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同步练习A卷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A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A卷一、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字音字形】1.请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信笺()澎湃()濒临()蓦地()啼叫()飒飒()晦暗()幼稚()乱踹()什物()一绺()跛脚()咖啡馆()反省()镣铐()忏悔()打蔫()沮丧()哽咽()虔诚()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怜mǐn() gān gà()()tān()塌罪niè()lián()价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绽裂隐蔽霹雳漫天飞舞B.目眩權木拯救奄奄一息C.肃穆慈祥拱托万籁俱寂D.暮色嘹亮恢复不可思异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恪守我们的约言,任何时候也不承认她认识我,尽管这样做现在已经无济于事了。
B.九枝枪瞄准着两个妇女和三个赤手空拳的男人。
C.专门的词汇!“放聪明点”的意思就是背判。
D.清晨从四郊进入城市,菜饭向集市走来,清道夫们打扫街道。
知识点词义理解5.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___________:形容情况突然发生。
(2)___________: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3)___________:拘谨,不自然。
知识点词语运用6.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要是不___________秘密工作的规定,就得停止工作。
(2)现在我又能够比较___________地计算抽打的次数了。
(3)妈妈、爸爸,你们为什么把我养得这样___________啊?(4)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___________的声音。
A.根据宁静结实寂静B.遵守安静结实宁静C.按照安静实在宁静D.遵守寂静实在平静7.选词填空。
(1)这多美,我多么幸福,人们几乎感到有些仲夏的气息了——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___________。
(沉醉沉浸)(2)他的语调沉闷、平静,没有___________或愤怒的意味。
(挑衅挑战)(3)要是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就得停止工作,因为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害,而且还会___________别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今天我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的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而且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生存、发展和切身利益。
本单元与上一单元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为下一单元做了铺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权利,学会维护这些权利,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
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因此,受教育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但现在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在初中生中存在着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义务意识,明确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结合这一学情及本课标要求,确定知识与能力为:1)知道教育的含义,作用,受教育权的含义。
2)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
过程与方法为:充分利用图片、文字材料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结合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感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受教育权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
教学难点:1)教育的作用2)初步具备对有关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断能力。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实际生活最密切,据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点拨法和辩论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设疑讨论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6.1知识助我成长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6.1知识助我成长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6·绵阳模拟) 从去年秋季开学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计划”。
绵阳成为我省第一个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范围内推行“免费午餐计划”的城市。
这说明()A . 我市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促进地方教育公平B . 我市率先实现了教育公平C . 我国公民在各项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D .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2. (2分) (2018九下·龙湖开学考) 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残疾儿童、少年按照其接受教育能力就近入学,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 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B . 有利于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C . 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教育D . 有利于增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进步3. (2分)(2017·安顺模拟) 某发达城市日前公布2016年中考“新政”:新居民子女在该市参加中考,符合条件者可与本地学生同等录取。
这一“新政”有利于()①保障新居民子女的受教育权②推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③杜绝新居民中的不文明现象④普及义务教育,培养应试能力A . ①②④B . ①②C . ①②③④D . ①③④4. (2分)(2019·达州)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向好发展。
我国重视乡村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①力求使乡村孩子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④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A . ②④B . ①③C . ①②D . ③④5.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义务教育的特征有()①强制性②公益性③一致性④统一性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6. (2分)目前,我国已免除了300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A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 (原卷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三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
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与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
读书吧,从好书中汲取力量吧。
好书如人生四季,或tián()淡如春,或激情如夏,或充实如秋,或静思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bō()响智慧的心曲,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tián( ) 淡bō( )响(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词性写在括号里。
(2分)读书吧,从.( )好书中汲取..( )力量吧2.(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①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①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古代诗文默写。
(10分)(1)求之不得,。
(《关雎》)(2)清晨入古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子衿》)(4)《送友人》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别名句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4.(8分)我市某校八年级(2)班正在开展“漫步古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任务一办专栏】(1)为使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班级拟开设“学古诗,抒情怀”专栏。
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写出相应的诗句。
(3分)示例:栏目:壮志抒怀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品德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

2. 所谓受教育权, 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______ 的机会, 以及获得_______ 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 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接受的教 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________。
4.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5.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探究拓展】 探究一 20XX 年 6 月 13 日,第八届“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 活动在昆明启动。自 20XX 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 参与下,到 20XX 年年底,全省累计筹款 1.01 亿元人民币,为 31194 名大学新生 送去了温暖和关爱。 1. 20XX 年“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保障了贫困高考生的什 么权利?
