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是临床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尿液干化学测定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和抗坏血酸等。
同时也需要检测尿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等。
此外,还需要检测24小时尿总蛋白、尿肌酐和尿尿酸等。
二、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集脑脊液标本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三、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四、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的采集、运输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
六、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七、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前列腺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八、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粪便采集、运输和保存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采集时需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污染。
运输时需要保持标本的低温,保存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未梢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要求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要求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是指在医学实验室进行各类检验之前,对患者身体内的生物物质进行采集,并进行适当处理和保存。
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一些要求:1.术前准备:患者在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饮食、药物使用等,以确保采集到的样本准确可靠。
2.采集者要求:采集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标本采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3.标本容器:采集时应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确保容器干净、无菌、无残留物,并标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等必要信息。
4.采集部位:标本采集的部位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获得准确的结果。
采集前应进行适当的部位清洁。
5.采集方法:标本采集的方法应根据不同采集部位和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采集方法包括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尿液采集、呼气采集等。
6.采集量、时间:采集的标本量应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确保能够完成所需的各项检测。
采集时间应尽量遵循标本采集的时间规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7.标本处理:采集后的标本应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进行处理,如离心、分离、保存等。
处理时需要注意标本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以避免引起误差。
8.标本运输:采集后的标本应迅速送至实验室,以避免标本的变质和损坏。
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标本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9.采集记录:采集者应在记录表上准确记录患者的信息和采集过程的相关细节,以便实验室对标本进行处理和分析时进行参考。
总结起来,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要求主要包括术前准备、采集者要求、标本容器、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采集量、时间、标本处理、标本运输和采集记录等方面。
采集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一血常规检验标本1 用EDTA-2K~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2 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抗凝剂:全血=:;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三凝血检测PT、APTT、Fbg、TT、D2-聚体标本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L;抗凝剂:全血=: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 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D 空腹采血餐后脂血会影响检验结果;四血型与交叉配合标本1用EDTA-2K~ml抗凝EDTA抗凝管、蓝色帽采血;2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3ml;最好单独采血,便于标本保存;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五血流变检查标本1 用肝素钠抗凝管肝素钠、绿色帽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4~5ml;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六尿液常规检查标本1 住院病人尽量留取晨尿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2 门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3 尿液采集于洁净尿杯中,不可使用其它未经洗涤的器皿如药瓶、试剂瓶等;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七尿液特殊检查标本1 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并在检验科领取防腐剂;A 尿爱迪氏计数或3h计数:甲醛40%,5ml/L尿液;3h和12h尿沉渣计数的留尿时间分别为5:30-8:30和20:00-次日8:00;B 尿蛋白或尿糖定量:甲苯,5~20ml/L尿液;C 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盐酸,10ml/L尿液;2 尿稀释浓缩试验:试验日正常进餐,上午8点排尿弃去,没隔2h留尿一次,至晚上8点共六次标本;晚8点至次晨8点为夜尿,收集于一个容器中,分别标记时间后送检; 八粪便常规检查标本1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试子取出,但需注明;2样品置于洁净容器中,最好用带盖塑料盒;3 