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部分——5《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部分——5《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第五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一、《诗经》的艺术成就1、鲜明的形象性《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

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

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

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树,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于何勿思!《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A、朱熹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诗集传》)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

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

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

《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用赋的手法来抒情:如《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B、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喻。

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

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

《诗》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

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是一首新颖别致的禽言诗。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关键词:《诗经》;影响;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它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由于一些诗的作者,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因而能真实地、具体地反映出阶级对立的某些现实情景,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

《伐檀》《硕鼠》《七月》诸篇,反映了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现实,表达出他们的不满情绪和反抗精神。

《七月》铺开劳作不息而一无所获的画卷,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揭示了残酷剥削的现实:一方面是“无衣无褐”,一方面是“为公子裳”“为公子裘”,一方面“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一方面是“获稻”以酿“春酒”。

两种生活的对比,深刻地揭露出生产者与占有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剥削阶级贪婪的本质。

《伐檀》提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狙兮?”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揭示了剥削的实质。

《硕鼠》愤怒地喊出:“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不仅表达了农奴以逃亡来反抗剥削压迫的精神,而且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使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结合起来。

《茉苜》具体地写出了妇女的劳动场面,用“采”“有”“掇”“捋”“祜”描绘劳动时的动作和程序,从而反映出妇女在劳动中欢快之情。

《式薇》《鸨羽》诸作则由于不堪残酷的劳役,人民发出了“式微”之叹,面对“王事靡监”提出“其有极”的质问。

诗中用“中露”,“泥中”极尽劳作之苦的渲染,用“父母何德”为不堪劳作的情景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同样是劳动,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指导下,却写出劳动的颂歌和被压迫者的痛苦这两个不同方面。

在大量的爱情诗篇中,既写出了纯洁爱情在男女青年心灵中的价值,不惜以死殉情,也写出了爱情被伤害和毁灭的社会原因,对剥削制度提出控诉。

众多诗篇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古代社会青年男女在爱情问题上的斗争、痛苦、幸福和悲伤,向人们证明它们是不合理的社会的产物。

诗经的价值及其艺术成就

诗经的价值及其艺术成就

诗经的价值及其艺术成就《诗经》是中国古代由口头文学创作转化为书写文学创作的第一部诗集,是中华文化代表性的元典,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是西周先进的人文精神与上古民歌、祭歌的优良的艺术经验,是在汉语和文学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诗经》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是中国上古社会生活及文化精神的凝聚和艺术的升华。

它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昭示着后人,成为后世社会文化教育的光辉经典和文学创作的永恒楷模,在中国后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比其他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要远为巨大的影响。

(一)《诗经》的语言价值---奠定了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诗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材料,构造出生动感人的篇章。

《诗经》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书面语,是在先秦全民共同语的基础上规范化的语言,它对我国书面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诗经的基本体裁形式是四言体,常常四句十六字即十六个音节便能成为内涵丰富又可吟唱的动人诗章。

这种诗歌艺术形式一经形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基本样式之一。

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但基本词汇不变。

《诗经》中有一部分词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基本词汇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形象生动的固定词组,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语言财富,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

同时,《诗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格,诸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对偶、衬托、排比、顶真、回环、双关、叠字、叠句、双声、叠韵等等,都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二)、《诗经》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史的光辉起点《诗经》的创作,标志着人们已经摆脱了远古时期神话宗教阶段的文化氛围,开始将目光转向最为现实的人生之途;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用清醒的实践理性精神来认识诗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言志”和“载道”的功能,开始在一定的诗学观念下进行着目的明确的自觉创作。

《诗经》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直接为政治改革、为揭露社会弊病、为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一些优良的艺术经验,对中国文学两千余年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简要叙述《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简要叙述《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经》的艺术特点1. 真实性《诗经》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真切的生活情感而著称。

其中的许多诗篇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田园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百态,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真实风貌和群众生活的真实面貌。

2. 抒情性《诗经》不仅是一部反映社会风貌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了抒情情感的诗歌集。