(1) 未来的人生中,我们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
(2)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什么?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收获感悟】 (可以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来谈一谈) 1. 请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
通过本节课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 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格言启示我们( ) A.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充满艰辛的过程 C. 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 社会越发达,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
2.下列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 B.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 C.义务教育是自愿教育 D.义务教育不包括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
3. 正在上初一的菲菲家庭出了变故, 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出走, 下落不明, 爸爸常常赌博而不下地干活,也不管菲菲的生活。第二学期开学前,菲菲向爸爸 要书本费,爸爸大怒:“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我不给!你上学花钱就别上了! 给我种地去!” (1) 菲菲爸爸的话对吗?为什么? (2) 菲菲应当怎么办?
八年级政治下册3_6_1知识助我成长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学习目标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懂得教育对于个人、国家的重要性学习重点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点学习难点明确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主要内容。
导学案内容预习案【学法指导】1. 阅读P58了解什么是教育?2. 阅读P59谈谈教育的作用?3. 阅读P60了解什么事教育权?4. 阅读P61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预习自测】1、教育,是以为目的,以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是。
它帮助人获得独立生活的。
另一方面,它又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3、所谓受教育权,是指的权利。
所谓义务教育,是。
4、义务教育有三大特点,即、、。
【我的困惑】探究案【合作探究】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
孤儿院的主持人J.E.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材料中的小女孩是“人”还是“狼”?为什么?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
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作业课件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知识助我成长 (共18张PPT)

2.受教育权的含义: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 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及地位。 (1)含义: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 保障的公益事业。
(2)特征:①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具有公益性,即不
生符合条件获准在玉林参加高考。“异地高考”的实施表明公民更加平等地享有 C ( )
A.人格尊严 B.人10.据《十堰日报》报道,郧西县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定把这项 工作作为2014年全县“四件大事”中的首件实事来抓,让全县3万多名中小学生上 好学、读好书。这说明( C A.上好学、读好书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B.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政府高效工作,出政绩 C.该县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D.各项工作有先有后,教育工作历来优先 )
11.国家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 ,着力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显著 B 特征是( ) A.自愿性、公益性、统一性 B.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C.强制性、自愿性、统一性 D.强制性、自愿性、公益性 12.公益性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下列对这一特征的正确理解是( ) C
A.国家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文化教育的同等条件
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让每个人都有机 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由此,可以看出( A.受教育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 B.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C.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D.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每个公民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B
9.2014年广西首次实施“异地高考”政策,我市共有194名户籍不在本省的考
八年级思品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知识助我成长(第1课时)课堂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知识助我成长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括号里)1.教育是()A.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灌输给人们知识的一种活动C.每个人生活的准备D.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初二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
于是乡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
这一事例主要表现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是()A.普遍性 B.免费性 C.群众性 D.强制性3.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装满”已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C.一件个人私事 D.一种兴趣爱好4.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A.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一切费用 B.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部分学费C.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 D.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二、请你简要回答:1.教育的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义务教育?它有什么特征?三、请你辨析:正在上初一的菲菲家庭出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出走,下落不明,爸爸常常赌博而不下地干活,也不管菲菲的生活。
第二学期开学前,菲菲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大怒:“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我不给!你上学花钱就别上了!给我种地去!”1.菲菲爸爸的话对吗?为什么?2.菲菲应当怎么办?四、请你发表看法:我省某乡政府,为制止中小学生辍学和失学,根据义务教育法,对本乡实施义务教育做了如下四条规定:第一,乡政府每年拔5万元专款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第二,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免收杂费、学费;第三,对有条件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不准承包土地、果园,并起诉到法院;第四,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公民,不能参军,不能承包土地,不能在乡镇企业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同步练习A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汶上期中)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广州两级法院从2007年至2014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综合审判工作白皮书。
8年以来判处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非本地户籍的未成年人长期占到了整个广州市未成年人犯罪的70%以上,而且这部分未成年人多来自农村,大多未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辍学打工,往往结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由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上述案例警示我们()①要慎交朋友②不交损友③朋友有难处要拔刀相助④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④2. (2分) (2018八下·弥勒期末) 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①平等权②维护国家统一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④缴纳个人所得税⑤宗教信仰自由⑥人身自由权A . ①③⑤⑥B . ①②③④C . ②④⑤⑥D . ②③④⑤3. (2分) (2017八下·临川期末) 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总规模已达到19269.5万人,这主要表明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这一特征A . 强制性B . 普及性C . 免费性D . 自觉性4. (2分)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格言启迪我们()A . 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B . 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 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D . 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5. (2分)今年,我市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就餐条件改善工程,计划投资4800万元,新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餐厅)50处。
