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印花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印花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印花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计提本月印花税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实际缴纳印花税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要怎么计算?
印花税的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依据。

比如最常见的购销合同。

按照合同上的购销金额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假设一份购销合同金额为10000元,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

立合同人各方都要纳税。

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3
贷:银行存款3
而股票买卖、赠与以及继承所树立股权转让书据的,例如受让方买入1000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受让方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如果你把这1000股的股票以每股10元的价格卖出,则需要缴纳印花税为:(1000*10)*0.001=1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10
贷:银行存款10
计算印花税的缴纳金额还要注意,如果计算缴纳的印花税税额不足一角的,印花税不用缴纳。

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按照四舍五入计算,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

如果由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的税率不一样的,金额有分别记载的,应纳税额分别计算,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应纳税额没有分别计算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会计实务:关于印花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会计实务:关于印花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关于印花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印花税做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
申报缴纳后
借: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印花税采用比例和定额两种税率。

按比例税率征税的有各类经济合同及合同性质的凭证,记载资金的帐簿、产权转移书据等。

其他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按件定额纳税,。

印花税的比例税率有五档,即:千分之一、万分之五、万分之三、万分之零点五和万分之零点三。

财产租赁、仓储保管合同的规定税率为千分之一;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税率为万分之五;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税率为万分之三;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规定税率分别为万分之零点五和万分之零点三。

按比例税率纳税而应纳税额又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
的按一角计算。

对财产租赁合同规定了最低一元的应纳税额起点,即税额超过一角但不足一元的,按一元纳税。

其他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按件定额贴五元。

对于载有一个经济事项,同时适用两个以上税目税率的凭证,应按其中一个较高的税率计算纳税。

印花税会计分录需要不需要计提【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印花税会计分录需要不需要计提【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印花税会计分录需要不需要计提【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情况一(如果说不需要计提,也就是说印花税在缴纳完毕之后就直接可以记入管理费用了)那么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情况二(如果说需要计提,也就是说印花税不能计入应交税费,应该记入到其他应付款)这种情况又分计提时和缴纳时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其他应付款缴纳时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印花税会计分录处理企业交纳印花税会计分录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说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或购买印花税票的数额较小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列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在上交印花税或购买印花税票的时候借记写:“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写:“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2、如果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较大的话,那么久需要先记入待摊费用,然后再转入管理费用。

在上交印花税的时候借记写:“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写:“银行存款”等科目分期摊销印花税的时候借记写:“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写:“待摊费用”科目。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要求。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提起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印花税不用计提、在缴纳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此处有两个疑问: 纳税申报期申报缴纳上月印花税时,此种处理方式是否有违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2、在小企业申报财务报表《利润表》时,在“营业税金及附加”栏下有“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一栏,这与将“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是否冲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

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第一,自行贴花的会计处理:1一次购买并贴足印花税票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2、一次购买大量印花税票并在以后期间备用,购买印花税票时的会计处理:借:待摊费用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在贴花时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第二:按期汇总缴纳的会计处理:按期汇总缴纳时,由于印花税申报缴纳的时间与所归属的会计期间在时间上有分离,实质上形成“应交税费”的负债,故企业应设“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印花税”科目。

在月底计提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印花税在缴纳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印花税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按照以上分类处理原则,可以避免印花税在会计处理上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的问题,减少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项目调整的工作量。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将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小企业一般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计提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印花税缴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按照此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可解释前文提到的疑问二。

记提印花税会计分录

记提印花税会计分录

记提印花税会计分录印花税是指在特定的交易活动中,由政府征收的一种税费。

在会计上,印花税通常被视为一种税费支出,并在记账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会计分录示例:1. 当一家公司购买资产时,需要支付印花税。

假设该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100,000元的车辆,并支付了1,000元的印花税。

那么会计分录可以如下所示:借:固定资产(车辆) 100,000元借:其他应付款(印花税)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1,000元2. 当一家公司出售资产时,同样需要支付印花税。

假设该公司以50,000元的价格出售了一辆价值100,000元的车辆,并支付了500元的印花税。

那么会计分录可以如下所示:借:银行存款 50,000元借:其他应收款(印花税) 500元贷:固定资产(车辆) 100,000元贷:利润 50,500元3. 当一家公司进行贷款时,有时需要支付印花税。

假设该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00元,并支付了1,000元的印花税。

那么会计分录可以如下所示:借:银行存款 100,000元借:其他应付款(印花税) 1,000元贷:贷款 101,000元以上仅为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会计分录示例,实际情况可能因公司业务和税法规定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记提印花税是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处理印花税的会计分录,不仅能够保证财务记录的准确性,还能够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对印花税的相关规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记提印花税会计分录的简要描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记提印花税的会计处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相关法规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希望读者能够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印花税,并保持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已交的印花税结转的会计账务处理

已交的印花税结转的会计账务处理

已交的印花税结转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已交的印花税结转的会计分录
1、开票时:
借:应收帐款-某某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2、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3、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现金
4、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某某公司
5、结转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印花税缴纳相关知识
1、有订单又有购销合同的情况
如果是有订单又有购销合同的情况下,订单不贴花。

