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22959

合集下载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新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

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

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

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

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

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

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

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 元。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的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政策和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合理、公平、合法,并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政策背景: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套改范围: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适用于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

3.套改原则: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原则是公平、公正、透明,尊重市场规律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工作价值。

4.套改内容: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薪资职级的划分: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将事业单位员工划分为不同的薪资职级,以便确定其薪级工资水平。

(2)薪级工资的标准:根据薪资职级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薪资待遇能够与岗位要求和市场水平相符合。

(3)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根据岗位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特点:根据岗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要求,确定相应的薪资职级和薪级工资水平。

(2)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3)市场水平:参考相关行业和地区的薪酬水平,确保薪级工资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2.计算步骤:(1)确定薪资职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组织架构,确定员工的薪资职级。

(2)确定薪级工资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和市场水平,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3)考核员工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在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套改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工资制度,对事业单位工资进行调整和适应的一项措施。

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具体计算办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一般性的角度来探讨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计算办法。

一、工资套改的背景和目的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背景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旨在逐步实行工资制度的,增加工资收入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工资套改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和调整事业单位工资,以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工资套改的标准和原则1.给予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考虑到劳动者的生活成本,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支持经济转型和企业发展。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需要相适应,以鼓励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考虑劳动者的付出和能力。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岗位要求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确定。

4.公平和公正原则。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公平、公正地反映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贡献,并且要尊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工资套改的计算方法1.基本工资调整:基本工资是工资套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等多个项组成。

基本工资的调整要考虑到职位等级、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

2.职务工资调整:职务工资是根据职位等级和岗位需求来确定的,根据岗位责任和职位要求的不同,职务工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3.绩效工资调整:绩效工资是根据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来确定的,通常采用绩效考核来评定,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

4.基础工资调整:基础工资是以基本工资为基础,根据市场行情和行业发展状况来确定的,可以适度与市场工资水平接轨。

5.其他奖金和津贴补贴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调整其他奖金和津贴补贴的发放标准,以更好地激励和保障员工。

四、时限和程序工资套改的具体时限和程序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部门来确定,通常会进行调研、论证、讨论和评估等一系列工作。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资金、提供经费等方式设立的,承担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法人单位。

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政策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对职工的薪资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1.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薪级: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情况,定期对职工的薪级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薪级工资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并根据职工的绩效或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2)提高底薪水平:通过提高职工的底薪水平,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

这主要体现在提高事业单位基本岗位的底薪水平,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考核奖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对职工工作表现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比如津贴、补贴、奖金等。

2.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式: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方式主要根据职工的工龄和职位进行确定。

(1)工作年限: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结合相关规定,确定职工所属的工作年限档次。

不同工作年限档次对应着不同的薪级,薪级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

(2)职位等级:职工的职位等级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职位等级越高,对应的薪级也会相应提高。

(3)地区差别:事业单位的薪资水平也会受到地区差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可能对薪级工资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计算职工的薪级工资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是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等级和地区差别等因素,对职工的薪酬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通过薪级工资的套改,可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和发展。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一、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简介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是指把现行的工资支付制度(如统一工资、正常工资等)改为职级制度,实行职级薪累进的新支付机制。

对事业单位来说,实行套改不仅可以激励职工开拓进取,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分配结构,而且有效地实施节约经费、改善财务支出的政策,使工资支出更绩效化、更有效率。

二、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措施
(一)完善机制。

为了保证工资套改的可操作性,必须建立充分的环境条件,将机制与政策体系结合起来。

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薪酬报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机制,实行职级薪累进制度,配合适当的奖惩制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对薪酬支出的责任感和制约措施。

(二)建立新的职位系列、职位类别。

为了实现职级薪累进制度,必须建立新的职位系列、职位类别,确保人员可以按职级顺序晋升,并逐步提高职位的薪酬水平。

(三)提高职级薪累进水平。

为了使职级薪累进制度得以实现,必须确定职级薪累进水平,使职位晋升时个人薪酬可以逐步提高。

(四)开展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一、背景
今天,由于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水
平的不断上涨,有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工资套改的工作,以确保
他们的工资水平足以应付日益攀升的物价。

二、工资套改的计算办法
1.基本工资:工资套改的以月基本工资为中心,包括岗位职级工资和
工龄工资。

2.福利补贴:以市场定价为基础,进行调整,使福利补贴水平与外部
环境完全一致。

3.加给:依据不同的职位、职级、工龄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加给情况,实行劳动产出性的加给机制,使工资得到有效的激励。

4.奖金:为了实现绩效导向,根据实际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金,
方便企业实现准确的考核和评定。

5.津贴:特资津贴是指特定的福利津贴,根据不同职位、职级或者特
殊地域,进行调整,以此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

三、总结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计算办法,根据不同的岗位、职级、工
龄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加给情况,通过福利补贴、加给、奖金、津贴等方式,使工资得到有效而可持续的激励,用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
积极性。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指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标准进行调整和计算的相关政策和方法。

一、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基本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岗位实际,在保证职工合理收入的前提下,进行薪级工资套改,并逐步提高薪资水平。

