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设计
医院正负压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管路布置
正负压手术室的三种状态(手术室规范设计 指南中的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正压状态:在对非传染病患者即普通患者进行手术时, 应采用带部分自循环回风的正压工况运行。 2、负压状态1:在对一般传染病患者,尤其是非呼吸道传播 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应采用带部分回风的负压工况运 行。 3、负压状态2:对烈性传染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应采用全新风 工况运行。
已满足规范要求
设计指南中给出的标准正负压手术室做法图:
设计指南中的系统图几点疑问:
1、系统图管路有误。 2、新风自取。(按手术室规范,新风应经过过 滤) 3、系统图中把前室、后室同手术室布置在一个 系统中。(此问题有争议),个人认为有风阻平 衡问题。
关于是否需要设置全新风系统的争议:
规范中的要求(国外标准)
1、日本:应采用单独的空调系统;室内采用高效过滤风口 时,可利用循环风。烈性传染病手术室应全新风、全排 风工况运行,室内不运行空气循环装置”。
2、美国:若采用HEPA过滤器,为实现空气传染控制,可以 再循环使用空气”。
3、德国:医院空气处理系统”中指出,“从卫生毒理学考 虑,当回风含有有害气体时,任何形式的回风均不能使 用”。
常用净化空调系统做法
规范中的强条要求:
8.1.14条:负压手术室顶棚排风口入口处以及室 内回风口入口处均必须设高效过滤器,并应在排 风出口处设止回阀,回风入口处设密闭阀。正负 压转换手术室,应在部分回风口上设高效过滤器, 另一部分回风口上设中效过滤器;当供负压使用 时,应关闭中效过滤器处密闭阀,当供正压使用 时,应关闭高效过滤器处密闭阀。(强条)
室作为缓冲室。负压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强条)
8.2.9条:手术室的两侧回风口,每侧不应少于2个,宜均匀 布置。
净化手术室空调要求标准

净化手术室空调要求标准一、净化空调系统设置净化手术室的空调系统设置应能使手术部处于受控状态,既能保证手术部的整体控制,又能使各手术室灵活使用。
二、洁净手术室与辅助用房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洁净手术室应与辅助用房(如消毒室、复苏室、洁净药材储备室、器械室、资料室、值班室等)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
这样可以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避免辅助用房的污染对手术室的影响。
三、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单独设置净化空调系统对于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应每间单独设置净化空调系统。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和压力梯度,满足最高的净化要求。
四、Ⅲ、Ⅳ级洁净手术室合用一个净化空调系统对于Ⅲ、Ⅳ级洁净手术室,宜每间单独设置净化空调系统,也可2~3间手术室合用一个净化空调系统。
合用空调系统时应满足各手术室的净化需求,且每个手术室均应有独立的排风系统。
五、洁净辅助区与清洁辅助区空调单独设置净化空调系统洁净辅助区(如洁净走廊、储存室等)与清洁辅助区(如办公区、休息区等)的空调应单独设置净化空调系统。
这样可以确保辅助区的空气质量,避免对手术室的影响。
为便于管理和运行,大型手术部宜分区设置净化空调系统。
六、足够的新风量及可靠措施保证新风供应净化手术部应有足够的新风量,并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手术室的新风供应。
新风系统应能确保每个手术室的新风量达到规定标准,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风污染和交叉感染。
七、每间手术室单独设置排风系统每间手术室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以保证手术室的压力梯度。
同时,洁净和清洁辅助区也应设有排风出路,以确保这些区域的压力梯度与手术室一致。
这样可以防止空气逆流,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八、冷热源考虑整个洁净手术部需求手术部使用的冷热源,应考虑整个洁净手术部对冷热同时需要的要求。
