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建设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建设的四大问题——生态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的四大问题——生态问题

园林绿化是城市⽣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城市重要的绿⾊公共空间。

然⽽,现阶段有些城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着⽣态流于纸⾯、功能混淆不清、形象千篇⼀律、设计粗制滥造等问题,只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法,才能真正促进风景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态问题 ⽣态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名词,但⼀些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了打着⽣态的旗号却违背基本⽣态规律的做法,突出体现在⽆视环境敏感区和⽚⾯理解⽣物多样性和市树市花⼏⽅⾯。

⽆视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往往极易因⼈类的不当开发活动⽽导致环境负效果,属脆弱地区。

许多城市对环境敏感区没有引起⾜够的重视。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以⽞武湖和紫⾦⼭为代表的⾃然保护型⽣态敏感区是两种不同⽣态系统的结合部,是⽣态环境条件变化最激烈和最易出现⽣态问题的地区,⽽已建的⾦陵御花园将城市的⼭⽔及⼈⽂⽂脉完全切断。

这种对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的不当开发⾏为势必会造成⽣态系统的破坏、⾃然灾害的发⽣和资源的耗竭,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理解⽣物多样性和市树市花我们不能⼀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盲⽬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物多样性。

⽣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景观多样性反⽽减少了。

物种多样性⾼也不⼀定表⽰⽣态系统最稳定,景观多样性⾼也可能意味着⽣境破碎化。

市树市花是⼀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要避免⼀味地栽种市树市花追求所谓乡⼟树种、地⽅特⾊的现象,结果导致城市绿化景观极其单调,反⽽因此缺乏⽣⽓和地⽅特⾊。

多⽤市树市花⽆可厚⾮,但不能泛滥,应在重点和中⼼地段加以强调,并与乡⼟树种的多样性相结合来体现城市绿化的地⽅特⾊。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是一项涉及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综合性工作。

城市园林设计不仅要考虑城市美观与功能,还需要注重园林植物的保护,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城市园林建设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视。

城市园林设计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将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广场等区域进行美化和改造,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品质。

城市园林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绿化带、开放空地等方式,让城市居民更加接近大自然,增加绿色空间的利用率。

设计公园和广场时,要合理规划路径、休息区域、游憩设施等,让人们在绿地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休息,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城市园林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园林设计也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绿化植被,尤其是老树和成熟的植物,避免因为城市建设而将它们移除或者伐掉。

城市园林设计还要注重植被的合理布局,避免植被带成为“死角”,导致空间浪费和生态环境下降。

城市园林设计还应该注重雨水的自然净化和保水功能,增加水体景观等,提高城市的生态景观品质。

城市园林设计还要注重科技创新。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绿化植物选育、自然景观模拟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水平与品质。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如自动喷灌系统、节水灌溉系统、景观照明系统等,提高城市绿化的效益,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升城市绿化管理的水平。

园林植物保护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承担着净化空气、保护土壤、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重要功能。

对园林植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要注重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与研究。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居住区域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加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设计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解决。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单一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理念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设计者只关注景观美化和植物配置,却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起到改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项目的预算都是不足的。

这导致了许多设计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最终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摆设。

3. 城市生活节奏与绿化不匹配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趋向于繁忙和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以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往往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4. 绿化空间不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常常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了绿地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

二、解决措施1. 多元化设计理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该从单一的美化植物配置转变为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注重绿化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打造出更加适合城市生活的园林绿化空间。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资金投入,保障其实施和维护的资金需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 接地气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

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更加实用和人性化的园林绿化空间。

试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新契机——生态景观建设

试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新契机——生态景观建设
济 效益 等方 面 。
3 生态 景 观 建设 的发 展 对 策
31 完善城市绿 化规划 .
规划 是建 设 的龙 头 , 市绿 化 工 作要 有一 个 新 的突 破, 城 关 键 在 于有 一个 前 瞻而科 学 的城 市绿 地 系统规 划 。根据 城市 发
可 持 续 发展 的景 观 规 划 把物 理 规 划 提 升 到 了一 个 更 为
城市同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在改善城
市 环境 质量 、 美化 城市 景观 方 面有 着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同时 它
22 城 区绿 地率不 高, 绿化和垂 直绿化不 广 - 屋顶
通过 近 年 来 的绿 化 建设 使 城 市绿 化 面 貌有 了很 大改 观 ,
还 是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一 部分 ,在保 持 整个城 市 的生 态 平衡 方 面有 着积 极 作用 , 城 市发 展 规划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是 实现 是 也 城市 可持续 发 展 战略 的重要 生 态措 施 。随着 城市 园林 体 制改 革 和相关 配套 措施 的实 施 , 市 园林 绿 化发 展水 平虽 然 得到 城 不断 提高 , , 合 全 国一些 城市 分 析, 国的一 些城 市 同林 但是 综 我 绿化 还 未达 到一 些 理想 的效 果 , 城 市规 划 中 , 待对 园林 绿 在 亟
本 范式 , 可持 续性 是 地球 维 持 和支 持 生命 的一 种 能力 。促 进
可 持续 发 展 的首 要 目标 是 景 观 ( 区域 ) 划 计 划 , 括 保 存 , 和 规 包 保 护和 合理 的利 用 土地 和 自然资源 。 可持 续 发 展是 多维 的 , 涉
及 到维 护 自然 资 源 和土 地利 用 的空 问模 式 的生态 、 社会 和 经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接着从健全园林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坚持规划建绿,稳步增加城市绿化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对策为了更好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大潮,顺应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开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国各个省市都开始取消传统唯GDP至上的考核指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一条不能越界的红线,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发展竞争力。

