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一、词语导入,检查预习。
板书课题:蝙蝠与雷达,学生齐读展示生字词,学生拼读荧光屏揭开苍蝇敏锐避开飞蛾蚊子捕捉蝙蝠铃铛障碍物师:荧字是后鼻音,要读清晰;障字是后鼻音,再读一遍。
生按照老师要求再次齐读。
师:要掌握词语,会读好还是不够的,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谁愿意上台来写一写?生321、232上台书写。
师:书写时要注意坐姿,听写的过程中注意笔画笔顺。
词语:敏锐、障碍、铃铛、苍蝇、捕捉、避开学生书写后,全班齐读所听写的词语。
师:黑板上两个同学的书写让你满意吗?321:障字的左耳刀写得太大了。
师:同学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坐姿,注意笔画笔顺,尽力把每一个部首写清楚。
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这些生字词在书中的位置,请同学们快速查找。
师生交流以上词语所在位置。
二、交流资料,切入课题师:课前教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现在来交流。
(师出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321:我知道有关蝙蝠的寓言师:今天先不来研究寓言故事,请坐。
121:我知道吸血蝙蝠。
352: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361: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一种夜行动物?361:因为他夜间飞行。
师:综上所述,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
你们对雷达又了解多少?342: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子机器。
161:雷达可以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得阻波物体的距离。
171:雷达装在飞机上,可以测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师: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翻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蝙蝠与雷达是什么关系?2、人们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人们是怎样从蝙蝠和雷达身上得到启示的?为了让学生明确问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学生快速阅读。
三、研读文本,探究关系师: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机器,到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372: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
师:对于这个回答大家满意吗?生:满意。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蝙蝠有什么本领?251:蝙蝠边飞边发出超声波,在夜里找到蚊子。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6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6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6 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认“蝙、蝠、漆、启、避”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系”。
正确书写“达、蚊、即、科、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1.学会认“蝙、蝠、漆、启、避”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系”。
正确书写“达、蚊、即、科、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①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和生字词卡片。
②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和课件等。
学习目标①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第一课时●以图为媒,引入新课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生1:蝙蝠是一种动物,它白天睡觉,夜里飞行。
生2:蝙蝠长得像老鼠,它是哺乳动物。
师:真棒,看来你们对蝙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生3:雷达好像是跟飞机有关。
具体做什么用的我就不清楚了。
生1: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是帮助飞机在夜间飞行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精彩。
那么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师:现在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课堂实录)《蝙蝠和雷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部分生回答:认识师:那么你知道哪些和它们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生1:蝙蝠是种像鸟一样会飞的动物,它经常是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捕食吃。
2:我知道蝙蝠其实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食物主要是蚊子、飞蛾等。
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到飞机的位置。
3:我知道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也可以搜索敌机。
4:我知道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师:不错,你们搜集的资料真多。
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课《蝙蝠和雷达》。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读的同时注意一下生字词。
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吧!展示生字词(荧光屏清朗揭开苍蝇敏锐避开飞蛾蚊子捕捉蝙蝠铃铛横七竖八障碍物)我找同学来读一下,..好,你来读。
很好,请坐。
来,所有的女同学来读一下。
男同学能不能读的更好啊?好,男同学来读。
来,我们一起在把上边的词语读一遍。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词语,我们再来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谁先来说?生1: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根据蝙蝠的特点发明了雷达,并把它应用到飞机上。
2:课文主要讲了蝙蝠是如何在夜间安全飞行的。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
读得真好,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避开所有的障碍物呢?谁来说一下你的看法?生1:是因为飞机身上装有雷达。
师:那么我们人类是怎么发明的雷达呢?生2: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板书:蝙蝠)师:好,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思考: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1:我觉得蝙蝠很了不起,因为它在“夜间”“还能”安全的飞行。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
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二、新课程目标:1 、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设计。
五、教学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
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二)新授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生: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齐读)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⑴指名读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蝙蝠和雷达》课堂教学实录

《蝙蝠和雷达》课堂教学实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蝙蝠和雷达》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课《蝙蝠和雷达》。
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看你们是否都还记得这些字词,展示生字词(荧光屏清朗揭开苍蝇敏锐避开飞蛾蚊子捕捉蝙蝠铃铛横七竖八障碍物)我找个同学来读这些词语,谁来读读得有点卡了还需要继续努力。