在满足各区域独立控制的前提下,应尽量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耗。
同时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九、其他要求除了以上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1.空气过滤:净化空调系统应配备高效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有害气体。
医院手术室净化设计规范及要求

技术规范及要求一.施工范围1.四层手术部整个层面的建筑装修装饰改造工程。
2.四层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的设备采购。
制作及安装工程。
3.四层手术部净化空调及中央空调冷热源所需及配套系统管道设备和材料的采购。
安装由承包方完成.4.四层手术部区域的氧气`负压吸引。
压缩空气。
笑气和废气排放管道及终端的采购和安装工程式.5.四层手术部及设备层的总配电柜。
电线。
桥架。
照明,插座,开关等全套电气工程(其电源进线由院方从低压配电柜引来两路独立电源,双路切换功能由中标方完成).6.6四层手术部区域,办公辅房区域的呼叫系统设施采购及安装工程.7.四层手术部区域的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设施采购及安装工程。
8.四层手术部区域的网络系统的设计,采购及安装工程.9.四层手术部手术室内气体吊顶的设计,采购及安装工程10.四层手术部手术室部分消防设施的安装二.工期及施工地点1工期:合同签定后90天2施工地点:福山区人民医院手术部三.总体说明:本工程为福山区人民医院手术部。
手术部要求设计洁净手术室外100级间,10000级间及相应的配套辅房.洁净手术室及其辅房的装饰和净化工程必须符合《医院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国家其他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四.洁净手术部平面布局设计要求4.1手术部设防100级手术室2间,万级手术室3间,30万级1间,均为中型手术室。
4,2设一间100级手术室具有防辐射铅板.4,3在手术部内设置十万级洁净走廊,在手术室及洁净走廊外区设置三十万级清洁走廊,换车区作为缓冲区.4,4洁净区内设置洁净功能辅房,洁净度为十万级。
4,5洁净走廊及其功能辅房,洁净度为三十万级。
4,6院方提供手术室设计布局平面图一份。
五,洁净手术部装饰要求5,1手术部墙体5,1.1手术室及洁净内走廊墙壁体选用防锈,耐擦洗,耐酸碱,防火,隔音保温的金属材料(进口电解金属板或彩钢板)制成防菌墙面,墙体连接采用圆弧形式。
5,1,2洁净外走廊和其他辅助用房采用彩钢板,彩钢板板厚度必须按国家标准执行5,2手术部地面5.2。
上海市某医院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上海市某医院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本工程属于医院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工程,位于上海市,医院建筑整体为8层,手术部处于第2层,层高5.2m,上一层设备夹层是办公区及空调机房。
此次设计的手术室吊顶高度3m,辅房吊顶高度2.8m,净化空调系统为1971m2提供净化服务,总冷负荷为856kw。
设计洁净中央空调净化系统不但可以实现手术区洁净的目的,还可以使办公区达到洁净要求。
设计中先计算掌握各空间的冷、热负荷需求,然后合理规划空调运行方式与选用其他设备。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针对I~Ⅲ级洁净手术室应当采用全空气系统;对于Ⅳ级洁净手术室及Ⅲ级洁净辅助用房,选择净化风机盘管配置独立新风系统形式,同时需要具备高中效及其以上过滤效能的过滤器。
本次设计区域属于洁净区,在设计中有效计算,从而科学确定风管、水管的管径、水力及水力平衡等,结合计算数据对系统设备进行合理选用,并将风管、水管的平面图、系统图绘制出来。
关键词:洁净区;空调系统;水力计算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工程对象是位于上海某医院的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手术部位于2层,办公区及设备层位于上一层。
手术部洁净区包含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两个部分,总面积为1733m2;其中有100级洁净等级的手术室100间,10000级洁净等级的手术室4间,其他为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洁净等级的辅助用房。