2.套改方式:根据薪资体系的目标,可以采取逐级、跨级或一次性套改的方式进行。

逐级套改是指按照层级逐步提高薪资水平;跨级套改是指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设置相应的高级薪级;一次性套改是指一次性调整薪级工资水平,使其与市场水平或行业水平相匹配。

3.差别化薪级制度: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进行差别化薪级制度的设置。

例如,对于一些特殊职位或特殊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可以设置更高的薪级工资标准。

4.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为了使薪级工资套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薪级工资调整时机、幅度、范围等具体细则。

二、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岗位评价:首先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进行评价,包括对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岗位的等级和薪级。

2.薪级划分: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将各个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薪级。

一般情况下,薪级划分有9个等级,即1-9级,每级对应不同的薪资水平。

3.薪资计算:根据薪级和薪资标准,计算出每个薪级对应的薪资金额。

通常,薪资金额会根据薪级的升高而逐级增加。

4.调整和提升:根据薪级工资套改的政策要求,将原有薪级进行调整和提升,使其与新的薪级标准相匹配。

具体的调整和提升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总体而言,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根据事业单位自身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制定的。

通过对岗位进行评价和薪级划分,然后根据薪资标准进行计算和调整,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薪资水平的提升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三个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不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一、岗位工资的套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3级岗位工资标准。

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3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5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6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8级职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9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三)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3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5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岗位工资标准。

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的岗位。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一)套改条件一是现聘岗位及低一级岗位。

现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所聘岗位,低一级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所聘岗位的低一级岗位。

二是任现聘岗位年限及低一级岗位任职年限。

任现聘岗位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2006年6月30日所在岗位的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低一级岗位年限是指2006年6月30日所聘岗位的低一级岗位正式聘用的当年起至2006年6月30日所聘岗位当年的年限。

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可将原聘较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同一岗位层次任职期间如有间断的,应按周年周月扣除间断时间。

任职间断时间包括: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不能计算工龄的时间;因岗位变动曾任较低岗位的时间;因工作单位或岗位变动未明确岗位时间超过一年的时间。

由机关调入事业单位,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如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岗位职务层次的,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由国有企业调入事业单位的人员,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如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在原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如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层次,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管理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层次和任职年限,须经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认定。

例如:一名正科级工作人员,任正科的时间是1998年,现任职务的时间为2006-1998+1=9年;如果1999年、2000年因病休息两年不计算工龄,其任职时间需扣除一年零六个月(病休半年以内应计算工龄),2002年因调动工作未及时明确职务时间为一年,计算公式为:2006-1998+1-1年6个月=7年6个月,可以视为8年,再减去因调动工作未及时明确职务时间的一年,任正科的时间为7年;低一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低一职务的任命的时间为1990年,2006年6月30日所任职务的任命时间是1998年,低一职务的任职年限为1998-1990=8年,2006年6月30日所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为2006-1998+1=9年,8+9=17年。

低一职务的年限可以视为17年。

例2、一名副高级工作人员,1988年被聘在中级岗位,1994年被聘在副高级岗位,2000年低聘到中级岗位,2004年又被聘在副高级岗位。

这名工作人员在中级岗的任职年限为2006-1988+1=19年,副高级岗的任职年限为(2000-1994)+(2006-2004+1)=9年三是套改年限。

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

计算套改年限时的工作年限,是指从本人工作的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其中工作年限如有间断的,应按周年周月扣除间断时间(工作间断时间是指,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不能计算工龄的时间);还应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年限。

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工龄的学习时间。

在校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例1、工龄间断套改年限的计算。

某工作人员,1996年12月参加工作,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休病假,共计是1年零10个月,其套改年限的计算为2006年-1996年+1-1年零4个月=9年零8个月,可以视为10年。

例2、年度考核不计等次或不称职的套改年限的计算。

某工作人员,1996年参加工作,2003年年度考核不称职,2004、2005年考核不计等次,该工作人员的套改年限为8年,即:2006-1996+1-1-2=8。

(二)套改办法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一名工作人员,高中毕业,1994年参加工作,2004年聘为科员,按科员套改的薪级工资为9级,按办事员套改的薪级工资为10级,可以执行10级。

工作人员按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标准。

例、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2004年毕业参加工作,按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确定的薪级工资为6级,而大学本科生的定级工资是7级,它可以执行7级。

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同级政府人事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工作人员的实绩、贡献,合理拉开差距,自主决定内部分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

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单位,可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

对知识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在事业单位完成新的分类和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前,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工作人员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立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不再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

四、津贴补贴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各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提高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

部分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套改后暂按绝对额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我省规定提高津贴补贴比例的有:(鲁人薪[1995]4号)《关于农、林、水利、水产、气象系统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鲁人薪[1996]5号)《关于交通部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发放问题的通知》;(鲁人薪函[1996]6号)《关于提高档案局事业编制人员津贴比例的复函》;(鲁人薪[1997]1号)山东省人事厅、卫生厅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鲁人薪[1997]3号)《关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津贴问题的处理意见》;(鲁民人[1998]59号)《关于执行人薪发[1994]32号文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

五、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一)新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一年的见习期。

见习期期间执行以下工资标准:高中、中专毕业生59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65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68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710元。

见习期期满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2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5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7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级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9级薪级工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