实施这一工程()①体现教育公平②保证农村学生免费就餐③有利于农村娃的健康成长④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 . ②③B . ①②C . ①③④D . ①②④6. (2分)下图漫画,小女孩没有享有的权利有()①劳动权②教育权③平等权④人身自由权A . ①②D . ②③④7. (2分) (2018八下·历城期中) 下列公民的做法中,既是享有基本权利,又是履行基本义务的是()①李刚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学学习②小强的爸爸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③小云的妈妈当选镇人大代表④李爷爷每月都能领到退休金A . ②③B . ①③C . ③④D . ①②8. (2分)(2017·大同模拟) 下列哪一项和其他选项表达的意思不同()A . 近年来,各省市纷纷出台并完善各地高考政策,即具备一定条件的进城务人员的子女,可就地参加高考B . 全国各大城市的小学100%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就近入学C . 某市公布了取消“推优生”制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不得在小学和初中学校门口悬挂等级学校牌匾等D . 北京公布中考改革方案,实行新的中考改革制度.中考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9. (2分) (2016七上·泰兴期末)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这一举措()①体现了义务教育公益性特征②实现了社会公平与正义③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④体现我国重视教育发展A . ①②B . ③④10. (2分) (2016七上·靖江期末) 同学小曹在QQ空间里写道:“学习困难成绩差,别人骂我是学渣。
升学无望枉费力,弃学打工为我家”。
你应该对他说()A . 成绩好坏无所谓,不做作业混毕业B .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 受教育是你的权利,你的权益你做主D . 打工是件苦差事,还是上学轻松些11. (2分)对漫画中初中生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 . 这是减轻学习负担的好方法B . 个人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C . 该学生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D .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12. (2分) (2017八下·厦门期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杂费,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A . 强制性B . 普遍性C . 公益性D . 自主选择性13. (2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说明()A . 文明礼貌要经过刻苦训练B . 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 . 玉石要经过人工的精雕细琢才值钱D . 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勤学苦练14. (2分)(2016·营口模拟) 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A .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 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C . 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D . 既不是公民的权利,又不是公民的义务15. (2分)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格言启迪我们()A . 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B . 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C . 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D . 社会越发展,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16. (2分)(2017·丽水) 有人把义务教育的某一特征形容为“不花钱,可上学”。
这一特征是指()A . 公益性B . 强制性C . 统一性D . 全民性17. (2分) (2016七上·广饶期中) 小米因学习成绩差且家庭生活困难,准备辍学打工。
小米这样想是错误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是她没有认识到()A . 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B . 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C . 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D . 在现代社会,学习已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18. (2分) (2018八下·大庆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B .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C .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完全保障了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接受义务教育D .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9. (2分)一位老奶奶从工厂退休后,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先后掌握了三门外语。
老奶奶在国外旅游时,流利的外语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扬。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老奶奶积极行使受教育的权利②老奶奶所受教育是义务教育③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成人教育④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20. (2分)(2017·湖州模拟)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注重有教无类,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①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②是对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③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70分)21. (5分)某校学生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责苹果手机的要求遭拒,偷偷变卖了家里几千元的物品。
当母亲责备他时,他却说:“我的同学基本上都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有错吗?”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们热情洋溢、挥汗如雨,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QQ聊天、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短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示例)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贵手机的要求,说明他生活上没有做到艰苦朴素。
22. (5分)(2017·林甸模拟) 2016年2月24日,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说道所谓“解题神器”很多在校学生都不陌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用手机拍照上传就有答案了。
如今,它甚至成为了一些孩子做作业时离不开的亲密伙伴。
有家长反映,孩子已经习惯抱着手机写作业了,这令家长们感到担心,恐怕孩子会形成依赖。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说明理由。
23. (30分) (2019七下·长春期末) 学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后,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与学生探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并提出一些问题,请你回答。
现象一:停车与辱骂材料一:刘先生因着急办事,就把车停在了不允许停车的马路上,被交警开了罚单。
材料二:2019年4月,二道区分局和顺街派出所倣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辱骂交警的韦*磊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现象二:买卖信息周某在“浮云网”注册多个网店和使用QQ买卖淘宝账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共计13044条,非法获利4.5万余元,被法院认定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现象三:辍学与诉讼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中学(初中)就读的4户家庭的子女辍学务工,乡政府多次深入辍学学生家庭做工作,均遭到拒绝,无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如果不处理生活中的这两则现象,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2)从现象一两则材料看,法律对生活有什么作用?(3)如果不依法处罚周某,对公民个人和生活会有哪些影响?(4)法院对周某的处罚告诉了我们什么?(5)写出乡政府向法院提起误诉讼的法律依据。
(6)从现象三这则材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4. (15分) (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事件一:新政出台】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日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犯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等。
【事件二: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三五”时期,要不断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
(1)你认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的原因有哪些?(2)针对旷课、逃学的留守儿童,你想说些什么?(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省不断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意义。
25. (15分)一位摄影记者写到:“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我看到一群成年人,一副无所事事的懒散样子,眼神都是呆滞的,原来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