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文本.doc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实验目的:1. 了解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及其优缺点2. 学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发生水分交换: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外液浓度变大;ψ植物<ψS植物组织的水势高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失水,外液浓度变小;ψ植物> ψS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外液浓度保持不变;ψ植物=ψS2、同一种物质浓度不同时其比重不一样,浓度大的比重大,把高浓度的溶液一小液滴放到低浓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
3、根据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实验仪器与试剂试管架试管打孔器毛细管镊子青霉素瓶蔗糖溶液甲烯蓝粉末操作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2.用打孔器在绣球花的不同部位打100-200片,混匀,每个青霉素瓶各放入15-20片,(打孔要迅速,避开叶脉,选边缘整齐无破损的叶片)3.从配制好的试管中各取2ml(量准确?)到相应的青霉素瓶或称量瓶中(用一只移液管由低高,不要润洗)。
放置20—30min,期间摇动数次,以加速水分平衡。
4. 染色:用接种针沾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青霉素瓶中,摇匀,溶液变蓝。
(干燥针头先用蒸馏水湿润,加入的甲烯蓝量一定少,使各瓶中颜色基本一致)5.观察液滴升降:用毛细吸管取青霉素瓶有色液插入相应试管中部缓慢从毛细吸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轻轻取出滴管,观察蓝色液滴的移动方向并记录。
(用白纸划一直线置于试管背面,方便观察)6.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出与组织水分势相当的浓度,根据原理公式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实验结果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实验记录水势计算ψs=-iCRT实验讨论如果小液流滴在对照溶液中全部上升或下降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改变试验溶液浓度?答:“全部上升”说明实验溶液的浓度都高于植物组织的浓度,应该把试验溶液浓度降低再做;“全部下降”说明实验溶液的浓度都低于植物组织的浓度,应该把试验溶液浓度调高再做。
实验三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

实验三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1、原理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代表水的能量水平)及含水量来表示,其中水势这一量度最为有用最为重要。
植物组织水势愈低,则吸水能力愈强,反之,水势愈高,则吸水能力弱而供水给其它较缺水细胞的能力愈强。
用小液流法测定叶子水势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作物组织浸入一系列递增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组织和溶液间进行水分交换,发生两种情况:(1) 由于渗透势差的存在引起溶液浓度的改变,因而引起溶液比重的改变,将浸过组织的溶液用甲烯兰着色后滴入另一组相应的与原来的浓度相等的溶液中,则带色液滴与溶液的比重不同,向上或向下移动,有小液流的产生。
(2) 当组织的水势与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时,则比重不变,带色液在原来的溶液中停留不动,此溶液的渗透势即叶子组织的水势。
一般情况下,组织水势的增加,可以代表作物的吸水程度,如水势减少到某种程度,再不供应水就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在农业生产实践上,常用水势作为灌溉指标。
2、仪器、药品及材料试管或指管,试管架,甲烯兰,量筒,蔗糖溶液,毛细吸管,植物材料等。
3、试验步骤1)取18个干净而干燥的试管,分两组标号排于试管架上,配制一系列递增浓度的蔗糖溶液(按表)个10ml,倒入第一组试管各8ml,第二组2ml,用棉花塞紧,防止蒸发。
2)把第二组试管拿到测定地点,将相同环境内同一层次,年龄大小相同的作物叶子剪下,打开试管塞,迅速将叶子剪成4*4(mm)2放入试管中,塞紧,不是摇晃,30分钟,将甲烯兰粉末少许加入各试管中,摇动,溶液即着色。
3)用干燥毛细吸管分别吸取着色糖液少许,将毛细吸管浸入第一组与原来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毛细吸管尖位于8毫升试管液柱一半,然后从毛细吸管中小心地慢慢放出溶液,并观察小液流向何方向移动,如果小液流向下移动,说明由于组织吸水使浓度变大,如果小液流向上移动,说明组织失水,溶液浓度稀释,如果小液流停止不动,则溶液浓度不变,此时组织的水势等于溶液的渗透势,用以上方法测定不同灌溉天数的叶子水势变化,将结果按下表填入表内。
试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一、原理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重量增大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重量减小而外液浓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重量及外液浓度保持不变。
根据组织重量或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
溶液渗透势的计算:Ψ s = - iCRT式中:Ψ s ——溶液的渗透势,以MPa为单位。
R ——气体常数,为0.008314MPa·L/(mol·K)。
T ——绝对温度,即273+ t℃。
C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以mol/kg为单位。
i ——为解离系数,CaCl2为2.6。
二、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和优缺点。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或洋葱鳞茎。
(二)试剂1、甲烯蓝粉末。
