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标本采集规范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唐玉英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

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3.适量的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1.血培养指针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1. 引言临床检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标本的采集过程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标本采集的规范性,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和准确度,本文将介绍临床检验中常见标本的采集规范。

2. 血液标本的采集规范2.1 静脉血采集规范•患者应保持安静,并在采集前至少休息15分钟。

•采用专业护士或技术人员进行采集,必须消毒皮肤。

•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并确保穿刺点干燥。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采血针采血,遵循穿刺技术和穿刺角度要求。

•采血时要逐渐放开缚带,以防止血液淤积。

•采血管要避免细菌污染和血栓形成,不得抽血过多。

•血液采集完成后,立即停止采血,并正确处理采血设备。

2.2 动脉血采集规范•动脉血的采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应仔细选择采集部位,并确保部位皮肤无明显感染或瘢痕。

•采用无菌采血针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

•术前与患者说明术前准备和可能的疼痛感。

•采集动脉血时要注意采血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 尿液标本的采集规范3.1 一般尿液采集规范•使用干净的尿杯进行尿液采集。

•慎重选择采集时间和采集方式。

•严禁将外界杂质或水分进入尿液标本。

•采集前要进行适当的局部清洁,女性要避免采集期间的经期。

3.2 尿液分析标本的采集规范•采集首末尿,即排尿前尿与排尿后尿。

•采集的尿样应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采集时尽量收集尿液中段部分,以避免采集过多的表皮细胞或残留尿液。

4. 粪便标本的采集规范4.1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采用无菌容器收集粪便标本。

•采集前要确保患者肛门及周围清洁,避免尿液和外用药物污染。

•采集粪便时要避免掉落和外界污染。

•采集的粪便标本应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5. 结论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常见标本(血液、尿液、粪便)的采集规范,并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指导。

作为临床医生或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范来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医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以下是关于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详细规范。

一、标本采集规范1. 采集前的准备(1)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采集技能和知识,了解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

(2)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如注射器、试管、棉签、消毒液等,并确保工具的清洁、无菌。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相符。

2. 采集方法(1)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空腹采血选择肘正中静脉,非空腹采血选择股静脉或头皮静脉等。

(2)采集过程中,注意止血带的使用,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标本来自清洁的尿道,避免污染。

(4)采集粪便标本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或试管进行采集,避免标本污染。

(5)采集唾液标本时,使用无菌试管,指导患者在采集前避免进食和口腔清洁。

3. 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采集标本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服用药物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分析检验结果。

二、标本运送规范1. 运送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漏。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运送过程(1)标本的运送应尽快进行,避免延迟。

(2)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

(3)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微生物标本等,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送。

(4)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标本的运送要求。

3. 运送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确保标本的安全,防止标本丢失、损坏等。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一、静脉血标本的采集1.操作者先洗手或用手消毒剂喷雾后揉搓待干;2.根据受检者检验项目选择真空采血管;3.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嘱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进行皮肤消毒;4.取下双向采血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采血针柄,使针头与皮肤呈30°角沿静脉走向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呈5°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即可;5.将采血针的另一端刺入所需的真空采血管盖中央的胶塞中,血液自动流入试管。

如需多管血样,将松开压脉带,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穿此处,快速拔出针头,嘱受检者按压局部数分钟;6.取下采血针放入利器盒,将所采血样分别贴上相应的条码,抗凝血需立即颠倒混匀,及时送检。

二、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1.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休息5min,应正常呼吸,避免憋气及过度通气,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选择动脉血管后,常规皮肤消毒,用动脉采血针(内有肝素)垂直刺入血管,针管自动吸入0.5ml后,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处快速拔出针头。

局部按压5min以上,防止血肿形成;3.拔出后立即将针头用橡皮封闭,隔绝空气。

随即挫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防止针头橡皮脱落,造成空气直接进入注射器。

如有不慎脱落,必须如实向检验人员说明情况,并告知临床医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和临床诊断。

如确因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短时间内保存于4℃冰箱中。

三、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注意病人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型、情绪、运动、体位改变等。

