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性分析_对于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性分析
清远红色景点调研报告心得

清远红色景点调研报告心得在对清远红色景点进行调研后,我对这些景点深感印象深刻。
以下是我对清远红色景点调研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清远的红色景点丰富多样,包括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革命纪念地以及相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这些景点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革命斗争中的牺牲和奉献。
其次,清远的红色景点在保护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得非常好。
我参观了位于清城区的红色文化纪念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件,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此外,红色革命纪念地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沉淀。
再次,清远的红色景点以多样化的形式向游客展示红色历史。
比如,在红色文化纪念馆,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展览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革命历史呈现给观众。
在红色革命纪念地,游客可以参观革命先烈的墓地、遗址等,感受到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
此外,清远的红色景点在旅游设施方面也很完善。
我在调研中发现,景区内配有专业化的导游服务,游客可以通过导游的讲解,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和背景。
同时,景区还提供了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
最后,清远的红色景点在红色文化宣传上非常有力。
从景区的宣传手册、展板到导游的讲解和周边的红色文化产品,都能感受到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和推广。
这种宣传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红色历史的了解和认同,也有利于向外传播中国革命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清远的红色景点调研体验让我深受触动。
通过参观这些景点,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对红色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清远红色景点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敬意,也是对革命历史的弘扬。
我相信,清远的红色景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并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心得体会例文

旅游心得体会例文旅游心得体会范文旅游心得体会范文 ? ?旅游心得体会范文 1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管是多年生活在这儿的居民还是路经此地的游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风景倾倒。
金秋十月,我搭乘火车来到杭州。
沿途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弄得我眼花缭乱。
但比起精致、典雅的西湖还是逊色一些。
杭州市一个游玩居住的好去处,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又以西湖最甚。
沿着湿润的青石路面往前走,两旁的参天古树相互环绕延伸至远方,这青石路的尽头,便是西湖十景之一曲苑风荷。
抚摸着别苑的大理石外墙,感受它的纹理,感受它的苍老,凹凸不平的表面诉说着历史风雨的侵蚀,青灰色的表面已被剥落,只留下光秃秃的墙,一尊巨大的青铜鼎架立在门前,更能显出古色古香、人文韵味。
越过门槛,成林的竹子映入眼帘,娇小的竹叶挂满了水珠,竹的翠绿像要和水珠一起滴似的,怕是用最好的颜料也调不出如此单纯纯洁的绿吧!君子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这可爱的翠竹更增添了一分高雅。
越往竹林深处起,四周越渺远,朦胧,无形的水汽像云一样萦绕在身旁,好像漫步在云海,那抹绿又时隐时现,真是神仙的住所了。
这就是云栖竹径。
西湖的桥也是很多的。
大多是石拱桥,其中以断桥显著。
断桥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传说许仙与白娘子便是在这里相逢相识的。
起初,听桥名,我以为桥是断的,但看到以后,才知道是座弯曲很大的拱桥。
站在桥上,向下俯视,哀残的荷叶在风雨中摇曳,大片积水堆积在荷叶上,几乎把它纤细的腰压折了,偶尔一阵清风掠来,只见它稍稍弯曲将水倾出,又笔直地弹了回来,几株荷叶同时将水倾出,扑通,扑通好像在说着什么。
如果你够仔细,你会看见金鱼在水中遨游,瞧它们正在荷叶下躲雨呢!桥的西面便是雷峰塔,纯金的塔尖给人无限的向往,站在断桥上也可以看到。
与断桥相连是苏堤,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大道上,这时雨已经停了,两岸的垂杨柳在风中吹拂,像是在整理自己的头发。
我想到了他,一位失意的政治家,一位豪迈的诗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有哪些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有哪些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不断涌现出一系列创新实践,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1、主题式生态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自然风光观赏,而是围绕特定的生态主题进行深度开发。
例如,以野生动物观察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深入野生动物栖息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又如,以植物研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参与植物标本采集、植物分类等活动,增加对植物生态的了解。
2、沉浸式生态体验通过营造逼真的生态环境,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虚拟的生态场景,游客戴上设备就能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海洋深处等环境中,与虚拟的生物进行互动。
3、生态度假产品将生态旅游与度假相结合,推出生态度假村、生态民宿等产品。
这些住宿设施通常采用环保材料建造,融入当地生态环境,同时提供丰富的生态活动,如瑜伽、冥想、有机农场采摘等,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亲近自然。
二、生态旅游营销的创新1、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生态旅游的精彩图片、视频和故事,吸引潜在游客的关注。
旅游目的地可以邀请网红、博主等进行体验式营销,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参与生态旅游。
2、绿色认证与品牌建设获得相关的绿色认证,如“生态旅游目的地认证”“可持续旅游认证”等,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可信度和品牌形象。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塑造独特的生态旅游品牌,传递生态保护的理念和价值观。
3、精准营销借助大数据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需求和消费习惯,进行精准的营销推送。
例如,根据游客的搜索历史和浏览行为,向他们推荐符合其兴趣的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
三、生态旅游管理的创新1、社区参与式管理让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中来,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他们的利益。
关于旅游的策划方案