2、CaCl2溶液:包括0.10、0.15、0.20、0.25、0.30、0.35、0.40、0.45 mol/kg 8 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
(三)仪器设备大试管8支,小试管8支,青霉素小瓶8支,移液管(5ml),毛细吸管8支,培养皿,打孔器,剪刀l把,镊子1把,解剖针1支。
四、实验步骤1、编号贴标签取干燥洁净的大试管8支,小试管8支,青霉素小瓶8支,毛细吸管8支,编号贴标签,按序号排好。
2、打取、浸泡叶片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60片,放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
用镊子分别把5-8个小圆片放到盛有4 ml不同质量摩尔浓度CaCl 2 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浸没叶片,盖紧瓶塞,放置30 min,并不断轻摇小瓶,以加速水分平衡(如温度低时可延长放置时间)。
3、染色到预定时间后,用解剖针尖蘸取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各青霉素小瓶中,并摇动,使溶液染色均匀。
4、测定把试管中的不同浓度的系列标准液分别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中,用毛细吸管吸取相同编号青霉素小瓶内的有色溶液少许,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溶液中部,轻轻挤出有色溶液一小滴,小心取出毛细管(勿搅动有色液滴),观察有色液滴的升降情况,并记录于表中。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2013.3.11 一、目的用小液流法(落滴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由水势大致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二、原理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谁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插决定。
三、材料与设备植物材料:阔叶树叶片(大叶女贞)实验器具:细滴管一支;试管及指形管各五支(带塞);100mL烧杯一只;镊子、剪刀各一把;2mL、5mL移液管各一支;标签纸;钻孔器;木板试剂:1ml/L蔗糖溶液;甲烯蓝溶液四、操作步骤1.用短滴管吸取1,mol/L蔗糖液配制一系列浓度递增的蔗糖溶液(0.05,0.1,0.2,0.3,0.4mol/L)各10 ml,加入干燥刻度试管内,各管都加上塞子,充分混合,并编号。
用移液管从浓度各试管中吸取1ml注入第二指形管内,各管均加塞,并贴上标签。
2.用钻孔器(取相同部位)钻取同大小叶片。
每支指形管中放入10片,加塞,放置20~30分钟(期间摇动2~3次),到时间后,加入2~3滴甲烯蓝溶液于指形管中,使其溶液呈蓝色,以区别原来的颜色。
3.用细长滴管从各指形管中依次吸取着色的液体少许,然后伸入相同编号(原相同浓度)试管的中部,缓慢从细长滴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试验溶液,在无色透明背景上观察小液滴移动的方向。
如果有色液滴向上移动,说明细胞液中水分外流,试验比重比原来小;如果有色液向下移动,则说明细胞从溶液中吸收了水分,溶液变浓,比重变大;如果液滴不动,向外扩散则说明两者的浓度相等或接近,即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溶液的渗透势。
记录液滴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若找不到改浓度,取在下降上升转变时量浓度的均值。
五、作业1.记录小液流在试管内的移动方向2.按下列公式计算组长的水势:ψW(细胞水势)=ψs=-CRT式中:ψs——溶液的渗透势,以Mpa为单位R——气体常数,为0.008314Mpa*L/(mol*K)。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一、实验原理水总是从水势高的系统流向水势低的系统。
将植物叶片分别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接触,蔗糖溶液浓度从小到大,开始时,植物叶片水势低于蔗糖溶液,溶液中水分向叶片转移,蔗糖溶液浓缩,蔗糖溶液密度较原始浓度升高;蔗糖溶液高到一定浓度后,蔗糖溶液水势低于植物叶片,叶片水分向溶液中转移,蔗糖溶液稀释,密度较原始浓度降低。
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蔗糖溶液的水势,水分不发生净移动,外液浓度较原浓度不发生变化上述浸泡过植物组织、浓度发生改变的蔗糖溶液为乙组。
原始浓度的蔗糖溶液为甲组。
将乙组溶液染色后,取乙组溶液一小滴(小液流),放入对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观察小液流因密度不同而下降、上升或不动的情况,记录与之相对应的甲组溶液的浓度。
二、材料与设备1.材料:植物叶片;2.仪器设备:试管、试管架、打孔器、尖头镊子、尖头针、移液管、毛细滴管;3.试剂:1M蔗糖液、甲烯蓝粉。
三、实验步骤1.蔗糖溶液配制:l)取干燥洁净试管5支,贴标签标记,用1M蔗糖母液配制蔗糖溶液,浓度由小到大分别为0.1、0.25、0.5、0.75、1M,每个浓度均配8m1,放入对应标记的试管中,作为甲组(一定要混匀)2)另取干燥洁净的指形管5支,标明0.1、0.25、0.5、0.75、1M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蔗糖溶液1m1置于指形管,作为乙组。
2.取样及测定1)选取生长一致的叶片,用打孔器钻取小圆片4-6片/管,将小圆片全部浸入乙组指形管溶液中,摇动20分钟;2)用针尖蘸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分别放入乙组各指形管中,摇匀,可看见乙组指形管中溶液颜色变蓝:3)用毛细滴管吸取蓝色溶液,轻轻插入相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部,用吸耳球轻柔吹气,以帮助蓝色溶液从毛细滴管中流出。
在流出的一瞬间观察并记录液滴的升降情况;4)若液滴下降,说明组织吸水使溶液变浓,比重变大;若液滴上升,说明组织失水使溶液变稀,比重变小;若液滴静置不动,说明此溶液的溶质势与叶圆片组织的水势相等,水分交换平衡,溶液比重不变,根据溶液的浓度可计算水势:若前一浓度溶液小液流下沉,而后一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水势值介于两蔗糖溶液水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综述报告5篇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综述报告5篇第1篇示例:植物水势是指植物细胞内外部水分压力的平衡状态,是植物体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因素。
