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间十大传统美食

合集下载

春节招待客人的菜谱

春节招待客人的菜谱

春节招待客人的菜谱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会有许多亲朋好友前来拜访,因此,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为你推荐20个春节招待客人的菜谱,包括热菜、凉菜、汤品和甜点,既美味又寓意吉祥。

1. 红烧肉: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是春节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

2. 清蒸鱼:鱼寓意年年有余,蒸则代表着蒸蒸日上。

3. 宫保鸡丁:鸡肉寓意着团圆和吉祥,宫保鸡丁则是一道经典的年菜。

4. 糖醋排骨:糖醋排骨寓意着甜甜蜜蜜,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5. 炒时蔬:时蔬代表着生机勃勃,新的一年充满活力。

6. 凉拌三丝:寓意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丝丝入扣。

7. 炖鸡汤:鸡汤代表着温暖和关爱,春节期间喝一碗鸡汤,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温馨和爱意。

8. 烧羊肉:羊肉寓意着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喜事连连。

9. 煮牛肉:牛肉寓意着力量和勇气,新的一年充满力量。

10. 白切鸡:鸡寓意着吉祥如意,白切鸡则是一道传统的年菜。

11. 素炒豆芽:豆芽代表着生机勃勃,新的一年充满活力和希望。

12. 蒜泥白肉:蒜泥寓意着新的一年事事如意,白肉则代表着纯洁和吉祥。

13. 炖牛肉:牛肉寓意着勇往直前,新的一年充满力量和勇气。

14. 凉拌豆腐皮:豆腐皮寓意着富贵和长寿,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15. 酸辣粉:酸辣粉是一道开胃的年菜,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活力和激情。

16. 水煮鱼: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水煮则代表着活力四射。

17. 葱爆羊肉:羊肉寓意着丰收和富足,葱则代表着聪明和伶俐。

18. 素炒芦笋:芦笋代表着高雅和品味,新的一年生活品质更高。

19. 糖醋里脊:糖醋里脊寓意着甜甜蜜蜜,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20. 糯米藕:糯米藕寓意着团圆和美满,新的一年家庭幸福美满。

以上菜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搭配,祝你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春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有哪些_春节十大传统美食

春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有哪些_春节十大传统美食

春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有哪些_春节十大传统美食对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想必都知道,春节,端午,中秋,清明,是我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而每个节日针对的美食是不同的,代表的美食太多。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春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以供大家参考!春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1、年糕有传说年糕是最早祭祀祖先用的,后面演变成中国人的事物,成为春节食品,在一些地方,年糕也叫“年年糕”,取“年年高”之意,表示人们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2、四喜丸子这四喜丸子代表着福禄喜寿,是非常美味而且寓意特别吉祥的美食,多半会出现在南方的菜桌上,一家人吃起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3、粉蒸肉粉蒸肉的味道想必大家都吃过,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吃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腻,这也是很多家常里的菜,谁不怀念妈妈手中的粉蒸肉呢,独一无二的味道。

4、鱼鱼肯定是过年餐桌上不会少的事物的,完整的鱼代表着我们生活,它特别的寓意,鱼的寓意来自“年年有余”,希望人们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是一个非常好的彩头。

5、瓜子花生这一般都是饭后的小零食,也多半来自于常人唠嗑用的事物,瓜子在古代象征着“银子”,抓瓜子寓意为抓银子,来年财运亨通,而花生谐音“好事会发生”还有“多子多孙”的含义。

6、糖果糖的口感是甜甜的,而提到甜想到的都是美好的,它也有着一个好彩头,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一般是人在做喜事的时候,喜欢给糖果。

