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6期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代晓慧李龙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林业局,宁夏隆德756300) 摘要阐述了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介绍了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设施果树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6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12—02
一种栽培方式,进行反季节生产,加强对其生长发育规律的
研究和探索,是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栽培技术。 2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2.1设施果树品种选择技术 2.1.1品种选择原则。设施果树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 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品种在设施栽培中尤为重要.一般选择 下列类型的品种:一是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结实 率高、易丰产的品种;二是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 适口、商品性强、质量好的品种;三是选适应性强、尤其是对 温湿环境条件适应范围宽、耐弱光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四是 选树体紧凑矮化易花早果的品种。 2.1.2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设施桃树品种有曙光、五 月火、瑞光2号、早红密等;设施葡萄品种有京秀、无核白鸡 心、矢富罗沙等;设施杏树品种有金太阳杏、凯特杏等;设施 李子品种有大石早生、早美丽等。 2.2设施果树的低温需冷量和破眠技术 低温需求量是决定扣棚时间的首要依据。只有当果树
工补充,常用光源有荧光灯(4-100W)、水银灯(350W)、齿 化金属炎(400W)等。⑤选择适宜的树体结构。⑥加强对树
体的综合管理。 2.3.2温度的调控。棚内升温初期一定要逐渐进行,切忌升 温过猛、过快,并注意在扣棚前lO-"15d先覆盖地膜,增加地 温,以保证根系极早活动,向上供应水分。温度升降的主要 方式是揭帘、通风控制。不同树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温度需求 见表1。 表1不同树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温度需求
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设施果树栽培概述•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设施果树栽培的技术•设施果树栽培的病虫害防治•设施果树栽培的未来发展目录01设施果树栽培概述设施果树栽培是一种通过利用温室、大棚、人工光源等设施,对果树进行提前或延后栽培的方法。
它是一种能够人为调控果树生长环境,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并实现反季节生产的农业技术。
根据设施类型,设施果树栽培主要分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
根据栽培方式,设施果树栽培主要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避雨栽培等。
设施果树栽培的意义通过设施栽培,可以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反季节生产缓解气候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实现农业现代化设施栽培可以实现果树的反季节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设施栽培可以缓解气候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减少自然灾害对果树生长的危害。
设施栽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02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设施果树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合成有机物质,为果实生长提供支持。
光合作用光周期现象光的分布不同果树需要不同的日照长度和强度,了解光周期现象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设施栽培方法。
设施内的光照分布会影响果树生长,合理布局灯光位置和强度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030201每种果树都有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范围,设施栽培需精确控制温度以满足果树生长需求。
生长发育温度日夜温差对果树生长有影响,保持适宜的温差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温度变化在冬季,设施内需要加热以保持温度;在夏季,则需要冷却以降低温度。
