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见精神障碍症状1综述

合集下载

精神病学(第七版)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病学(第七版)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病学
神经内科
1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2
第一节概述
异常的精神活动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 影响下造成大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内心 体验和外显言语行为异常。如言误书写表情 动作行为等表达出来—为精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精 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psychopathology)。根据病人出现精神症状 的不同,在症状学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病史, 做出精神疾病正确诊断和分类, 客观地准确地判断精神症状是精 神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6)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 患者
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 知觉体验。内脏幻觉常与疑病妄想等伴随出现,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发作。
17
一、感知觉障碍-幻觉
(2)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
• 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患者体 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 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 ,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1.认知过程: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 思维、记忆、注意、智能。
2.情感过程: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内心体验, 如爱与恨、快乐或悲伤。
3.意志行为过程: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产生一 定体验,随之有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 的行为—-称意志行为。
6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7
常见精神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八、意志障碍 二、思维障碍 九、动作与行为障碍 三、注意障碍 十、意识障碍 四、记忆障碍 十一、自知力障碍 五、智能障碍 六、定向力障碍 七、情感障碍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6
一、感知觉障碍-幻觉
4)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幻嗅和幻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感觉障碍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1.女性,21岁。主诉1个月以来感到阳光特别刺眼, 即使阴天都觉得睁不开眼睛,此患者的状属于 A.内感性不适 B.错觉 C.妄想 D.感觉过敏 E.幻觉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2.男性,19岁。主诉半年来总觉得身体不适,感觉有 虫子在体内爬,但又无法指出确切的部位,此患者的 精神症状属于 A.幻觉 B.内脏性幻觉 C.感觉减退 D.错觉 E.内感性不适
假性幻 觉
生于病人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确的, 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
(也就是说:感知障碍的患者能正确地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但 是对该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距离等发生了错误的感知。 例如,你给同桌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他知道你给的是苹果, 但他却看成了蓝色,或者圆的平果看成了三角形的,或者大 苹果看成了很小的苹果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失去每种概念的界限
混淆了概念的具体和抽象含义
在语言表达中出现语法结构的混乱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精分 • 语词新作:精分青春型 • 逻辑倒错性思维:精分、偏执狂、某些
人格障碍 • 诡辩性思维:精分、某些人格障碍
病人,女大学生,21岁,学习成绩良好。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在宿舍洗澡时 听到有人在洗澡间的小窗户上大声议论她,因此病人好几次未能洗完就冲出洗澡间 四处张望,而此时并没有同学在议论,慢慢发现走在街上或在班上都有人在议论地 ,说她坏话,怀疑学校有部分同学和老师存心与她作对,压力很大,渐渐出现失眠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2个月前发展到不敢出校门、不敢去上课,躲在宿舍里面睡 觉。请思考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PPT课件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PPT课件

注意障碍
❖注意指精神活动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指向一定 对象的过程
❖注意分为主动注意/随意注意和被动注意/不 随意注意
❖集中性,稳定性,转移性 ❖通常讲的注意是主动注意
24
2020/11/15
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主动注意的兴奋性增高,患者特别容易为某 种事物所吸引或特别注意某些活动。多见于妄想、神经 症,更年期抑郁症
17
2020/11/15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18
2020/11/15
思维形式障碍
❖ 思维奔逸 ❖ 思维迟缓 ❖ 思维不连贯 ❖ 病理性赘述 ❖ 强迫思维
19
❖ 思维贫乏 ❖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
语词杂拌 ❖ 思维中断 ❖ 思维被夺、思维插入 ❖ 强制性思维 ❖ 思维化声 ❖ 语词新作 ❖ 象征性思维 ❖ 逻辑倒错性思维
❖再认 — 指验证复现的映象是否正确的过程
❖类型
26
2020/11/15
记忆障碍
27
2020/11/15
智能
❖智能又名智力,指人们获得和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组成 ❖抽象智能 — 理解和运用概念、符号的能力 ❖机械智能 — 理解、创造和运用机械的能力 ❖社会智能 — 在人们相互关系和社会时间中
❖ 注意范围缩小/狭窄:主动注意范围缩小,被动注意减弱, 患者表现十分迟钝。多见于有智能障碍、意识障碍
25
2020/11/15
记忆
❖定义:是贮藏在脑内的信息或经历再现的功 能
❖识记 — 是事物通过感知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的过程
❖保存 — 是把识记了的事物贮存在脑内的过 程
❖回忆 — 是在必需的时候将保存在脑内的痕 迹重现出来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ppt课件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ppt课件

