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的各种常识和常见问题
望远镜使用维护常识

望远镜使用维护常识1、不要用双筒望远镜来观察太阳否则将会使眼睛受伤。
强烈的阳光经望远镜的聚焦,就像放大镜聚光一样,会灼伤你的眼睛!2、不要用其它普通的布料擦拭物镜或目镜,用望远镜包里附带的绒布或其他柔软的布擦拭望远镜的目镜物镜。
有指印及时擦除以免腐蚀,灰尘用吹风球清理。
清除残留的脏点或污迹时,可滴上一、二滴酒精,用布沾点就行,因为滴的话不好控制量。
当外露镜片沾上油污时,可用药用酒精和特殊微纤维布料把油污擦去。
3、非防水望远镜不要在雨雪天气里使用。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防水的望远镜,哪怕掉入水里也不会有任何的使用问题。
但就保养望远镜而言,把望远镜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对宝贝的镀膜和望远镜有益无害。
防水、充氮功能只是以防万一落水和受潮,并不怕受潮而内部光学件长霉。
4、不要尝试清擦望远镜内部或拆卸望远镜,望远镜其实很复杂,光轴坏了要在望远镜的专用调试光轴的仪器上才能调试。
望远镜只要一拆卸,其光轴就会变化,从而使左右筒的成像不会重合,使您的眼镜不舒服,严重时根本就不能使用。
5、不要对望远镜重摔、重压或做其他剧烈动作,主要还是出于对望远镜的光轴考虑,重摔、重压或其他剧烈动作也很容易破坏望远镜的光轴。
双筒镜*忌撞击,尤其廉价机型。
6、长期不用时,将之调整到*小体积盖上防护盖放在装有防潮的密实袋或电子防潮箱内,但切勿放在皮盒内,因为皮盒易发霉和吸水。
普通干燥剂其实对于防水的望远镜没太大意义,一年后失效就扔了好了。
但不防水的望远镜,还是定期更换(半年到一年),以防内部受潮长霉。
7、使用完望远镜,在放置时,先看看桌上有其他硬物没,不要放于其它物品上,以防镜片上出现划痕。
8、望远镜还是要正放为好,不要目镜向下放置。
因为有的部位涂有润滑的油脂,有些地方还设计有存油槽,倒放时间长或天气太热,可能会流到不该流的地方目前望远镜高端的就要数蔡司品牌,还有其他品牌,例如视得乐,欧尼卡,星特朗,尼康等;望远镜正确使用,寿命才会长,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一般的望远镜,都需要维护好;。
望远镜的基本常识及保养

望远镜的基本常识及保养一、望远镜的表示方法:望远镜的基本表示方法是: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不同类型望远镜的规格表示方法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1、定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如8X21,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8倍,物镜口径21毫米。
2、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变倍望远镜分连续变倍和固定变倍两种。
连续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7-21X40表示该望远镜的最低放大倍率是7倍,最高放大倍率是21倍,在7倍和21倍之间可以自由变换,物镜口径是40毫米;固定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15/30X80表示该望远镜最低放大倍率是15倍,最高放大倍率是30倍,在15倍和30倍之间不能自由变换,只能固定变换,物镜口径是80毫米。
3、一些望远镜在上述技术参数后面会出现“WA”、“LE”等英文字样,“WA”表示广角,视场范围更广;“LE” 表示长出瞳,适合带眼镜的朋友使用,可以不脱下眼镜进行观察;“WP”表示防水;“GD”表示广角定焦。
二、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可以理解为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
倍率越小,视场越大,图像的轮廓越清晰,越易于调焦;倍率越大,视场越小,图象的局部被放大的更清楚,但同时图象的稳定性也就不能保证(此时要借助三脚架)。
望远镜的合理倍率也与其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一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一些。
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2倍之间是最合适的,最好不要超过20倍,如果望远镜的倍率超过20倍,那么手持观察将会很不方便,呼吸的起伏和空气的波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最好配合三角架使用。
三、望远镜的口径:口径是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
口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口径越大体积就越大,一般可根据需要在21-80mm之间选择。
四、望远镜的视场:视场是望远镜在一定距离所看到的图像的实际宽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参数。
望远镜常识

A。
极端的问题——“这台望远镜能看清楚月球表面吗?”--购买天文望远镜前,请保持合理的期望值!经常碰到顾客问的问题是“这台望远镜能看清楚月球表面吗?”或者更为极端的“这个望远镜能看清楚火星表面吗?”。
我们的答复是:如果有人说“能”,那是扯淡。
如果一台100来元的望远镜能看清楚月球表面的细节,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花上百亿元发射嫦娥飞船到月球去干什么?光学产品是烧钱的。
一个中档的天文望远镜目镜镜头可能就需要500元。