加热与冷却设施内的空气湿度会影响果树的蒸腾作用和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对果树根系生长和水分吸收有重要作用,需合理控制以避免过度或不足。
土壤湿度通过通风、喷雾或加湿器等手段调节设施内的湿度,以适应不同果树的需求。
湿度调节水分平衡设施内土壤的水分平衡对果树生长至关重要,需考虑土壤水分蒸发、果树蒸腾作用等因素。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是一种以设施为条件,利用环控技术、营养液技术等方法,进行果树栽培的现代化果树栽培技术,本文将从原理与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原理1. 环境控制原理设施栽培的关键在于环境控制,在设施内进行果树栽培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从而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和成熟。
环控技术主要包括通风、空气循环、加热、降温、增湿和除湿等方法,用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浓度、酸碱度等因素,以满足果树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2. 营养液技术原理设施果树栽培通常采用营养液技术,也就是将营养液直接用水浇灌,通过根系吸收直接提供营养素。
营养液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对根系及时供应肥料、避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从而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营养液中的酸碱度、盐度和营养成分浓度等参数,对果树生长发育进行控制和调节。
3. 栽培方法原理设施果树栽培一般采用垂直栽培法、水平栽培法、空间栽培法等栽培方法,其中垂直栽培法主要是通过垂直栽培架将果树向上生长,从而减少植株间的空气交换,更容易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达到优化生长条件的效果。
水平栽培法则是根据果树本身的习性,将果枝平铺在水平传送带上,从而增加果树的叶面积,并减少杂草生长等现象,更好地保护果实。
空间栽培法则是通过环绕式的栽培方式,将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二、应用1. 现代化果树栽培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是现代化果树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环境控制、营养液技术和栽培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加速果实成熟过程,使果树快速转化为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产物。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果树栽培走向工厂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设施栽培可以在室内进行,无须担心受到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用环控技术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果品。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生态果树栽培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探索果树栽培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之间的关系。
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要点

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要点1果树设施栽培原理与类型1.1果树设施栽培原理果树设施栽培原理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改变果树生长发育光照、温度、水分、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实现果树生长的促早、延后及改善果实品质等特殊的栽培技术[1]。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果树的栽培形式、日常管理、修剪枝叶、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环境对果树的不利影响,让果树安全度过休眠期。
1.2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种类中国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冬季和春季缺乏新鲜的水果,所以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以供应春季和冬季的新鲜水果为主,也就是通常说的反季节水果。
一种方式是促进果树快速生长发育,让果实在每年的早春成熟上市,另外一种方式是延长水果的生长周期,让果实在秋末或者冬初成熟。
1.2.1促成栽培技术促成栽培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让果树在没有开始进行休眠或未完全结束自然休眠的状态下,让果树提前进行休眠或打破自然休眠的状态,让果树提前进到下一个生长环节,在这种条件下果实可以提前成熟,提早上市。
比如青岛种植的樱桃可采用促成栽培技术[2]。
1.2.2延迟栽培技术延迟栽培技术通过培育一些晚熟的水果品种或技术手段延缓水果生长速度,从而延长水果成熟的时间,让果树在晚秋或初冬时节成熟。