上一层的办公洁净区包括会议室和办公区两个部分,设备夹层办公洁净区面积为238m2,包括了100000级洁净等级的洁净等级辅助用房和走廊。
2空调系统的确定2.1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空调管路系统根据不同的环路,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具体如下,见表1:表1空调管路系统的划分原则2.2空调管路管材选择表2空调管路管材选择3空调系统风管水力计算基于已经确定了空调送排风风量及布置点、风管材料、系统及设备的位置后,选择假定流速法进行空调系统风管水力计算,具体如下:①编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纸,编号标识各管段,将风量及长度进行明确;②对空气流速进行科学计算和确定;③依据所确定的空气流速及风管风量,合理设计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并对相应的局部阻力与摩擦阻力进行有效计算;④计算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⑤计算系统总阻力。
医院洁净手术室空调设计计算

医院洁净空调计算一、围附结构的形式采用:1.洁净手术室内围护结构选用夹芯复合彩钢板夹层厚50mm,传热系数K=0.57kcal/(m2.h..0C)=0.66W/(m2. 0C)内围护结构二侧内表面放热系数a n=8.7W/(m2. 0C)换热热阻R n=0.115m2. 0C/W经计算夹芯复合板换热热阻R0=0.115X2+1/0.66=1.74 m2. 0C/W传热系数K0=1/1.74=0.58W/(m2. 0C)2.与污物走廊相邻的内墙(240墙) K=1.76W/(m2. 0C)3.楼面K=3.13W/(m2. 0C)4.外墙(240墙) K=1.94W/(m2. 0C)5.吊顶K=1.83W/(m2. 0C)3.内门K=5.82W/(m2. 0C)9.各洁净室新风负荷计算⑴夏季室外参数(t w=32.8℃∮=84% h=22.2kcal/kg)夏季室内参数(t n=26℃∮=60% h=13.90kcal/kg)室内外焓差:△h=22.2-13.9=8.30 kcal/kg每1m3/h新风形成的新风冷负荷8.3x1.2x1=9.96 kcal/kg=11.58W⑵冬季室外参数(t w=1℃∮=75% h=2.1kcal/kg)冬季室内参数(t n=23℃∮=60% h=11.85kcal/kg)每1m3/h新风形成的新风热负荷9.75x1.2x1=11.7 kcal/kg=13.60W⑶冬季室外参数(t w=1℃∮=75% h=2.1kcal/kg d=3.10g/kg)冬季室内参数(t n=23℃∮=60% h=11.85kcal/kg d=10.50g/kg )室内外绝对含湿量差:△d=10.50-3.10=7.4 g/kg 每1m3/h新风形成的加湿负荷7.4x1.2x1=8.88 g/h。
净化空调设计方案

一、设计方案1、100级手术室净化空调机组采用德国进口罗伯特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
其它净化空调机组采用中英合资天加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
2、正负压切换手术室采用一拖二方式,单独采用一台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
3、其它Ⅲ级手术室采用一拖二或者一拖三方式,2-3间手术室公同采用一台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
4、洁净走廊及其辅房采用一台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采用高效送风口送风,上顶送上侧回。
5、污物走廊及其辅房采用一台医用卫生型空调机组,采用亚高效送风口送风上顶送上侧回。
6、手术室新风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共采用2台新风机组,新风系统配初效、中效、亚高效过滤器。
7、排风系统采用独立排风形式。
8、每台循环机组均配一台电热式加湿器及一台辅助电加热器。
9、新风的保证:①、新风量必须满足室内人员的卫生要求;②、新风量需要满足洁净手术室的新风换气次数要求;③、密间房间室内新风量和排风量之差需能保证房间正压值;④、新风量宜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最小风量。
10、新风量的取量:经计算取上述要求最大值,通过新风机组提供充足稳定的新风,其中Ⅰ类取1000㎥/h,Ⅱ类、Ⅲ类取800㎥/h,走廊与辅房取4次/h。