小液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植物水势的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液流情况,来推断细胞内外部水势的差异。
本文将就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的实验原理、步骤与结果进行综述。
一、实验原理小液流法是一种基于渗透压差原理的测定植物水势的方法。
植物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胞液,当胞液的渗透压高于外部环境时,水分会向胞液内部移动,细胞会吸水膨胀;反之,当胞液的渗透压低于外部环境时,水分会向外部环境移动,细胞会失水而萎缩。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液流情况,推断细胞内外部水势的大小及方向。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植物切片、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2. 制备植物切片:从植物茎叶中取得新鲜的细胞切片,保持切片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
3. 实验操作:将植物切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中细胞的液流情况。
4. 记录结果: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浓度下的液流方向和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5.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细胞内外部水势的差异,推断植物水势的大小和方向。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小液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定植物水势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液流情况,可以快速了解植物细胞的水分状况和水势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小液流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耐旱抗寒等生理特性,为植物生态学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液流情况,可以推断植物细胞的水势大小和方向。
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植物水分调节机制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的原理和意义。
第2篇示例: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综述植物的水势是指植物体内部的水的活动性,是衡量植物细胞内外水分梯度的重要指标。
植物水势测定20页文档

小液流方向 植物细胞水 质壁分离情 植物细胞渗
势(Pa)
况(%)
透势(Pa)
2、记录所观察植物气孔形态、结构以及在不同 植物叶片上的分布特点:
思考题:
1、测定植物细胞水势、渗透势除了本实 验中学到的方法外还有哪些?各依据什 么原理进行。
2、本实验中质壁分离法测得的洋葱细胞 的渗透势是否等于该细胞的水势,为什 么?
弯头滴管,打孔器,镊子,刻度吸管,载玻片,青霉 素小瓶(12个),试管架等。
实验操作程序:
1、配制蔗糖浓度梯度溶液。用1M的蔗糖溶液配 制浓度为 0.1M、0.2M、0.3M、0.4M、 0.5M、0.6M的一系列浓度梯度蔗糖溶液各 20ml(用大试管装,编号)。
2、将上述梯度溶液分成三组,各5ml分装到6只 小试管中为第一组,编号。各2ml分装到12个 青霉素小瓶中,每个梯度装2只青霉素小瓶, 共分成两组为第二组和第三组。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细胞水势:小试管(第 一组)和第二组(青霉素小瓶)蔗糖梯 度溶液用于测定植物叶片的水势。
1)用打孔器从植物叶片上钻取(或剪成) 大小相同的小块,每一青霉素小瓶中放 数片圆片(5片),塞好塞子,放置30 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摇数次,务使叶片 浸入溶液中。
2)到时间后依次取出叶圆,向每一小瓶中各加少许甲烯蓝,溶解后, 把已着色的溶液装入毛细管(方法是用拇、中指持毛细管,插入 有色溶液中,待溶液柱已达3~4mm时,用食指紧按住毛细管的 上端,慢慢取出毛细管)。将毛细管壁上黏附的溶液用干净滤纸 擦去。然后将毛细管浸入第一组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毛细 管的尖端位于溶液的中部,然后自毛细管中心缓慢地放出少量蓝 色溶液,并观察放出的小液流移动的方向,并记录。
3、你认为该实验中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 步改进而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值。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综述报告5篇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综述报告5篇第1篇示例:小液流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植物水势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植物导管中水分的流动速度来间接推断植物水势的大小。
本文将对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进行综述,包括该方法的原理、步骤、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
小液流法的原理是基于植物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和渗透压的原理。
当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时,水分通过根部细胞间隙的渗透压差异而进入细胞内部,然后通过细胞间的胶原质层通过细胞间隙才流入细胞。
通过观察这一过程中封闭的毛细管内水柱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植物水势的大小。
在进行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实验器材,包括毛细管、橡胶管、针筒、胶水等。