7、辣子鸡辣子鸡是很有名的一道川菜,材料也很简单,就是鸡肉、干辣椒,比起一般的做法来说,这种做法煸干了鸡肉里面的水分,让鸡肉变得更有嚼劲,回味也更加香了。

8、春饼中国民间立春时吃的传统美食,南北方都有,但是做法不同,而东北、北京一带的春饼口味最为可口。

春节之时,准备几样小菜,烙上一叠薄薄的小饼,这味道不仅仅是美食,还包含着新年的美好味道。

9、元宵曾经有朋友跟小厨我争论过,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有够无聊的。

有人说元宵是正月十五才吃的,但是在小厨的家乡,元宵也是春节吃的美食。

春节菜谱大全20道菜

春节菜谱大全20道菜

春节菜谱大全20道菜一、鱼生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就是鱼生。

鱼生取“余年有余”谐音,“鱼”也象征着年年有余,是春节宴席必备的招牌菜之一。

鱼生的食材主要有鱼生鱼(会员发鱼), 鱼生酱油等。

二、煎鸡腿煎鸡腿是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一道美食。

炸鸡腿外酥里嫩,口感极佳,香气四溢。

其制作工艺简单,受欢迎。

煎鸡腿的制作食材主要有鸡腿、盐、料酒等。

三、红烧肉红烧肉是中国传统菜谱中的经典之作。

其色泽红亮,肉质酥软,甘香可口,是春节聚餐的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红烧肉的主要食材有五花肉、生抽、糖等。

四、葱油饼葱油饼是一种口感香脆,味道鲜美的小吃。

葱油饼以面粉为原材料,葱鲜、油香。

其味道可口,制作简单,十分易学。

葱油饼的食材有面粉、葱花、盐等。

五、蚝油生菜蚝油生菜是一道清淡可口的下饭菜。

蚝油为菜肴增添了鲜香的味道,生菜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是春节宴席的一道下饭菜。

蚝油生菜的食材主要有生菜、蚝油、油等。

六、糖醋排骨糖醋排骨是一道酸甜可口,香气四溢的菜肴。

排骨外酥里软,糖醋味道浓郁,是春节家宴上的一道经典菜品。

糖醋排骨的主要食材有排骨、醋、糖等。

七、鲍鱼翅鲍鱼翅是一道高档的海鲜美食。

鲍鱼肉质鲜嫩,鲍鱼翅则更加鲜美可口,味道鲜美,是春节聚餐的上档次之选。

鲍鱼翅的食材主要有鲍鱼翅、胡椒粉、酱油等。

八、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

四喜丸子做法简单,口感独特,受大众喜爱。

四喜丸子的食材主要有猪肉末、鸡蛋、盐等。

九、清蒸鱼清蒸鱼是一道源远流长的传统名菜。

清蒸鱼取食材新鲜,肉质鲜嫩,口味鲜美。

清蒸鱼的去腥鲜美,是春节家庭聚餐的热门之选。

清蒸鱼的食材主要有鱼、葱姜、盐等。

十、糖醋鳝鱼糖醋鳝鱼是一道酸甜可口的家常美味。

鳝鱼鲜嫩可口,糖醋味道香甜醇厚,十分开胃。

糖醋鳝鱼的食材有鳝鱼、醋、糖等。

十一、蘑菇炒肉片蘑菇炒肉片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蘑菇脆嫩可口,肉片香嫩鲜美,是中式菜肴中的经典之作。

蘑菇炒肉片的食材主要有蘑菇、猪肉片、盐等。

过年必吃的10个菜名字

过年必吃的10个菜名字

过年必吃的10个菜名字
1.红烧肉:新年团圆饭必不可少的一道经典菜肴,香甜软糯的肉质配
上酱油、糖和香料的烹制,带给家人满满的幸福感。

2.鱼生: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吉祥美好寓意,传统过年菜肴中不可或缺
的一道,寓意新的一年行好运。

3.腊肉蒸饭:口感香糯,肉质鲜嫩,是香港传统新年的美食之一,代
表丰盛和团圆。

4.鲜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和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入口绵密的年糕
带来新年的甜蜜祝福。

5.蚝油生菜:绿意盎然的生菜搭配香气四溢的蚝油,寓意“年年有余”,
新年吉祥如意。

6.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合家幸福的美好寓意,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
的小吃。

7.喜庆炒饭:丰富多彩的饭菜搭配在一起,味道美味鲜香,象征着新
年生活美好如意。

8.五香卤水鸡蛋:入口香醇嫩滑,配以五香调味的鸡蛋,寓意着新年
幸福团圆,家人美满。

9.蒜香烤鱼:鲜嫩的鱼肉搭配浓郁的蒜香,香气诱人,预示新的一年
充满希望和美好。

10.豆腐脑:口感细腻滑爽,清淡而不乏美味,寓意新的一年清新自然,心情舒畅。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过年买什么好东西回来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过年买什么好东西回来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过年买什么好东西回来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家人团聚、共同欢庆的时刻。

而在春节期间,美食更是家庭聚会的一大亮点,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独特的美食习俗。

以下将介绍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并提供过年买什么好东西回来的建议,让你在这个重要的节日中感受满满的幸福与温馨。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1.饺子: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运。