关于旅游的策划方案关于旅游的策划方案1清远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环境优美,在历年环境综合指标检测中,清远市环境质量均名列全省各大地级市前茅,是广东省自然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地区。
清远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旅游地质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潜力。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清远市旅游地质资源,发展旅游休闲经济,造福清远人民,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近年来,清远市旅游业依托“温泉漂流、山水溶洞、热情民族”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景区、景点近80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8个。
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奇洞之乡”、“中国龙舟之乡”等诸多称号。
一、前言本案从主题“ 生活一浪高一浪,漂流自由好浪漫”入手,根据投资商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总体布局,对清远漂流进行项目定位及整套推广,旨在推崇生活新主张,告诉人们在拥有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去追求更高层的精神生活,而“清远漂流”就是最理想的上上之眩我们所要做的是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清远及清远漂流,然后在清远漂流中体验具有休闲的假日时光,获得身心愉悦的浪漫之旅,从而增进对清远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的了解,提高企业的认知度与美誉度,为企业的后期运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赢得持续恒久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1、市场环境分析:清远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具有休闲散心的特征,因此,我们设计的路线主要针对年轻群体(包括学生、白领、教师等)1)、20xx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总数达到112所,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33.41万人。
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可以很快地把两湖地区的大学生(光武汉就有一百多万大学生,居全国首位)带到清远来,因此,我们梦之旅推出的大学生节假日组团游和毕业旅行将大有可为。
2)、低碳旅游是一种趋势,不仅酒店要推行“低碳”,旅游也要支持环保,同时开拓商机,为此我们将推出集休闲、健身、旅游于一身的自行车旅行,同样是面向年轻群体。
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分析

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分析研学旅行是一种以学习为目的,结合实际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旅行方式。
它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下面将从市场需求、教育资源、安全保障和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对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方面,作为研学旅行的参与者,学生和家长是市场的主要需求方。
如今,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追求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体验式学习,希望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教育资源方面,清远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广阔的教育背景。
清远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山水资源丰富,包括瀑布、溶洞、森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这些都是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理想选择。
清远市还有一批优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资源支持,增加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组织管理方面,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需要在组织和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成立研学旅行管理团队,负责旅行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
可以建立健全的研学旅行管理制度,包括旅行前的风险评估、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旅行过程中的监督等。
学校和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与旅行社、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源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市场需求大、教育资源丰富、安全保障可靠和组织管理规范,这些因素为清远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应注意研学旅行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旅行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有积极影响。
鲁班湖旅游研究报告

鲁班湖旅游研究报告鲁班湖是中国广东省清远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其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在这份旅游研究报告中,将对鲁班湖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提出旅游发展的建议。
第一部分:鲁班湖的地理和自然条件鲁班湖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占地面积约为3.68平方公里。
它是一个由山脉环绕的淡水湖泊,湖水清澈透明,湖床呈缓坡状。
周围的山脉为湖泊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此外,鲁班湖还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动物资源,如莲花、莲藕、鲫鱼、草鱼等。
第二部分:鲁班湖旅游资源调查1. 水上游乐项目:鲁班湖的湖水清澈透明,非常适合水上活动。
目前,已经有水上乐园和划船等项目在湖区开展。
2. 山地探险:鲁班湖周围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为山地探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游客可以徒步登山,欣赏美景,也可以开展户外运动如攀岩、悬挂式滑索等。
3. 钓鱼活动:鲁班湖的鲤鱼和草鱼资源非常丰富,是喜爱钓鱼的游客的理想选择。
一些湖边的休闲钓鱼区提供了租赁设备和服务。
4. 休闲度假区:鲁班湖周围的山区环境优美,适合进行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
一些度假村和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当地的美食。
第三部分:鲁班湖旅游发展建议1. 加强宣传推广:鲁班湖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旅游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旅游展、网络宣传等,向游客介绍鲁班湖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 完善基础设施: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这包括道路、停车场、餐饮和住宿设施等方面的改善。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持自然风光的原始状态。
3.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为了吸引更多游客,鲁班湖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
比如,可以建设湖中的透明游船,让游客更好地欣赏湖水下的美景。
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当地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
4. 发展旅游合作:鲁班湖周边地区还有其他的旅游景点,可以进行旅游合作,推出联合门票和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清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清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清远地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一个有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目前清远地区的旅
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优势方面:
1. 自然景观优美
清远地区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如丹霞山地质公园、凤凰岭风景区、连州龙母庙景区等。
这些地方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吸
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 文化遗产丰富
清远地区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英德革命遗址、广东省政府旧
址等。
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体现了清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
了爱好文化旅游的游客。
问题方面:
1. 旅游设施不完善
清远地区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周边配套设施相对简单,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体验。
2. 文化旅游开发效果欠佳
虽然清远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开发利用未能充分发挥,
缺乏深入的文化旅游规划和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限制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3. 营销手段不够多样化
清远地区缺乏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营销手段和渠道,难以吸引大量游客,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增强清远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性探讨