合理的期望值是:这种价位的望远镜能分辨出月球环形山的形状,能看到土星的光环和几个主要的卫星。
B。
天文观察是个技术活,对于那些连望远镜如何调焦都不知道的顾客,你别期望一下子能看到月球环形山或者土星的光环。
顾客经常问的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是“这个望远镜为啥什么都看不到呢?”我的神啊!望远镜不是电视机,按下开关就能自己显示图像。
望远镜更像是一件乐器,花的时间越多,体会到的细节就越多。
如果连最基本的调焦都不熟悉,我只能请求你饶了我吧!最简单的步骤是:初次使用,先在白天学习看风景,熟悉使用后再做天文观察;不要认为自己一拿到望远镜就可以在晚上做天文观察哦!天文观察受到大气层环流、天气、城市环境光线影响非常大,城市路灯光线往往比星星还亮。
开始学习使用时,配件越简单越好。
所以您只需在天文望远镜镜筒上加一个H20标号的目镜,先不加其他任何部件,学习得循序渐进呢;对准500-1000米左右的显著景物,将镜筒调到最短焦距,然后看目镜,慢慢、慢慢调手轮,直到看到图像为止,然后微调清晰度。
熟悉使用后,然后您就可以试试其他镜头、配件的功效和使用了。
学会白天看景物之后,您再多看看网上资料,尝试做天文观察哦。
B。
2个经典问题——“这个望远镜能看多远?”与“这个望远镜放大倍数多少?”在我们望远镜的客服工作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样的两个——“这台望远镜能看多远?”和“这台望远镜能放大多少倍?”你是不是正好想到了其中一个?这两个问题的问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别人一听就知道提问的人肯定是个门外汉。
天文学中的望远镜观测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分析

天文学中的望远镜观测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分析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望远镜观测技术,通过望远镜观测,我们可以窥探宇宙的奥秘,探索星系、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的特性。
然而,在望远镜观测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对天文学中的望远镜观测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一、成像质量问题在天文学观测过程中,成像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些常见的成像质量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和畸变等。
1.1 像差像差是指由于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因素引起的成像质量不理想的现象。
常见的像差有球差、色差和像散等。
球差会导致像的焦距不同,球面和平面上的像被同时成像,造成像外围的模糊或扭曲。
色差会使不同波长的光焦距不同,从而造成色偏现象。
像散则会导致像中心和轴上的像分别在不同位置,影响成像质量。
1.2 畸变畸变是指望远镜成像过程中由于光学系统不完美而引起的图像失真的现象。
常见的畸变有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
径向畸变会使图像出现凸型或凹型的形变,切向畸变会使图像出现扭曲。
这些畸变问题对天文学观测的精度和准确性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背景噪声问题在天文学观测中,由于观测环境限制、望远镜和探测器性能等因素,背景噪声是无法避免的。
背景噪声会对天文信号的提取和分析带来一定的困扰。
2.1 热噪声热噪声是指由望远镜和探测器本身所产生的热能引起的噪声。
温度较高的望远镜和探测器会增加热噪声的强度,影响观测结果的信噪比。
降低望远镜和探测器的温度,采用制冷设备等措施可以减少热噪声的影响。
2.2 大气吸收和散射大气中的气体和雾霾会对天文信号产生吸收和散射现象,形成大气噪声。
这种噪声会模糊图像细节、减弱光信号。
采取在高海拔、清洁环境进行观测是降低大气噪声的方法之一。
三、数据分析和解释问题天文学观测获得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以揭示背后的物理规律。
在数据分析和解释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3.1 数据降噪原始观测数据中可能包含各种噪声,需要进行降噪处理,提取有效的信号。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科普一、望远镜基本原理与天文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是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是望远镜的一种,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
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下面是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图,不是说每一款望远镜都是这样的。
有的天文望远镜没有寻星镜,有的在镜筒上还安装了中垂来调节平衡。
还有会赠送很多其他的天文配件,比如太阳滤镜、增倍镜(巴洛镜)、更多倍数的目镜。
天文望远镜重要部位的作用:1.主镜筒:观测星星的主要部件。
2. 寻星镜:快速寻找星星。
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星体。
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麼简单,因此我们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3. 目镜:人肉眼直接观看的必要部件。