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随着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明白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用生态学的思想来进行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具体意义如下:首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其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举措。

如前文所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谋福利,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

而且在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创建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城市的品味也在提升,使经济与环境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再次,通过多个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可以看出,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够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的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创建目标,并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避免出现反复调整的状况,减少人才物的浪费。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生态的关系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生态的关系

随着大众对绿色、养生生活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今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与养护机制也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

为了有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既要充分做好绿化工程的验收工作,也要立足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细化园林绿化工作机制,严格把控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各项岗位的施工职责,从而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1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现状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涉及的对象是各种植物,通过对植物、花卉和树木等进行合理种植与搭配,并且充分发挥各类园林植物的特殊性功能,实现洁净空气、降温隔音和营造美好环境的价值。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来说,施工种植是基础,而做好植物养护工作则是关键。

只有精心养护,充分确保园林苗木的成活率,才能满足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

因此,想要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就需要注重构建完善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系统化的养护机制和持续性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最佳效果[1]。

随着当前城市化不断加速,社会环境与生态特色也在逐渐恶化。

为了更好确保大众的生活品质,环保、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才智,推崇自然,积极探寻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融合统一。

通过更新绿化工程施工理念,从而探索适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新途径。

随着景观生态学理念应用日益成熟,如今城市建设进程中,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与重要性。

通过融入相关气候环境、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进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理想效果。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将规划方案与生态环境特色相结合。

在聚焦生态环境基础上,应科学布局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从而推进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实现多种效益[2]。

随着大众对景观生态价值认识的不断成熟,该理念与园林绿化项目施工相融合,完善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机制,通过将创新思维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融入该城市的基础状况和人文底蕴,从而打造符合城市特色的园林绿化工程。

探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探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3 城市 园林景 观设计 中应 注意 的 问题
人们 的 自 观、 然 社会观及生活方 式, 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深刻 的变化 着 。园林绿化事业必须符合这种社会进步生态观 、 人文观的要求。
31 美观 舒 适 .
园林设计要立足于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 更好地为提高人们生活质 量服 务。 建充满生机的植物景观 , 创 充满活力的设施, 能使 人们在紧张的 工作之余体验回归 自然的感受 , 使身心得到休息 。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和 美好感情 的滋生, 启发 、 育审 美情趣和 尊重 自然 、 培 保护 自然的道 德情 题: 如果生态设计只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的设计 , 那么人类文 明早期, 就已 操。因此, 以人为本 的观念与对造园艺术的追求找到 了结合点, 高了对 提 经存在“ 生态 设计 ” : 了 现代 生态 学的发展如 比多元化 , 生态学原理 ” “ 究 园林绿化传承与创新的艺术要求 , 园林景观的 自然美、 使 社会美、 人文美 竟指的又 是哪一种研究层次和范围上 的生态学昵 ? 再来看生态设计概念 更符合人 的心理、 生理对舒适度 的追求 。 对设计结果 的解释 : 对环境友好 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需求 。①对环境友 3 功 能与 需 求 . 2 好的程度难 以确定 。 ②就环境危机的根源来说 , 不外是人 口过剩、 经济增 园林绿化功能具有多元属性 , 有改善生态环境 、 美好城市 、 为居 民提 长观、追求过 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以及人类 中心主义世界观等几个方面 。 供休息空间 , 减灾避灾 、 改善投资环境 , 促进旅游 业发展等作用 , 但改善 也就是说 , 目前条件下 , 在 对环境友好与满足 人类 需求之 间的矛盾是十 城市生态环境是园林绿化首要的功能 ,这是规划设计首先应该考虑 的。 分巨大的, 平衡这个 矛盾 需要整个社会长 时间的努力 , 不是一蹴而就 的 绿地 系统 已由公共绿地 住宅绿地 、 交通绿地 、 防护绿地及单位绿地等组 可 以看 出, 目前 条件下, 园林景观 的 生态 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还未成熟 , 于过渡期 , 成, 处 它们所发挥的功能有一定的区别 , 应根据其具体功能进行规划设计 , 需要更清晰 的概念 、 扎实 的理论基础 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 。这需要进 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公园是大众休闲的场所 , 规划设计要考虑游人散 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步通道及安全, 同时提供 遮阳避雨的林荫和相应的实施, 考虑安置路椅 ,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摘要: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下越来越多对环境要求高、需求大的地区出现。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加深,城市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并且迫切需要解决难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各个大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对策建议来提升园林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可持续发展1营造城市外围生态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景观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

