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行业评审组评审范围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细则-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细则正文:----------------------------------------------------------------------------------------------------------------------------------------------------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细则(1986年5月12日)第一条为了鼓励科学技术进步,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奖励的范围包括: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推广、采用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科学技术管理以及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等。
第三条科学技术进步奖暂设到省级,每年评定一次。
第四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应用于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经过实践证明确实具有省内先进技术水平,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推动省内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的。
2、在消化、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中,有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3、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资源开发利用、传统工艺复兴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有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4、在科学技术管理、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以及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中,有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5、在学术上有所创新,达到本学科最先进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有普遍指导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的。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包括中央驻豫单位及个人)完成的科学技术项目,凡在我省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符合本细则第四条规定,均可申报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技进步成果奖励规定

科技进步成果奖励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科技进步成果奖励的范围、标准、审报、审批以及发放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部门和员工;适用于公司科技进步奖励的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无3 总则3.1 为了进一步强化公司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其他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政策,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3.2 公司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科技进步精神,贯彻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科技进步成果奖励工作。
4 管理职能4.1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科技进步成果奖励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年度成果申报、科技成果的评审、成果奖励发放、相关资料的整理、保管等。
4.2 科技成果评审组负责科技成果的评定及公告。
4.3 公司总经理负责科技成果的审批及奖励标准的确定。
5 管理内容及程序5.1 成果奖励范围5.1.1技术改进、自动化应用和持续改进项目。
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公司经营发展带来实际经济效益;5.1.2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在性能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科学技术、理论上有所突破。
5.1.3自主研发取得国家专利项目。
开发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性能方面形成公司自主技术产权并取得专利;5.1.4拓展公司业务项目。
跨越本行业范围提出并取得有发展潜力产品项目,逐年为公司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5.2 成果评价等级5.2.1 一级:新材料研发突破,为公司带来长期效益、巨大贡献的;拓展跨行业新业务,为公司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5.2.2 二级:重大技术改进、重大自动化项目、发明专利等,为公司节约成本或产生经济效益当年不低于100万元。
5.2.3 三级:技术改进、持续改进、新工艺、国家专利、同行业新产品等,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当年不低于50万元。
5.2.4 四级:其他属于成果奖励范围,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低于上述标准的。
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评审工作暂行规定

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评审工作暂行规定(1997年3月21日)第一条为加速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奖励在优秀科技著作的编著出版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将优秀科技著作(科技专著、科技教材、科普图书)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凭奖范围。
第三条本规定奖励的范围是:自然科学领域内个人或集体编著的公开出版、发行的优秀科技著作。
科技著作包括:1、科技专著类;2、科技教材类;3、科普图书类。
第四条凡推荐国家奖励的科技著作应是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的科技著作。
第五条凡推荐国家奖励的科技著作公开出版发行两年以上(含两年)。
科技教材须经过两届以上(含两届的学生使用。
第六条科技著作在内容上必须有创新,有特色,文字准确,语言流畅,插图正确,图文并茂配合恰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化要求。
第七条科技著作在出版过程和图书成品质量方面(选题内容、编校、装设计、印刷、出版格式等级制均应达国家《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规定的良好品要求。
第八条科技专著、科技教材和科普图书应分别具备以下评奖条件;(一)科技专著类(包括学术专著、基础论著、技术著作和工具书)1、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总结自己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
学术专著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对国家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
2、基础论著是指作者汇集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的新成就,经过分析整理,撰写成的系统性的基础理论著作。
基础论著应有创见,有新体系、新观点或新方法,受到国内外公认和高度评价。
3、技术理论著作是指作者总结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撰写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理论性,以及实用价值较高的技术理论著作。
技术理论著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后之一:(1)阐述的新技术或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对国民经济法则有重大推动作用;(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大量深入调查,收集丰富资料数据,总结为理论,对国家决策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推荐评审工作流程

专业组评审,在《河南科技网》公告通过评审的项目。
7
行业组评审。
8
评审委员会评审,提出获奖建议项目。
9
省科技厅审核获奖建议项目,并在《河南科技网》公布.
10
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审议获奖建议项目,并作出是否同意的决议。
11
报省政府批准,下发授奖决定、颁发证书和奖金.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推荐评审工作流程
科研处
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作内容1下发推荐通知,明确推荐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2
推荐单位筛选、公示推荐项目,上报电子版、纸质版推荐材料。
3
省科技厅在《河南科技网》公示推荐项目。
4
对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公告不合格项目,接受推荐单位申诉(不受理单位、人员、类别变更等申诉)。
5
受理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并在《河南科技网》公告.
新疆通信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试行)(本办法经河南省通信学会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调动本会会员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通信行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根据河南省通信学会《关于设立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的通知》(豫通学…2009‟3号文件)精神,结合河南省通信行业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是面向本会会员单位在信息通信领域内从事建设、研发、应用、教育工作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奖项。
奖励对象是本会会员中对推动我省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提高信息通信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和个人。
本奖项是推荐参加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的基础。
第三条本奖项属授予项目和个人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第四条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是本会会员单位在信息通信领域技术创新、科研开发、工程应用、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一)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成果;(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优化网络结构,进行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三)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优秀科技专著、科技教材和科普读物。
第三章奖励等级及评选标准第五条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设一、二、三等奖。
对具有特别突出贡献的项目,可以增设特等奖。
第六条对奖励范围内的科技成果,按其科技水平、创新程度、产业化前景和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每年评选一等奖不超过2项,二等奖不超过5项,三等奖不超过10项。
第七条河南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实行公平、公正以及宁缺勿滥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涉;同类技术、不同水平、同时申报的,择优授奖;同类技术、同等水平、同时申报的,限额授奖。
第八条授奖等级根据申报项目的创新程度、技术难度、综合水平、应用范围、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综合评选,评选标准如下:(一)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并在通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重大效益的科技成果,可以评为一等奖。
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行业评审范围(试行)-