研究表明,CH、ALP、UA等项目易受年龄的影响,性激素的测定男女差别巨大。

受情绪影响较大的项目有GLU、GH、CA、Cor、PRL等。

另外,血清中CH、ALB、ALT、ALP、AST、TG、AMY及血清Ca等项目受体位改变因素影响较大。

还应注意饮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包括病人是否真正空腹及不进流食。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标准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标准

检验标本采集规一、常规标本采集规〔一〕静脉血标本采集规1.真空采血标本对应真空管2.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

3.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4.采血顺序为血培养管→凝血项目管〔蓝帽〕→血沉管〔黑帽〕→促凝剂管〔黄帽〕→无添加剂管〔红帽〕→EDTA管〔紫帽〕5.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缺乏,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瓶,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6.检验申请条码贴在采血管上时,请注意不要将采血管完全包裹,应留出空白,以便观察液面高和血液状态,假设未打印条码,请将采血管上的数字条码撕下贴于检验申请单上,并同时标写、床号等关键信息。

7.同种颜色采血管采血时,请按上述要求采足血量和管数,不要只采一管。

8.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顶峰期采血。

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9.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二〕末梢血采集规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与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常用选择无名指,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一滴后,将血液收集在试管。

3.用干棉球压住穿刺部位,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三〕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规1.使用清洁枯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约20ml送检。

2.尿标本应防止经血、白带、粪便等混入。

3.标本留取后与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

(四〕24小时尿标本1、准备清洁枯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2、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场留尿,将24小时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的关键环节之一,准确的标本采集是确保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1.采集方法:一般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将采血管插入被检者的静脉,通过吸力抽取所需血液量。

2.注意事项:a.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见的采血部位有肘部内侧静脉、桡动脉、颈内静脉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

b.保持采血部位无菌,采血前要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采血部位,避免感染。

c.采用适当的采血管和针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采血管和针头。

d.采血前要告知被检者注意事项,如饭前或饭后采血、采血时不要过度活动等。

e.采血完成后要使用无菌纱布进行止血,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进行包扎。

1.采集方法:清洁尿采集容器,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2.注意事项:a.注意尿液采集容器的无菌性,尽量避免其他物质和细菌的污染。

b.保持采尿部位的清洁,清洁外阴后进行尿液采集。

c.注意尿液的收集时间和收集量,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不同的尿液量和时间。

d.采集后要尽快送检,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导致尿样的变化。

1.采集方法:用便盆或便纸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2.注意事项:a.保持采便容器的干净,避免其他物质的污染。

b.粪便样本应收集新鲜的,最好是当天排出的粪便样本。

c.采集时要避开尿液和血液的污染,可以在厕所上方或者便池中戴好手套。

d.采集完毕后,将粪便样本装入密封的收集袋,尽快送检。

1.采集方法:使用消毒纱布擦拭要采集的皮肤表面,将所需皮肤切片刮取。

2.注意事项:a.在采集前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要彻底晾干。

b.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如寻找病损边缘切片、穿刺法切取真菌、寻找病变的铣削表面等。