谁还愿意来读一读师:声音真洪亮,掌声表扬他。
师:刚才***读得这么好,我相信下面肯定还有很多同学也想来读,我们全部一起来齐读这些词语。
师:我们班读书的声音真响亮,那现在我们回到这篇课文中来,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生1: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根据蝙蝠的特点发明了雷达,并把它应用到飞机上。
2:课文主要讲了蝙蝠是如何在夜间安全飞行的。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
读得真好,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避开所有的障碍物呢?谁来说一下你的看法?生1:是因为飞机身上装有雷达。
师:那么我们人类是怎么发明的雷达呢?生2: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板书:蝙蝠)师:好,下面,女同学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思考:你们知道了蝙蝠的什么呢生1:我觉得蝙蝠很了不起,因为它在“夜间”“还能”安全的飞行。
生2:我认为蝙蝠飞行十分灵巧,因为“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躲开。
师:你们说得都很正确,说明你们真的认真去动脑思考了。
那为了找出蝙蝠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每次都是怎样试验的结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先默读第4—6自然段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之间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实验过程。
(学生自由默读,然后同桌之间进行叙述。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word文档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课前热身:《谈天说地》环节,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新闻等进行课堂交流,本课因为和课题相关的缘故,三个学生所展示的题目多为仿生学类的课外知识。
)一、词语导入,检查预习。
9:27板书课题:蝙蝠与雷达,学生齐读展示生字词,学生拼读荧光屏揭开苍蝇敏锐避开飞蛾蚊子捕捉蝙蝠铃铛障碍物师:荧字是后鼻音,要读清晰;障字是后鼻音,再读一遍。
生按照老师要求再次齐读。
9:29师:要掌握词语,会读好还是不够的,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谁愿意上台来写一写?生321、232上台书写。
师:书写时要注意坐姿,听写的过程中注意笔画笔顺。
词语:敏锐、障碍、铃铛、苍蝇、捕捉、避开学生书写后,全班齐读所听写的词语。
师:黑板上两个同学的书写让你满意吗?321:障字的左耳刀写得太大了。
师:同学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坐姿,注意笔画笔顺,尽力把每一个部首写清楚。
9:32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这些生字词在书中的位置,请同学们快速查找。
师生交流以上词语所在位置。
9:35二、交流资料,切入课题师:课前教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现在来交流。
(师出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321:我知道有关蝙蝠的寓言师:今天先不来研究寓言故事,请坐。
121:我知道吸血蝙蝠。
352: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361: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一种夜行动物?361:因为他夜间飞行。
师:综上所述,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
你们对雷达又了解多少?342: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子机器。
161:雷达可以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得阻波物体的距离。
171:雷达装在飞机上,可以测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9:39师: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翻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蝙蝠与雷达是什么关系?2、人们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人们是怎样从蝙蝠和雷达身上得到启示的?为了让学生明确问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课前热身:《谈天说地》环节,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新闻等进行课堂交流,本课因为和课题相关的缘故,三个学生所展示的题目多为仿生学类的课外知识。
)一、词语导入,检查预习。
9:27板书课题:蝙蝠与雷达,学生齐读展示生字词,学生拼读荧光屏揭开苍蝇敏锐避开飞蛾蚊子捕捉蝙蝠铃铛障碍物师:荧字是后鼻音,要读清晰;障字是后鼻音,再读一遍。
生按照老师要求再次齐读。
9:29师:要掌握词语,会读好还是不够的,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谁愿意上台来写一写?生321、232上台书写。
师:书写时要注意坐姿,听写的过程中注意笔画笔顺。
词语:敏锐、障碍、铃铛、苍蝇、捕捉、避开学生书写后,全班齐读所听写的词语。
师:黑板上两个同学的书写让你满意吗?321:障字的左耳刀写得太大了。
师:同学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坐姿,注意笔画笔顺,尽力把每一个部首写清楚。
9:32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这些生字词在书中的位置,请同学们快速查找。
师生交流以上词语所在位置。
9:35二、交流资料,切入课题师:课前教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现在来交流。
(师出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321:我知道有关蝙蝠的寓言师:今天先不来研究寓言故事,请坐。
121:我知道吸血蝙蝠。
352: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361: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一种夜行动物?361:因为他夜间飞行。
师:综上所述,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
你们对雷达又了解多少?342: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子机器。
161:雷达可以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得阻波物体的距离。
171:雷达装在飞机上,可以测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9:39师: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翻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蝙蝠与雷达是什么关系?2、人们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人们是怎样从蝙蝠和雷达身上得到启示的?为了让学生明确问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

6蝙蝠和雷达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掌握提问题方法,学习多角度提问(教学重点)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想问。
生: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会扯上关系呢?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还有谁想提问?生1:雷达是什么?生2: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故事呢?雷达又是怎么被发明的呢?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大家打开书,看看我们今天的课文版面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1:课文的右侧或左侧空出了一部分。
生2:空白部分呈现出来的是一些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
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们写到空白处,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独立默读,记录问题)师:(课件出示小组问题清单)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组的问题清单,看看他们都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的?生1:“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我也提出了,是我在阅读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师:你不仅善于提问,还知道自己提问的角度,很棒哟!生2:我对“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这个问题启发了我进行思考。
