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东庄乡景观生态规划 1研究区概况 1.1地理位置 东庄乡位于鲁中地区,泰安市南部。 东庄乡区位图 1.2地质地貌 东庄乡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南部多低山,中部多丘陵,北部多为平原。 1.3气候状况 东庄乡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1.4河流水系状况 境内有较大河流4条,分别为柴汶河、石崮河、北鄙河和故城河。地表水主要源于上游客水和自然降水。 1.5土壤植被状况 东庄乡的土壤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两种类型,其中褐土又有淋溶褐土和潮褐土两种。而且由于复杂地形的影响,土壤也呈现出复杂的垂直分布。 东庄乡植被中林业和栽培作物占有很大的比例。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4.5%,主要是林木和果树,包括杨树、侧柏、刺槐、板栗树、核桃树、桃树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有花生、土豆等。 1.6自然资源条件 境内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水资源丰富。 1.7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东庄乡辖45个行政村,2007年全乡总人口68000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 1.8环境质量状况 东庄乡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4.5%,虎头山地貌奇特,直界水库景色宜人。

2东庄乡景观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评价及分区 2.1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2.1.1研究所需资料的收集 东庄乡基本图件与资料包括:东庄乡1:1万地形图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实地调查资料;宁阳县土壤志。 2.1.2资料的预处理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数据库属于空间信息系统,它包括各类图形资料、数字高程模型、表格属性资料、文字或图片等。对于纸质的基础图件,经扫描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光栅文件的数字化,并赋予相应的属性,得到东庄乡1:1万景观类型分布的矢量数据。 2.2景观格局分析 建立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景观格局数量化,使景观格局的表示更加客观、直观。有3条途径:(1)文字描述;(2)图、表描述;(3)景观指数描述。 FRAGSTATS计算出三个级别上的景观指数: 1)斑块水平(patch-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单个斑块的结构特征,也是计算其它景观级别指标的基础;2)斑块类型水平(class-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的不同斑块类型各自的结构特征;3)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指标,反映景观的整体结构特征。 将东庄乡2007年栅格数据资料装入到FRAGSTATS软件,设定

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家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园林绿化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受损环境的生态修复、多样化的栖息地建设以及舒适的环境营造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园林绿化改善和保护生态圈 1、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城市环境中由于大量铺装和建筑形成的热 岛效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威胁。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 城市空气中的大量热能,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实现降低效益,缓 解热岛效应,为居民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 2、净化空气 园林树种冠大而浓密,叶片对粉尘有截流和吸附作用。此外,绿 色植物还通过降低风速而实现降尘效应,净化空气。 3、降低噪声 城市中由于拥挤的交通及各种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利用园林绿化在居住区外形成一道隔声减噪的屏障。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树冠截流部分水量使得水分积蓄, 减少土壤流失。 5、防风固沙 在干旱地区,通过防风林减弱风对沙砾的搬运作用,减少对地表

