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35个近义词详解
高考语文常见近音近义词辨析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近音近义词辨析1、 抚养:指大人对小孩2、 扶养:指晚辈对长辈3、 受业:接受教育、知识;4、 授业:给予教育,传授知识;5、 坚忍:坚持而不动摇;6、 坚韧:顽强而有韧性7、 化妆:着重指头部、手部;8、 化装:着重指衣着;9、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和指挥权;10、 权利:专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权力和得益;11、 箴言:劝戒的话;12、 真言:实话;13、 消失:用于物;14、 消逝:用于时间;15、 贯穿:穿过,连通;16、 贯串:从头到尾把事物连在一起;17、 侦察:军事方面的调查;18、 侦查:公安检查机关的调查活动;19、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20、 效力:事物所产生的有得的作用;效劳,出力21、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深入研究22、 考查:衡量检查23、 协调:配合得适当,步调一致;(关系方面)24、 谐调:和谐(声音方面)25、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26、 声辩:公开辩解27、 竖立:物体垂直接触地面;28、 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29、 瞋目:发怒时瞪大眼睛;30、 瞠目:因受窘或惊呆而瞪眼;31、 推托:借故拒绝;32、 推脱:推卸、推辞;33、 优雅:优美、雅致;34、 幽雅:幽静而雅致;35、 发奋:振作起来,奋发;同“发愤”36、 发愤:决心努力37、 必需: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38、 必须:后跟动词;39、 终生:多就事业而言,如“奋斗终生”40、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
高考近义词汇总

高考语文同音近义词辨析110组(一)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迟缓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出生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处世稳健”、“为人处世”。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6、创建:动词,创立。
高考近义词辨析(常考)

高考近义词辨析备考集锦近义词的辨析是高考词语运用的主要内容,因为词义相近,差别细微,所以辨析起来就显得困难,近义词的辨析要“存同求异”,两个词的“同”一定多于“异”,所以要在“异”上下功夫,这样就能辨别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下面是近义词辨析中最易出错的一些词,列举在一起,供大家在复习时使用。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
(战争、火山)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的发展。
(程度重)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
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
(父子、夫妻等)抚养:爱护并养育。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吸的时间。
功夫:本领、造诣。
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贯穿:穿过、联通。
(较具体的事物)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
(也作“精炼”)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行为、动作)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的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
(不易得到的东西)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威信:声威和信誉。
(侧重信誉)威望:声誉和名望。
(侧重名望)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一)A【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
班:次序。
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形容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突出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指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指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高考近义词辨析

1.爱恋:接恋人、故土等。
爱怜:后接晚辈、小动物等。
2.颁布:公布或者发布(法令、条例)。
发布:上级对下级发布或者授予奖项等。
3.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求原谅。
饱含:充分具有。
4.抱怨:诉说心中的不满。
报怨:报复仇怨。
5.爆发: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从一个点往外延伸)暴发:侧重突发性。
如洪水、传染病等。
6.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必需:一定需要。
动词。
7.变换:具体事物。
变幻:抽象事物。
如风云变幻。
8.不齿:轻视,瞧不起。
不耻:不以为耻,不要脸。
9.猖狂:用于人的行为。
猖獗:不限于人。
10.场所:提供活动的处所、地方。
场合:一定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后者包含前者。
11.呈现:具体的事物显露出。
浮现:抽象的事物。
如往事、感情等。
12.充足:数量多。
充实:内容丰富。
13.传诵:诵读(诗文)。
传颂:歌颂(事迹)。
14.纯朴:指人纯真,生活朴素。
淳朴:性格、风俗等醇厚朴实。
15.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
窜改:改动文字。
16.诞生:动词,指人出生。
诞辰:名词。
生日。
17.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关系或印象冷淡。
18.定金:具有法律效率,一般不退。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率,可以退。
19.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20.遏制:极力制止或控制。
遏止:极力阻止。
21.法制:名词,法令制度。
法治:以法治理。
区别“人治”。
22.反应:名词。
反映:动词。
23.分辨:用眼睛区分。
分辩:用语言辩解。
24.伏法:被枪决。
服法:服从法律或者药物的吃法。
25.抚养:长辈对晚辈。
扶养:平辈或者晚辈对长辈。
26.搁浅:船只进入浅滩。
搁置: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27.工夫:时间。
功夫:武术本领。
28.沟通:褒义。
贬义:贬义。
29.故居:名人。
旧居:也可用于一般人。
30.贯穿:具体的事物。
贯串:抽象的。
31.灌注:把液体灌进某个地方。
也比喻心血、精力集中投入到某事业。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32.国事:国家的事物性事情。
高考近义成语