目镜起放大作用。
通常一部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三种目镜。
4.天顶镜:把光线全反射成90°的角,便于观察。
5. 三脚架:固定望远镜观察时保持稳定。
三、天文望远镜的性能指标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看它的光学性能,然后看它的机械性能的指向精度和跟踪精度是否优良。
光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1.口径:物镜的有效口径,在理论上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口径越大,聚光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可用放大倍数越大。
2.集光力:聚光本领,望远镜接收光量与肉眼接收光量的比值。
人的瞳孔在完全开放时,直径约7mm。
70mm口径的望远镜,集光力是70/7=10倍。
给新手选购望远镜的几点建议及望远镜基础常识

给新手选购望远镜的几点建议及望远镜基础常识1,需要事先知道自己的用途:是看演出比赛,还是户外徒步旅游,或者观鸟观星,或者是阳台观景,不同的用途对望远镜的体积重量倍数的要求都不相同。
2,需要明确告知心理价位:同样的规格,价格可以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甚至超过一万元,类似价位的产品,品质差距可能也比较大,只有明确价格才有最佳推荐3,要相信老玩家的推荐:老玩家的经验都是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获得的,如果你不想交学费,那老玩家的话必须要听,毕竟你只是坐在电脑前空想,玩家是实打实玩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多产品4,不要选太冷僻的无人问津的产品:一个新手在多如牛毛的产品中能独具慧眼筛选到没被无数玩家发现的精品的几率几乎为0 5,不要用欲望替代思考:我要高倍、要变倍、要袖珍、要看清楚10公里外的XX等等,欲望必须服从现实——基本的物理规律以及你能承受多高的价位,空想毫无意义。
6,不要用直觉替代思考:比如高倍比低倍好、变倍比定倍好、军用比民用好、进口品牌比国产品牌好、销量大的比销量小的好、大品牌比小众品牌好等等,别轻易下结论,多看多问多想。
7,抵制诱惑:很多低端淘品牌望远镜的商品介绍吹嘘得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上无,你就想一条:真的这么好为何卖这么便宜?古人说买的永远没卖的精难道错了?一分价格一分货的经济规律也失效了?8,学会妥协:在价格、体积、重量、倍数、口径、品牌等要素中做合理的取舍,别希望样样都如你所愿,只有骗子才告诉你他的产品满足你的所有要求9,多在不同的QQ群,贴吧,论坛等地方看帖和讨论,互相印证理性分析,少看商家写的商品说明,上面充斥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误导人的信息,新人缺乏辨别能力极易上当10,学会信赖,不是人人都是骗子,总有人值得信赖,他们说的话不一定好听,不一定如你所愿,不过是忠言逆耳而已,心胸开阔一点,放开戒备和大家交流,你会收获更多类似8X30是什么意思?双筒望远镜的规格经常用类似8X30之类的数字表示,8表示望远镜具有8倍放大能力,能够把观测目标的距离拉近8倍,比如一个800米远的目标,通过8倍望远镜观测,成像大小和距离100米远肉眼直接观测一样大(受到大气干扰和望远镜品质影响,观测效果不如100米远时肉眼直接观测)。
望远镜基本知识介绍

望远镜基本知识1.望远镜的表示方法望远镜的基本表示方法是: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不同类型的望远镜的规格表示方法只有一些细小的差距,但都不脱离这个模式,下面一一说明:1.1、固定倍率的望远镜(也是最常见的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如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
1.2、连续变倍望远镜规格的表示方法:连续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8-25x2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最低倍率是8倍、最高倍率是25倍、在8倍和25倍之间可以连续变换、口径是25毫米。
1.3、固定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低倍率/高倍率(/更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有时候也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的表示方法,例如15/30*80指倍率为15倍和30倍固定变倍、口径为80毫米的望远镜。
1.4、防水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P(Water proof),如8X30WP指倍率为8倍,物镜口径为30毫米的防水望远镜。
1.5、广角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A(Wide Angle),如7X35WA指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的广角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前后两数字相乘的积当作望远镜的倍率来哄骗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更有一些经销商随意扩大两个数字来欺骗消费者,我曾经见过一款10x25的DCF望远镜,标注的规格竟是990x99990,天!990倍的、口径是99990mm 的望远镜是什么概念?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望远镜的倍率是指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效果要差一些)。
