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有多大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直观感受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一亿的数量级,感受一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千、万等较大的数。

但一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一亿,了解一亿的数量级,能用一亿的大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实例和活动,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培养数感和直观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一亿,了解一亿的数量级,能用一亿的大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教学难点:学生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培养数感和直观感受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一亿的数量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人口普查、电商销售额等,引出一亿的数量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如数一亿的硬币、统计一亿颗种子等,感受一亿的巨大数量。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亿的数量级,并能用一亿的大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4.应用:学生进行有关的练习,如计算一亿的十分之一、百分之十等,巩固所学知识。

1亿有多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1亿有多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1亿有多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1亿有多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1亿有多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

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

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五、学法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六、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亿有多大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亿有多大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亿有多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操作活动、图片资料和数据大屏幕等多种途径,感受1亿这个数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直观感受大数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1亿有多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对较大的数有一定的认识,但1亿这个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相对较大的,需要通过生活实际和操作活动来感受1亿的大小。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1亿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的认识,能够理解1亿的意义,知道1亿等于100000000。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操作活动等途径,感受1亿有多大,培养数感和直观感受大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的认识,能够理解1亿的意义。

2.教学难点: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建立数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操作活动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如教室、操场、学校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发现,当我们数到1亿时,相当于把这些场景中所有的人加起来,让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

2.探究学习(1)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感受1亿的大小。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如用一万粒大米来感受1亿的大小,或者用一万张纸来铺满教室等。

(3)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展示1亿粒大米和1亿张纸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3.操作活动(1)游戏:让学生玩“数一数”的游戏,数一数屏幕上的数字,引导学生发现1亿等于100000000。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讲课稿高良中心小学吴海坚一、说教材教材剖析:《1 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生活中大数宽泛存在 , 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之内数的读写稳固和拓展 ,也是学生一定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但因为 1 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联合详细的量获取直观感觉。

所以,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经过研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比较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足感觉 1 亿这个数有多大。

依据上述教材剖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心理特点,拟订以下教课目的:教课目的1、经过“量一量”“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经历探究过程,借助详细物体,让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感觉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质,以详细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觉2、在研究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比较”的方法,初步渗透采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加强主动参加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养成节俭节俭的优秀道德。

教课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感知一亿的大小教课难点:培育学生的数感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纸、作业本、计算器、卷尺。

二、教课理念:数学根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课中我把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指引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中感觉、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

下边,为了讲清要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课目的,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说说:三、说教课策略和学法(1)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2)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3)小组互动,体验生活。

四、教课程(一)激趣引探,初感生活中的数学(二)合作研究,体生活中的数学(三)自主研究,化生活中的数学(四)走生活,丰富生活中的数学最后我来详细一一堂的教课程:五、教课程序及想(一)、揭同学,在我的生活中有哪些用“ ”做位的数据?那么你知道一有多大?(件出示有关资料)揭露:一有多大。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一、说教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有,对大数的理解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因为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所以,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验证、类推和对照”等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使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4、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纸、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尺、天平。

二、说设计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所以,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走进生活,感悟数学”,在教学中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策略和学法为了体现理念,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与学。

(1)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老师在课堂中,始终有效地创设生活情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猜想一副名画的价钱,一亿张纸有多厚,一亿粒米有多重,跑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一亿步够不够,“嫦娥一号”探月要飞多长的路程等。

在研究1亿这个数有多大时,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如珠穆朗玛峰的高,赤道的长,牛的体重等),通过对比,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很好的解决教学重点。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二)学情分析经过对“大数的认识”及平时在生活中的数据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但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较大的数据还是缺乏体验,并且理解不够,考虑到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探索和操作能力。

因此,我特别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猜想、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来加深对大数的感受。

(针对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借助学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务从不同角度对一亿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②初步掌握对一亿的估算方法,初步利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验习惯,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设计思路根据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1.让学生对大数进行估算。

2.数学实验。

3.形成对大数的“形象”认识。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你知道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总资产由多少吗?(460亿美金)你知道现在中国的人口大约有多少吗?(13亿)(设计理念: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对大数的神秘感和急于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以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同课异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同课异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说课稿(同课异构)一. 教材分析《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一亿这个数字的大小,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一亿的概念。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亿有多大。

二.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于一亿这个较大的数字,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亿的概念,知道一亿有多大。

2.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理解一亿这个数字的概念。

2.原因:一亿是一个较大的数字,学生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小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一亿的大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一亿有多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亿的概念,感受一亿的大小。

3.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一亿的大小。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一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一亿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一亿的概念。

可以设计成一幅图,图中包含一亿个圆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亿的大小。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练习成绩等方面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一亿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一亿的大小。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一、引言「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它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庞大的人口、惊人的销售额等等。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1亿到底有多大?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刻意义?本文就来揭示这个问题。

二、1亿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1亿是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1亿指的是人民币1亿元。

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数字单位,相当于10,000万。

但是,在国际上,1亿可能指的是10,000,000,即1千万,或者是1百万的平方。

因此,在讨论1亿有多大时,需要明确这个单位。

三、1亿多少人民币?人民币1亿元,是什么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数字非常大,难以想象。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感受一下1亿有多大。

首先,1亿元相当于10,000万元。

按照人均收入来算,中国的城镇居民每年收入约为4万元,而农村居民则为1.5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1亿元相当于2500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或者是6667个农村居民一年的收入。

可以想象,这样的财富可以带来多少生活改变和社会影响。

四、1亿多少人口?除了用财富来比较,我们还可以用人口来感受1亿的数量。

按照目前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9亿。

如果将1亿元均分给这些人口,每个人仅能得到约67元钱。

看起来,1亿在人口比较大的国家中,并不算是非常多的财富。

然而,如果将这1亿看成是一个社会集群的总资产,那它的代表性就不同了。

对于一些相对贫困的国家或地区,1亿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支持。

它可以用于修路、建桥、修建房屋、居民社区建设等等。

而对于一些富裕的国家来说,1亿可能只是一个小数字,相当于政府的零花钱。

五、1亿能换多少房子?那么,用1亿能买到多少房子呢?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房价随着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在大城市,1亿可能只能买到几套豪宅或商铺,而在小城镇或农村地区,1亿就能买到更多的房产。

举个例子,一个面积为100平米,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豪宅,价格大约为500万元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亿有多大说课稿
高良中心小学吴海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
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作业本、计算器、卷尺。

二、教学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学策略和学法
(1)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2)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3)小组互动,体验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探,初感生活中的数学
(二)合作探究,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三)自主探究,强化生活中的数学
(四)走进生活,丰富生活中的数学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亿”做单位的数据?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课件出示相关材料)
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

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探究新知
1、量一量
第一步:确定方案
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第二步:进行实验
让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第三步: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表达交流
(三)、实践操作
1、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作业本。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3)进一步探究。

谈话:1亿秒,这段时间长吗?换算成多少年?
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位同学出来量张开双手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四)、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一说)
(五)、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以“一亿到底有多大”有认识了吗?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
(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
我国有近13亿人口,如果每人捐给你1元钱,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有多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