然后将植物的茎部切取一段并利用针筒将液体灌入毛细管中,将植物茎部与毛细管连接起来,观察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情况,并根据水柱的高度变化来计算出植物水势的数值。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测量结果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需要一定的实验技巧等。
尽管如此,小液流法仍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浸水植物、干旱植物等环境下的水势测定。
第2篇示例: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定植物细胞内外的水分压力差,从而间接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
本文将对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实验进行综述,介绍其原理、步骤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一、实验原理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是利用小液体滴管对植物细胞进行注射,通过观察液滴在细胞内外位置的变化来测定植物细胞内外的水势差。
当注射一定体积的水分进入细胞时,细胞内的压力将逐渐增大,导致细胞质膜的膨胀和液滴的移动。
通过调节外部压力,使得液滴在细胞内外平衡,从而可以计算出植物细胞内外的水势差。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小液流注射器、显微镜、植物样品等实验材料。
2. 样品处理:取一小段植物组织,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样品。
3. 实验操作:将实验样品放在显微镜下,使用小液流注射器注射一定体积的水分进入细胞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和
它们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
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
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
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
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
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
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液流法:白萝卜、打孔器、10ml离心管、小刀、镊子、注射器、1mol/L蔗糖溶液、甲基橙压力室法:压力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小液流法:
1、用1mol/l的蔗糖溶液配制0.05、0.10、0.20、0.30、0.40、0.50M 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mL),用力混匀。
2、分别取4ml不同浓度的溶液到另一组相应的试管中。
每管加入厚度约为1mm的萝卜圆片,加塞放置30min。
期间晃动(3-4次)。
3、用针蘸取少量甲基橙放入每支试管,混匀。
4、用注射器取少许黄色溶液,伸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部,缓慢挤出一滴小液滴,观察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Ψw(Mpa) = -iCRT = -0.0083×(273+toC) ×浓度
压力室法:
根据植物材料选取枝条(或叶片)型的压力室盖→将试样装入压力室盖的孔(或槽)中夹紧,压入压力室并顺时针旋转紧固。
打开钢瓶阀门,使控制阀朝向加压,缓慢打开测定阀,使加压速率达0.1bar,仔细观察伸出压力室盖的植物样品,一发现木质部转湿润液体溢出,立即关闭测定阀,记录压力表读数。
组织Ψw(Mpa) = -0.1×压力室压力表读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小液流法测定结果:
其他两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萝卜组织液浓度
Ψw(Mpa) = -iCRT = -0.0083×(273+t℃) ×浓度=
-0.0083×(273+16 ) ×0.1=-0.240Mpa
萝卜组织液浓度约为0.1mol/L,水势约为-0.240Mpa
压力室法测定结果:
室温16℃,测出出水压力读数为13,水势 -1.3Mpa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比较多组的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经分析认为通过小液流法测量的水势误差较大。
2、经分析认为萝卜切片厚薄和总质量不同、在空气中放置的时间不同、萝卜片在溶液中的放置时间不同,均有可能造成小液流法实验数据的偏差。
3、通过小液流法测得的植物组织水势只是一个范围,如要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需要缩小梯度之间的浓度差,在0.5mol/L~0.2 mol/L 之间设多个测量点。
七、讨论、心得
1、因为小液流法的人为因素误差较大,所以萝卜切片须尽量使大小厚薄均匀,切好后尽快同时放入到六个试管中,以减少人为误差。
2、由于萝卜和外界溶液渗透达到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将萝卜放入溶液后等待的时间不能过短,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将萝卜切成薄片也是为了加快渗透作用。
3、使用注射器向原荣业中加入黄色的渗透平衡溶液时,应缓慢加入少量即可,如加入太快,会黄色溶液从针头向下喷出,会对液流运动方向的观察造成影响。
4、用压力室法测定植物的水势,可以直接从压力表上读出水势的
数值,实验结果直观,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判断水刚从切面渗出难度较大,同时该实验方法仪器要求较高,且测量值受到环境气压的影响。
推荐阅读: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肺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3篇弱酸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关于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