很多人总认为倍率越高越好,一些经销商和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欺骗消费者,市场上有些望远镜竟然标为990倍!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率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些。
认识望远镜与如何使用

认识望远镜与如何使用引言: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观察远处的天体。
它可以扩大被观察对象的视野,并提供更多的细节。
本文将介绍望远镜的类型、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以获得最佳观测结果。
一、望远镜的类型1.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或多个透镜组合)来聚焦光线。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图像清晰度高,色散小。
常见的折射望远镜有折射式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
a)折射式望远镜:由透镜组成,其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
b)开普勒望远镜:由二组凸透镜组成。
其典型特点是宽广的视场和高倍率。
2.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是没有色散,且镜筒相对较短。
常见的反射望远镜有红外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和X 射线望远镜。
二、望远镜的构造1.目镜:望远镜的一部分,用于观察物体。
在目镜中,光线通过镜片或镜面进入眼睛,使眼睛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2.物镜:光线进入望远镜后,被物镜所接收并聚焦。
物镜的质量和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性能。
3.支架:用于支持望远镜的部分,保持望远镜的稳定。
支架通常由三条或更多的脚构成,并可以通过调整脚的长度来使望远镜在不同高度上使用。
4.焦点:被聚焦的光线会汇集到望远镜的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焦点位置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设计与位置。
5.放大倍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会决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越大,观察到的图像越大,但细节可能会变得模糊。
三、正确使用望远镜的步骤1.调整支架:确保望远镜稳定,使用调整脚的长度来平衡望远镜。
2.焦距调整:根据观测物体的距离和大小,调整物镜到焦点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观察远处物体:通过镜筒朝向感兴趣的目标,使用目镜观察。
4.调整焦点:通过调整目镜的位置,使观察到的图像达到最清晰。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调整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以获得适当的放大倍率。
6.扫描天空:在观察星星或行星时,可以尝试慢慢移动望远镜,以寻找更多的天体。
7.记录观测结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观察,记录观测到的天体的位置、亮度和其他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远镜的各种常识和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就是用肉眼观察一个物体的张角与用望远镜在同一个地点观察相同物体的角度放大倍数。
例如,肉眼看一只鸟的角度为6角分,而用一个望远镜观察为60角分,则该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指的是角放大率,等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比:G=F/f 二、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放大倍数 = 物镜焦距 / 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
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
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
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望远镜,光路有可能经过内部棱镜或平面镜折射会缩短实际镜筒的长度,屋脊形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观察出来。
还有,长焦的摄影镜头由于采用了特殊结构,尽管没有反射,也可以使得镜筒的长度远小于焦距。
三、是不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呢?