c.采集完毕后,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并及时送检。

1.采集方法:进行手术或活检采集切除的组织标本。

2.注意事项:a.保持手术和采集场所的干净和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b.选择合适的手术或活检部位和方法,如切除完整病变组织或者活检组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采集注意事项: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溶血原因有:
✓ 1.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 ✓ 2.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 ✓ 3.混匀标本时过度震荡; ✓ 4.注射器或盛血容器有水或容器污染; ✓ 5.全血放置时间过长突然受冷或受热;不拔针头直接
注入采血管
动脉采血应注意隔绝空气,采血后立即送检,血液不得 放置过久
细胞排泄率检查 e) 24h尿:患者早晨8点排空膀胱尿液,再收集之后24h
所有尿液标本。适用于体内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
尿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a) 尿液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不稳定,尿液常规检查在排尿后 尽快送检
b) 室温保 4摄氏度条件下保存不应超过8h
c) 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留尿
(一)血液标本
1.采集方法:分静脉采血、动脉采血、末梢血采血 2.采集注意事项: ✓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
钠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h后采集静脉血,防止检验 结果假性升高。如特殊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样的, 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 ✓ 止血带使用时间少于1min,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缺氧, 造成结果不准
(四)痰标本
A. 采集方法:自然咳痰法,经气管穿刺或支气管镜抽吸法 B. 注意事项:
➢ 痰液要新鲜,细菌培养一般以清晨第一口痰最适宜 ➢ 细胞学检查以上午9-10时留痰为好,因为痰液在呼吸道停
留时间过长,细胞会自溶或变性而结构不清 ➢ 留痰时,患者应先清水漱口数次,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
痰,盛于灭菌容器中,立即送检。做细菌培养时需保温送 检
一、容器分类及用途
4、橘帽促凝管:主要用于心肌标志物、PCT,免疫 学检查,采血量为3~5mL。
5. 绿帽抗凝管:主要用于生化项目检查,内含肝素 钠抗凝剂,血浆检测。
6、红帽普通管:主要用于常规血清生化及免疫学检 查,采血量为3~5mL。
7、一次性尿杯或尿管:用于尿常规标本采集 8、一次性无菌拭子(短):用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分
正确选择采血管。一些检验项目需使用抗凝剂时,应注 意选择合适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例如凝 血常规
3.一些特殊检测项目的采集方法
➢ RASS系统检测:分两次,静卧8-10h后抽 血一次,3mL,促凝管;直立2-4h后抽血一 次,3mL,促凝管。
➢ 皮质醇测定:分三次,上午8点空腹抽血一 次、16:00一次、0:00一次,每次3mL, 促凝管,每抽一次后送检
尿液标本种类及其相应检测项目
a) 首次晨尿标本:晨起第一次尿。适用于尿常规检查, 特别是尿液蛋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检查
b) 随即尿:随机留取任意时间尿液标本。适用于门、急 诊患者过筛检查
c) 空腹尿:进餐前的尿。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尿糖的检查 d) 3h尿:收集上午3h尿标本。适用于患者每小时或每分钟
➢ 乙肝DNA定量、丙肝RNA定量早晨空腹采血, 3mL,橘色促凝管
➢ DIC常规需采集2管凝血常规标本,一管血 常规标本
➢ PCT、心梗三项、BNP需用橘色促凝管采集 3mL血液
➢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肝素锂专用抗凝 管6ml血液。
➢ 血气分析注射器抽动脉血3ml,肝素抗凝立 即送检。
(二)尿液标本
临床常见标本采集规范
一、容器分类及用途
1、黑帽试管:主要用于血沉;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 为4:1,我们常用试管为2mL,需采集1.6mL血液
2、蓝帽试管:主要用于凝血常规,DIC常规检查;采 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9:1,试管规格分为2mL 和 3mL
3、紫帽试管:主要用于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疟原 虫,血细胞形态学,糖化血红蛋白,血氨等检查。 采血量一般为1~2mL
皮塞,待干燥后使用;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 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直径达5cm以上, 待干燥后穿刺采血 ➢ 培养瓶接种:穿刺取血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轻 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2. 运送要求
采集标本后30min内立即送往实验室。如不能及时送检,室温短暂保存,血 培养瓶不应存放于冰箱
标本正确粘贴条码,分左右两侧的应注明,并写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
3. 注意事项
✓ 检验申请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及部位等信息
✓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不应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样。除非怀 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导管采血
✓ 对成年患者,应同时在两个不同部位采血,从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 样菌种才能确认是病原菌
✓ 采血量:培养基:血液=10:1,以稀释血液中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 物质。采血量过少会降低阳性率。成人每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瓶 采血3-5mL
(三)粪便标本
A. 采集方法:自然排便法,直肠拭子法 B. 注意事项:
❖ 标本应尽快送检,先做常规检查再做细菌培养 ❖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2h。 ❖ 用作细菌培养的标本,若超过2h未培养,标本应建
议重新留取。
三、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一)血培养标本
1. 采血流程 ➢ 消毒: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
泌物,耳部分泌物等标本采集与运送
一、容器分类及用途
9、一次性无菌拭子(长):用于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分
泌物,伤口分泌物及咽拭子等标本采集与运送 10、一次性无菌杯:用于痰、尿液、大便、导管尖端
等细菌培养标本以及痰抗酸杆菌、脱落细胞学标本 运送。 11、血培养瓶:分成人用(蓝色)与儿童用(粉色)。
二、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