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zz) 3五、心脏毒性的监测(一)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为最佳的动态监测指标。
当LVEF基数正常(即LVEF》50%)者:阿霉素达250-300mg/m2时行第二次测定;阿霉素达450 mg/m2或400mg/m2但存在相关危险因素时,行第三次测定;之后每次用阿霉素前均需测定;如果LVEF≤50%,或绝对值下降≥10%,则需停用阿霉素。
对于LVEF基数异常(即LVEF30-50%)的患者:不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每次用阿霉素前均需监测;如果LVEF≤30%,或绝对值下降≥10%,则停用阿霉素。
Schwartz等对281例具有CHF发生高危险的接受阿霉素治疗者采用此法临床观察,按原则用药后CHF的发生率为3%,而未遵循者的发生率为21%。
(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包积液、心脏大小及室壁运动异常,但对轻度和早期心脏毒性敏感性较差。
此提示可用来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以决定是否进行更进一步的准确性更高的检查。
(三)ECG及酶学变化:是非特异性的检查,不能表明心肌受损程度。
ECG发现6个导联QRS波群的绝对值降低30-40%以上时,应立即停药;如果治疗后降低超过30%,应积极的保护心肌并密切观察。
(四)心内膜活检:即能够及早发现亚临床毒性,又能与其他原因的心脏损伤相区别,是最为精确的监测手段。
缺点是有创性。
六、防护与治疗为了解决蒽环类抗癌药的心脏毒性问题,各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化疗前应了解患者有无心脏病史,检查心电图,掌握用药适应证;(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如阿霉素目前推荐剂量不超过550mg/m2;(三)选用改型换代产品,例如,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与阿霉素相比抗肿瘤活性相当或更高,但心脏毒性、胃肠道毒性、脱发等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近年来出现的脂膜包裹的蒽环类药物经研究能减少全身毒性,同时增加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国外临床试验中证明服用该制剂的患者较服用一般制剂者发生心脏毒性的数量少。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Fe3+
右 丙 亚 胺 Fe3+ Fe3+ 蒽环类抗癌药 蒽环类抗癌药
自由基
线粒体
损伤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DEX 对接受蒽环 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 作用,且不影响蒽环类药物的抗肿瘤疗效。 2004 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 也证实右丙亚胺可以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使用多柔比星所致的心肌损伤。 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也证实右丙亚胺与多 柔比星联合治疗乳腺癌、淋巴瘤时,对由多柔 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保护作用明显。 《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指出右丙亚胺对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 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另外,2010 年《非霍奇金 淋巴瘤NCCN 指南》和《老年肿瘤NCCN 指 南》中都明确指出如果治疗使用蒽环类药物应 当密切监测心功能,可加用右丙亚胺作为心脏 保护剂。
其他的心脏保护剂,包括辅酶Q10、左卡尼 汀等,也许具有心脏保护效果但他们阻止 心肌病的机制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探讨。最 新的Meta 分析显示辅酶Q10、左卡尼汀、N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E 等都没 有明显的蒽环类化疗心脏保护作用,而 DEX 可以使患者明显获益,心衰的发生率 明显降低。
一些研究显示舒张功能障碍是蒽环类药物 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因此,用 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心脏舒张功能对于早 期监测心脏毒性是一个敏感的方法。
cTn(心肌肌钙蛋白)T/I:应用蒽环类药 物化疗的患者cTn的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心 脏舒张功能不全相关。在出现显著的LVEF 变化前,cTnT/TnI即可检测到阿霉素等阿 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导致的早期心脏毒性。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无创监测方式, 主要是用于监测心功能变化,如超声心动 图、MUGA 、心肌酶谱、血清肌钙蛋白、 脑钠肽等。
蒽环类药物基本知识

河北医科大学二院血液科 潘崚
蒽环类化疗药物的研发史
1990年 去甲氧柔红霉素 1979年 吡柔比星 Pirarubicin Umezawa et al. 1975年 表阿霉素 Epirubicin Arcamone et al. 1975年 阿克拉霉素 Aclarubicin Umezawa et al. 1968年 阿霉素 Doxorubicin DiMarco et al. 1963年 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DiMarco et al.
20mg (n=5)
乳腺(4hr)
0.461 ±0.074 1.168 ±0.161 15mg/m2 (n=4)
Majima H, et al. Gan To Kagaku Ryoho, 1986,13:542-8
Masuda H, et al. Gan To Kagaku Ryoho 1985,12:1975-9 藤原洁等,庆应医学,1988,65(2):147-162
THP和ADM在心脏中的浓度变化
25
20
ADM (5mg/kg)
15
THP
10
5
0.5 1
23
4
5
67
8
24
0
时间(h)
Iguchi H,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1985;15(2):132-40
THP和ADM在心脏组织中的蓄积性
心脏中药物浓度(ug/g)
THP 0.003 0.002 0.001 0.004 0.004 0.003 0.033 0.089 0.098 0.007 0.052 0.071 0.134 0.028 0.052 0.019
蒽环类药物