延迟栽培技术应用较少,目前只在葡萄、桃子等少量水果中应用。
1.2.3促成兼延迟技术促成兼延迟技术是将促成技术与延迟栽培技术结合起来,让果树在一年之内多次开花结果,达到一年两熟或三熟,提高果树产量。
2果树设施栽培技术要点2.1选择合适的品种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与果树品种关系密切,不同的果树品种选择的果树设施栽培方式也有差异。
在选择果树品种时,需选择促花简单、产量高、结实率高、抗逆性好的品种,这样才能确保果树产量和质量[3]。
目前种植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以促成栽培技术为主,因此,在选种时,需选择优质早熟的果树品种。
以樱桃为例,适合棚栽的樱桃品种主要有红灯、早大果、红樱桃、意大利早红品种;蓝莓品种有奥尼尔、莱格西、公爵、绿宝石、赛拉等。
果树设施栽培

果树设施栽培果树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运用设施栽培技术来进行果树的栽培。
本文将介绍果树设施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果树设施栽培的概述果树设施栽培,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搭建设施,对果树进行栽培的一种栽培方式。
设施栽培可以为果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使果树在非理想生长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质量。
二、果树设施栽培的设施选择1. 温室温室是一种常见的果树设施栽培形式。
温室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果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温室中栽培果树,可以延长果树的生长周期,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2. 塑料大棚塑料大棚也是一种常用的果树设施栽培形式。
塑料大棚可以有效遮阳、抗风防雨,为果树提供较为理想的生长环境。
与传统的露天栽培相比,塑料大棚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并且能够延长果实的成熟期。
3. 隧道栽培隧道栽培是一种将果树生长通道封闭的栽培方式。
隧道能够提供稳定的气温和湿度,避免果树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果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1. 温度控制在果树设施栽培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根据果树的生长特性和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调节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
如在春季,可提高温度促进果树的开花和生长;在夏季,应控制温度避免果实过快成熟。
2. 光照管理光照是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设施栽培中,采用合适的遮阳和补光措施,确保果树获得适宜的光照。
过多的光照会导致果实受损,影响品质;而过少的光照会限制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3. 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
在设施栽培过程中,根据果树的需水量和生长状态,科学浇水,并且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果树充分吸收养分,促进果实的发育。
4. 营养管理果树在设施栽培中通常需要通过施肥来获得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果树的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肥料,并定期进行追肥和修剪,以促进果树的茂盛生长和丰产。
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及关键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及关键技术作者:姜顺议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2期摘要:在分析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的基础上,从果树品种的选择、低温需冷量、破眠、环境调控及控长等方面探讨了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关键技术1 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当果树露天栽培在自然环境下,多因其生长发育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被迫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果树的产量、品质受到制约。
而设施果树栽培则是人为地为果树创造一个适宜于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并对该环境条件进行人工调节,以促进果树提前发芽、开花、结果,使季节性的果树顺利度过其自然休眠期,便于进行反季节的果品生产。