高考近义成语1、烟消云散象烟云消散一样。
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风流云散: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
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2、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昙花一现: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3、凳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比喻事情必须循序渐进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
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
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4、捶胸顿足:捶:敲打;顿:跺。
敲胸口,跺双脚。
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翩若惊鸿: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
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
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置之度外: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
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6、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义词辨析汇集一1.暴发·爆发二者都有突然发展的意思。
“暴发”强调突然性,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还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
“爆发”强调爆炸性,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战争、运动、力量、情绪等,如“~~政变”“怒火~~”“~~力”。
2.必需·必须“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必不可少;“必须”,副词,指事情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3.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
“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理论、政策等。
4.法制·法治“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治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5.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6.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7.工夫·功夫“工夫”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
“功夫”也可以指前者的意思,但一般指本领、造诣。
8.勾通·沟通二者都有使双方相通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
“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的意思,含贬义;“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的意思,不含贬义。
9.化装·化妆“化装”,一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10.检查·检察“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
11.交纳·缴纳两词都有交付的意思。
“缴纳”,意思是交出,交付,着重于履行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交纳”一般指向政府或上级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实物、金钱,着重指下级向上级主动的自愿的付给。
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

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1. 死去活来: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
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2.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
形容医术高明。
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3.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4. 着手成春:着手:动手。
一着手就转成春天。
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
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5. 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6. 手到病除:指医生辨证、治疗思路、治疗手法正确对症,使病人得以最快速度康复。
7. 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8.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9. 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
10.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1.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12.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13.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14.如数家珍: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15.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16.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7.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18.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19.犹豫不决:犹豫:迟疑。
拿不定主意。
20.优柔寡断:寡:少。
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21.见异思迁:迁:变动。
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22.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3.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考35个近义词详解1.暴发·爆发暴发:强调突然性,适用范围较窄,经常与大水、洪水、山洪等同水有关的词语搭配。
若用于人,则多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或得势。
爆发:强调爆炸性,使用范围较广,经常与革命、战争、运动、起义、危机、掌声、欢呼声等词语搭配;用于自然物,则多与火光、火山等同火有关的词语搭配。
2.抱负·报复两词意思相去甚远,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
例如:“有抱负”、“打击报复”。
3.变幻·变换如果变的内容或方式等不固定、不规则,则用前者,后者指事物由一种形式或内容变成另一种。
例如:“风云变幻”、“变换手法”。
4.窜改·篡改前者指文字上的改动;后者不限于文字,且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如:“窜改成语”、“篡改马列主义”。
5.处世·处事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处理事务。
例如:“处世经验”、“待人处事”。
6.世故·事故前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后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例如:“人情世故”、“发生事故”。
7.度过·渡过前者用于时间;后者指由此岸到彼岸。
例如:“度过假期”、“渡过长江”。
8.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例如:“劳累过度”、“过渡句”。
9.法治·法制前者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后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例如:“实行法治”、“健全法制”。
10.反映·反应前者指反照,或把有关情况、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后者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例如:“反映情况”、“反应迅速”。
11.功夫·工夫前者一般指本领、造诣;后者也可用于前者的意思,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例如:“功夫很深”、“闲工夫”。
12.截止·截至两个词意思相近,前者强调(到一定期限)停止、完了;后者指到某个时候。
例如:“报名到今天截止”、“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13.界限·界线两者都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但若是具体地区的分界,就只能用“界线”。
例如:“是非界限(界线)”、“房基地界线”。
14.权利·权力前者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后者则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
例如:“选举权是公民的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5.启示·启事前者是启发的意思;后者是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例如:“生活给我的启示”、“征文启事”等。