11、房间换气次数(风量)的保证:房间的风量严格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技术规范》(2002年)的标准来计算,机组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保证各房间的风量指标。
12、洁净度的保证:通过五级过滤,新风机组初、中效,亚高效,空调机组中效过滤,送风末端高效过滤,尤其是高效过滤器,对μ≥0.3μm微粒的过滤精度达到0.9997,从而确保μ≥0.5μm的微粒可以被充分过滤掉,这样就保证了手术室的洁净度要求。
13、房间湿度的保证:房间加湿量的确定是通过回风总管探头感应,由DDC系统根据手术室实际湿度来控制湿量的,冬季由电热式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夏季由空气处理机组的表冷器对新回风进行除湿,其湿度要求,具体见表A-A。
14、细菌浓度的保证:以上指标都保证的情况下,细菌的浓度也就得到了保证。
ICU平面与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实例

ICU平面与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实例第一篇:ICU平面与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实例ICU平面与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实例某医院新建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整个面积约920m2,其中大厅约740 m2,设计床位30张。
该ICU位于新建的外科大楼7层4A~9A轴和A1~D1轴之间,为外科大楼裙楼的顶层。
该外科大楼共32层,净化设备层位于主楼的8层。
医院外科大楼4、5层,在建的手术室有42间。
作为湖北省极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医院,该院日均手术量较大,外科大楼原设置的重监护病房床位,已无法满足日常需要。
院方从实际情况考虑,将原设计为大型学术报告厅的裙楼7层的大厅,改建为重症监护病房。
平面设计由于该ICU,原设计为一个大型的学术报告厅,因此原建筑结构不可能按ICU的要求设计,其具体结构情况为:大厅建筑面积约740m2,顶部为圆弧型结构,东西两侧最低处梁下约3.2m,中间最高处梁下约6.7m。
为此,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其平面布局,设计为病床位于四周,东西两侧的床位,采用可调百叶玻璃隔断分隔;南北两侧的床位,采用拉帘分隔;中间部位,设置护士站、治疗处置室。
因大厅面积较大,为护士站的位置,便于直视观察病人,两边各对称设置了一个护士站。
护士站、治疗处置室与床位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推车。
一个功能合理的ICU,一般必须配置的用房有监护病房、治疗室、处置室、污洗室、仪器室及护士站。
考虑该ICU的建筑结构特点——圆弧型的顶部结构,中间部位吊顶高度必然较高,设置成多个封闭的单间不美观,因此在大厅中间部位,设置了两个治疗处置室,里面设有污洗池,集治疗、处置、污洗功能于一室,其围护结构,采用可调百叶玻璃隔断,高度为2.8m,顶部开放。
ICU大厅,是圆弧型的顶部结构,从美观方面考虑,其吊顶也需设计成圆弧型,但圆弧型的吊顶结构,会对高效送风口、气密灯带等需要安装在吊顶的部件,带来一定的施工难度。
根据病床位于四周这一情况,在床位上方,设计成平顶,整个平顶长度3.6m,然后在中间部位,设计成圆弧吊顶,圆弧最低点吊顶高度3.5m,最高点5m,在42m左右的跨度内,这样圆弧吊顶相对比较平滑,使高效送风口、气密灯带等部件的安装,与安装在平顶上一样容易。
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设计

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设计一、手术室概况:本洁净手术部由八间手术室、中央洁净大厅、麻醉室、苏醒室等附属房间组成,手术部位于医技楼二层,手术室无外围护结构,手术室净化级别要求分别为千级I级1间、万级II 级4间、十万级III 级3间,手术室设计温湿度考虑到儿童生理特点,全年控制在Tn=24~28℃,在手术室内就地可调,手术室设计相对湿度Фn=50%~60%;二、手术室空调风系统的划分:1.