从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来看,其主要优势在于:①避免自然灾害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②对果树成熟期进行调节,使果实的产量、品质得以提高;③利于果树种植区域的扩大;④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果树进行设施栽培应因地制宜,符合当地果树的生长环境。
2 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2.1 果树品种的选择①选择发芽较快、开花较易,且结实率较高的品种;②选择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及自然休眠期短、休眠易被人工打破的品种;③选择生命力较强、能够适应相对于较恶劣的温室环境(如光线较弱、环境温湿);④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适合当地需要的品种。
2.2 低温需冷量技术提供果树足够的需冷量是保证果树自然休眠、扣棚后能够在设施条件下实现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设施果树栽培实践中,多采用“人工低温集中处理”技术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冷量。
即当外界环境平均温度低于10℃时,一般为7~8℃,扣棚保温开始。
同时,为保证保温效果,可将草帘或草苫覆盖在大棚上。
注意揭放草苫的时间正好与正常保护时的时间相反,即于夜晚期间将草苫揭开,创造风口,对果树进行低温处理;白天将草苫盖上,风口关闭,使大棚内夜晚蓄积的低温得以保持。
在低温处理时间上,多数落叶果树为期20~30天,即可使果树顺利通过自然休眠。
2.3 破眠技术实践栽培中,多采用人工方法来实施破眠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探讨

Z a i p e i j i s h u一、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原理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人为创建适宜果树生长的环境,也就是通过调控湿度、温度以及日照等气候条件,来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和调控开花结果的时间,促进果树生长周期整体缩短,从而实现果树的最优化生长和发育等,从而获得最大的种植效益。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能够灵活的控制林果业的生长和发育,从而避免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农业损失,而且通过掌握林业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可以人工培育现代林果业,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和发展。
二、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1、修剪果树修剪主要是指的是冬季修剪,这个阶段修剪对果树造成的损害最小,并且达到最好的修剪效果,从而可以控制设施内果树的生长,从而将果树的生长结构优化。
设施栽培的果树,修剪果树的树枝比例占整个果树的10%左右。
当设施内的果树发生病虫害或者枝繁叶茂时,这个时期是需要进行修剪的,从而促进果树的更好的生长。
设施果树的修剪主要针对的是主树枝,而果枝较小的时候则无需修剪。
在具体修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果树生长的实际效果以及设施果园的大小等,除此之外果树的生长质量以及果树的品种、培育方式等也需要注意。
2、人工破除休眠设施果树栽培需要人工破除休眠。
破除休眠主要目的是在低温状态下保持果树的生长,也就是通过人工降温的办法来确保果树的生长良好,并且提前使得果树适应低温环境,这个温度环境保持在0-7摄氏度之间,这样就可以满足果树生长的低温和积温,进而进一步促进果树的生长和发芽。
人工破除休眠的操作方式是在日照丰富的条件下,盖上薄膜或扣上大棚,使得设施内的果树能够成功的度过低温休眠期,这样就可以促进果树快速的生长。
3、人工授粉实施内果树栽培过程中,人工授粉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人工授粉指的是设施果树在开花期间,对于没有成功授粉的果树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进行人工点粉或者人工授粉,这样就可以促进果树的正常开花和正常结果。
在人工授粉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储存花粉或者具有相应的授粉果树;在果树开花结果期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粉,这样就可以保证果树能够按量授粉以及按时授粉等,从而确保果树的增产和增效,促进设施农业的进步。
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及关键技术

关 键词 : 设施果树 ; 栽 培 原理 ; 栽 培技 术
1 设 施果树 所具 有 的栽 培 原理
设 施 果 树栽 培 技 术 旨在 通 过 对一 个 利 于 果 树 成 长 的 环 境 进 行 营造 , 促 成 果 树较 快 的 开 花结 果 , 减 免 季节 因素 对 果
2 . 2 低 温 冷 量 以及 破 眠 技 术
盖地膜 , 这 样 能 够 提 升地 面 温 度 , 使 得 果 树 根 系 能够 提 前 活
动。
果 树扣 棚 工作 不 能 出于 自身 意愿 而任 意进 行 , 这 是 由于 周 围环境 的变化 会使 果树 被 强制 进入 自然休 眠状 态 , 此 时 如 果 没 有充 足 的低 温需 冷量 ,果 树 很难 顺利 度过 自然休 眠期 ,