粪便应选取含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4做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九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1标本一般由临床医师无菌穿刺采取;2送检标本量: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各留取2ml;细菌学检查用无菌管采集标本,结核菌检查留取10ml;3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否则可因标本凝固、细胞变性等导致标本无法检测或结果不准确;4用于细胞学检查时,可在标本中加适量EDTA抗凝,但还需留1管不加抗凝剂的标本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十临床化学检验标本1一般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免疫、电解质、心肌酶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2糖化血红蛋白需用EDTA抗凝管,操作规程同血常规标本;3血钾检测标本须立即送检,2h内完成检测;4空腹采血;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十一临床免疫检验及化学发光检验标本1一般免疫学检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结核、自身免疫病等和化学发光检验各种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2严格按生物安全有关规定采血;3空腹采血;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十二微生物学检验标本1标本采集、运送、验收和处理注意事项①标本采集A 申请单标记必须清楚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标本来源、采集时间、检查项目、抗生素应用情况等,以便实验室合理选用培养基;B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C 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 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或使用一次性无菌专用容器;②标本运送A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微生物室;B 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h未送达实验室,视为不合格标本;③标本验收A 实验室只能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B 实验室对不合格标本退回时,须注明原因,并及时与临床联系;2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常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及时送检,并保证2h内接种;不能及时送检时,标本应置冰箱保存,并于8h内送检;怀疑沙门氏菌感染时,应于发病2周左右采集标本;怀疑钩端螺旋体感染时,应于发病后2周左右采集标本;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如下:A 中段尿采集法: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灭菌水冲洗尿道口,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液,于带盖的无菌试管中留取中段尿液5~10ml;B 导尿法:用导尿管导取5~10ml尿液于无菌试管中;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更换导尿管留尿;留置导尿时,用无菌消毒法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导尿管口,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抽取尿液送检,不可采集尿液收集袋中的尿液送检;C 其它方法:膀胱穿刺或肾盂尿采集法须由临床医师采集;②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A 采集时间:腹泻患者处于急性期,尽量在用药前采集粪便;怀疑伤寒患者在发病两周以后采集粪便;怀疑霍乱时应立即采集粪便送检;B 采集方法:一般患者,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或絮状物等有意义成分2~3g或1~3ml,盛无菌容器内送检;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的患者和婴幼儿,可用直肠试子采集标本,再插入灭菌试管中送检;③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A 自然咳痰法:晨痰为佳;先嗽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量不得少于1ml;咳痰困难者可先做雾化处理;B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试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分泌物粘在试子上送检;C 支气管镜、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采集法:由临床医师实施;④血液及骨髓培养标本A 抗生素治疗前,严格无菌静脉采血8~10ml儿童1~4ml;骨髓1~2ml;B 无菌注入专用培养瓶中送检;C 如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在48h内分别于下次抗生素使用前,多次采集血液标本送检;D 疑为心内膜炎时,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酌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次采血送检;⑤脑脊液培养标本A 怀疑脑膜炎时应立即采集脑脊液,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B 无菌腰穿采集脑脊液1~2ml,立即送检;⑥穿刺液培养标本A 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B 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或在停用抗生素2~3天后采集;C 无菌穿刺采集,标本量不少于1ml;D 为防标本凝固,可在无菌盛器中加入适量灭菌肝素;⑦胃液及胆汁培养A 采集方法:抽取空腹胃液5ml,置无菌管内送检;胆汁培养标本由十二指肠引流法或胆囊穿刺法或手术中留取胆汁5ml,置无菌管内送检;B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⑧脓汁和病灶分泌物培养A 标本采集前,先对病灶周围消毒,然后用无菌方法采取脓汁或病灶分泌物或组织;B 标本采集后立即置无菌管内送检;⑨眼、耳、鼻、咽试子分泌物培养标本A 用无菌试子常规采集标本;B 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被粘膜上的正常菌群污染;C 标本采集后连同试子一起置无菌管内送检;⑩泌尿生殖道培养标本A 尿道分泌物:清洗尿道后采取尿道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试子插入尿道2~4cm处轻轻转动后取出,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B 阴道、宫颈分泌物:通过阴道扩张器,用灭菌试子采取阴道口或宫颈管1~2cm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送检;C 前列腺液:清洗尿道、冲洗膀胱后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D 精液:受检者应5天以上未派精,清洗尿道后用手淫或体外排精法,射精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E 溃疡分泌物:灭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无菌试子取其边缘或基底部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⑾烧伤感染培养标本烧伤12h后用无菌棉试子采集标本;要注意从多个创面取样;烧伤严重感染时易发生败血症,创面取样的同时应采集血样送做血培养;⑿真菌感染培养标本A 浅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皮癣者常规消毒皮肤,从皮损边缘刮取鳞屑,置无菌平皿中送检;皮肤溃疡则采集皮损周围脓汁或组织;毛发则采集其根部折断处,至少5~6根送检;指趾甲:消毒指趾甲并去掉其表面部分,取可疑病变部分,用刀片修成小薄片5~6片,置无菌容器中送检;B 深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血液:无菌采血8~10ml,注入血培养瓶中,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刻送检时血培养瓶应放室温,但不可超过8h;脑脊液:采样量不少于3ml,分别注入两支无菌试管中送检一支做真菌培养和墨汁染色,一支做普通培养;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标本:采集方法同普通培养;⒀厌氧菌感染培养标本A 标本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和与空气接触;用注射器抽取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或无菌手术抽取脓液;抽出液体标本后,要尽快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B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必须尽快半小时内送检;标本运送可采用注射器已驱氧或含运送培养基的无氧小瓶或厌氧罐;。