表阿霉素乳腺癌用法
部分文献资料提示因表阿霉素患者化疗反 应较大者,可采用分两天用药可能减小化 疗反应 。例如表阿霉素130mg IV d1+环磷 酰胺 1g IV d1方案,改为表阿霉素70mg IV d1+表阿霉素60mg IV d2+环磷酰胺 1g IV d1方案。
副作用较ADM轻,其防治可参考ADM。 1.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属剂量 限制性毒性。也可有血红蛋白的下降。 2.极少病人出现心脏毒性、心绞痛样胸痛、轻度 心电图异常变2时未发现急性心力衰竭。 3.轻度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胃粘膜炎。 4.局部可产生静脉炎,甚至蜂窝组织炎和坏死。 5.可发生脱发、皮炎、色素沉着。
概述
表柔比星(EPI,epirubicin)属蒽环类抗肿 瘤药; 作用机制 为直接嵌入DNA 碱基对之间,干 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可抑制DNA和RNA的 合成,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抗瘤谱 为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多种实体 瘤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小细胞 性肺癌、胃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等;
表柔比星治疗恶性淋巴瘤
化疗方案: EPI 60mg/ m2 CTX 500mg/m2 VCR 1.4mg/m2 PDN 60mg/m2 21天重复 iv.d1 iv.d1 iv.d1 po.d1~5
表柔比星治疗肺癌(NCLC)
化疗方案: EPI MMC DDP or 60mg/m2 6mg/m2 75mg/m2 30mg/m2 iv.d1 iv.d1 ivggt.d1 ivggt.d1~3
•阿霉素(多柔比星)
•表柔比星
EPI/ADM结构
阿霉素(ADM) 表柔比星(EPI)
1968年 1975年→1977年进入临床 第二代蒽环类药物 第三代蒽环类药物 ADM氨基糖部分的4’羟基由顺 式变成反式→立体结构变化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周宪方;周付荣;张印发【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nthracycline -based chemotherapy drugs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ardiac toxicity,and dexrazoxane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ac toxicity .Methods 12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40 cases in each.Patients respectively received TC ,EC,and EC + dexrazoxane treatment.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was selected as cardiac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situation of cardiac toxicity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C group,the EC solutions,EC+dexrazoxan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cardiac toxicit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P <0.05).Cardiac toxicity of EC +dexrazoxan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C (P <0.05). Conclusion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drugs for breast cancer has certain cardiactoxicity ,dexrazoxane may prevent cardiac toxicity.%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及右丙亚胺对蒽环类引起的心脏毒性的防治。
蒽环类药物基本知识

妇科肿瘤
胃癌等
蒽环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直接嵌入DNA双链间和/或抑制DNA聚合酶 , 使 细胞周期中止于G2期,抑制细胞分裂。
抗癌谱广, 细胞毒作用强。
快速进入肿瘤细胞内,细胞内药物浓度高。
在肿瘤组织中浓度高,而在正常组织中浓度相 对较低。 THP反复多次给药, 心脏组织中几乎无蓄积性。
THP的细胞毒作用
IC50(ug/ml) 癌 株 白血病L1210 CCRF-CEM(急性白血病) HL-60(急性白血病) K562(慢性髓性白血病) HMV-1(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KB(鳞癌) 2R-75-1(乳癌) YS-K(卵巢、卵黄囊瘤) HeLa S3 (宫颈癌) PC-10 (肺癌) PC-14 (肺癌) MKN-1 (胃癌) MKU-28 (胃癌) MKU-45 (胃癌) MKU-75(胃癌) RPMI-8402(人T细胞白血病) THP 0.003 0.002 0.001 0.004 0.004 0.003 0.033 0.089 0.098 0.007 0.052 0.071 0.134 0.028 0.052 0.019 ADM 0.016 0.018 0.018 0.028 0.02 0.02 0.059 0.28 0.425 0.066 0.185 0.105 0.183 0.102 0.236 0.021
单次及反复给药THP和ADM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Iguchi H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1985,15:132-140
THP在心肌组织中无蓄积性
Iguchi H等的资料显示,静脉给药8h 后,心脏组织中ADM的浓度是THP的10 倍,而在24h后,心脏组织中已经检测不 到THP,但仍然可以检测出ADM。
ec一t化疗方案用药

EC-1T化疗方案用药引言EC-1T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在该方案中,药物通过化疗的方式杀灭癌细胞,以减轻或消除肿瘤对乳腺组织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EC-1T 化疗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环磷酰胺(Epirubicin)环磷酰胺是EC-1T方案的核心药物之一,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它通过与DNA发生交联,抑制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环磷酰胺还能产生氧自由基,进一步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剂量计算EC-1T方案中的环磷酰胺剂量计算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通常,每2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100 mg/m²。
剂量的调整将基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药性。
毒副反应尽管环磷酰胺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它也会引起一些毒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恶心和呕吐:可以通过给予抗吐药物来减轻这些不适。
2.骨髓抑制:环磷酰胺会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3.心脏毒性:长期使用环磷酰胺可能导致心脏问题,如心衰、心律失常等。
4.皮肤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红、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不良反应。
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是EC-1T方案的另一种关键药物,属于微管抑制剂。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阻断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剂量计算EC-1T方案中的紫杉醇剂量也是基于患者的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通常,每2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 mg/m²。
剂量的调整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药性进行。
毒副反应紫杉醇也具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1.骨髓抑制:紫杉醇可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2.呼吸系统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系统不适。
3.过敏反应:紫杉醇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化疗方案ec