2.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常见于南方地区。

3.鱼:年年有余,吃鱼意味着新年有余。

4.糖藕:象征着“年年甜蜜”。

5.糖葫芦:代表“团团圆圆”。

6.元宵:象征“团团圆圆、圆满”之意。

7.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和“圆满”。

8.豆腐脑:寓意“年年有余”。

9.腊肉:有“年年有余”之意。

10.炸灯笼果:代表“旺旺年年”的美好寓意。

11.糖果:象征着生活甜甜蜜蜜。

12.糖画:给小孩带来甜蜜的一年。

13.鹌鹑蛋:代表“欢乐幸福”。

14.青团:代表“团团圆圆”。

15.葡萄:寓意“吉祥如意”。

16.面条:象征长寿和健康。

17.吉祥糕:象征着“幸福甜甜蜜蜜”。

18.菠萝:即“旺来”,象征“旺福旺寿”。

19.扯旦塌:象征着“团团圆圆”。

20.八宝粥:象征吉祥好运。

以上是传统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特殊的寓意和祝福,是中国人民在新年期间欢聚一堂的必备选择。

过年买什么好东西回来在中国,迎接新年,购物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适合过年买的好东西推荐:•红色饰品: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选择红色的饰品可以为家中增添节日氛围。

•新衣服: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穿上新衣服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为全家准备一套新的春节服装也是不错的选择。

•年货礼盒:选择一些精美的年货礼盒,送给亲朋好友,是传递祝福和关爱的好方式。

•新年饰品:除了红色饰品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贴春联、贴福字的新年饰品,为家里增添节日氛围。

•新年食材:准备一些新鲜的食材,为家人准备一顿美味的春节大餐。

除夕年夜饭必做的10道菜

除夕年夜饭必做的10道菜

除夕年夜饭必做的10道菜除夕年夜饭必做的10道菜1、红烧鲤鱼:鱼是年夜饭上不能少的一道菜,因为民间有年年有余(鱼)这一说法,除夕夜吃红烧鲫鱼也有大吉大利的意思。

2、鸡肉:除夕团年饭桌上少不了鸡,寓意吉利,年夜餐桌上也要摆一只鸡,那是吃鸡起家。

3、饺子:北方除夜年夜饭必吃的一道菜就是饺子,“饺子”也叫“饺子”,有新旧交替的含义,年夜饭吃饺子也有团圆、吉祥的意思。

而且饺子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

4、宫爆年糕:年糕也叫做“年年糕”,谐音是“年年高”,过年吃年糕寓意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5、红烧猪蹄:这是不少酒店除夕年夜饭订餐必备的菜肴,寓意着“手到财来”,而且猪蹄加花生、发菜等一起炖煮很有营养,味道美味。

6、椒盐虾:广州人很喜欢吃海鲜,过年吃虾也有特别含义,寓意每天笑哈哈。

7、肉丸子:有地方年夜饭上会准备各种肉丸子,糯米丸子、牛肉丸子、四或四喜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

8、炒四季豆:四季豆也是很多家庭年夜饭首选蔬菜,形状和竹子相似,还被赋予了“扶摇直上”的含义,而且吃四季度寓意四季平安。

9、卤水金钱肚:卤菜中有一道菜也叫毛肚,外形就好像铜钱一样,牛百叶色泽是金黄的,加上其它卤味搭配就成了年夜饭餐桌上的“财富担当”,寓意金钱满地。

10、三鲜砂锅:三鲜砂锅里面用的是绿豆粉丝,粉丝非常细长,寓意常来常往,而且有地方会放肉圆,象征团团圆圆。

年夜饭是什么意思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

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长久久)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寓意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寓意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寓意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家团圆,共享团圆美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食物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不仅代表着丰收和幸福,还寓意着吉祥和团圆。

在春节期间,有一些食物被视为吉祥,人们会特别选择这些食物来祈求好运。

以下是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及其寓意:1.年糕:年糕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因为“糕”和“高”谐音,寓意着“步步高升”。

2.鱼:鱼是富贵、余年的象征,而“鱼”和“余”谐音,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3.年年有“鸿运”:鸽子——谐音鸿运,吃鸽子有鸿运当头之意。

4.寿面:长寿面代表长命百岁,寓意着长寿健康。

5.鸡:鸡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寓意着团圆和幸福美满。

6.蛋糕:蛋糕象征着生日和新生,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7.鱼生:鱼生代表新春新气象,吉祥安康。