同时还应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绿地规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周围环境中各种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区与植被类型之间存在着协调关系;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各个区域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合理布置景观格局。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生态廊道来实现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周围生态环境,以人为本。

首先是要加强景观规划和绿化管理。

对于一些比较偏僻地区或区域可以采用“绿带”形式将其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当地情况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布局及配置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最后就是注重城市公园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工作。

在进行绿化时应注意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选择合适树种。

例如:在一些寒冷地区可适当增加常绿乔木或灌木等植物;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低矮但耐寒性较强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落叶树木种植乔木类树苗或者木本植物。

城市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第一点:营造出适宜人居环境。

以“绿水青山”为中心思想来建造一个生态型居住区;第二点:构建绿色空间形态结构体系及功能布局系统;第三两点是从生态角度出发打造城市绿化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设计和建设使整个区域内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建设
发表时间:2019-07-03T09:57:58.2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潘妍
[导读] 摘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生态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建设
序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一些最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消失,生态环境越来越差。

因此,近年来,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绿地在发展过程中对改善环境有着负面影响。

景观生态建设一直具有积极意义,是将景观生态建设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体系的关键措施。

1城市绿地建设体系的关键措施
1.1绿地与景观生态学
一般来说,景观可以分为两个概念:广义和狭义。

狭义上讲,景观是由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范围内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大环境。

它在模式上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

从广义上讲,景观是一种从微观到宏观具有不同尺度和性质的空间单元。

景观生态学通常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构成、空间配置及其在生态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重要前提,对区域尺度上的景观、资源和环境进行研究,以及在管理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非常重视中尺度景观结构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1.2景观结构景观功能
通常,景观结构是指景观要素的类型、多样性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一般是指景观结构与生态的持续互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互动。

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特定景观环境中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物的整体运动过程中。

1.3景观动态
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和变化。

具体而言,景观动态主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的一系列变化。

这种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能量和生物物种的巨大变化。

2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特征分析
2.1城市景观特征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主要由人类干预形成的景观。

它具有在实际施工和应用中不断变化的特点。

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然景观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此时,人类景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具体来说,一个是工业区。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污染面积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其次,调节城市小气候的生态要素,如城市内部的一些绿地和水域,正在逐渐减少。

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过去的郊区逐渐划分为城市,耕地和绿地数量不断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自然环境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城市景观和平均净生产力呈现负值。

这种景观依赖性强于其他景观依赖性,因此也需要大量的交通燃料或其他形式的能源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2.2城市景观与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由型状、廊道和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基质组成,空间异质性强。

斑块是一种景观元素,其内部具有相对的均匀性,外部具有异质性。

例如,城市公园、花园、庭院、小型游乐场等。

不同质量和面积的斑块也会影响物种的灭绝率和迁移率,进而影响景观的生物多样性。

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明显不同的线形或带状景观要素,如街道绿地、湖泊绿地、道路绿化带、环城绿化带、沙地绿化带、湖泊、运河流水等,廊道建设可以整合不同的斑块,增加斑块连接。

活动性和成为物种在斑块间迁移的障碍。

矩阵是指在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斑块。

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如城市中的工业、商业和住宅社区。

2.3城市绿地生态中的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恢复三大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城市来说是较小的,但对于生活和恢复来说,城市绿地系统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由连续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和人口流维持。

它们把城市生产生活、资源环境、时空、结构和功能与人联系在一起。

因此,应将城市绿地系统整合到城市生态系统中,寻求其合理的结构和有效的功能。

3 城市景观与绿地的景观生态建设
3.1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建设通常是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入景观要素,改善受力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景观系统,并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变的影响引入一个良性循环。

景观生态建设部分设计了景观生态系统的一些关键部分,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从宏观上调整景观空间格局,协调景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实现从局部调控到整体调控,增强宏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使生态社会经济体系持续稳定发展。

3.2城市景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建设
城市公园系统主要是人造景观。

在环境资源区块和剩余区块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区块。

长期、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留景观逐渐消失,形成以引入街区为特征的人为干扰景观。

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很弱。

它们的存在是由于引入了大量的人类和维护工作,并依赖于持续和有目的的管理。

3.3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包括街道绿地、庭院绿地、湖泊绿地、道路绿化带及沙地、湖泊、渠流绿地等,一般情况下,绿地仍属于扰动斑块。

一些湖泊绿地可能是残存的斑块,自然景观支离破碎。

道路绿地和河流绿地是人类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绿色走廊。

走廊(绿化带)的顶部阻挡阳光和风,创
造微环境条件。

这些廊道是承载城市人流、物流和能源的交通通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绿色廊道独特的分割、阻隔、过滤和连通性的体现。

结论
景观生态学出现的时间不长,发展速度也很快。

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空间结构对生态建设的影响。

城市绿地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合理保护自然已成为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景观绿化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宁,毛伟伟.关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52-153.
[2]吴叶.国内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现状探析[J].现代园艺,2013(8):102-103.
[3]刘翠鹏,丁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初探[J].中外建筑,2004(2):9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