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1. 引言临床检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标本的采集过程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标本采集的规范性,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和准确度,本文将介绍临床检验中常见标本的采集规范。
2. 血液标本的采集规范2.1 静脉血采集规范•患者应保持安静,并在采集前至少休息15分钟。
•采用专业护士或技术人员进行采集,必须消毒皮肤。
•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并确保穿刺点干燥。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采血针采血,遵循穿刺技术和穿刺角度要求。
•采血时要逐渐放开缚带,以防止血液淤积。
•采血管要避免细菌污染和血栓形成,不得抽血过多。
•血液采集完成后,立即停止采血,并正确处理采血设备。
2.2 动脉血采集规范•动脉血的采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应仔细选择采集部位,并确保部位皮肤无明显感染或瘢痕。
•采用无菌采血针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
•术前与患者说明术前准备和可能的疼痛感。
•采集动脉血时要注意采血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 尿液标本的采集规范3.1 一般尿液采集规范•使用干净的尿杯进行尿液采集。
•慎重选择采集时间和采集方式。
•严禁将外界杂质或水分进入尿液标本。
•采集前要进行适当的局部清洁,女性要避免采集期间的经期。
3.2 尿液分析标本的采集规范•采集首末尿,即排尿前尿与排尿后尿。
•采集的尿样应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采集时尽量收集尿液中段部分,以避免采集过多的表皮细胞或残留尿液。
4. 粪便标本的采集规范4.1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采用无菌容器收集粪便标本。
•采集前要确保患者肛门及周围清洁,避免尿液和外用药物污染。
•采集粪便时要避免掉落和外界污染。
•采集的粪便标本应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5. 结论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常见标本(血液、尿液、粪便)的采集规范,并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指导。
作为临床医生或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范来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医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以下是关于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详细规范。
一、标本采集规范1. 采集前的准备(1)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采集技能和知识,了解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
(2)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如注射器、试管、棉签、消毒液等,并确保工具的清洁、无菌。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相符。
2. 采集方法(1)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空腹采血选择肘正中静脉,非空腹采血选择股静脉或头皮静脉等。
(2)采集过程中,注意止血带的使用,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标本来自清洁的尿道,避免污染。
(4)采集粪便标本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或试管进行采集,避免标本污染。
(5)采集唾液标本时,使用无菌试管,指导患者在采集前避免进食和口腔清洁。
3. 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采集标本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服用药物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分析检验结果。
二、标本运送规范1. 运送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漏。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运送过程(1)标本的运送应尽快进行,避免延迟。
(2)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
(3)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微生物标本等,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送。
(4)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标本的运送要求。
3. 运送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确保标本的安全,防止标本丢失、损坏等。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细菌培养应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采 集标本;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 他血液感染旳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采 血宜在患者发冷、发烧期间,越早越好,最 佳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烧时或发 冷、发烧前半小时为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查cTnT在发病4~6小时采样很好。
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
可视为不合格标本。
(3)标本验收 1)试验室只能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2)试验室对不合格标本退回必须阐明原因,并
应及时与临床联络。
2.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
(1)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一般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此时尿液在膀胱内
储存4h以上);尿液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并确保2h 内接种;尿液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措施如下。;
5.检验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 化毛蚴应留取不少于30g旳粪便,并尽快送检,必要时 留取整份粪便送检。
6.检验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旳 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试验室, 而且试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验。