2 . 3 . 3 针 对湿 度所进 行 的调控 。 当天气 晴 好时 , 应 该对 棚 内加 以适 当通 风 以及 降湿 。在 温度 较 低 的季节 期 间 , 白天 应 该 尽 量把 棚 内温度 控 制在 2 0~2 5 ℃期 间 , 晚上 , 应该 将 棚 内
温 度控 制在 5 ℃之 上 。 另外 , 调 节棚 内湿 度可 以利 用地 面浇 灌
扣棚 时 间 不 合 理 的事 情 , 其 中, 由于扣 棚 时间 过早 而 造 成 的
2 . 3 . 4 控 长技 术。在进 行果 树栽培 的过 程 中 , 一定 应 注意 使根 茎 比地 面高 出 2 ~ 3 e m; 限制果 树根 部生 长 的一个 有效 手
段 是起垄 栽 培技术 , 除 此之外 , 它 也具备 防涝 功 能。这 是 由于
均 能 够 打破 休 眠 , 可 是它 们 尚不具 备 稳 定 的效 果 , 且 外 部 环 境 对 它 们 的影 响较 大 , 因此 , 还不 能被 大 规 模地 投 入 到 生 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摘要阐述了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介绍了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以期为设施果树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6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12-02
设施果树栽培是人为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促使果树提前早发芽、开花结果。
但设施栽培技术及模式化管理与自然栽培相比区别较大,现将果树设施栽培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
设施果树栽培的管理方式有别于露天栽培。
在自然界,落叶果树都是由于外界环境不适宜于其生长发育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而设施栽培是人为创造可控的适宜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其生长发育,把果树生长期提早的一种栽培方式,进行反季节生产,加强对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是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栽培技术。
2 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2.1设施果树品种选择技术
2.1.1品种选择原则。
设施果树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
栽培的成败。
品种在设施栽培中尤为重要,一般选择下列类型的品种:一是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易丰产的品种;二是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适口、商品性强、质量好的品种;三是选适应性强、尤其是对温湿环境条件适应范围宽、耐弱光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四是选树体紧凑矮化易花早果的品种。
2.1.2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
设施桃树品种有曙光、五月火、瑞光2号、早红密等;设施葡萄品种有京秀、无核白鸡心、矢富罗沙等;设施杏树品种有金太阳杏、凯特杏等;设施李子品种有大石早生、早美丽等。
2.2设施果树的低温需冷量和破眠技术
低温需求量是决定扣棚时间的首要依据。
只有当果树满足其需冷量,通过自然休眠后,扣棚才能使果树在设施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果树完成自然休眠的最有效温度是0~
7.2℃的低温累积小时数(称为需冷量),而10℃以上或0℃以下的温度对低温需求的累积基本无效。
一般说,桃的需冷量在800~1200h,杏的需冷量为500~900h,李子的需冷量为700~1000h,葡萄的需冷量为1000~1500h。
生产实践中,常采用“人工低温集中处理法”,即当深秋季节平均温度低于10℃时(一般7~8℃),开始扣棚保温,大棚除覆薄膜外还要加盖草帘或草苫,只是草苫的揭放与正常保护时正好相反,
夜晚揭开草苫,开启棚内风口作低温处理,白天盖上草苫并关闭风口,保持夜晚低温。
大多数落叶果树按此种方法集中处理20~30d,便可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以后进行保护栽培即可。
在宁夏深秋,初冬气温低,累积量时间长。
因此扣棚通过自然休眠的时间短。
当进行保护栽培时气温低,需棚内加温,正常情况下均在12月底扣棚升温。
目前生产中用人工方法代替低温随时打破休眠的技术,在葡萄生产上用石灰氮打破休眠。
石灰氮是氢氨基化钙,葡萄经石灰氮处理后,可比未处理的提前20~25d发芽,且发芽整齐。
使用前用1kg石灰氮对5kg 40~50r2的温水放入桶或盆中,不停搅拌,充分浸泡2h以上使其均匀成糊状,且加入适量展着剂,然后用小毛刷取适量均匀涂抹在结果枝部的两侧芽眼处,涂抹长度为枝蔓的2/3,涂抹后的枝蔓顺行贴到地面盖薄膜保湿3~5d。
2.3果树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果树设施栽培为植株生长创造了特殊的可控小区环境,而不是对露天自然条件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最适宜环境模型不相同,应根据当地条件区别对待、灵活调控。
影响果树设施环境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和湿度。
2.3.1光的调控针。