师:是啊!这个问题正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其实,问题也可以是针对写法的。
生3:“‘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也很有趣,激发了我的兴趣与思考。
这个问题是我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师:将阅读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出的问题也会促使我们深入思考。
…………师:提问的角度有很多。
在阅读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一步阅读、思考,这样,我们的阅读才会更深入,才会更有意义。
赏析: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读了课题,教师就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问难,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迫切地去阅读文本。
同时,通过分析课后小组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体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提问,为学生掌握提问方法进行了指导,提高质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准备
①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和生字词卡片。
②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和课件等。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第一课时
●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生1:蝙蝠是一种动物,它白天睡觉,夜里飞行。
生2:蝙蝠长得像老鼠,它是哺乳动物。
师:真棒,看来你们对蝙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
生3:雷达好像是跟飞机有关。
具体做什么用的我就不清楚了。
生1: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是帮助飞机在夜间飞行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精彩。
那么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
●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现在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师:好,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我们来看看你是否真正认识了本课的生字。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师:大家要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范写生字,并让学生写两遍)
●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师:生字我们先看到这。
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也能安全飞行的事。
师:好,你简略的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生2:本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找到了蝙蝠的飞行特点,然后根据它的飞行特点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事。
师:不错,你又加入了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好了,请大家再读课文,看看科学家的三次试验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每次试验的结果和试验的结论分别是什么?(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第2页/(共3页)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说明蝙蝠飞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说明蝙蝠飞行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说明蝙蝠飞行与嘴巴有关。
生自己填写。
师:当你填好后,可以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师,好了,我们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生:第一次试验时,科学家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结果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这说明蝙蝠飞行不靠眼睛。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好,第二次试验,谁来说
生:第二次试验,科学家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说明蝙蝠飞行与耳朵有关。
师:说得很好,第三次试验谁来说?
生:科学家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说明蝙蝠飞行与嘴巴有关。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精彩。
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终于”一次中知道了科学家成功揭示了蝙蝠的飞行奥秘。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语说出自己的理解很好,谁还说说?
生:我从“反复研究”这个词中看出,为了揭示蝙蝠的飞行秘密科学家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师:你抓得也很准确。
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断的探索才能成功。
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师:先拿出一张纸,听写本课生词。
(学生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师: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大家请看课件,边看边小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
(播放Flash 动画课件)
生:蝙蝠在飞行时,它的嘴发出一种声波,这种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就反射回来,传达给耳
朵,蝙蝠就调整了自己的飞行方向。
师:这种声波是?
生:超声波。
师:好,不错。
谁再来说说?
生:蝙蝠飞行时,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它的耳朵听见后就调整飞行方向,使它能在夜间安全飞行。
师:你说的真好,很具体。
大家自己低声说一遍。
第3页/(共3页)
(学生自己说)
师:好了,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飞机飞行时,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播放Flash动画)找同学说说
生: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荧光屏上看到后,立刻调整飞机的飞行方向,飞机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了。
师:你叙述的真具体。
谁还想说说?
生:飞机夜间飞行靠的是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荧光屏上看到后,就可以调整航行方向了,飞机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了。
师:你说的更具体了。
真好!
请看下图,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
(下列图示供参考)
读懂了,我们来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生回答。
●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师: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生:我们要关注各种小动物,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一些东西,服务人类。
师:你说得真棒!那谁知道人类从哪些生物身上获得了启示,发明了一些东西?
生:人从青蛙的眼睛特点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生:根据蜻蜓发明了飞机。
生:根据鱼发明了轮船。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真好!如果你们细心观察,也许你也会发明一些东西,服务于人类。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希望大家多观察,多探索,你一定会有很多发现的。
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下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