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优质课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观测海流、采集海洋生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洋流的存在和作用。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具体策略如下:
1. 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洋流的定义、成因、类型等方面进行思考,逐步深入理解洋流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所熟悉的洋流。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洋流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洋流的成因,如地球自转、风力、地球物理因素等。
5. 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此外,教师还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洋流类型,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洋流知识,总结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
2. 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洋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洋流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洋流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洋流在海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洋流教学设计实践(3篇)

洋流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洋流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分布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洋流,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本教学设计以“洋流”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海洋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2)掌握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洋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2)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关注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2)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3)洋流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2)洋流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2. 提问:海洋中存在哪些现象?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授1. 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1)展示洋流定义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洋流的含义;(2)介绍洋流的分类,如暖流、寒流、上升流、下降流等;(3)展示洋流的分布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4)讲解洋流的特点,如流动速度、流动方向、流动范围等。

2. 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1)展示洋流运动规律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2)讲解洋流运动规律,如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海洋地形等;(3)分析影响洋流运动规律的因素,如纬度、海洋地形、气候等。

4.2 洋流(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2 洋流(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92年1月,一艘货轮从中国香港驶往美国西海岸,途中在国际日界线附近遭遇风暴。

有几个集装箱倾覆海中,数万只玩具鸭散落在海面。

之后,在世界很多海岸陆续发现了玩具鸭。

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你能推测它们的漂流轨迹吗?【讲授新课】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的特点:①常年②稳定③一定方向④大规模3.洋流的分类(1)按海水温度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洋流与等温线关系判读(2)按成因划分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如:盛行西风和信风。

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

①水平补偿:秘鲁寒流②垂直补偿:上升流:秘鲁附近海域上升补偿流下降流密度流:因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的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流动。

①表层海水:由海面高的、密度小的海区流向海面低的、密度大的海区②深层海水:由高密度区流向低密度区。

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直布罗陀海峡)红海与印度洋之间(曼德海峡)4.洋流的形成因素①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②海陆分布③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④海水密度差异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到达大洋西岸时,受到陆地阻挡,除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外,大部分沿着海岸流向较高纬度海区。

到中纬度海区时,在盛行西风吹拂下,洋流向东流去。

到达大洋东岸时,又有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海区。

这样就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洋流学案

洋流学案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学案文峰中学 李小艳【学习目标】1.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

【重点难点】1.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课堂学习1.洋流的概念与分类:讨论: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判断洋流性质及所在的半球2.洋流的形成1)写出全球气压带名称,画出风带方向 2)绘制洋流模式图3.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2119°2121211919AC D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3、南极大陆外围: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2.绘出大西洋的洋流三、学以致用1.为什么“小鸭舰队”能够史诗般的旅程呢?2.在十几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颜色的物质。

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物质在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

为什么?3.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经过北印度洋,夏季返回。

四、随堂练习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印度洋D.南大西洋3.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4.读右图(箭头代表洋流),图中洋流名称是()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西风漂流。

洋流县优质课教案

洋流县优质课教案

洋流县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理图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洋流的定义及分类(1)引导学生了解洋流的定义;(2)讲解洋流的分类及特点。

2. 洋流的分布规律(1)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2)让学生掌握洋流分布的影响因素。

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海等的影响;(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洋流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洋流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洋流;(2)提问:“你们对洋流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洋流的定义及分类;(2)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洋流案例,如北大西洋暖流、日本暖流等;(2)分析案例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 总结提升:(1)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2)引导学生关注洋流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洋流分布图,标注主要洋流的名称和特点;2. 选择一个洋流案例,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洋流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总结导入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地图、数据等资料,系统讲授洋流的定义、分类、成因等基本知识。
2.通过对洋流形成和作用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生物、海洋资源等。
3.以案例形式,介绍我国沿海地区的洋流特点,使学生了解洋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洋流知识的优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耐心和爱心引导每一个学生爱上地理,乐于探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洋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和探究精神。
洋流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球气候、生物、海洋资源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洋流的成因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洋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如“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洋流的成因和作用”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洋流》 导学案

《洋流》 导学案

《洋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暖流和寒流)。

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洋流的概念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分类1、按性质分(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按成因分(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2)密度流:由于各个海区的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3)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又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半球 40°S 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1)暖流:增温增湿。