化疗方案ec化疗方案EC介绍化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化疗方案EC是一种针对乳腺癌治疗的化疗方案,以药物艾仑泪(Epi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组合使用。
本文将介绍化疗方案EC的用药、治疗周期和副作用等相关内容。
用药化疗方案EC主要使用以下两种药物:1. 艾仑泪(Epirubicin):属于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
它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和RNA合成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属于烷化草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它可以干扰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使癌细胞受损无法修复,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治疗周期化疗方案EC的治疗周期通常为每21天一周期,每周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Day 1:给药- 静脉注射艾仑泪和环磷酰胺。
-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2. Day 2-14:休息期- 在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休息,给身体一段时间来康复和恢复。
3. Day 15-21:再次给药- 重复第一阶段的给药过程,静脉注射艾仑泪和环磷酰胺。
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化疗。
副作用化疗方案EC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乏力:化疗药物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乏力和无力感。
患者可能感到疲倦和缺乏精力。
建议患者在化疗期间多休息,合理安排活动和饮食。
2. 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恶心和呕吐的感觉。
医生通常会给予相应的抗恶心药物来缓解这些不适。
3. 脱发:脱发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由于化疗药物会干扰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包括毛发细胞,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发脱落的情况。
4. 免疫抑制:化疗药物可能会降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更容易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作者:帕提曼·吐达洪莎比海·肖开提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对其心脏产生的毒性,以及探讨力素注射液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的142例乳腺癌患者,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对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进行监测,并以乳腺癌患者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前的心脏彩超为心肌评价的唯一标准,防治组应用力素注射液(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进行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对照组则不采用,比较观察两组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后其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并分析采取力素注射液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
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均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其中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经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检测出存在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22.54%(16/71);而应用力素注射液的防治组中仅1例发生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1.41%(1/71)。
结论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脏毒性,而力素注射液是一种亲脂性衍生物,其能迅速透过心脏细胞膜,具有拮抗作用,可有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认可用于防治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保护剂药物。
【关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乳腺癌;毒性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其抗癌活性强,可对抗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淋巴癌、肺癌、卵巢癌、肝癌及软组织肿瘤等),其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常用的核心药物方[1]。
但蒽环类药物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剂,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与心脏毒性。
随临床治疗肿瘤疾病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临床应用蒽环类药物的单次用量和化疗周期数均有所提高,因此,为保障蒽环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尽可能预防性地应用力素注射液,以避免患者出现心脏毒性。
现本文对比研究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留存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8~68岁,平均年龄为(46.25±4.78)岁。
全部患者均无基础性心肺疾病,且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指标检测均正常,卡式评分均≥70分。
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各组患者在基础档案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可比性分组研究。
1.2 方法
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均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测,以进行心肌评价,确保无心脏禁忌症[2],两组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种类和剂量的护肝药物。
防治组应用力素注射液进行防治心脏毒性,而对照组则不采用。
本研究中选用注射用的力素;取1支20 mg
的力素溶于2 mL的生理盐水中,作肌内注射液,2次/d;也可转入输液袋内滴注,取2支溶于500 mL的5%葡萄糖中以进行缓慢静脉滴注,1次/d;30 min后再进行化疗。
注意:蒽环类药物不得在力素注射液前使用;只有当阿霉素累积剂量≥300 mg/m2并需继续应用的情况下才可应用[3];虽其有保护心脏功能,但不能消除心脏毒性的产生潜力,须密切监护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得混与其它药物使用。
1.3 心肌毒性检测标准
均在化疗前对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测,是评价心肌功能的唯一标准。
若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视心肌功能受损:心脏收缩期的各壁S峰表现异常;心脏各室壁厚或运动幅度表现异常;心脏舒张期的E/A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结果分析,以P
2 结果
两组乳腺癌患者均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具体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蒽环类药物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其可通过氧化还原成自由基,形成活性氧碎片,可直接作用破坏肿瘤靶点的结构及其功能,也会对心肌DNA造成不可逆性破坏。
因此,其有多种毒副作用,以心脏毒性最为严重。
本研究中,通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监测心脏毒性情况,并比较观察力素注射液抗心脏毒性的作用效果。
上述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检测出存在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22.54%(16/71);而应用力素注射液的防治组中仅1例发生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1.41%(1/71)。
因此,表明力素注射液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十分良好。
总而言之,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脏毒性,而力素注射液能迅速透过心脏细胞膜,具有拮抗作用,可有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一种可用于防治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保护剂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周宪方,周付荣,张印发.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J].《实用癌症杂志》,2015(7):1041-1043.
[2] 娄柏松.含蒽环类药物不同方案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与心脏毒性对比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103-104.
本文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