土壤的破坏,避免沙漠化。 6、维护生态多样性 在园林绿化中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强调乡土树种的选择及合 理培植,协调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关系。 二、园林绿化美化生态圈 自古以来利用植物美化内外空间已经成为传统。植物与建筑搭配,与 山水搭配,突出居住环境主题,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和色彩,活化建 筑物线条,赋予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使命感。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重园林绿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使之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发挥其独有的美学视觉和健康生活标准。 2014级园林2班甘琪琴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o我国环境问题得社会性原因就是()。 A. 资源低价 B. 环境廉价 C ? 违法成本低 D . 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党得十九大报告中指岀,()就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得千年大计。 A . 生态环境保护 Bo 建设美丽中国 C . 建设生态文明 D. 人与自然与谐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生态农业就是农、林、木、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得大农业,又就是()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得现代农业。 Ao 农业生产、流通、运输 B. 农业生产、分配、消费 C.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 D . 农业流通、交换、销售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什么就是生态文明得厚重之本? Ao 发展红色 B .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o 发展绿色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生活中,使用哪种电池更环保 A . 可充电电池 B. 課镉电池 C? 干电池 Do 锂电池我得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防腐剂过量属于食品污染得哪一种 A. 原料污染 B. 保鲜生产得污染 C. 制作过程中得污染 D. 生物性污染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爲壽孑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A? 2 025 年 Bo 2030 年 C. 2035 年 Do 2O5O 年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其她领域得改革就是()得。 A . —脉相承 Bo 融为一体 C ? 不可分割 Do 相辅相成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园基本特征得就是()。 A . 原生态 B。 无污染 C. 国家名义 D . 伴有参观旅游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在党在十八届()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得总体布局 A. B ? C ? 四 D . 五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11 o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得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得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 . 生态文明 B. 生态文化 Co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建设; 城市建设; 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landscaping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landscaping company increase, there are many have all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village, form gratifying,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urban landscape garden market is slowly on track. but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attentions must be paid.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

1.引言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景观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2.1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1420年前后发明的透视原理,使理想城市的模式成为一个完全几何、数学的围有围墙的图案。在几何中心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被行政建筑所包围:国王的宫殿,法院的大楼,主教堂,监狱,财务大楼和军事中心。这样的理想城市是为行政办公及法律公正而设立的,是为了城市生活而设计的,是纯粹理想化的。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第二个转变,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但是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象被彻底破坏。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一般来说,这个诞生的时间被确认为是1863年5月;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探讨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20T16:26:30.7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晋鹏 [导读] 文章主要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45010419791024xxxx 摘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问题 引言: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压力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3措施与对策 3.1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实行工业企业集中规划、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2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畜禽水产良种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阵地,结合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水环境保护。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地,增加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要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项目建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步骤退还湿地。要通过科学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拦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护湿地水体环境,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使巢湖水质有根本性好转。 (4)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