其他体液常规检验标本
浆膜腔积液检验标本
(1)浆膜腔积液标本一般由医生无菌穿刺采用;
(三)血型与血交叉标本
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 (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 1. 按抗凝管刻度精确采静脉血,采血量分别为1ml
和2ml;
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 凝块,且不可用强力振荡,以免造成溶血。
3.最佳血型与血交叉各采1管血,便于标本保存。
2)采血时旳体位提议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止 血带使用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 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份变化。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是指根据医生的指示,采集患者体内的生物物质(如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等),用于进行各项检验项目的分析和诊断。
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标本的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标本采集的规范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指南:1.术前禁食:一些检验项目需要空腹标本,患者在采集血液、尿液等样本之前通常需要至少8小时的禁食。
2.采集工具和容器选择: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如血液采集针、尿液采集杯、粪便采集器等。
同时,选择干净、无菌的容器,以确保采集的标本不被污染。
3.采集前的准备:在采集血液标本前,患者应该静坐或卧床休息数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防止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在采集尿液标本前,应先进行外阴清洁,以避免细菌的污染。
4.采集步骤:在采集时要求医务人员佩戴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选择适当的静脉,使用干净、无菌的血液采集针进行穿刺,采集适量的血液。
采集尿液标本时,应注意将尿液标本采集至尿液采集杯中,并确保杯盖紧闭,以防止尿液的污染。
5.标本保存和运输:采集后的标本应及时送到检验科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标本质量的变化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变化,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
6.记录标本信息:在采集标本时,应准确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采样部位等,以便于后续的标本追踪和分析。
7.标本处理规范:不同的标本类型有不同的处理规范,如血液标本需要抗凝剂处理,一些标本需要稀释或离心等。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
总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是确诊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相关指南进行采集操作,并保证标本的准确记录、及时运送和规范处理,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一血常规检验标本1 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
2 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抗凝剂:全血=0.4:1.6)。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三凝血检测(PT、APTT、Fbg、TT、D2-聚体)标本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0.2:1.8)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
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D 空腹采血(餐后脂血会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型与交叉配合标本1 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蓝色帽)采血。
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3ml。
最好单独采血,便于标本保存。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五血流变检查标本1 用肝素钠抗凝管(肝素钠、绿色帽)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4~5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六尿液常规检查标本1 住院病人尽量留取晨尿(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
2 门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3 尿液采集于洁净尿杯中,不可使用其它未经洗涤的器皿如药瓶、试剂瓶等。
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七尿液特殊检查标本1 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并在检验科领取防腐剂。
A 尿爱迪氏计数或3h计数:甲醛(40%),5ml/L尿液;3h和12h尿沉渣计数的留尿时间分别为(5:30-8:30)和(20:00-次日8:00)。
B 尿蛋白或尿糖定量:甲苯,5~20ml/L尿液。
C 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盐酸,10ml/L尿液。
2 尿稀释浓缩试验:试验日正常进餐,上午8点排尿弃去,没隔2h留尿一次,至晚上8点共六次标本;晚8点至次晨8点为夜尿,收集于一个容器中,分别标记时间后送检。
八粪便常规检查标本1 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试子取出,但需注明。
2 样品置于洁净容器中,最好用带盖塑料盒。
3 粪便应选取含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4 做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
九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1 标本一般由临床医师无菌穿刺采取。
2 送检标本量: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各留取2ml;细菌学检查用无菌管采集标本,结核菌检查留取10ml。
3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否则可因标本凝固、细胞变性等导致标本无法检测或结果不准确。
4 用于细胞学检查时,可在标本中加适量EDTA抗凝,但还需留1管不加抗凝剂的标本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
十临床化学检验标本1 一般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免疫、电解质、心肌酶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
2 糖化血红蛋白需用EDTA抗凝管,操作规程同血常规标本。
3 血钾检测标本须立即送检,2h内完成检测。
4 空腹采血。
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十一临床免疫检验及化学发光检验标本1 一般免疫学检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结核、自身免疫病等)和化学发光检验(各种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