其诗篇多以爱情、离别、思念等情感为主题,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3. 多样性《诗经》包含了风、雅、颂三类诗歌,内容涉及了政治、社会、风俗、风景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诸多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丰富多彩。

二、《诗经》的影响《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先秦时期至宋代,我国文学家们不断地在《诗经》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风格和传统。

2.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也影响了世界文学。

它的抒情性和真实性赢得了世界各国文学家的赞誉,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部具有千古之名的文学巨著,《诗经》以其真实性、抒情性和多样性的艺术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

它所展现的深刻的生活情感和丰富多彩的题材,使其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总结回顾,《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鲜明特色和卓越成就,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为世界文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诗经》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及影响,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这部伟大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总集,全书包含《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所收诗歌大多为东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 前7世纪)的作品。

诗经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上的成就:诗经的诗歌型式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人流传的几种主要诗体:抒情诗、描写诗、祝酒诗、讽谏诗等,不仅表现出古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看到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趣味性。

二、内容上的成就:诗经所收录的诗歌,表达了古人在处理社会生活问题上的智慧与见解,充满着对人生和社会的热情和深刻思考,因而也常被当作古代文学最宝贵的文学财富。

三、格律上的成就:诗经注重诗歌的形式和格律,使用的格律类型也很多,如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新诗等,这些格律都被当今的诗人所广泛采用,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中国文学概论《诗经》及其艺术成就

中国文学概论《诗经》及其艺术成就

我国文学概论《诗经》及其艺术成就一、《诗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1.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了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3. 《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涵盖了当时的各种生活场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经》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1. 文学价值:《诗经》的文学价值在于其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俗和人情,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2. 语言艺术:《诗经》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行文流畅自然,表达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其中的《关雎》、《蒹葭》等篇章,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情感的抒发,都体现了优美的语言艺术。

3. 艺术表现:《诗经》通过对各种主题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古代诗人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追求,为后世的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三、个人观点及总结在我看来,《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不仅反映了古代我国社会的生活和风俗,更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其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深入研读《诗经》,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通过撰写本文,我对《诗经》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重新审视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希望今后能多多阅读和研究我国文学经典,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也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一同探讨我国古代文学的美丽与魅力。

在文章的构思和撰写过程中,我对《诗经》及其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这份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启发,也期待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与您一同探讨我国古代文学的美丽与魅力。

《诗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宝藏,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据。

作品中饱含着多彩的精神文化,尤其是在创作手法上表现出的卓越艺术成就。

首先,诗经在文学抑扬顿挫的表现手法上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成就。

以《国风·商颂》为例,它采用抑扬顿挫的表现手法,表达的是生机勃勃的节奏,以象征性的形式展现出人类生活
作物花草状的情绪变化,描绘中华大地处处充满繁花。

此外,诗经中独特的韵律节奏也体现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它采用五言七言格式,牢牢把
持住旋律节奏,运用韵脚、韵头、韵尾、韵首等传统韵律书写技法,塑造出不同意象,提
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令人难忘。

最后,诗经作品中及其丰富的内容构图也反映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以《小雅·夔之》为例,它把古代内容流派描绘地简洁有力,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古代社会的运转状态,揭
示出古代文化品格的深刻内涵,对研究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诗经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称颂的成就,是象征着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宝藏,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因作品众多,内容博杂,历时久远,作者不一,地域各异,艺术成就与风格自然是难以划一。

但从总体而论,其艺术成就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诗经》的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正概括了这一创作精神。

《诗经》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

如《豳风·七月》即以真切的生活感受和质朴的艺术手法展现农夫们的劳动生活图景。

至如讽怨诗、婚恋诗、征役诗都无不透视着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的真实体验。

《豳风·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诗歌描写了周族早期的农业社会生活情况,是现存最古老的农事诗。

这首诗的社会背景向有争议,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初期社会等说法。

诗歌形象地描写了三千年前农民的衣食住行,真实地再现了农民们的农业劳动生活。

诗歌共八章,一章总写农夫冬日的困苦与春日的农事生活;二、三章写妇女们的桑蚕纺织等劳动生活;四章写秋后狩猎;五章写岁末准备过冬;六章写农夫们的食物;七章写农事完毕还要服杂伇;八章写储冰、祭祀、收获、宴会。

