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影像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脑部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脑部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3) 脑实质:(图)分三部分 大脑(额、颞、顶、枕叶)、小脑、脑干 *基底节:(为脑出血好发部位)(图) 尾状核 豆状核 内囊 苍白球(可钙化)
基底节
壳核
丘脑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4)脑室系统:(图) 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 侧脑室分为体部、三角区和前、后、 下角 脑室内可见脉络丛钙化
ppt课件 15
2、脑CT:病变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 征象 1)直接征象:主要看密度(还有其他-略) 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图)出血、钙化 等密度(图)软组织 低密度(图)水、气、坏死 混杂密度(图)以上各种混合存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增强: 均匀强化(图) 不均匀强化 环形强化 不强化 2) 间接征象: 占位效应、脑萎缩、脑积水、颅骨改 变
ppt课件 26
(二)肿瘤的间接征象:
1、占位效应: 肿瘤及其继发脑 水肿具有占位作 用,表现为相邻 脑室和(或)脑 池、脑沟的狭窄、 变形和移位,重 者可见中线明显 移位。
ppt课件 27
2. 骨质改变: 脑膜瘤可发生骨增生和破坏(图) 垂体瘤可发生蝶鞍扩大、破坏(图)
ppt课件
28
3. 脑水肿:影像上为肿瘤周围的低密度 区,一般沿脑白质分布,很少累及脑灰 质。水肿带常以肿瘤为中心,多与正常 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扫描水肿区无 强化。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MRI :也以断层解剖为基础,解剖结
其T1WI、T2WI表现也不同。
构和形态与CT一致,但表现形式有差别,
ppt课件
14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_课件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_课件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53基因突变/染色体17q缺失 染色体22q缺失
星形细胞瘤
Rb基因突变/染色体13q缺失 P16基因突变/染色体9p缺失
染色体19q缺失
染色体10缺失 EGF受体基因增扩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染色体10缺失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第十六页,共120页。
其它基因变化
其它胶质母细胞瘤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左额过渡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三页,共120页。
左顶镰旁脑膜瘤(图)
第六十四页,共120页。
右侧CPA脑膜皮 型脑膜瘤 (图)
第六十五页,共120页。
左额过渡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六页,共120页。
右蝶骨嵴脑膜瘤(图)
第六十七页,共120页。
鞍隔过渡型-纤维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八页,共120页。
第四十五页,共120页。
少突胶质 细胞肿瘤(图)
第四十六页,共120页。
混合性少突-星形-室管膜细胞瘤(图)
(CT增强)
第四十七页,共120页。
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图)
第四十八页,共120页。
(三)成髓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 属 原 始 神 经 外 胚 层 肿 瘤 (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童 原 发 颅 内 肿 瘤 15 % ~25% 。 75% 在 15 岁 以 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
龄40~60岁。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 以额叶、颞叶最常见 ★ 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第二十一页,共120页。
影像学表现(1)
★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 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 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 表现

颅内肿瘤概述ppt课件.pptx

颅内肿瘤概述ppt课件.pptx

Page 23
颅内肿瘤的治疗(四)
光动力学治疗(PDT)
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能通过血脑屏障,容易被瘤细胞吸收。 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
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Page 14
八、颅内肿瘤的临床检查(一)
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放射性核 素脑造影、脑室和脑池造影、 脑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过去 曾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 方法,不仅具有病变定位的意 义,还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但是这些检查除X线摄片外, 都有损伤性,应根据需要慎重 选择。
Page 15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0Gy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4~60Gy
提倡 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P提ag倡e 20
颅内肿瘤的治疗(一)
手术治疗
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完全切除 或大部切除。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 和捷径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 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 好结果。 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 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 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见原发颅内肿瘤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发生率(%)
治疗方法
5年生存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 垂体腺瘤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颅咽管瘤