高级别手术室空调系统宜独立设置;所谓高级别手术室是指千级以上手术室,其原因是高级别手术室空调送风量大,如同样面积的手术室,百级手术室的空调风量是十万级的3.4倍,是万级的2.25倍;另外高级别手术室的使用频率远低于低级别手术室,这样无论是一个空调系统负担多个高级别手术室,或是一个空调系统负担一个高级别手术室和多个低级别手术室,都会使空调系统长时间处于"大马拉小车"的运行状态;例如一个空调系统负担1间百级手术室和2间万级手术室或4间十万级手术室,只要高级别手术室不使用,则系统设计风量至少大于此时所需风量的112%和84%,亦即此时系统所需风量仅为系统设计风量的47%和54.3%,而且此种因手术室使用与否引起的风量变化,不宜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进行调节,只能用调节总风阀的方式调节风量以适应系统风量变化,然而此种方式显然不节能;所以无论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或是从使用可性、灵活性的角度,高级别手术室都应"按间"独立设置空调系统,即一个净化空调系统对应一间手术室;2.对于低级别手术室,尽管与高级别手术室相比空调风量小的多,但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间数也不宜过多,因为医院手术室的使用情况具备不确定性;愈是高等级医院,手术室为满足特殊繁忙情况,设置愈多;手术室多,正常情况下的同时使用系数低,这样当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间数较多时,系统常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其运行能耗势必较高,就象有的医院所反映的"建的起,用不起";笔者认为,对于低级别手术室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不宜多于四至五间,而且一个系统负担手术室过多,也会造成使用上的不可;3.中央清洁大厅、清洁走廊、高级别手术间的准备区、无菌室等应由一个单独的空调系统负担,目的是保证手术室外部空气环境时时处于"临战"状态,那种将以上部位空调合在低级别手术室空调系统中的做法显然不合理;因为合在一起的空调系统,或是在手术室停止使用时系统送风能耗过大,或是无法保证手术室外部气候环境处于受控状态;总之,手术部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应该是运行可、调节灵活、各司其责、节约能源;三、送风量确定和气流组织:该医院手术部进行空调设计时,国家尚未出版有关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标准/规范,并且当时国内已有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基本上囿于工业洁净室的设计思路,然而将工业洁净室设计思路照搬到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中会带来两个问题:①高级别洁净室风量过大,如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百级手术室应在顶棚满布高效过滤器风口,则一间36m2手术室的送风量为32400m3/h~45360m3/h对应断面风速为0.25m/s~0.35m/s,如此大的送风量,送风功耗达17.0kW~19.0kW,送、回风管道占用建筑空间大,风系统噪声控制困难;②对于千级以下手术室,在相同风量下手术室关键区域污染度控制不理想,原因是套用规范千级以下手术室可采用乱流形式的气流组织;通常的做法是在全室顶棚均匀设置高效过滤器风口,此气流组织形式的理论依据是"全室稀释和净化",然而根据德国标准中关于污染浓度的概念,此种"全室稀释和净化"的气流组织形式,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室内达到相同的细菌浓度,此时污染度为1,而如果突破"全室稀释和净化"的工业洁净室气流组织方式,会在手术室关键区域获得更低的污染度;A.对于所有级别的手术室,均突破了全室稀释和净化的概念,引入局部强化净化观点,将所有手术室的送风口均集中布置在手术床的上方,即以无影灯吊杆为中心设置"层流送风箱",根据级别不同采用不同送风断面尺寸;B.对于百级或千级手术室,采用洁净气流覆盖区域面积乘以此送风区域断面风速的方式确定风量;C.