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巩固练习)-word文档

合集下载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教育场景下的学生提供《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
的训练材料。

通过阅读《论语》的选段,并进行默写和理解性问题
回答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默写能力。

使用方法
1. 将本文档提供的选段《论语》分发给学生。

2. 学生可以先阅读选段,并标记其中的重点内容。

3. 学生进行默写: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写选段的内容。

默写过程中,学生应尽量准确地回忆选段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4. 学生完成默写后,可以自行检查答案,并核对自己的回忆情况。

5. 学生回答理解性问题:根据选段内容,回答文档中提供的理
解性问题。

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提
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选段示例
选段一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窮,天禄永终。


问:这个选段中,尧对舜说了哪些话,有哪些含义?
选段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问:这个选段中,孔子对于国家领导者的要求是什么?他希望领导者能做到哪些方面?
目标
通过进行《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希望学生能够:
- 提高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能力。

- 提高默写能力和对细节的观察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档中的选段示例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相应的选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6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6有教无类巩固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起.予者商也起:站起来B.可以语.上也语:语言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退:退后解析:选C.A。

应为“启发”;B。

应为“告诉";D.应为使动用法,“使……退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错误!错误!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选C。

①句“诸”相当于“之乎";②句“诸"相当于“之于”;③句“焉"是疑问代词,“哪里”;④句“焉"是助词.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B.贫.而无谄C.思而不学则殆.D.求也退,故进.之解析:选D.“进”,使动用法,使……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B.三.已之,无愠色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D.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解析:选C。

“终日”,古今同义,均为“整日”。

A项,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B项,古义:不一定是实数,可以表示多次;今义:数词.D项,古义:不喜欢;今义:不说话.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7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一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着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二、注音。

愠()论()诲()柏()殆()弘(罔()三按原文填空:1 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 ,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_____.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四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 解释加点的字: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2 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言文(3)—《论语》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文言文(3)—《论语》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提升(3)(一)阅读下面的《论语》六章,完成练习。

(13 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1.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学而时.习之时.过境迁B. 温故.而知新明知.故问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叶公好.龙D. 择其善.者而从之能言善.辩2.尝试根据注释,翻译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

(5 分)(1)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注释】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何有于我:“于我有何”的倒装。

(2)敏①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②。

【注释】①敏:聪明。

②是以谓之“文”也:因此用“文”作为他的谥号。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以上六章中就有“”“”“”等成语。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一个跟学习情境有关的句子:(5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饭.疏食()(4)不亦说.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的教育用材料。

以下是一些默写训练的例子,旨在帮助学生对《论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1.论语选读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程度,选择《论语》中的适当篇章。

建议选择含有一些简短且容易理解的句子,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子:
1.1 学而篇
___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1.2 为政篇
___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群而不党。

” (《论语·为政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2.理解性问题
在完成默写训练后,可以提出一些与所选篇章相关的理解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

例子:
2.1 学而篇
___为什么认为学习很重要?
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对待?
___说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的表现,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2 为政篇
___认为君子对待天下人民应该怎样?
什么是"群而不党"的意思?
为什么君子不应该有私心?
总结
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学生可以通过默写和理解性问题的答题,提高对《论语》的理解和记忆,并进一步领悟___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种教育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化。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教学文档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教学文档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2)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2.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不踰.矩()轻裘.()曲肱.()诲.()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读音、意义。

(1)诲女知之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敏于事而慎于言(敏:)(2)敝之而无憾(敝:)(3)愿无伐善(伐:)(4)饭疏食(饭:)(5)回虽不敏(敏:)5.名句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知者乐水,;,;知者乐,仁者寿。

(4),于我如浮云。

(5)君子坦荡荡,。

阅读理解6.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 36 分)1 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怃然 w ǔ 木铎 du ó 喟然 ku ì以俟 君子 c ì....B 角隅 y ú下乘 sh èng无適 d í箪食壶浆 d ān sh í.....C 八佾 y ì畏葸 s ī岑寂 c én恶乎成名 w ū....D 付梓 z ī 尺牍 d ú戗兽 qi àng锱铢必较 z ī2 . ...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编篡 坐月子人情事故 灸手可热B旋律入场卷谈笑风生饮鸠止渴C 坐镇搔痒病出其不意趋之若鹜D亲睐挖墙角不能自己磬竹难书3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A. 夫(那个)执舆者为谁趋(快步走)而辟之B. ..往者不可谏 (劝谏)见(介绍,引见)其二子焉C...异乎三子者之撰 (陈述)其言不让 (谦让),是故哂之..D. 足食,足兵.(军队),民信之矣 可使有勇,且知方.(方向)也4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使(让)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怨天尤.. 人)B 请事 (从事,实行)斯语矣起(站起来)予者商也C ..弃而违 (违反)之由也兼人,故退 (后退)之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类推)闻斯 (就)行诸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是鲁孔丘与植其杖而芸B 长沮、桀溺耦而耕 令之从政者殆而C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尧舜其犹病诸D 无欲速, 无见小利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彫也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举直错诸枉B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如日月之食焉C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而谁以易之D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明日,子路行以告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A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 者直B己欲达 而达 人....C 我欲仁 ,斯仁 至矣D 问知 。