颅内肿瘤之颅底肿瘤PPT课件

颅内肿瘤之颅底肿瘤PPT课件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面对疾 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及家属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 好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等。
遵从医嘱
患者及家属应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按时服 药、定期复查。
病情监测
患者及家属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异 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量。
05
CATALOGUE
颅底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颅底肿瘤。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如 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积极治疗可能引起颅底肿瘤的 疾病,如鼻咽癌、颅内感染等
鉴别诊断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一步与其 他疾病进行鉴别。
病理学诊断
确诊颅底肿瘤的性质和类型,为 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4
CATALOGUE
颅底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开颅手术将肿瘤彻底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 的。
术中导航
利用现代导航技术,精确确定肿瘤位置,减少手 术创伤。
术后护理
术后需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鉴别诊断
其他颅内瘤
颅底肿瘤需要与脑膜瘤、胶质瘤等其 他颅内肿瘤进行鉴别。
鼻窦炎等感染性疾病
其他良性肿瘤
颅底区域也存在一些良性肿瘤,如骨 瘤、血管瘤等,需要与恶性颅底肿瘤 进行鉴别。
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颅底肿瘤 的症状,需要进行鉴别。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脑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为癫痫、偏瘫、视听觉障碍、复视、头痛以及其它颅内压增高 的体征。但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且晚期出现,因此,神经放射 学检查是脑肿瘤诊断的重要工具。
ppt课件
5
五、脑瘤(tumors of brain)表现 CT 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对脑瘤的检出比较 敏感,〉1.0cm病灶,结合增强扫描,其定性 诊断率达 70% — 80% ,根据肿瘤位置、密度、 多少、毗邻关系,增强的程度和形式、形态, 脑水肿有无,钙化程度,囊变等确定其性质。
28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平扫:(1 )肿瘤呈均匀高密度(占75%)、等或低密度, 边界清 (2)沙粒样钙化或不规则钙化 (3)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2 、增强扫描:肿瘤 90% 均匀一致强化,10% — 15% 呈不典型 环状强化。
ppt课件
29
脑膜瘤CT平扫+强化
ppt课件
30
ppt课件
ppt课件
6
脑瘤CT平扫表现

高密度 高于脑组织密度,常见于钙化、 出血
等密度 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常见于脑膜 瘤和其他少见肿瘤。 低密度 低于脑组织密度,绝大多数的肿 瘤。


ppt课件
7
脑瘤CT平扫表现

部位
脑膜瘤 与颅骨、大脑镰相连 转移瘤 脑周边 鞍内 垂体瘤 鞍上 颅咽管瘤 桥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
(2)垂体内密度改变: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 迟扫描为
ppt课件
54
等密度或高密度。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 得快、去得快,而肿瘤的血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得慢、去得也慢。 肿瘤低密度世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鞍内垂体腺瘤的强化 形式包括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局限低密度、未见异常密度。

颅内肿瘤PPT课件

颅内肿瘤PPT课件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加精准 的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方法,以及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为颅内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 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后护理
对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
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 肿瘤细胞生长。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靶点, 使用药物进行精准打击。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增强患者自 身的抗肿瘤能力。
放射治疗
放疗原理
放疗效果
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阻 止其分裂增殖。
对于某些类型的颅内肿瘤,放疗可以 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替代杂, 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化学 物质、放射线、病毒等。
颅内肿瘤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颅内肿瘤的症状因肿瘤部位和大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癫痫等。
体征
体征也因肿瘤部位和大小而异,常见的体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缺损、 眼部异常等。
颅内肿瘤ppt课件
• 颅内肿瘤概述 • 颅内肿瘤的诊断 • 颅内肿瘤的治疗 • 颅内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颅内肿瘤的案例分析
01
颅内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内肿瘤是指生长在颅内的肿瘤,包 括脑组织、脑膜、颅神经等部位的肿 瘤。
分类
根据肿瘤的性质,颅内肿瘤可以分为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发 生部位,可以分为大脑半球肿瘤、脑 干肿瘤、小脑肿瘤等。
放疗方式
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调强放疗等多种 技术。
04
颅内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优秀课件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优秀课件