*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区别: 内感性不适 感觉障碍 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 内脏性幻觉 知觉障碍 能指出不适的部位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病人感知的幻觉形象与
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 存在于客观空间。 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 获得,不随自己的意
幻觉的形象不清晰、不
形象、不生动。 不存在于客观空间。 不通过病人的感官获得。
3.掌握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4.掌握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区别。 5.掌握:妄想、原发性妄想、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 6.熟悉妄想的分类,列举5种常见的妄想
7.掌握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的区别
8.掌握自知力与定向力的概念 9.学会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
判断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标准

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他所生活的环境对其提 出的要求,能否被常人理解,有无明显离 奇、出格的地方。 精神活动本身各种心理活动之间、认识过 程内心体验和意志活动是否平衡、协调。 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精神症状具有的特点
1、症状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 环境不相符。 2、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 3、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地损害 社会功能。

一、感觉和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 这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声光的刺激 以及躯体上的某些轻微不适感的感受性增 高。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 例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开关门的声音 好象射击似的那样强烈。


2)空间的知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 生改变,不能准确地确定周围的事物与自己的距 离。 例如:病人欲将杯子放到桌子上,但由于桌子离 自己的距离尚远,因而将杯子放到地上。 又如:在车站等车时,汽车已经驶进站台,但病 人觉得距离仍很远,而把汽车错过。

常见精神症状-感知综合障碍-(1)

常见精神症状-感知综合障碍-(1)

常见精神症状-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够正确认识,但是对部分属性如大小比例、形状结构、空间距离、物体的动静等产生错误的知觉体验。

常见以下几类:(1)时间知觉综合障碍指患者对时间体验的判断出现障碍。

比如患者感到时间“飞快”,或者感到时间“凝固”的感觉。

这种症状多见于颞吐
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

(2)空间知觉综合障碍指患者对事物空间距离或事物大小的判断出现障碍。

比如患者看见物体的形象比其实体大或者小,或者将近距离物体看得距离很远。

这种症状多见于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

(3)运动知觉综合障碍指患者觉得运动的物体静止不动,或者静止不动的物体在运动。

比如患者感到面前的房屋在往后退,坐着的凳子在移动。

这种症状多见于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

(4)体形知觉综合障碍又称体象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觉得自己的体形改变。

比如患者感到自己的脸变长,变大,鼻子变宽等等。

这种症状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1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1

精神症状一、相关概念(术语)(一)意识、心理、精神是同义语。

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精神疾病(障碍)是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疾病。

(三)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时的精神异常现象,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

1.精神症状是与患者的过去、同龄人、心理测验均数相比较而言。

2.精神症状的“异常”与“正常”交错在一起,随病程(或演变)而变化。

3.确定精神症状,首先要区分是人格特征还是症状表现。

4.区分一般精神症状还是精神病症状(有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的障碍)。

5.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

6.区分“机能性”还是“器质性”。

7.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8.学习症状学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内心体验,用日常用语尽可能地精确描述。

(四)社会功能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2.工作、学习、业余活动能力;3.社交能力;4.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自知力的核心是对自身疾病的自省力(病感与判断性认知能力)。

(六)预后1.症状缓解与不完全缓解;2.症状的复发与恶化。

3.缓解的标准:①症状消失程度;②自知力恢复程度;③社会功能恢复程度;④与病前人格相比有否变化。

(七)起病形式1.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二周,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日。