针对果树设施内光照强度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的特点,在光照因子的调控上具体措施有:①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
常用有普通、无滴、温反射、复合功能棚模等,可根据经济状况选用。
②棚室结构要合理。
在保证环境条件下便于
调控、坚固耐用、抗性较强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棚体高度,以增加果树下部光照。
尽量减少支柱、立架、墙体等附属物的遮光挡荫。
③铺设反光地膜,在棚内地面或墙体挂竖镀铝膜,利用反射光增强光照。
④人工补充,常用光源有荧光灯(4~100w)、水银灯(350w)、齿化金属炎(400w)等。
⑤选择适宜的树体结构。
⑥加强对树体的综合管理。
2.3.2温度的调控。
棚内升温初期一定要逐渐进行,切忌升温过猛、过快,并注意在扣棚前10~15d先覆盖地膜,增加地温,以保证根系极早活动,向上供应水分。
温度升降的主要方式是揭帘、通风控制。
不同树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温度需求见表1。
2.3.3湿度的调控。
设施内空气湿度的调节仍较传统,湿度过高时可通过风口放风降湿;湿度小空气太干燥时,主要通过地面浇灌和空间喷雾来调节。
土壤湿度的调节主要采用控制浇水次数和每次浇水量来实现。
不同树种不同时期控制的相对空气湿度见表2。
2.4提高设施果树坐果率的技术
2.4.1养根牡树,提高贮藏营养。
特别是建园时,必须进行带状(80cm×80cm)或穴状(80cm×80cm×80cm)的改土培肥。
注重有机肥进行1年1次集中施入,保持养分的均衡供应。
2.4.2适时扣棚,切勿超年生产。
超早扣棚加温,果树没有通过
自然休眠,经保温后花勉强开放,但花不整齐,尤其是花粉生活力大幅降低。
因此,设施果树栽培时,果树必须完成自然休眠,才能进行保护生产、正常开花结果,实现丰产。
2.4.3人工授粉。
栽植时配置授粉树,同为主栽品种,可隔行定植,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4:1,花期用“鸡毛弹子”,即授粉或人工点授,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花粉贮备制度”就是先采集露天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贮存于0~-20℃(-20℃为最佳)的低温下,待棚内花期开放时采用人工点粉、喷粉等方法授粉。
2.4.4棚内放蜂。
花期棚内放蜜蜂或壁蜂进行辅助授粉,目前提倡壁蜂授粉效果好,饲养管理简单,值得设施果树栽培大力推广。
一般每棚放置蜜蜂1~2箱,壁蜂100~200头。
2.4.5喷生长调节剂。
在花期喷0.3%硼砂+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或300倍稀土微肥2~3次,均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2.5设施果树的控长技术
2.5.1限根生长。
根系是决定果树生长发育的主体器官,通过调节设施果树根系的分布、类型和生长节奏,可以较好地控制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限根主要是限制垂直根、水平根的数量,引导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长,促进吸收根的发生。
限根的方法有:①果树浅,在栽植时,根茎要高于地面2~3cm。
②起垄。
是限根生长最为方便有效的方法。
栽植时先起垄,以提高地温,促进吸收根大量发生,有利于树体矮化紧凑、易花早果,也利于果园管理和更新。
③容器限
根。
是把果树植株栽于单个容器中,然后建棚进行设施栽培。
常见有陶盆、袋式、箱式3种类型。
其他限根技术还有底层限制、根系修剪等方法。
2.5.2喷生长调节剂。
生产中常于揭棚后,经过修剪整形促花生长,为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形成而采用的技术,生长中使用最多的是在7月对树冠喷100~200倍15%的多效唑、pbo等抑制剂,蘸新梢顶尖,控制旺长,以达到控冠促花的目的。
2.6设施果树树体综合管理技术
同露天自然栽培相比,设施果树在树体综合管理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高土温,使地上地下生长发育一致。
扣棚前30~40d 棚内地面全部覆盖地膜。
②扣棚至开花前,枝梢喷1%~3%尿素1~2次,促进花芽发育。
③根据树体、品种特性及定檀密度,采用合理树形。
核果类采用“丫”字形、开心形、钫锤形。
④正确采用修剪技术。
冬剪以疏为主,主要疏除挡光大枝、外围竞争枝、弱枝。
多保留中短枝,及时回缩复壮结果。
增加棚内修剪次数,及时抹除萌芽和摘心,疏除稠密的副侧枝和无果枝,节省养分,改善通风透光。
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一般流动授粉或点授花期进行2~3遍,提高坐果率。
⑥适时疏果。
坚持壮枝果的原则,疏去过晚花。
花后3周去除畸形果、小果,双果留1个,一般长果枝留1~4个,中短果枝留1~2个,尽量留侧果。
少留背上果和背下果,留果间距15cm 左右,做到果实分布均匀。
⑦加强叶面补肥,坐果后每隔10~15d
进行叶面喷肥,前期以氮为主(0.2%尿素),后期以磷钾肥为主(0.3%磷酸二氢钾)。
⑧肥水管理。
秋施有机肥,施肥量较露天栽培增施30%,以利改土,培养壮树,增加贮备;适当减少和控制无机肥的使用数量,约为自然条件下的1/3~1/2;由于自然蒸发量减少,应减少棚内果树的浇水次数和数量,避免大水漫灌。
⑨病虫害防治。
棚内病虫害除用化学农药防治外,虫害主要用农业措施防治。
如棚内挂黄板、主干涂药环、人工摘除虫梢。
⑩高度重视揭膜后的树体管理,采用重回缩,促发1级枝条生长量,控制多级萌发和旺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花芽质量,保证枝条壮实,养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