园林水景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

园林水景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19T10:23:08.1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9期作者:曹杨旭 [导读]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居住环境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工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45030519820211**** 摘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居住环境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工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水景建设给建设物增添自然气息,但是水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下文笔者针对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施工;施工难点;解决措施 前言 水作为万物之源,在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中,十分注重水景的施工,在园林设计中,流传着“无水不成园”,由此可知水景在园林工程的地位。水景工程作为园林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建设主体为水,辅助装饰为植物、雕饰等。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建设时,更注重对水景工程应用,因此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已成为设计师们学习与研究的重点。 1.水景工程的作用 水灵动而富有生机,它可以与特色的盆栽、假山与水池进行完美的搭配,使整个园林建筑工程充满活力。然而,在园林绿化的水景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才能促进水景工程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水景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城市园林水景工程的景观效应具有基底作用 在进行园林的水中景观设计时,应确保其基底可以托浮,如此一来,尽管整个水景观的面积不大,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水景的特色,水岸边种植的植物景观也能够在水中产生倒影,提升水景工程的整体视野效果,使人在感官上形成别样的体验,因而基底作用对于整个园林工程有着很大的衬托作用。 1.2城市园林水景工程的景观效应具有系带作用 有时,园林景观的结构比较松散,而水面可以对这种松散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有机地将水与园林中的其他景观结合起来,使园林在整体上给人带来一种和谐舒适的美感,人们的视野因而得到拓展及延伸,环境景观的美便能充分地呈现出来。 1.3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景观效应具有焦点作用 在很多城市的娱乐休闲的区域、休闲广场等地方,水景观都作为一种景观主体被人们观赏,各式各样的喷泉、水池造型,灵动清新的跌落瀑布等水景将环境的美感充分地表现出来。进行水景观营造的过程中,要结合水体的特点,保证其美感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施工,这样才能建设成富有美感的自然园林景观。 2.园林水景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2.1 园林水景设计中给水方式的选择 为营造所需的水景特殊美感,给水方式的选择是设计的重点。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水景在园林工程中所处的位置一预期要达到的水景效果,选择科学合理的给水方式;同时还要对当地的民间风俗进行考虑,对水景工程的给水方式进行特殊设计和特殊考量,使水景融入民间风情。 2.2 造型设计及喷头选择 在进行水景工程的总体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环境氛围的基本要求,然后对各种水景形式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的组合方案,绘制出效果图,并从中摘优选用。 水景主要有流水、喷水、静水、落水几种形态,这些形态又可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形式。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再通过设计人员专业的艺术设计,使优美的水艺景观勾勒出来。 在进行喷泉设计时,选择适合的喷头非常重要。因而要掌握不同喷头所具有的特性。一般情况下,水膜喷头的抗风性能比较差,因此最好不要使用于在室外有风的场合;而射吸式喷头(例如涌泉和雪松)对水位变化的瓜比较敏感,目前在许多园林水景中,会使用高技术喷泉设备。例如光亮泉和跳泉,它们的射流十分光滑稳定,外观与玻璃棒相近,能够准确地落入受水孔中;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跳泉能够生成长度可变化的水射流;跳球喷泉能够喷出大小可控的光滑水球。它们都使人过目难忘、极具趣味性。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大型音乐喷泉中使用的各种水下运动机械及控制部件上、高技术喷头,种类繁多。 2.3 水景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 在自然景象中我们感受到动植物在水中进行合适的搭配,可以使得使人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礞不不仅丰富了水体空间,使生态环境更加饱满,更重要是因为动植物的搭配可以使水体环境以及水体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营造可循环、有生命力的自然水空间。 (1)对于动物的选择: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在水中可以饲养水生物种,一方面可以增强水景的观赏性,另一方面能够使水中物种的多样性避受破坏。在进行水禽生物的选取时,要优先选取当地的物种,再依据水域的大小饲养适当数量的生物,除此之外,还应在水域中建立一定的食物链。 (2)对于植物的选择:为了在水景中显示出美观的水草景观,应当合理地安排不同植物的搭配,打造成生态水景环境。这需要园林设计师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则要确保水域水质健康正常,尽量水中植物设计建设上使用与水体规模、形态、类别相符的多种植物;同时,在进行植物的搭配时,要考虑不同植物间的疏密程度,科学地规划植物的生长空间和蔓延区域,避免分布不均匀或者配置过量现成的出现。 2.4 水景中水和山石的设计 (1)山与水的设计:在城市园林水景中,大部分的山都为静态,只有在水波中的倒影才会显示出动态。而水则是动与静结合。无论是在城市园林,还是于大自然当中,有山之处,几乎都有水作伴,因而总会有山水相依的风景。园林景观中的水和山的设计,也不例外。

城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生态研究 Abstract: It is inevitable outcome that city turn that the inevitable trend that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 is also an economy to develop to progresses with the technology, is a nation to realize modern and important marking.The city turns the process in push human civilization high speed develop, promote social material wealth with spirit wealth quickly increase of at the same time, and also beyond all doubtly, brought mankind a series of urgent the ecosystem environment that demand resolve with person reside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already became mankind exist with social economy can kept on develop progress, one of the key problem that face.The city landscape ecosystem studies, being used as the macroscopic realm ecology …… Key words: The city turns the city landscape ecosystem environment ecosystem research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中,人们开始把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到建设的重要内容中来,并开始思考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鉴于此,本文对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景观 0 引言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被各国政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各地大兴土木,见缝插绿,城市环境日趋改善。然而,目前我国的园林行业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提高绿地率、增加绿量的同时,没有真正从城市系统的生态工程高度给予重视,我国城市目前状况与真正的“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距离,创建“生态园林”,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生态园林的诞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1 生态园林建设的作用 1.1 满足城市生态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中各种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破坏等矛盾日渐显著。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生态园林建设以生态优先为主导,合理布局绿地系统,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将自然融入城市,把自然生态系统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1] 1.2 满足游憩休闲及绿色产业的要求 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生态城市的建设恰恰可以满足人们对户外休闲的需求。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个核心任务是要将城市近郊山林水系组织起来,通过建立风景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度假区等大型的绿色空间,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特别是双休日郊野游憩的需要。“将城市绿地建设同城市旅游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绿地系统规划范畴的新拓展,对于旅游城市和大城市更为重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水景在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