8.发菜:发财菜,寓意着发财致富。

9.粘年糕:寓意年年甜蜜、日子粘在一起。

10.花生:寓意“生生不息”、“多子多福”,好事成双。

11.糖藕:藕、耦,寓意耦耦同心。

12.黄耀:寓意黄金遍地。

13.红豆:寓意“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14.西瓜:形似团圆,富贵双全。

15.姜:寓意护体,辟邪。

16.土豆:土丰民足,平平安安。

17.红豆糕:寓意事事如意,年年高升。

18.虾:喜虾含“笑”,象征幸福快乐。

19.橘子:象征着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20.糯米团子:黏黏乎如“团团圆圆”。

这几种食物在春节期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人们在享用这些美食的同时也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幸福美满、吉祥如意。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过年必吃的10个菜

过年必吃的10个菜

过年必吃的10个菜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会举家团圆,共同享受美食。

在过年期间,桌上的菜肴也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能给一家人带来幸福和团聚的感觉。

以下就是过年必吃的10个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年糕年糕是年节必备美食之一,寓意“年年高升”。

它的制作材料简单,主要是糯米粉和红枣等。

将红枣蒸熟后混合糯米粉搅拌均匀,再蒸熟切片,形状像金元宝,寓意着财源滚滚。

2. 鱼鱼在过年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因为“年年有余”和“年年有鱼”谐音,所以在中国,鱼成为了过年必吃的菜肴之一。

通常,将整条鱼做成清蒸鲜鱼或者红烧鲤鱼,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3. 鸡鸡肉质嫩滑,口感鲜美,是家庭年夜饭上的常见菜品。

整鸡蒸、红烧、煎等不同做法,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鸡象征着团圆,吃了鸡肉意味着全家团聚在一起。

4. 粉条在北方,过年必吃的10个菜中,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

冬天吃热粉条能够保暖身体,同时也象征着“长命百岁”。

5. 饺子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

在中国北方,过年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人们在包饺子时还会放入一枚硬币,预示着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会有好运。

6. 火腿火腿寓意着吉祥如意,常常被用作祭拜神明之用。

在年夜饭上,煮熟的火腿可以给菜肴增色添香,也象征着来年事事如意。

7. 蟹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报恩”,因此在年夜饭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清蒸螃蟹、蟹黄豆腐、蟹粉狮子头等做法,让人垂涎欲滴。

8. 菜花菜花也是年夜饭上常见的一道菜,因为“菜”与“财”谐音,“菜花”象征着来年财源滚滚,吉祥如意。

9. 排骨排骨香酥可口,是过年时很受欢迎的肉类。

糖醋排骨、红烧排骨等做法,常常出现在家庭年夜饭的菜肴中,象征着家庭美满、幸福团圆。

10. 八宝粥八宝粥是传统的节日吉祥食品,由多种米制成,口感香甜软糯。

在年夜饭结束时端上一碗暖暖的八宝粥,让人在心灵上感到温暖和满足。

过年必吃的这10个菜,不仅在口感上美味可口,更是融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民间十大传统美食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

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春节民间十大传统美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节十大传统美食饺子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

另外就是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该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财运。

饺子煮面河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会吃饺子煮面,名为“金丝穿元宝”。

除夕晚上饺子煮熟了捞着吃,称为“捞元宝”。

年糕早期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比如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红/白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等。

年糕谐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的期望。

面条福建部分地区年初一早上要吃面条(多为线面),寓意“长长久久”。

鱼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余”。

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馄饨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

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汤圆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
取其团圆、圆满、甜美之意。

扬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上海人年初一早饭也是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有财有势。

鸡“无鸡不成宴”是广东人的口头禅,广东、香港一带过年一定要吃鸡,鸡与吉发音相似,代表生活吉祥如意。

湖北人过年则是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

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吃鸡骨头则表示“出人头地”。

糍粑湖南湘西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

腊月二十,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过节也有吃糍粑的习惯。

粽子广西壮族人过年有吃年粽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几天壮家人都要包粽子或买粽子,初一、初二有客人来一定要吃粽子。

春节传统文化知识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
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过年的意义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

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

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岁除”,又叫“除夕”。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春节俗称“年节”,古称“元旦”。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

民国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传统的、民俗的、真正的“年”,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龙抬头”为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

就时间来讲,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

而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过“年”之后就是新的一年,所以不管是除夕还是正月初一,都是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的好日子。

春节民间十大传统美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