(2)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例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2)上升流海区,底层海水上泛,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也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1)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1)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2)使污染范围扩大。

三、重难点突破(一)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记忆方法1、可以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来记忆。

洋流学案

洋流学案

高一地理学案洋流(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1、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绘制洋流模式简图,并能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知识梳理一、洋流概述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__________地沿着__________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的分类①按成因分(连线)风海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流失时,相邻海区的海水或底层海水流来补充,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海水密度差异引起不同海域之间产生海面倾斜,从而造成海水流动,形成的洋流。

②按性质分:寒流——从水温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_的海区,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流——从水温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_的海区,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_;陆地形状。

思考: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二、洋流的分布第一环节:动脑想根据右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小组讨论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1、观察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和寒暖流分布有何差异?2、观察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和运动方向有何不一样?3、观察北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有什么变化?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第二环节:动口说请各小组用盛行风、中低纬海区(副热带海区)、中高纬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地理术语,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第三:动手画1、参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补画箭头,表示7月(北半球夏季)的表层洋流方向(用红色表示暖流,黑色表示寒流)。

2、结合所学知识,在右下图中画出世界洋流模式简图。

1、右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欧洲鳗孵化于弗罗里达半岛东侧的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又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流优质课学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洋流专题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洋流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扫描】
一、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暖流: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
2.按性质分
寒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
误区警示(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
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3.洋流成因与分布
(1)洋流的成因
(2)世界主要洋流分布
海域主要洋流名称
太平洋D E F G H I
大西洋J K L M N P
印度洋Q R
(1)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

(2)渔场分布往往受洋流影响:①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②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例1】(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
不同主要受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技能解密】
依据根据流向判断等温线判断法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类型影响实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
热量
平衡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
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海区的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大陆
沿岸
气候
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
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
天气
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

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
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
天气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
成和
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
海洋
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等渔场
上升流秘鲁渔场
海洋
污染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油船泄漏,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
航运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
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
南下,对海上航运造成威胁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
常携带冰山南下,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
交汇处海雾较多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说明:①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流为寒流,下降流为暖流;②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或低,这样就导致海洋表面等温线发生弯曲,等温线的凸向,即是洋流的流向(如上图所示);③由等温线分布规律判断南北半球,数值大小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数值大小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

2. 洋流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①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
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洋
流方向(顺、逆)判断;第三步,套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
图。

②根据洋流性质判定
(2)确定季节
①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②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下图为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则
A.①地附近是暖流
B.②地附近是暖流
C.③地附近是暖流
D.④地附近是寒流
4.若阴影部分表示太平洋,则下列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C.③地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D.④地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D.地震造成了洋流流向改变,渔场消失
读图,完成5、6题。

5.该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上图(右)是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示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D洋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东北信风的吹拂
B.E洋流使其流经的大陆沿岸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
C.B洋流沿岸形成了世界上南北跨度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
D.A洋流沿岸有世界着名渔场
洋流流经地区沿岸气候类型依次为
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洋流影响,则
A.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B.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C.甲乙都是暖流
D.甲乙都是寒流
10.若图中海区位于太平洋,则甲洋流的名称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千岛寒流
D.日本暖流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
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第11,
12,13题。

1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12.英国(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1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
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15下列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 ②处风平浪静
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④地森林密布
(2013高考题)右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7.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
图9 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10 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
意图,图中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8,19 题。

18. 图9 甲处的洋流与图10 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形成着名的渔场
C.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缩小
海洋污染范围
20.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A处渔场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用箭头画出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3)图中的Q表示世界海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分析该海域多雾的原因。

(要求写出该海域雾
的形成过程)
(4)M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但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冬季航行危险。

分析该海域冬季
航行气象条件特别恶劣的原因。

答案:(1)纽芬兰渔场。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聚集。

(2)标注略。

(提示:平行于海岸线,由西南流向东北。

)
(3)该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海域上空有降温作用;当气流经过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就会发生凝结而形成海雾。

或者:该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当含水汽的气流经过寒流海域上空时,遇冷凝结而形成海雾。

(4)冬季受西风带北移影响,阴雨天多,风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