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早期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的优化管理

紫杉醇 多西他赛 (iv & 口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吉西他滨 5-Fu 多柔比星脂质体 培美曲塞 VP-16
MINIMAL 轻微致吐风险
<10%
西妥昔单抗 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贝伐单抗 吉非替尼 索拉非尼
PRN推荐(口服抗肿瘤药)
希罗达(卡培他滨)
恶心,呕吐的管理----预防为主
高致吐(5级)化疗——预防呕吐 化疗开始前 阿瑞吡坦 125mg d1 80mg d2-3 地塞米松 10mg d1 5mg d2-3 5-HT3受体拮抗剂: 帕洛诺司琼 0.25mg iv d1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40mg d1-3 +/-劳拉西泮
诊断 手术
辅助化疗
4×EC
12×T/w
辅助放疗
定期复查,随访
病例介绍----辅助化疗
给药时间 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
给药方案 表柔比星 90mg/m2,150mg d1 环磷酰胺 600mg/m2,1000mg d1 , Q21d
2 cycles
蒽环类药物是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基石
Breast Cancer . 2014 Oct 8;8:125-33
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 而在接下来的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吐
China Antiemetic Guideline(2014). Chinese Clin Oncol 2014;19(3):261–273. Rao KV, Faso A. Am Health Drug Benefits. 2012 Jul;5(4):232-40.
早期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的优化管理 ----病例分享
严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内科
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和应对ppt课件

应对
在化疗过程中,勤查血常规了解骨髓抑制 先兆,通过调整剂量或待血象正常后再继续化 疗,必要时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瑞白等) 治疗。
白细胞减少的护理
A.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同时注意 饮食卫生。
B.保持良好的休息、睡眠及情绪。 C.使用升白药物,如瑞白等。
血小板减少的表现:出血
A、皮肤:紫斑或瘀斑,常出现于上肢或下肢的远端 肢体或粘膜上。
神经肌肉毒性
有些药物如长春花碱类(VCR,NVB)和紫杉 类可引起神经肌肉毒性,导致病人肢端麻痹, 发冷,甚至冷痛,要注意肢体保暖。
感 谢
感 谢
阅阅
读读
皮肤反应
化疗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表现为 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有时全身瘙痒,出现斑丘 疹,甚至呈剥脱性皮炎。要注意皮肤的保养,需 保持会阴部及腹股沟处局部清洁干燥。
肾小管毒性
多数抗肿瘤药物由肾脏排出,其中铂类抗肿瘤药(PDD) 对肾小管毒性较重,加之敏感肿瘤组织迅速崩解,产生高 尿酸血症和氮质血症,均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 竭。
休息,避免磕碰。
保持室内空
气湿度在50%,防止空气干燥引起鼻出血;忌
用手挖鼻和用力擤鼻。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应对 多数化疗病人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痛,腹泻或便秘
等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肠粘膜坏死脱落甚至肠穿孔。出现反应的 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化疗用药后3~4小时开始反应,亦有即刻 出现恶心、呕吐者。多数病人第一次用药反应较重,以后逐渐减 轻。
B、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吐血、口腔粘膜或牙龈 出血、便血。
C、呼吸系统:呼吸状态的改变,咳血、鼻出血。 D、泌尿生殖系统:血尿、月经过
多。 E、颅内:颅内出血,意识改变,颅内压增高,头痛。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word版)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word版)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1 前言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广泛地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等。
蒽环类药物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通常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蒽环类药物的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不可或缺,但是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
针对骨髓抑制可采用造血刺激因子(G-CSF、EPO和TPO 等)进行防治,而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作用。
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都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因此早期监测和积极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巳经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为此,我们组织国内血液病科、肿瘤科和心脏内科等领域的专家,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特点、机理、诊断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论,在原有的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指南,提供临床医师参考。
2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按照出现的时间进行分类,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可以分成急性、慢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图1)。
多数患者在蒽环类药物给药后可较快地发生心肌损伤,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
在给予蒽环类药物的数年后,超过50%的患者可发生左心室组织和功能亚临床心脏超声变化,例如后负荷的增加或收缩能力的下降。
蒽环类药物的慢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与其累积剂量呈正相关(表1、表2)。
常用蒽环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剂量可以进行换算(表3)。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急慢迟给药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常表现为心内传导紊乱和心律失常,极少在化疗的1年内发生,表现为左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可在化疗后数年发生,可表现心衰、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米托蒽醌(MIT) l60 mg/m2(用过ADM等药物,< 120 mg/m2)表2阿霉素累积剂量与心衰发生的关系阿霉素累积剂量心衰发生率(%)Von Hoff DD Swain SM400 mg/m2 3 5 550 mg/m27 26 700 mg/m218 48表3 蒽环类药物剂量换算表蒽环类药物转换系数5%发生心脏毒性的蒽环累积剂量阿霉素 1 450 mg/m2表阿霉素0.5 900 mg/m2柔红霉素0.5 935 mg/m2去甲氧柔红霉素 2 225 mg/m2米托蒽醌 2.2 200 mg/m23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理蒽环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机制仍未完全明了,现有的证据揭示与产生的自由基直接有关。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周宪方;周付荣;张印发【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nthracycline -based chemotherapy drugs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ardiac toxicity,and dexrazoxane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ac toxicity .Methods 12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40 cases in each.Patients respectively received TC ,EC,and EC + dexrazoxane treatment.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was selected as cardiac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situation of cardiac toxicity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C group,the EC solutions,EC+dexrazoxan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cardiac toxicit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P <0.05).Cardiac toxicity of EC +dexrazoxan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C (P <0.05). Conclusion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drugs for breast cancer has certain cardiactoxicity ,dexrazoxane may prevent cardiac toxicity.%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及右丙亚胺对蒽环类引起的心脏毒性的防治。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80生国塞旦匡型;Q!Q生!Q旦笠!!鲞筮垫塑g堕些丝!!竺婴!堂堕盟璺!丛鲤!堕墼Q!!:垫!Q,坠!:≥!:塑!:垫一产程。