16.溶化·熔化·融化溶化,①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②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此意与“融化”相同。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液体,“熔化”不能写成“融化”。
融化,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
例如:“砂糖放在水中会溶化”,“铁加热到1530度就会熔化成铁水”,“冰雪融化”。
17.事务·事物“事务”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事物”则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一些事情、事件)。
例如:“律师事务”、“新生事物”。
18.委屈·委曲“委屈”指受冤屈,“委曲”指道路、曲调、河流等曲折、弯曲。
例如:“委屈你了”、“委曲婉转”。
19.修养·休养“修养”指学识、思想水平;“休养”则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例如:“他真有修养”,“他到外地休养去了”。
20.需要·须要“需要”,指欲望、要求,强调“不可少”;“须要”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例如:“他有需要”,“教育儿童须要耐心”。
21.必需·必须“必需”指一定有,不可少;“必须”则指一定要。
例如:“生活必需品”、“你必须来”。
22.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
例如:“重义气”、“意气风发”。
23.以至·以致“以至”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上句意思的延伸,一个表示上句意思的必然结果;“以致”与“以至”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用于表示不好的结果。
例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变化太快了,以至一时难以适应”,“他没有很好地复习,以致这次考试没及格”。
24.振荡·震荡“振荡”,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例如:“摆的运动就是振动,也叫振荡”,“回声震荡,山鸣谷应”。
25.侦查·侦察“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26.标志·标致前者指表明事物的特征和特征的记号;后者则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
例如:“成熟的标志”,“她显得越发标致了”。
27.正规·正轨“正规”指符合正式规格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正轨”指正常的发展道路:例如:“正规军”、“走上正轨”。
28.违犯·违反“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等)。
例如:“违犯宪法”、“违反纪律”。
29.贯穿·贯串“贯穿”指连通、穿过,“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例如:“公路贯穿本市”,“这部小说的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30.灌注·贯注·关注“灌注”指用液体浇灌;“贯注”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关注”指关心重视.不一定是把精神、精力全部集中起来。
31.国事·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32.功效·工效“功效”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工效”指工作效率。
这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意思。
33.检查·检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34.克服·克复“克服”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两者词义不同。
35.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一般都应写“刻画”。
36.权术·拳术“权术”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拳术”指武术。
二者毫不相干。
37.考察·考查“考查”是用一定标准来衡量检查,如:“考查学习成绩”。
而“考察”是指实地调查和细致深刻地观察,如:“考察水利工程”。
38.连接·联结“连接”是指互相衔接之意,如:“连接不断的群山”。
“联结”是指结合在一起,如:“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联结起来”。
39.滥用·乱用“滥用”是指超过限度过多地使用或不必使用而用;如:“滥用职权”。
而“乱用”是指该用这个,而用那个,如:“不能乱用成语”。
40.收集·搜集“收集”是使分散的东西积聚在一起,如:“收集资料”。
而“搜集”意在“搜寻”,是到处寻找事物并集中在一起,如:“搜集珍贵邮票”。
41.指责·指摘“指责”只是责问的意思;“指摘”是指挑出错误,并加以批评,如:“横加指责”、“严厉指摘”。
42.制定·制订“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则、计划等,如:“制定方针”。
“制订”是创制拟定方案等,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43.渗入·渗透“渗入”是比喻某种势力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多含贬义)。
“渗透”则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如:“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
44.择要·摘要“择要”的“要”是指重要的,即选择重要的。
“摘要”的“要”是要点,即摘录要点,如:“新闻摘要”。
45.蔓延·漫延“蔓延”是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并有不断增长的势头,如:“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而“漫延”则是指不受约束地发展。
46.延用·沿用“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
“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如:“方法沿用至今”。
47.精制·精致“精制”是在粗制品上加工,精工制造。
“精致”是指制造出的产品精巧细致,如:“工艺品很精致”。
48.鉴别·鉴定“鉴别”是辨别真假好坏,如:“鉴别古物”。
“鉴定”是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
如“鉴定碑帖”。
49.借鉴·鉴戒“借鉴”是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如:“可资借鉴”。
而“鉴戒”是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
50.推托·推脱“推托”是借故拒绝;而“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之意。
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推脱责任”。
51.会合•汇合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52.申明•声明申明: 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
声明: 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态度,名词、动词。
53.退化•蜕化前者一般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后者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
54.徘徊•彷徨者重在运动,后者重在思想上、感情上。
55.作客•做客这两个词的意思很不一样。
作客,是"客居"的意思,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等。
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56.审定•审订审定:审查决定。
例: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
例:审订书稿。
57.熟悉•熟习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含义较广,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事理。
例:我和他很熟悉,我去劝他。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等。
例:他很熟习果树栽培技术。
58.消失•消逝消失: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
例:只是两颊上已经消朱了血色。
消逝: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
例:青春的消逝是很容易的。
59.启用•起用启用: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
例:新公章今天开始启用。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例:厂长决定起用精通业务的退休科技人员。
60.学历•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
如:他,大学学历,现在本校任教。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例:凡具有大专学力的人,均可报名。
61.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例:妨碍交通、妨碍、人家。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例:妨害和平、妨害健康、妨害利益。
62.颁布•公布颁布:内容常是法令等。
例:《澳门基本法》已正式颁布了。
公布:内容常是方案、名单、账目、成绩、数字等。
例:单位每月公布一次账目。
63.攫取•谋取•牟取三者都有“取得利益、好处”的意思。
“攫取”是掠夺.手段直接,程度强,含贬义。
“谋取”是设法取得.它的范围较广,中性词。
“牟取”是谋取名利.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