这首诗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赋的表现手法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尤其是以朴素的白描手法描写景物和生活画面相当出色。

其艺术结构以节令为经,以衣食住行为纬,纵横交错,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画面。

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正笔与闲笔、时景与本事相生相映,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它启示人们不要把文学看成茶余饭后仅供消遣的东西,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诗经》可谓是历代民歌承袭的渊源,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出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3、【诗经•国风•邶风】 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 偕老。 悠悠我思——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我心悠悠——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诗经•国风•庸阝风】 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5、【诗经•国风•唐风】 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悠悠苍天——父母何食?悠悠苍天!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二、《诗经》中的名句与成语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一、诗经名句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 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 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 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作为一部乐歌总集, 它的作者不一,地域不同,内容各异,艺术风 格也多种多样。
第 二 章 《 诗 经 》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真实 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 痛苦和希望。通过对当时生产、劳动、战争、徭 役、爱情、婚姻、家庭、祭祀等的描述,真实而 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达了民众的理 想和愿望。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暗喻:“我心非石,不可转也”(《邶风· 柏舟》);
借喻:“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 氓》); 博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如蛾眉”(《卫风· 硕人》)
3、兴
(1)定义: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分类及功用: A、发端起情和定韵--《秦风· 黄鸟》等7篇
1、赋 (1)定义: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2)功用: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A、铺叙、敷陈-----《七月》、《公刘》 B、抒情--《无衣》、《将仲子》、《静女》 C、写景------《小雅· 无羊》
2、比 (1)定义: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比拟) (2)类型: 明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 采葛》);
二、《诗经》的影响
1、《诗经》——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建安诗歌旧题写时事 陈子昂《感遇诗》倡导“风雅兴寄” 杜甫新题写新事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美 刺手法因事立题的 “讽喻诗”
(二)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 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 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
先 秦 文 学
二 、 《 诗 经 》 的 影 响
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 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 喻作品 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 色
赋--------赋体文学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诗经•国风•郑风】 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邂逅相遇——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9、【诗经•国风•魏风】 夙夜无寐——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10、【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诗经•国风•曹风】 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12、【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风雨漂摇——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三)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 道路 从文学史发展的实际看,一种新的文学 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 予以加工发展。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附录:一、参考资料
孔颖达:《毛诗正义》 朱熹:《诗集传》 方玉润:《诗经原始》 陈子展:《诗经直解》 程俊英:《诗经译注》 余冠英:《诗经选》 蒋立甫:《诗经选注》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 •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 磨。 1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 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 也值得引以为戒。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 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 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 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13、【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14、【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同仇敌忾——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5、【诗经•大雅•荡之什】 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 之。 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1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 养活你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 那 理想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 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16、【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17、【诗经•小雅•白华之什】 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18、【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 攻玉。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6、【诗经•国风•卫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 凝脂。 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 盼兮。 泣涕涟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笑晏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7、【诗经•国风•王风】 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一日 不见,如三秋兮!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递增法--------《王风· 采葛》; 递减法--------《召南· 摽有梅》; 连续叠句------《鄘风· 相鼠》;
间接叠句------《小雅· 南山有台》.
从句式看(总句6282,四言句5624),90%以上是四 言句式,也有一些突破此定格(1、2、3、5、6、7、 9),在整齐中显出参差错落之美。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B、起兴形象与下文有相似特征--《关雎》、《桃 夭》 C、起兴对正文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和烘托形 象作用---《蒹葭》
(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 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 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19、【诗经•小雅•小旻之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 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 20、【诗经•小雅•桑扈之什】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21、【诗经•颂•闵予小子之什】 高高在上——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22、【诗经•颂•商颂】 无所适从——寝成孔安,无所适从。
二、诗经的成语
1、【诗经•国风•周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2、【诗经•国风•召南】 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先 秦 文 学
第 二 章 《 诗 经 》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它咀嚼着 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 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 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