对于万级、十万级手术室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送风量,万级取n=30次/h,十万级取n=20次/h;尽管此换气次数取值为规范规定的下限值,但由于采用了全部送风量由手术床部位上方的"层流送风箱"送出,其手术区达到的细菌浓度为室内其他区域的50%,即手术区域空气的污染度由全室稀释和净化方式的1降为局部强化送风方式的0.5;本工程万级与十万级手术室的"层流送风箱"送风面积分别为2.4m×1.2m和1.5m×1.5m,送风断面风速均为0.35m/s;总之,采用以上设计思路的该医院手术室,在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达到了用较小的风量,在手术室关键区域手术床及器械桌区域形成一个比手术室其他区域更洁净、更卫生的气候环境;四、设置初效中效新风过滤机组一些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新风的过滤问题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新风常常是不经过独立的过滤处理而直接与空调回风混合,其结果导致中效、高效过滤器寿命缩短,更换频繁,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加大,甚至影响手术室的正常使用;这是因为新风与回风混合前,两者的空气含尘浓度相差过大,新风即便经过初效处理,其处理后的含尘浓度30.5mm也比十万级空调回风在同粒径范围内的含尘浓度大70倍左右,是百级空调回风同粒径范围内含尘浓度的几万倍,从而使中效乃至高效过滤器没有足够的保护;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新风通路上安装了独立的初效中效新风过滤机组,使新风经过两级过滤后再与回风混合,此时混合前的新风与回风在同粒径范围30.5mm的含尘浓度比较接近,真正起到了保护中效、高效过滤器的作用,而且新风过滤机组的初、中效过滤器清洗、更换方便,与更换高效过滤器相比投资少,维护简便;在新风通路上设置新风过滤机组的另一优点是确保了新风量,因为定风量的新风过滤机组本身就相当于一台"计量泵";五、采用定风量阀解决空气平衡问题:手术部各区域的压力分布对于保证洁净手术室效果影响很大,而如何保证合理的压力分布,除空气平衡计算正确外,更重要的是送风、回风均应有良好的调节手段;以往风量调节装置主要是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此种阀门用于风量的精调节并不理想,实践中有着调节困难、调试周期长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手术室净化空调设计
一、手术室概况:
本洁净手术部由八间手术室、中央洁净大厅、麻醉室、苏醒室等附属房间组成,手术部位于医技楼二层,手术室无外围护结构,手术室净化级别要求分别为千级(I级)1间、万级(II 级)4间、十万级(III 级)3间,手术室设计温湿度考虑到儿童生理特点,全年控制在Tn=24~28℃,在手术室内就地可调,手术室设计相对湿度Фn=50%~60%。
二、手术室空调风系统的划分:
1.高级别手术室空调系统宜独立设置。
所谓高级别手术室是指千级以上手术室,其原因是高级别手术室空调送风量大,如同样面积的手术室,百级手术室的空调风量是十万级的3.4倍,是万级的
2.25倍。
另外高级别手术室的使用频率远低于低级别手术室,这样无论是一个空调系统负担多个高级别手术室,或是一个空调系统负担一个高级别手术室和多个低级别手术室,都会使空调系统长时间处于"大马拉小车"的运行状态。
例如一个空调系统负担1间百级手术室和2
间万级手术室或4间十万级手术室,只要高级别手术室不使用,则系统设计风量至少大于此时所需风量的112%和84%,亦即此时系统所需风量仅为系统设计风量的47%和54.3%,而且此种因手术室使用与否引起的风量变化,不宜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进行调节,只能用调节总风阀的方式调节风量以适应系统风量变化,然而此种方式显然不节能。
所以无论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或是从使用可*性、灵活性的角度,高级别手术室都应"按间"独立设置空调系统,即一个净化空调系统对应一间手术室。
2.对于低级别手术室,尽管与高级别手术室相比空调风量小的多,但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间数也不宜过多,因为医院手术室的使用情况具备不确定性。
愈是高等级医院,手术室为满足特殊繁忙情况,设置愈多。
手术室多,正常情况下的同时使用系数低,这样当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间数较多时,系统常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其运行能耗势必较高,就象有的医院所反映的"建的起,用不起"。
笔者认为,对于低级别手术室一个空调系统所负担的手术室不宜多于四至五间,而且一个系统负担手术室过多,也会造成使用上的不可*。
3.中央清洁大厅、清洁走廊、高级别手术间的准备区、无菌室等应由一个单独的空调系统负担,目的是保证手术室外部空气环境时时处于"临战"状态,那种将以上部位空调合在低级别手术室空调系统中的做法显然不合理。
因为合在一起的空调系统,或是在手术室停止使用时系统送风能耗过大,或是无法保证手术室外部气候环境处于受控状态。