影像学表现
• CT平扫:边界不清混杂密度或低密度肿块,多发条带状
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区;瘤 周无或轻度水肿
• CT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 • MR平扫: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 • MR增强:随程恶性程度不同出现不同度强化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
颅内肿和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原则 -掌握常见颅内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熟悉各种影像学方法对颅内肿瘤诊断 的价值与限度 -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的影像学 诊断及鉴别诊断
学习重点难点
• 本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 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 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影像学表现
• 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
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 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
• 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年 龄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病理以坏死和出血为 特征
• 增强
-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 状强化
影像学表现(MRI)
• 平扫
-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 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 脑积水
• 增强
-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 移灶也明显强化
髓母细胞瘤 (图)
室管膜瘤
• 概述
-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12%,儿童多 见(1-5岁),70%位于幕下,四脑室最多见,成 人多位于幕上,10-20%脑脊液转移

医学影像学课件: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课件: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肿瘤边界多不清楚 90%瘤周不出现水肿,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 增强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囊壁和囊
内间隔的轻微强化




女 性

形 细 胞

岁(
Ⅰ~Ⅱ 26
级 )
左 小 脑 桥 脑 男脚 性星 ,形 细 岁胞 瘤 (
级 )
Ⅰ 20



女 性 ,
星 形 细 胞

瘤 (
Ⅱ 33
级 )
24

母 细


小 脑 蚓男 部性 髓, 母 细岁 胞 瘤
3
男,7岁 步态不稳半个月
髓母细胞瘤
诊断
儿童后颅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 增强检查有明显均一强化 多为髓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比较影像学
CT和MRI对髓母细胞瘤定位和定性都 有很高的价值
MRI优于CT。鉴别肿瘤与脑干关系, 显示肿瘤形态、脑脊液通路梗阻程度 及种植性转移情况
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供血动脉 来自脑膜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的脑膜支
脑膜瘤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改变。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颅内压增高 症状与局限性体征-晚、轻
大脑凸面脑膜瘤常有癫痫发作 位于功能区的脑膜瘤,可有不同程度
的神经功能障碍
CT/MRI表现
肿瘤以宽基靠近颅骨或硬膜,边界清楚
松果体细胞的肿瘤
黄色瘤
神经元的肿瘤
原发黑色素性肿瘤
低分化及胚胎性肿瘤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起源于血管的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巨怪细胞肉瘤
胚生殖细胞的肿瘤
其它畸形性肿瘤和 肿瘤样病变
颅咽管瘤 上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脂肪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
颅内肿瘤分布 第五节
★ 婴儿和儿童期
◆ 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 成人与老年人
◆ 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脑膜瘤、转移性肿瘤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6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第五节
★ 平片 ◆ 价值有限,少数能定位甚至定性
◆ 颅壁变薄
◆ 松果体钙斑移位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9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血管造影)
★ 脑血管造影 ◆ 血管移位 ◆ 血管形态改变 ◆ 血循环改变
第五节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0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CT与MRI)
第五节
★ 病灶显示 ◆ CT : 高 密 度 、 低密度、等密 度、混杂密度 ◆ MRI:高信号、 低信号、等信 号、混杂信号
及鉴别诊断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
学习难点
第五节
本节学习中的难点: 1. 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2.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
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3.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
颅内肿瘤起源 第五节
★ 颅骨、脑膜、血管、垂体、颅神经、脑 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4
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 CT平扫:边界不清等或低密度肿块,有多发 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 度区。肿瘤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
★ CT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 ★ MRI平扫: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
为高信号 ★ MRI增强:程度不同强化或不强化
表现
★ 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3
影像学表现(2) 第五节
★ 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
号 , T2WI 呈 不 均 一 高 信 号 , 边 界 不
清,灶周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
★ 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4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3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第五节
★ 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 肿瘤的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 胞的混合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 85%在幕上,以额叶最常见
★ 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 质,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 有小的囊变,出血坏死少见, 70%以上 发生钙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5
影像学表现(CT) 第五节