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但对宫颈的兴奋性差,因而当出现有效宫缩时加用山蓖菪碱,能抑制官颈网状神经纤维及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宫颈的兴奋作用,使富颈松弛,恰好弥补了单用缩官素的不足,加速了产程进展‘21。
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时应有专人负责观察产程及产妇情况。
3.2山莨菪碱能降低子宫胎盘血流阻力,改善器官血流灌注,用药后迅速经胎盘到达胎儿体内,有效改善胎儿微循环,使胎心率加快,胎心率变异消失,减少了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其作用机制为:①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实验表明:山莨菪碱能明显降低高、低切变率下的伞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从而使血流阻力下降,增加器官血液灌注量。
②活跃和疏通微循环。
山莨菪碱通过阻断M受体,扩张微循环,同时,能增加微动脉灌注量,以利于胎盘血流改善。
③阻断肾上腺素能a一受体,但不能阻断B一受体,因此兴奋心脏的同时有明显的血管解痉作用H J。
我们认为,山莨菪碱与缩宫素配伍用于计划分娩,具有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安全度大,不良反应小。
我们应用260例,有50例发生轻度口干,给含化维生素C片后缓解。
30例面红,半小时后自然缓解。
2例产后排尿困难,给新斯的明0.5m g肌肉注射后解除病状。
所以,山莨菪碱与缩宫素配伍用于计划分娩是~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2]蒋德菊.魏萍.山莨菪碱促进经产妇产程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965.966.[3]余江.计划分娩中安定和山莨菪碱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6):88.[4]蔡怀芝.山莨菪碱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7(2):129—130.(收稿日期:2010—06—23)(本文编辑:王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菅卫中【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后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ec一t化疗方案用药

EC-1T化疗方案用药引言EC-1T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在该方案中,药物通过化疗的方式杀灭癌细胞,以减轻或消除肿瘤对乳腺组织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EC-1T 化疗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环磷酰胺(Epirubicin)环磷酰胺是EC-1T方案的核心药物之一,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它通过与DNA发生交联,抑制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环磷酰胺还能产生氧自由基,进一步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剂量计算EC-1T方案中的环磷酰胺剂量计算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通常,每2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100 mg/m²。
剂量的调整将基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药性。
毒副反应尽管环磷酰胺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它也会引起一些毒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恶心和呕吐:可以通过给予抗吐药物来减轻这些不适。
2.骨髓抑制:环磷酰胺会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3.心脏毒性:长期使用环磷酰胺可能导致心脏问题,如心衰、心律失常等。
4.皮肤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红、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不良反应。
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是EC-1T方案的另一种关键药物,属于微管抑制剂。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阻断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剂量计算EC-1T方案中的紫杉醇剂量也是基于患者的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通常,每2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 mg/m²。
剂量的调整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药性进行。
毒副反应紫杉醇也具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1.骨髓抑制:紫杉醇可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2.呼吸系统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系统不适。
3.过敏反应:紫杉醇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及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安全性的观察和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2012年第22卷第5期 CHINA ONCOLOGY CHINA ONCOLOGY 2012 Vol.22 No.5396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及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安全性的观察和分析谢奕彪* 边莉 王涛 张少华 吴世凯 宋三泰 江泽飞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科,北京 100071 [关键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2.05.015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2)05-0396-03*:军医进修学院,北京 100853通信作者:江泽飞 E-mail:jiangzefei@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HER-2阳性的乳腺癌具有恶性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应用曲妥珠单抗能够有效的提高pCR率。
NOAH临床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中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AT方案对比单纯化疗能显著提高pCR率(P =0.002)[1]。
目前相关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由于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均存在心脏毒性,尽管最新的Meta分析认为,新辅助化疗阶段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不增加心脏毒性风险[2],但是在新辅助化疗阶段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如何安全地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总结27例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表柔比星及多西紫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ATH方案)新辅助治疗中的相关数据,旨在为HER-2阳性患者新辅助化疗阶段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7例,均为女性,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5.6岁,均为免疫组化检测HER-2(+++)或FISH检测阳性,肿瘤长径为3~5 cm,17例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未见淋巴结转移。