《论语》选读动词短语默写练习

《论语》选读动词短语默写练习

《论语》选读动词短语默写练习论语选读动词短语默写练
本文档旨在为研究《论语》的读者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即通过默写练来巩固所学的动词短语。

以下是一些选取自《论语》中的动词短语,供读者进行默写练。

1. 有过之而无不及
2. 君子所不器
3. 君子不器
4. 启人之耳目
5. 有始有终
6. 三思而后行
7. 不为已甚
8. 笃志好学
9. 正气凛然
10. 择善而从
11. 摄行百里
12. 以德报怨
13. 以己之心
14. 先行其言
15. 鉴于民情
16. 舍己从人
17. 闻一知十
18. 学而不厌
19. 守成不欲
20. 责无旁贷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每天选取几个动词短语进行默写。

默写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先将动词短语默写在一张纸上。

2. 核对答案,将错误的地方进行标记。

3. 修正错误并再次默写正确的动词短语。

通过反复的默写与修正,读者可以逐渐掌握这些动词短语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拼写。

此外,还可以将这些动词短语应用到具体的句子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请读者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每天进行默写练习,相信能够取得显著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菱.形欺凌.绫.罗绸缎
B.角.色倔.强诡.谲精神矍.铄
C.暴露.披露.露.怯抛头露.面
D.笨拙.罢黜.咄.咄相形见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涵养委靡明枪暗剑一言以蔽之
B.恣肆板画彩声满场人世音书漫寂寥
C.震慑企盼民生凋敝万变不离其宗
D.曝光战粟层层相因与尔同销万古愁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②加入世贸组织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________出新的社会形态。

③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工作,在_______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A.查访派生培育B.查访衍生培植
C.察访衍生培育D.察访派生培植
4.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A.日记长不过2019字,短的只有几行,逼得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文字功夫自然强。

B.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
....,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C.小伙子1.88米的身高,站在他面前,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的感觉。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在网上传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B.从目前情况看,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商业运作、立项与设计审批、施工监理等方面,是否都有一个健全法制、细化标准、严格执法的问题?
C.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D.在印度软件工程师培训公司的帮助下,青岛软件开发公司培养、建设和储备了一批职业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①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③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④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⑧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⑨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⑩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⑾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举直错诸枉错:通“措”,安置。

B.举伊尹,不仁者远矣举:选拔人才
C.造次必于是造次:做了错事
D.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7.选出加横线的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尧舜其犹病诸知我者其天乎
B.己欲立而立人色取仁而行违
C.不如丘之好学也我非生而知之者
D.不以其道得之敏以求之者也
8.选出句式特点与“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致的一组是()
A.富哉言乎 B.选于众
C.德之不修 D.事其大夫之贤者
9.选出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A.孔子认为所谓的仁人,就是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要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B.孔子认为,真正的通达的人,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察觉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

C.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东西,贫贱是人人都想要摆脱的东西,但一定要以不违背仁德的方法去实现。

D.孔子认为,即使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应该埋怨上天,不应该责怪别人,而是应该向下学习礼乐,向上通达天命。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项,“棱”读léng,其余都读作líng;C项,“露怯”中的“露”读作lòu,其余读作lù;D项,“笨拙”中的“拙”读作zhuō,“咄咄”中的“咄”读作duō,其余两个字都读作chù。

2. C
【解析】A项,萎靡;B项,人事音书漫寂寥;D项,战栗。

3. B
【解析】查访: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

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衍生:演变发生或产生。

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多用于生物,特别是幼小的生物,有时用于对儿童、青少年。

培植:栽种并细心管理(植物),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

4. A
【解析】B形容贫穷,一无所有;C望文生义,意思弄错,指被别人的话弄得莫名其妙;D比喻来势迅猛,所备不及,不合句意。

5. B
【解析】A包含关系并列;C“和”歧义;D“建设”与后面的宾语搭配不当。

6.C试题分析:C项,造次,意为“仓促、急遽紧迫”。

7.A A其,都是语气副词“或许”。

B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知识道理;D以,介词,“用”/连词,表修饰。

8.B试题分析:B和例句一样是介宾结构后置。

A是主谓倒装,C是宾语前置句,D是定语后置句。

9.B
试题分析:B项“经常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错,应是“经常想着谦逊地对待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