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行业评审范围(试行)正文:---------------------------------------------------------------------------------------------------------------------------------------------------- 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行业评审范围(试行)(1989年11月21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修订发布)说明本试行的《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行业评审范围》是在原评审范围的基础上,总结几年评审工作实践,综合了各行业组的意见,而进行修订的。
本《评审范围》试行本,于1989年11月21日业经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自1990年1月起试行。
本次修订主要是从条文上划清各行业组的评审范围,解决各行业组评审范围的交叉问题,修订的原则是:1.以行业划分为总则,不以行业组挂靠部门的业务管辖范围为依据。
2.通用技术、设备和材料由归口行业组评审,专用技术、设备和材料由专用行业组进行评审。
3.各行业组的评审范围,均包括新成果,推广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计算机应用类成果,上述内容在各行业评审范围中不再表述。
由于本次修订工作时间紧,涉及面大,加上我们水平所限,难免出现不足,甚至有错误的地方,我们热忱希望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奖励工作做得更好。
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机械行业评审范围1、农、牧副业通用机械:拖拉机、机械化农机具、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等。
2、通用机械及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工矿车辆、泵、风机、压缩机及气体分离设备、冷冻设备、电动工具、风动工具及其他通用机械等。
3、通用机械零部件:轴承、阀门、液压件及液力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粉末冶金、紧固件、弹簧、链条、齿轮等。
4、矿山通用机械设备:钻采设备、提升设备、破碎粒磨设备、筛选、洗选、烧结设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试行)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1986.12.15•【文号】•【施行日期】1986.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试行)(1986年12月15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奖励的目的第二条为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条例。
本条例是为奖励在各种科技岗位上进行了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了重大的甚至杰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二、奖励的范围第三条本条例的奖励范围主要是自然科学应用技术领域。
包括:(一)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二)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三)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四)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应用国外先进技术;(五)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技术基础工作(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等);(六)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研究的软科学成果。
第四条凡申请本奖励的项目不得同时申报其他国家级科技奖励(即由国务院颁发条例、国家执行的奖励)。
凡已获得其他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项目,均不得再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已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后,又申报并获得其他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项目,则应撤销该项目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三、分级奖励第五条科技进步奖分为国家级和省(部委)级。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只发给科学技术水平很高、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作用很大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获奖项目的奖励等级、荣誉证书、奖品和奖金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负责评审、批准、授予,特等奖须经国务院批准;省(部委)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奖励等级、荣誉证书、奖金额、评审组织和审批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自定,报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备案。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条件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条件
2.技术发明类项目
等级
主要技术发明支撑材料
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
一等奖
发明专利3件,或软件著作权6项,或国审(鉴)动植物新品种权1项并取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2亿元。附审计报告,或国家认证机构的测算分析报告,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二等奖
发明专利2件,或实用新型专利4件,或软件著作权4项,或省审(认定)植物新品种权1项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4000万元。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税务证明,财务证明,测算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奖
发明专利1件,或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地方标准、规程1项,或软件著作权2项,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 4区(SCI 论文)以上,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篇。
1000万元。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
4000万元。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税务证明,财务证明,测算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等奖
发明专利1件,或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软件著作权2项。
1000万元。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
3、社会公益类项目
等级
主要科技创新支撑材料
社会效益
一等奖
发明专利3件,或国家(行业)标准1项,或国家临床诊断与治疗标准1项,或发表论文中有1篇在JCR1区以上(SCI 论文)。
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56050)
水力机械(57030)
其他相关学科
3
电子信息
评审组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20)
计量学(41055)
测绘科学技术(420)
电子与通信技术(510)
计算机科学技术(520)
其他相关学科
4
化工材料
评审组
凝聚态物理学(14050)
化学(150)
生物化学(18017)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行业评审组评审范围
(2014年)
序号
评审组名称
评审范围(学科代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备注
1
农林畜牧
评审组
农学(210)
林学(220)
畜牧、兽医科学(230)
水产学(240)
其他相关学科
2
机械电气
评审组
农业机械学(41650)
矿山机械工程(44060)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45050)
机械工程(460)
动力与电气工程(470)
安全科学技术(620)
其他相关学科
6
医疗卫生
评审组
生物学(180)
基础医学(310)
临床医学(32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30)
中医学与中药学(360)
其他相关学科
7
软科学评审组
管理学(630)
经济学(790)
其他相关学科
材料科学(430)
化学工程(530)
纺织科学技术(540)
食品科学技术(550)
其他相关学科
序号
评审组名称
评审范围(学科代码)
备注
5
工程技术
评审组
地球科学(170)
矿山工程技术(440)
冶金工程技术(450)
能源科学技术(480)
土木建筑工程(560)
水利工程(570)
交通运输工程(580)
环境科学技术(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