总之,手术部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应该是运行可*、调节灵活、各司其责、节约能源。
三、送风量确定和气流组织:
该医院手术部进行空调设计时,国家尚未出版有关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标准/规范,并且当时国内已有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基本上囿于工业洁净室的设计思路,然而将工业洁净室设计思路照搬到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设计中会带来两个问题:①高级别洁净室风量过大,如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百级手术室应在顶棚满布高效过滤器风口,则一间36m2手术室的送风量为32400m3/h~45360m3/h(对应断面风速为0.25m/s~0.35m/s),如此大的送风量,送风功耗达17.0kW~19.0kW,送、回风管道占用建筑空间大,风系统噪声控制困难。
②对于千级以下手术室,在相同风量下手术室关键区域污染度控制不理想,原因是套用《规范》千级以下手术室可采用乱流形式的气流组织。
通常的做法是在全室顶棚均匀设置高效过滤器风口,此气流组织形式的理论依据是"全室稀释和净化",然而根据德国标准中关于污染浓度的概念,此种"全室稀释和净化"的气流组织形式,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使室内达到相同的细菌浓度,此时污染度为1,而如果突破"全室稀释和净化"的工业洁净室气流组织方式,会在手术室关键区域获得更低的污染度。
A.对于所有级别的手术室,均突破了全室稀释和净化的概念,引入局部强化净化观点,将所有手术室的送风口均集中布置在手术床的上方,即以无影灯吊杆为中心设置"层流送风箱",根据级别不同采用不同送风断面尺寸。
B.对于百级或千级手术室,采用洁净气流覆盖区域面积乘以此送风区域断面风速的方式确定风量。
C.对于万级、十万级手术室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送风量,万级取n=30次/h,十万级取n=20次/h。
尽管此换气次数取值为《规范》规定的下限值,但由于采用了全部送风量由手术床部位上方的"层流送风箱"送出,其手术区达到的细菌浓度为室内其他区域的50%,即手术区域空气的污染度由全室稀释和净化方式的1降为局部强化送风方式的0.5。
本工程万级与十万级手术室的"层流送风箱"送风面积分别为2.4m×1.2m和1.5m×1.5m,送风断面风速均为0.35m/s。
总之,采用以上设计思路的该医院手术室,在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达到了用较小的风量,在手术室关键区域(手术床及器械桌区域)形成一个比手术室其他区域更洁净、更卫生的气候环境。
四、设置初效中效新风过滤机组
一些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新风的过滤问题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新风常常是不经过独立的过滤处理而直接与空调回风混合,其结果导致中效、高效过滤器寿命缩短,更换频繁,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加大,甚至影响手术室的正常使用。
这是因为新风与回风混合前,两者的空气含尘浓度相差过大,新风即便经过初效处理,其处理后的含尘浓度(30.5mm)也比十万级空调回风在同粒径范
围内的含尘浓度大70倍左右,是百级空调回风同粒径范围内含尘浓度的几万倍,从而使中效乃至高效过滤器没有足够的保护。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新风通路上安装了独立的初效中效新风过滤机组,使新风经过两级过滤后再与回风混合,此时混合前的新风与回风在同粒径范围(30.5mm)的含尘浓度比较接近,真正起到了保护中效、高效过滤器的作用,而且新风过滤机组的初、中效过滤器清洗、更换方便,与更换高效过滤器相比投资少,维护简便。
在新风通路上设置新风过滤机组的另一优点是确保了新风量,因为定风量的新风过滤机组本身就相当于一台"计量泵"。
五、采用定风量阀解决空气平衡问题:
手术部各区域的压力分布对于保证洁净手术室效果影响很大,而如何保证合理的压力分布,除空气平衡计算正确外,更重要的是送风、回风均应有良好的调节手段。
以往风量调节装置主要是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此种阀门用于风量的精调节并不理想,实践中有着调节困难、调试周期长的问题。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