若是经济业务中有订单又有购销合同的情况下,则应对购销合同贴花。

2、非金融机构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
如果是纳税人和非金融性质的企业或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则不用缴纳印花税。

3、承包经营合同
承包经营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应税凭证范围内,所以不用缴纳印花税。

对于企业和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不是财产租赁合同,所以无需缴纳印花税。

支付印花税会计分录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印花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印花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印花税如何进⾏会计处理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领受具有法律效⼒的凭证的⾏为所征收的⼀种税。

那么企业对于印花税如何进⾏会计处理呢?下⾯店铺⼩编就带⼤家去详细了解⼀下。

为了正确核算、反映企业⽣产经营成果和税⾦解缴情况,对企业购买印花税票缴纳印花税的有关事项,会计上都应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在核算缴纳印花税时,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账户核算,⽽是于购买印花税票或者以缴款书汇总缴纳印花税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等有关费⽤账户,贷记“银⾏存款”、“现⾦”等有关账户。

这是因为,“应交税⾦”账户虽然是核算企业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但并不是所有应向国家缴纳的税⾦都必须通过“应交税⾦”账户核算。

只有必须预计应交税⾦数额,并与税务机关发⽣清算或结算关系的应交税⾦,才需要通过“应交税⾦”账户核算。

⽽企业缴纳的印花税,是由纳税⼈根据规定,按⾃⾏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次贴⾜印花税票的⽅法缴纳的。

在⼀般情况下,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待发⽣应税⾏为时,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画销,办理完税⼿续。

可见,企业缴纳的印花税,既不发⽣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额;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即使采取汇贴或者汇缴办法缴纳印花税,也是如此。

例如,某企业2004年2⽉开业,领受房产权证、⼯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地使⽤证各⼀件;订⽴产品购销合同两份,所载⾦额为140万元;订⽴借款合同⼀份,所载⾦额为40万元。

此外,企业的营业账簿中,“实收资本”账户载有资⾦200万元,其他账簿5本。

2004年12⽉底该企业“实收资本”所载资⾦增加为250万元。

计算该企业2⽉份应纳印花税额和12⽉份应补纳印花税额并作会计处理。

(1)企业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4×5=20(元)。

(2)企业订⽴购销合同应纳税额=1400000×0.0003=420(元)。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提要]印花税不用计提,缴纳之后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印花税不用计提,缴纳之后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若计提,不能计入应交税费,可以记入其他应付款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其他应付款缴纳时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印花税的会计处理企业交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或购买的印花税票数额较小,可以直接列入管理费用。

上交印花税或购买印花税票时,借记“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2、如果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较大,先记入待摊费用,然后再转入管理费用。

上交印花税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分期摊销印花税时,借记“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印花税的定义及相关知识汇总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全文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印花税的由来印花税是一个很古老的税种,人们比较熟悉,但对它的起源却鲜为人知。

从税史学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税种的“出台”,都离不开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的需要,印花税的产生也是如此。

且其间有不少趣闻。

公元1624年,荷兰政府发生经济危机,财政困难。

当时执掌政权的统治者摩里斯(Maurs)为了解决财政上的需要问题,拟提出要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解决支出的困难,但又怕人民反对,便要求政府的大臣们出谋献策。

众大臣议来议去,就是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妙法来。

于是,荷兰的统治阶级就采用公开招标办法,以重赏来寻求新税设计方案,谋求敛财之妙策。

印花税,就是从千万个应征者设计的方案中精选出来的“杰作”。

可见,印花税的产生较之其他税种,更具有传奇色彩。

印花税的设计者可谓独具匠心。

他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契约、借贷凭证之类的单据很多,连绵不断,所以,一旦征税,税源将很大;而且,人们还有一个心理,认为凭证单据上由政府盖个印,就成为合法凭证,在诉讼时可以有法律保障,因而对交纳印花税也乐于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提起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印花税不用计提、在缴纳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此处有两个疑问:1、在纳税申报期申报缴纳上月印花税时,此种处理方式是否有违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2、在小企业申报财务报表《利润表》时,在“营业税金及附加”栏下有“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一栏,这与将“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是否冲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

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第一,自行贴花的会计处理:
1、一次购买并贴足印花税票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一次购买大量印花税票并在以后期间备用,购买印花税票时的会计处理:
借:待摊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在贴花时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第二:按期汇总缴纳的会计处理:
按期汇总缴纳时,由于印花税申报缴纳的时间与所归属的会计期间在时间上有分离,实质上形成“应交税费”的负债,故企业应设“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科目。

在月底计提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在缴纳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按照以上分类处理原则,可以避免印花税在会计处理上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的问题,减少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项目调整的工作量。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将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小企业一般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计提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缴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按照此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可解释前文提到的疑问二。

以上是本人关于印花税会计处理的理解,欢迎广大财会工作者批评与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