2 严格按生物安全有关规定采血。
3 空腹采血。
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十二微生物学检验标本1 标本采集、运送、验收和处理注意事项①标本采集A 申请单标记必须清楚(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标本来源、采集时间、检查项目、抗生素应用情况等),以便实验室合理选用培养基。
B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
C 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 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或使用一次性无菌专用容器。
②标本运送A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微生物室。
B 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h未送达实验室,视为不合格标本。
③标本验收A 实验室只能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B 实验室对不合格标本退回时,须注明原因,并及时与临床联系。
2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常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及时送检,并保证2h内接种;不能及时送检时,标本应置冰箱保存,并于8h内送检。
怀疑沙门氏菌感染时,应于发病2周左右采集标本;怀疑钩端螺旋体感染时,应于发病后2周左右采集标本。
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如下:A 中段尿采集法: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灭菌水冲洗尿道口,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液,于带盖的无菌试管中留取中段尿液5~10ml。
B 导尿法:用导尿管导取5~10ml尿液于无菌试管中;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更换导尿管留尿;留置导尿时,用无菌消毒法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导尿管口,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抽取尿液送检,不可采集尿液收集袋中的尿液送检。
C 其它方法:膀胱穿刺或肾盂尿采集法须由临床医师采集。
②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A 采集时间:腹泻患者处于急性期,尽量在用药前采集粪便;怀疑伤寒患者在发病两周以后采集粪便;怀疑霍乱时应立即采集粪便送检。
B 采集方法:一般患者,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或絮状物等有意义成分2~3g或1~3ml,盛无菌容器内送检;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的患者和婴幼儿,可用直肠试子采集标本,再插入灭菌试管中送检。
③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A 自然咳痰法:晨痰为佳;先嗽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量不得少于1ml;咳痰困难者可先做雾化处理。
B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试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分泌物粘在试子上送检。
C 支气管镜、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采集法:由临床医师实施。
④血液及骨髓培养标本A 抗生素治疗前,严格无菌静脉采血8~10ml(儿童1~4ml);骨髓1~2ml。
B 无菌注入专用培养瓶中送检。
C 如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在48h内分别于下次抗生素使用前,多次采集血液标本送检。
D 疑为心内膜炎时,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酌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次采血送检。
⑤脑脊液培养标本A 怀疑脑膜炎时应立即采集脑脊液,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B 无菌腰穿采集脑脊液1~2ml,立即送检。
⑥穿刺液培养标本A 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
B 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或在停用抗生素2~3天后采集。
C 无菌穿刺采集,标本量不少于1ml。
D 为防标本凝固,可在无菌盛器中加入适量灭菌肝素。
⑦胃液及胆汁培养A 采集方法:抽取空腹胃液5ml,置无菌管内送检;胆汁培养标本由十二指肠引流法或胆囊穿刺法或手术中留取胆汁5ml,置无菌管内送检。
B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
⑧脓汁和病灶分泌物培养A 标本采集前,先对病灶周围消毒,然后用无菌方法采取脓汁或病灶分泌物或组织。
B 标本采集后立即置无菌管内送检。
⑨眼、耳、鼻、咽试子分泌物培养标本A 用无菌试子常规采集标本。
B 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被粘膜上的正常菌群污染。
C 标本采集后连同试子一起置无菌管内送检。
⑩泌尿生殖道培养标本A 尿道分泌物:清洗尿道后采取尿道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试子插入尿道2~4cm处轻轻转动后取出,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B 阴道、宫颈分泌物:通过阴道扩张器,用灭菌试子采取阴道口或宫颈管1~2cm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C 前列腺液:清洗尿道、冲洗膀胱后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D 精液:受检者应5天以上未派精,清洗尿道后用手淫或体外排精法,射精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E 溃疡分泌物:灭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无菌试子取其边缘或基底部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⑾烧伤感染培养标本烧伤12h后用无菌棉试子采集标本;要注意从多个创面取样;烧伤严重感染时易发生败血症,创面取样的同时应采集血样送做血培养。
⑿真菌感染培养标本A 浅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皮癣者常规消毒皮肤,从皮损边缘刮取鳞屑,置无菌平皿中送检;皮肤溃疡则采集皮损周围脓汁或组织;毛发则采集其根部折断处,至少5~6根送检;指(趾)甲:消毒指(趾)甲并去掉其表面部分,取可疑病变部分,用刀片修成小薄片5~6片,置无菌容器中送检。
B 深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血液:无菌采血8~10ml,注入血培养瓶中,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刻送检时血培养瓶应放室温,但不可超过8h。
脑脊液:采样量不少于3ml,分别注入两支无菌试管中送检(一支做真菌培养和墨汁染色,一支做普通培养)。
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标本:采集方法同普通培养。
⒀厌氧菌感染培养标本A 标本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和与空气接触;用注射器抽取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或无菌手术抽取脓液;抽出液体标本后,要尽快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
B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必须尽快(半小时内)送检;标本运送可采用注射器(已驱氧)或含运送培养基的无氧小瓶或厌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