论水景观在武汉地区的小区规划景观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优美的水景必然会为小区的亮点。基于人们这一特性,如何创造出更为出色的生活住宅环境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而里面的水景更是要着重设计。但是什么样的水景观才是好的呢?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景在小区景观规划里的重要性;并以实例来论证好的水景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以及武汉地区小区水景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案,并对水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通过对小区水景观设计的研究,更加系统的把握小区景观设计的实质和内涵,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规范系统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小区景观设计中,体现一定的文化氛围,为今后设计更加舒适美观的小区环境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区规划水景现状理水共生运用 Theory of landscape water landscape planning in Wuhan area desig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and the beauty of the water will be small bright spot. This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how people, to create a mor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ers must consider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side of the waterscape is to focus on the design. But what kind of water landscape is good? 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planning, Waterscape in the neighborhood; and with the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good features need to have what characteristic;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Wuhan area of residential water features are now facing and its solu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aterscape i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through the study of residential water landscape design, the ess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more systematic, the design idea and standardize the system of advanced to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al atmosphere, mor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keyword]: District Planning Waterscape status Water management Symbiosis Application

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的基本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争取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我们的国土空间开发很不均衡,开发格局亟须优化。一是经济、产业、资源空间布局不协调。市场消费地与资源富集区空间错位,造成能源资源的长距离调运和产品、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经济运行成本和生态环境风险加大。 二是部分地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大城市病普遍存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国土开发强度接近或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普遍趋紧甚至超限。 三是国土开发利用还存在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性矛盾。农业和生态用地空间受到挤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矛盾加剧,保护耕地压力持续增大。

(二)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问题 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特征,高能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创造的GDP与消耗的资源不成比例。1978—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6%,是全球同期增速的2.9倍。 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大大快于经济增长,高耗能产品的大量生产将能耗、物耗、污染留在了我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关于资源高效利用问题 我国资源禀赋并不优越,资源人均少,质量总体不高。人均耕地、林地、草原、湿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26%、66%、20%和25%。同时还存在着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远高于发达国家。 (四)关于环境质量改善问题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时间里集中显现,呈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增加了环境的治理难度,空气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遏制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头等大事来抓。2016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做全省的排头兵。××新闻 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 2016年,我市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玉湖扩建二期等工程竣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综合处理厂等工程开工建设;抓紧旧城改造准备工作,以珊瑚路、七星街、彩虹路片区道路、排水为重点的中心城区防洪抢险一期工程顺利开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准备环保项目,东风水库除险加固防洪防震工程获得国家批准立项和资金支持。中心城区“两山两河、南北分工”的生态城市框架已见雏形,1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易门生态“水城”建设、通海“山—城—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华宁“中国泉乡”生态县建设、元江热带风光新城建设

和新平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小镇建设初具规模;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已上报省政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之家”、“生态××建设·青春建功行动”、“生态文明家庭”等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市10个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新闻 同时,我市认真做好国家环保部等四部委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环评限批整改工作,及时妥善处置了澄江东溪哨工业片区磷化工企业违法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和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等环境事件,开展了环保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排查整治了重大污染源和污染隐患。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7户企业按要求时限启动了前期拆除工作,关闭拆除污染生产线13条,在41户企业启动了清洁生产,对黄磷、电石等行业的68户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化学需氧量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重点项目建设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创建活动,命名了39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和16个绿色社区,完成退耕还林万亩、天然林保护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