2.亚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三个月,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

3.慢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通常只能说清起病的年份。

(八)病程1.进行性的,分波动性和持续性进行的,如精神分裂症。

2.非进行性的,如神经症。

3.迁延性的,如老年人的躁狂或抑郁持续二年以上。

4.间歇发作性的,如双相障碍。

5.特殊的病程,如CO中毒的清明期、创伤后应激反应、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阶梯性病程。

二、幻觉(一)概念与分类1.幻觉:即虚幻的知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2.按不同的感官可分为听、视、嗅、味、触、内脏性与运动性幻觉。

以幻听最为常见。

第二章常见精神障碍症状1

第二章常见精神障碍症状1

LEU 100 73 65 63 63 53 50 47 45 45 44 40 39 39 39 38 37 36 35 31 30
变化事件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3.子女离家 24.姻亲纠纷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7.入学或毕业 28.生活条件变化 29.个人习惯的改变(衣着、习俗、交际等) 30.与上级矛盾 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 32.迁居 33.转学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37.少量负债 38.睡眠习惯变异 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40.饮食习惯变异 41.休假 42.圣诞节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
心理防御机制
• 甜柠檬心理: 甜柠檬心理也是借助《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只 狐狸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得,只找到了一只 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狐狸却 说“柠檬味甜,正是我所欲也”。柠檬明明是酸的, 却硬说柠檬是甜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故意夸 大所获东西的好处,借以减轻所失东西产生的痛苦。
1. 感觉过敏
2 .感觉减退 3. 感觉倒错 4. 内感性不适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 2.感觉减退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
(一)感觉障碍
3.感觉倒错 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的异 常感觉。 4.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感觉, 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理社会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重 要作用。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2001年开始应用的CCDM-Ⅲ,将精神疾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范例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范例

内感性不适:病人感觉体内有不舒服或不能忍受的感觉。(病人 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二)知觉障碍
错觉
指对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错误感
知(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
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感知 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感知综合 障碍
病人对客观事物(或自身)的知觉是正常的, 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临床常见症状
感知觉、注意、 思维、智能
心理活动
知 情
情感、情绪 意志、行为

