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2020 东城一模】(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答案: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9.答案:D(2分)【2020 西城一模】(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含答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含答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

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

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答案】11.(4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12.(2分)B(2分);A(1分)13.(2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14.(4分)(1)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分】(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

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教师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教师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一)2020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诗作者为代诗人;乙文作者为文学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4分)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

B.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

C.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歌“行路难”的主题。

D.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现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

9.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对此,我们要、地面对。

(3分)【答案】6.唐李白北宋欧阳修(4分)7.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

(3分)8.B(2分)9.挫折(困难或不如意等)豁达(乐观)积极【解析】这两题是在考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把握,要求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内容,平常要求学生对诗歌主旨和内容把握明确,对相近或者相反的进行联系、比较。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 题(12 分)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

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

尝谓人曰: “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 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 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 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14. 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答案】11. (4 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12. (2 分)B(2 分);A(1分)13. (2 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14. (4分)(1)遣干请者/ 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 分】(2)温颜强笑/ 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 题(12 分)书斗鱼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

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教师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

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

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答案】11.(4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12.(2分)B(2分);A(1分)13.(2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14.(4分)(1)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分】(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

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

2020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课外文言文汇编宝山(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 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若石隐于冥山之阴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12.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4分)(三)(12分)9.(2分)(1)停(2)吃10.(3分)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

(关键词“于”“阴”)11.(3分)D12.(4分)(每空2分)老虎会吃人,貙也会吃人,对于隐要常备不懈(或者“不能只知其一不不知其二”)奉贤(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刘敞奉使契丹刘敞①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版)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版)

2020学年闵行初三语文一模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堵难》)2.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3.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命弟》)4.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清·郑燮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6.甲词中“水调歌头”是,“明月几时有”是题目.(1分)7.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欲”一“恐”暴露了诗人千丝万缕的思想矛盾B.“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C.“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失望D.“何事长向别时圆”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子由的思念8.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4分)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9.甲词中展现出一个浪漫、旷达的苏轼,乙文中展现出一个、的苏轼。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鲁王好猎,相①常从.入苑②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020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0分)(-)默写(16分)1、道狭草木长,o(《归园田居》)2、,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3、晓镜但愁云鬓改,o(《无题》)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早晚优美景色的句子是",o"(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见封侯,匹马戌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上述诗文的作者虽然都是(朝代)人,但从两人所处的时期来看(人名)早于(人名)。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诉衷情》中,诗人",”的思想与处境,用《岳阳楼记》中的话来表达,就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分)9、上述诗文都有作者的慨叹,前者抒发了之情:后者以“微斯人,吾谁与归”作结,在感喟中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髻鬣②具五采。

两懿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奢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文二)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

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

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

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因缘请.托()(2)不可胜数.()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被三司使者常常当作是忧心之事。

B.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忧心之事。

C.这成为三司使者常认为的疾病。

D.担任三司使的人常把这当作疾病。

13.文中“三司”的工作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士大夫们认为田元均有“德量”是因为他(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答案】11.(4分)(1)请求,(2)计算(查点、计数)12.(2分)B(2分);A(1分)13.(2分)举官监当京师诸司库务(举荐掌管京师各司库的官员)14.(4分)(1)遣干请者/不走后门(坚持原则)【“深厌干请者”得1分】(2)温颜强笑/态度温和(为人宽厚、委曲求全)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1,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②具五采。

两鳃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③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合,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

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注释】①客建业:旅居南京。

②鬐鬣(qí liè):腹鳍和背鳍。

③缶: 这里泛指缸。

③秋隼(sǔn):秋天的猎鹰。

⑤冥顽不灵: 糊涂顽固不开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11.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项是________ (3分)A.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B.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C.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D.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12.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5分)【答案】10.(1)有(2)多次,屡次11. A12.外形特征饲养方法(或:性情特点)一些人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12分)苏轼私识范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④。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则改)【注释】①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④殁(mò):死。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轼从旁窃.观()(2)始举.进士()10.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时间即使没有完结,但已经暗暗地认识了他们了。

B.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但已经暗暗地记住他们。

C.时间虽然没有结束,但是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了。

D.当时即使没有完全明白,但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

11.从“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范仲淹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这也深深影响了苏轼。

范公葬后,苏轼不仅与“先生”有同感,话语中还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分)【答案】9.(1)偷偷地(2)选拔,推举,考中10.B11.敬佩,赞扬;未能见范公的遗憾惋惜浦东新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①,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②,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③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选文有删节)[注]①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

②上:指汉王刘邦。

不我用:即“不用我”。

③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就没有韩信的用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诸将易.得()(2)非信无所与计.事者()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12.在萧何心中,韩信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根据选文情节内容,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一个词。

(3分)萧何识韩信→萧何□韩信→萧何□韩信→刘邦□韩信【答案】10.(4分)(1)容易(2)谋划,商议11.(3分)C12.(2分)国士无双(非信无所与计事者)13.(3分)追荐(推、举、推举等)用(拜、任命、重用)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鲁王好猎,相①常从.入苑②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③,少子田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注释:①相:即田叔,时任鲁恭王的宰相;②苑:猎场;③祠:祭祀10.解释加点字。

(4分)(1)相常从.入苑中()(2)数.年,叔以官卒()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4分)我独何为就舍!。

12.“鲁王不大出游”的原因是“相常从入苑中”“”“”。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答案】10.(1)跟从(2)几,表示数目不确定11.我怎能独自到馆舍中(休息)呢?12.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

静安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①。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②,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

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③。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④,即日焚裘。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①桓南郡:桓玄,东晋将领,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

殷荆州:殷仲堪,东晋将领,官至荆州刺史。

罗企生: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

②出市:到刑场。

③宥(yóu):赦免。

之:指罗企生的弟弟罗遵生。

④问:音讯。

这里指罗企生被杀的消息。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桓素.待企生厚()(2)存亡.未判()11.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放了你。

B.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放了你。

C.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赦免你的罪行。

D.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赦免你的罪行。

12.罗企生的两次回答反映了他内心的两难:第一次回答拒绝偷生是想要,第二次回答恳请桓玄则是想让弟弟代替自己。

(4分,每格1字)13.根据选文内容,它最适合归入的《世说新语》门类是()(2分)A.德行B.文学C.自新D.捷悟【答案】10.(1)一向,向来。

(2)死亡11.D12.尽忠,尽孝13.A嘉定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潍县令①之清操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

令潍县时,清操绝人。

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

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

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

”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

”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注释】①令:古代官名。

②荐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④移书:致书。

⑤复:回复。

⑥旷职:指未经请假而缺勤。

⑦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⑧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1)滥竽作.吏()(2)方.抒愫出宰()12.画线句“荐绅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B.有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C.因为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D.因为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怨郭某,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13.“愫以清节特闻”的原因不仅有“”,更在于他自身具有的、、的品质。

这可以从文中第一段、的事情中表现出来。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8分)【答案】11.做将要12.A13.兄之教(也)刚正不阿(正直公正、不徇私情、廉洁守法、不畏权贵、不同流合污)忠君爱国他拒绝和走后门的人来往他从国家大义来(公正)回复同年朋友的批评。

金山、长宁区(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东方朔设奇相救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ǐn):哀怜。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益.死之速耳()(2)汝宜速去.()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慎勿言,但屡顾帝。

A.(你)谨慎地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B.(你)千万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