★ 平扫 脑室内肿块,形状同脑室,四脑室 内者可通过中孔延到小脑延髓池,侧孔到桥 小脑角池;等或稍高密度;50%小圆形钙 化、可囊变
★ 增强 实性肿瘤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6
影像学表现(MRI) 第五节
★ 平扫 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钙 化、囊变、坏死时信号不均;脑积水
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 的15%~20%、星形细胞肿瘤的50%。年龄 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也 可累及基底节,还可通过胼胝体累及两侧 脑叶。病理以坏死和出血为特征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9
影像学表现(CT) 第五节
★ 平扫:多呈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形 态不规则,边界不清。95%瘤内有坏死 或囊变,出血很常见,钙化少见。瘤 周水肿和占位表现明显
★ 占位效应 ◆ 中线结构的移位 ◆ 脑室与脑池的移位与变形 ◆ 脑室、脑池的扩大 ◆ 脑沟的变化 ◆ 脑体积的改变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第五节
13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CT与MRI)
★ 脑积水 ◆ 交通性脑积水 ◆ 阻塞性脑积水 ◆ 代偿性脑积水
第五节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4
一、神经上皮肿瘤 第五节
“花环状”强化为其特征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1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2
胼胝体 胶质母细胞瘤
(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3
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4
左额叶 胶质母细胞瘤
(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5
★ 病灶的强化表现 ◆ 均一强化 ◆ 斑状强化 ◆ 环状强化 ◆ 不规则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1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CT与MRI)
第五节
★ 脑水肿
◆ CT:低密度
◆ MRI : T2WI 高 信 号 、 T1WI 低 信 号、无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2
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 (CT与MRI)
(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4
(四)室管膜瘤
(ependymoma)
第五节
★ 概述 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 12%;儿童多见(1~5岁); 70%位于幕 下,四脑室最多见,依次侧、三脑室、导 水管、脊髓、马尾、大脑半球; 10~20% 脑脊液转移
★ 病理 起自室管膜细胞,可有钙化、出 血、坏死、囊变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8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9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0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1
小脑蚓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图)
占原发脑瘤40%~50%,包括星形细胞 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 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5
(一)星形细胞肿瘤 第五节
★ 星形细胞瘤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6
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 第五节
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
左侧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6
右颞叶胶质母细胞瘤Ⅳ级(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37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第五节
★ 概述 ★ 病理 ★ 影像学
Ⅰ级,占脑瘤2~6%,年龄5~15岁,男:女 为3:4,位于小脑,余视神经、视交叉、丘 脑、 下丘脑 局限无包膜、膨胀无浸润生长,多有结节的 囊,25%钙化 结节的囊性肿块,结节、壁强化
49
(三)成髓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第五节
★ 属 原 始 神 经 外 胚 层 肿 瘤 (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 童原发颅内肿瘤15%~25%。75%在15岁 以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
★ 病理学: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 变、出血、钙化,可沿脑脊液播散
★ 增强 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7
四脑室 室管膜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8
四脑室室管膜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9
二、脑膜瘤(meningioma) 第五节
★ 占原发颅内肿瘤15%~20%。起自蛛网膜颗粒的蛛网 膜帽细胞。40~60岁女性多见。神经纤维瘤病者可合 并脑膜瘤。常见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 或蝶骨平面、桥小脑角区、鞍区、大脑镰,也可位于 脑室内。为颅内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形态为球形 和扁平状。血供丰富,多来自脑膜动脉分支。常有钙 化,可引起颅骨增生或破坏。可多发
间变性 星形细胞瘤
(图)
25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6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7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下转移 (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8
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第五节
★ 平 扫 : T1WI呈 低 、 T2WI 呈 高 信 号 , 类 圆 形,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 位,常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 增强: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 膜下腔转移灶也明显强化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2
成髓细胞瘤 (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3
小脑蚓部 成髓细胞瘤
★ 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发病高峰 年 龄 40~60 岁 。 常 发 生 于 大 脑 半 球 髓 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
★ 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2
影像学表现(1) 第五节
★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
边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
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5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6
少突胶质 细胞肿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7
混合性少突-星形-室管膜细胞瘤(图)
(CT增强)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8
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图)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NFI*基因转录过量 表达染色体17q缺失
p53基因突变/染色体17q缺失 染色体22q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