画中 画
美少女与 老妇
人面 花瓶
鸟和 鱼
( 一)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
感觉增强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 的异常感觉。
1、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常见于躁狂症
随境转移 音联意联
受环境的影响 受词汇同音同意的影响
(2)思维迟缓:例子,“脑子不灵了,反应迟钝。”常见于抑郁状态。 (3)思维贫乏:例子,“脑子空虚,既没有什么可讲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气质性痴呆状态。 (4)思维松弛:主题不固定或互不关联和用意不易理解 (5)病理性赘述:有主题但不突出,细节过多过细。 (6)思维破裂:着是思维松弛的进一步加重。句语句之间,甚至词与词之 无任何联系。见于精神分裂症。 例子:P20(1) (7)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形象概念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 症。 (8)语词新作:自创的,只有自己理解其特殊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五)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 2、记忆减退:远、近记忆可同时或分别发生障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 和其他脑器质性损坏的患者,也可见于正常的老年人。 3、遗忘 (1)顺行性遗忘:受伤被救后发生的事被遗忘。多见于老年性精神障碍 (2)逆行性遗忘:受伤之前发生的事被遗忘。见于脑卒中发作以后、颅脑损伤伴 有意识障碍者等。 (3)进行性遗忘:日益加重的遗忘。多见于老年痴呆。 (4)心因性遗忘:多见于癔症。严重强烈的心理创伤而导致对特定事件的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躯体因素 理化因素 其他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 之一,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突变的基因使疾病代代相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决定了某一个体是否患病。
生物学因素
其消失 ②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③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关键)。
➢ 在观察精神症状时观察: 1、精神症状是否存在 2、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 精神症状的检查方法 通过交谈与观察,做分析和评定·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概念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 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等认知活动障碍为主的一类 程度严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范畴更为广泛,包括精神病,也包括焦 虑症、抑郁症等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生物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 导致认知、情感、行为与意 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 的一类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
• 甜柠檬心理: 甜柠檬心理也是借助《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有只
狐狸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得,只找到了一只 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狐狸却 说“柠檬味甜,正是我所欲也”。柠檬明明是酸的, 却硬说柠檬是甜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故意夸 大所获东西的好处,借以减轻所失东西产生的痛苦。
18
15.业务上的再调整
39
37.少量负债
17
16.好友丧亡
38
38.睡眠习惯变异
16
17. 经济状态的变化
37
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15
18.改行
36
40.饮食习惯变异
15
19.夫妻多次吵架
35
41.休假
13
20.中等负债
31
42.圣诞节
12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30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
24
9.复婚
45
30.与上级矛盾
23
10.退休
45
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
20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44
32.迁居
20
12.妊娠
40
33.转学
20
13.性功能障碍
39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19
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
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
19
(出生、过继、老人迁入) 39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 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延迟性应激反应障碍。
恐怖事件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补充)
输入 环境需求
应激源
中介
觉 察 与 认 知 评 价
反应
反应系统 心理性 生理性 认知性 综合性
结果 适应
适应不良
变化事件
LEU 变化事件
LEU
1.配偶死亡
心理防御机制
–酸葡萄心理: 酸葡萄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说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
,看到葡萄架上有很多成熟的葡萄,内心非常想吃,但因 葡萄架过高,跳了三次都没有摘到葡萄,为了维护自己的 面子,狐狸就对身边的动物说:“葡萄味酸,非我所欲也 。”平时人们想得到某种东西但又得不到,就会故意说它 不好。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得不到某种东西说 这种东西不好,就是酸葡萄心理。这种违背个人心愿的解 释是很常见的。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等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精神症状的本质
大脑结构的病变所致 脑血管病变所致 颅脑外伤所致 颅内感染所致 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 病因或发病机制未明的所谓功能性精神病的症状。
每一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的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难以通过转移令
11
社会性应激源
Holmes早期研究发现, LEU一年累计超过300,第二年有86%的人将会患病; 若一年LEU为150~300,则有50%的人可能在第二年 患病; 若一年LEU小于150,第二年可能平安无事,身体健 康。Rabkin(1976) 研究发现生活变化单位的升高与突然的心源性死亡、 心肌梗死、结核、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糖尿病、运动 创伤和交通事故有类似的相关性。
(二)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一些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达到了 害人害己的程度,我们称之为人格障碍。一些人格障碍与 精神障碍关系十分密切,如具有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 癔症、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容易罹患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 碍者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大。
三、 小 结
纵观上述对精神病因学的探讨,生物学因素和心理 社会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重要 作用。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3.判断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纵向分析:你的表现是否与其过去表现一致? 横向分析:你的表现是否与其周围的大多数 人相似?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
精神障碍是人类脑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生病 理生理变化或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 精神活动异常,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 动作﹑行为等表达或表现出来。
100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9
2.离婚
73
23.子女离家
29
3.夫妇分居
65
24.姻亲纠纷
29
4.坐牢
63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8
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3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6
6.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27.入学或毕业
26
7.结婚Leabharlann 5028.生活条件变化
25
8.被解雇
47
29.个人习惯的改变(衣着、习俗、交际等)
(二) 感 染 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如梅毒。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 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 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一)应激与精神障碍
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 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如恋爱婚 姻与家庭内部问题、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2001年开始应用的CCDM-Ⅲ,将精神疾病 分为了10大类(注意:不是精神病的分类。如神经 症、心境障碍、儿童多动障碍等)
1.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称为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但异常的精神活动不全等 于精神症状。
2.精神活动的内在表现主要是思维,其外部表现主要是各 种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