清远 职 业技 术 学院经 济管理 系, 东 清远 5 11 广 150
摘要 : 野外 实践是 高校旅游资源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
就创新旅游资源野外 实践教 育理念 ,创 建旅 游资源野外实践教 学新方式 , 构建旅游资源野外 实践新模 式进行 了探 索。
关 键 词 : 游 资 源 ; 外 实践 ; 新 型人 才 旅 野 创 中图 分 类号 ::9 1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2 76 ( 08 0 — 0 3 0 10 - 6 12 0 )8 0 3 — 2
、
创新旅 游资源 野外 实践教 育理 念
型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的主动性 ,不利于学生形成科
学 的旅游实践观念和旅游科研能力。 时代 的进 步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单 一的验证性 实践 ,将培 养具有创新 意识的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作 为旅游 资源野 外实践
( ) 一 实施创新性教 育 。 培养旅游 管理创新型人才
维普资讯
20 0 8年 8月
( 总第 8 8期 )
’,●
S U Z H IJ I O Y U L U N T A N A
螽 坛 论
N0. 2 08 8, 0
( u l ie N . ) C mua vt 08 t y 8
清远地 区旅游资源野外 实践 改革 与创新性探 讨
游资源进行探索 、 分析 、 评价和研究 , 使学 生在 自主研究 、 自主管 理 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 中获得知识 、 能力和素质的全 面提升。
( ) 三 改变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价值取向 。 创设新的教 学目标 管理科学而言 , 地质地貌演化历 史之长 , 各种旅游资源形成过程 之复杂 , 绝大部分是无法模拟或不可再现 的。因此 , 旅游资源的 特点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 的实践教学 。 但长期 以来 , 由于受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野外实践是高校旅游资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就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育理念,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方式,构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创新型人才Abstract: The open country practice is the university tourist resources teaching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article on the innov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education idea, the found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teaching new way, the construc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d the new pattern to carry on the exploration.
key word: Qingyuan area;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前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是旅游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
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资源教学极为重要但又相对薄弱的教育教学环节,亟待创新并需重点研究。
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野外实践教学实践,认为目前高校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一、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育理念(一)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性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其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特有,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下,就能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发展。
教育的责任在于把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创造性。
这一点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来实现。
旅游管理专业中研究型旅游资源实践,便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环节。
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使之成为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理想课堂。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是好奇心或兴趣。
好奇心或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
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激发学生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环境中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旅游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是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二是勤奋、刻苦。
创新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为基础,而勤奋刻苦是积累知识的必要条件;三是自信心、洞察力、协调力和坚强的意志。
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从事真正的创新工作,协调能力是旅游管理者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坚强的意志是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基础。
通过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在与各类人员的交往中,在对各类旅游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勤奋刻苦,自信协作,人格意志等品德得到很好的培养。
可见,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改变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价值取向,创设新的教学目标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源泉,对以实践性强为突出特点的旅游管理科学而言,地质地貌演化历史之长,各种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之复杂,绝大部分是无法模拟或不可再现的。
因此,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观念、区域条件、时间短暂、经费不足和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单一,即仅仅要求学生在通过回答已有明确答案的科学问题的基础上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这种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存在严重的弊端,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探索、研究新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旅游实践观念和旅游科研能力。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
根据社会对旅游管理人员的要求,将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由单一的验证性实践转变为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综合性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者,形成新的实践教育观念。
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主要任务应是在指导学生认识现存旅游资源和分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新的还未被他人认识的旅游资源的能力,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学
生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是现代创新教育的价值观,是当代“创造型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全过程中,改变以往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自然空间中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探索、分析、评价和研究,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自主管理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方式新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方式相配合,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
因此,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创新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目标。
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改变长期以来,旅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是针对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验证性实践的传统习惯,实施课程内部各知识点的相互融通,完成教学实践目标下的过程和方式的自我设计。
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通过实施跨区域旅游资源调研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教学实践区内区域旅游资源特质、形成演化、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使学生经历不同单科性知识自然融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训练。
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性的转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经受选题立项,收集相关地理和历史资料、旅游规划资料,开展研究工作,总结撰写论文的完整训练,达到由传承向独立研究与创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