计算1. 设IS 曲线的方程为r=0.415-0.0000185y+0.00005G,LM 曲线的方程为r=0.00001625y-0.0001M/P。

式中,r为利率,y为收入,G为政府支出,P为价格水平,M为名义货币量。

试导出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名义货币量和政府支出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2. 设总量生产函数Y=F(K,L),式中丫代表总产量,K代表总资本量,L代表总劳动量。

试说明,如果规模收益不变,则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产量唯一地取决于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资本。

3. 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 s=500,总需求曲线为y D=600-50P,(1 )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水平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4. 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总需求函数为y=2000+750/P,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5. 假定某经济社会为不含政府和国外的两部门经济,且存在以下经济关系:y=c+i , L=(0.9y-900r)P , c=90+0.9y, M=900, i=900-900r , P=1 其中,y、c、i、r、M P分别代表产量、消费、投资、利率、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

求:(1)均衡利率和收入(2)若货币供给增加,超过900,收入和利率会有什么变化?(3)写出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6. 假定经济的短期生产函数是y=14N-0.04N2, 劳动力需求函数是H d=175-12.5(W/P) ,劳动力供给函数是N s=70+5(W/P)。

(1)在P=1和P=1.25的水平下,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2)求在P=1和P=1.25水平下经济的短期产出水平。

五、简答与综合分析题1. 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 试说明主流学派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分析法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3. 试比较IS-LM模型和AD-AS模型。

4.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试论在何种情况下,AS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或向右上斜的?政府政策对经济产出是否有效?、判断题1. X V 9.2..XX10.3.VX11.4.VV 5.V13.6.VX 7. X 8 14. X15. V12.X二、单项选择题1.C2.A3.D4.D5.D6.D7.C8.B9.B10.C11.A12.B13.D14.D 15.B1D17.B18.A19. D20.C21 . A22 . A23.B24.C25. A26.C27 . B28 . D29.A30.D、名词解释1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函数:是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