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

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刘红梅;刘世专;黄卫俊;孙成晖;严伟红【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在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电脑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及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血清一氧化氮(NO)与超氧化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68.03±4.71)%、肌钙蛋白I为(0.58±0.12)μg/L与超氧化歧化酶为(73.21±6.19)U/ml水平高于对照组的(65.42±4.05)%、(0.45±0.14)μg/L、(68.64±5.4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为(50.71±8.4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1.35±9.18)μm 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08【总页数】2页(P123-124)【关键词】稳心颗粒;乳腺癌;蒽环类化疗;心脏毒性;临床效果【作者】刘红梅;刘世专;黄卫俊;孙成晖;严伟红【作者单位】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529600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将会诱发其他疾病, 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
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乳腺癌患者中常用的化疗药物, 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且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乳腺癌患者客观疗效显著提高, 生存期也不断延长[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对其心脏产生的毒性,以及探讨力素注射液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的142例乳腺癌患者,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对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进行监测,并以乳腺癌患者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前的心脏彩超为心肌评价的唯一标准,防治组应用力素注射液(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进行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对照组则不采用,比较观察两组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后其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并分析采取力素注射液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
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均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其中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经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检测出存在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22.54%(16/71);而应用力素注射液的防治组中仅1例发生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1.41%(1/71)。
结论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脏毒性,而力素注射液是一种亲脂性衍生物,其能迅速透过心脏细胞膜,具有拮抗作用,可有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认可用于防治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保护剂药物。
【關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乳腺癌;毒性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其抗癌活性强,可对抗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淋巴癌、肺癌、卵巢癌、肝癌及软组织肿瘤等),其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常用的核心药物方[1]。
但蒽环类药物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剂,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与心脏毒性。
随临床治疗肿瘤疾病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临床应用蒽环类药物的单次用量和化疗周期数均有所提高,因此,为保障蒽环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尽可能预防性地应用力素注射液,以避免患者出现心脏毒性。
现本文对比研究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留存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8~68岁,平均年龄为(46.25±4.78)岁。
全部患者均无基础性心肺疾病,且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指标检测均正常,卡式评分均≥70分。
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各组患者在基础档案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可比性分组研究。
1.2 方法
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均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测,以进行心肌评价,确保无心脏禁忌症[2],两组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种类和剂量的护肝药物。
防治组应用力素注射液进行防治心脏毒
性,而对照组则不采用。
本研究中选用注射用的力素;取1支20 mg
的力素溶于2 mL的生理盐水中,作肌内注射液,2次/d;也可转入输液袋内滴注,取2支溶于500 mL的5%葡萄糖中以进行缓慢静脉滴注,1次/d;30 min 后再进行化疗。
注意:蒽环类药物不得在力素注射液前使用;只有当阿霉素累积剂量≥300 mg/m2并需继续应用的情况下才可应用[3];虽其有保护心脏功能,但不能消除心脏毒性的产生潜力,须密切监护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得混与其它药物使用。
1.3 心肌毒性检测标准
均在化疗前对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测,是评价心肌功能的唯一标准。
若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视心肌功能受损:心脏收缩期的各壁S峰表现异常;心脏各室壁厚或运动幅度表现异常;心脏舒张期的E/A比值<1;心脏左室射血分数<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结果分析,以P<0.05为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乳腺癌患者均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具体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蒽环类药物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其可通过氧化还原成自由基,形成活性氧碎片,可直接作用破壞肿瘤靶点的结构及其功能,也会对心肌DNA造成不可逆性破坏。
因此,其有多种毒副作用,以心脏毒性最为严重。
本研究中,通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监测心脏毒性情况,并比较观察力素注射液抗心脏毒性的作用效果。
上述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检测出存在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22.54%(16/71);而应用力素注射液的防治组中仅1例发生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 1.41%(1/71)。
因此,表明力素注射液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十分良好。
总而言之,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脏毒性,而力素注射液能迅速透过心脏细胞膜,具有拮抗作用,可有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一种可用于防治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保护剂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周宪方,周付荣,张印发.蒽环类化疗药物治
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J].《实用癌症杂志》,2015(7):1041-1043.
[2] 娄柏松.含蒽环类药物不同方案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与心脏毒性对比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