不是的。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要适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数太大,不宜稳定。
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不利于观察,眼睛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恶心。
固定望远
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
对于自己,12倍为手持极限,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
2、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
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例如60度),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
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
即便是找好了目标,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
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
3、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倍数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例如口径50mm,7倍时亮度(指数)为50,10倍为25、15倍为11、25倍为4,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人眼的分辨能力、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
一般来讲,白天亮度小于5、夜间亮度小于20时,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
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例如,口径300mm的反射镜,放大50倍时,亮度仍为36(非常亮)。
另外,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由于亮度高,基本不受此限制。
4、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
目镜焦距短,会造成镜目距离(即出瞳距离)小、视在角度小等遗憾,造成观察不舒服、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
5、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大气有个宁静度,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尽管这样,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放大倍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例如看月面会产生“蒸汽”上升的抖动效果,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
如果观察时大气宁静度很好,就可以相应选择更高一点的放大倍数。
6、倍数选择的太大,超过了理论分辨极限,会造成无效放大。
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为140/口径毫米数,单位是角秒(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
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只能是接近。
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是观察细节。
倍数选择太大以后,由于这个理论极限,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因此也失去意义了。
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当时的观测条件,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
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5的说法(也有乘2的说法),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
眼力不好、望远镜质量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相反,眼力很好(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望远镜质量一般,就可以把倍数选择的低一点。
例如,口径80mm的折射镜,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
四、口径50mm的双筒望远镜,如何选择倍数来购买呢?
口径50mm的双筒望远镜是一个在价格、性能、可携带性等平衡得很好的尺寸,值得初学者选择。
若主要手持,倍数应选择10倍左右。
我以前有个16倍的,手持不稳,因此已经送人;若能够放在三
脚架上,且观测目标主要为太阳系天体(如月亮、木星等),倍数可以选择的大一点,如16-20,但一定要慎重。
若以暗弱天体为观察对象同时兼顾夜间观察,可选低倍数的,如7-8倍。
如果多用途,可以选10倍,即10x50的最为通用:出瞳为5,亮度不错,手持正好(我自己目前常用7x35和12x60两架,出瞳均为5mm)
五、双筒望远镜能否选择变倍的?
可以选择,但最好可变倍数不要太大。
变倍望远镜很方便、适合多种用途,是牺牲如下指标为代价的:
1、价格稍高
2、结构复杂、容易损坏
3、视角一般偏小
4、镜片多,分辨能力稍差
5、逆光表现不如固定倍数的,反差会低一些
六、口径80mm的折射望远镜,应该选择多大的放大倍数呢?(即配什么目镜呢)
80mm折射望远镜,也是一款在价格、性能、可携带性等平衡得很好
的种类,值得初学者选择。
假如主镜焦距800mm(f/10),则根据
公式,选择目镜焦距为32mm、20mm、12.5mm、8mm时,放大倍数分别为25、40、64、100,出瞳分别为:3.2、2、1.3、0.8mm,亮度分别为10、4、1.6、0.6,其中,30mm或更大焦距的目镜适合观察深空天体和彗星,而10mm左右的目镜适合太阳系内天体、双星等观测。
七、是否可以选配巴洛夫镜(增倍镜)来提高放大倍数?
巴洛夫镜不仅可以提高最大放大倍数一便于仔细观察亮物体,还可以在较高的倍数下仍然采用同一个目镜(而不是采用短焦距的目镜,其出瞳距离和视角很可能比较小)来提高观察的舒适程度。
如果你也这样想,买巴洛夫镜还是有用的。
其缺点是,引入了不稳定的因素,成像会受一定影响。
本文转载:望远镜批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