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化学
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北京市联合命题《物理化学》真题(含答案)

北京市联合命题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 □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本题共计6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对可逆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带活塞储有一定量气体的气缸,设气缸无重量,控制内外压差无限小,缓慢膨胀到终态,再压缩使系统回到原始态;B. 在整个过程中系统内部无限接近于平衡态;C. 过程进行无限缓慢,环境的温度、压力分别与系统的温度、压力相差甚微;D. 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
2. 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到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的熵分别为S 1、S 2,则两者的关系为( )。
A. S 1 = S 2 ;B. S 1<S 2 ;C. S 1>S 2 ;D. 无法确定。
3.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量能用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
A. ;B. ;C. ;D. 。
4. 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可能升高或降低;B. 升高;C. 不变;D. 降低。
5. 葡萄糖(C 6H 12O 6)稀水溶液和蔗糖(C 12H 22O 11)稀水溶液凝固时都只析出纯冰,由此可以断定( )。
A. 这两种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系数是不同的;B. 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时,其凝固点也相同;r m G ∆!K !r m G ∆r m A ∆C. 两种溶液的凝固点相同时,其沸点也相同;D. 两种溶液的凝固点相同时,其溶质的化学势也相同。
6. 单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线的斜率的值(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确定。
7. 已知A 、B 两液体可组成无最高或最低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则将某一组成的溶液蒸馏可以获得( )。
A. 两个恒沸混合物;B. 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C. 两个纯组分;D. 一个纯组分。
8. 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力无关的平衡常数是( )。
854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54 物理化学适用专业: 070304物理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填空题题:5题,第1、3题及第2题的第一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计算题:6题,除一题25分,其余每题均为20分,共12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气体(不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掌握功、焓、热容、内能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公式2.热力学第一定律3.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4.绝热过程方程式及功5.Carnot循环6.Joule-Thomson效应7.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2.Carnot定理3.熵及其相关计算4.Gibbs自由能、Helmholtz自由能及其计算5.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6.利用热力学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7.热力学第三定律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方法2.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3.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4.不同状态下各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及某些符号的物理意义5.稀溶液的依数性及相关计算。
第五章相平衡1.相、组分、自由度、相律等基本概念2.Clausius-Clapeyron方程及相关计算3.单组分、二组分、三组分相图。
第六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定义及平衡条件2.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方向的判据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4.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其相关计算。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不考)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活度及活度因子5.徳、拜-休克尔极限公式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809物理化学

2023年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物理化学考试涵盖该课程中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和胶体化学等内容,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控制上述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主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主意分析、判断和解决物理化学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光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化学热力学(包括气体;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与化学平衡)45分电化学30分化学动力学45分界面和胶体化学30分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挑选题40分(15小题,每题3分)填空题15分(5空,每空3分)论证及验证题15分(3小题,每题5分)相图说明题(二组分物系相图)15分(1小题,15分)计算题65分(4小题)三、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一)化学热力学1. 气体的pVT性质第1 页/共6 页主要内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
实际气体的pVT性质与分子间力;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基本要求:〔控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及压缩因子图。
〔理解〕理想气体模型、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了解〕分子间力,对应状态原理。
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压热、恒容热及焓。
过程热的计算:标准热容;标准相变焓;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燃烧焓。
可逆体积功的计算基本要求〔控制〕pVT变化、可逆相变化及不可逆相变化、化学变化中H,,∆,UQW∆的计算。
尤其是状态函数法的应用。
〔理解〕状态函数、内能、焓的定义;恒容热、恒压热、摩尔热容、平均摩尔热容、相变焓、反应进度、标准态等的定义;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恒压反应热、可逆过程、等温可逆功、可逆绝热功等概念及计算公式;焦耳实验的结论、焦-汤系数的意义。
中科院1999-2013考研真题物理化学(甲)真题及答案

(
g
)
→
H2O(l
)
∆r
H
○ m,3
=
−285.8
kJimol-1
求反应
2C(石墨)
+
2H
2
(
g
)
+
O2
(
g
)
→
CH3COOH(l
)
的摩尔焓变
∆
r
H
○ m
=?
2. (10 分) 试用麦克斯韦(Maxwell)关系式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无关,而仅是温度的函数,
即:
⎛ ⎜⎝
∂U ∂V
⎞ ⎟⎠T
= 0 ;而范德华(van
∆
g l
H
○ m
。
5. (9 分)
硝基苯和水组成完全不互溶二组分混合液。在 p ○ 下,其沸腾温度为 99℃。已知 99℃
时水的蒸汽压为 97.709kPa。水与硝基苯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水 = 18.016×10−3 kgimol−1 与 M硝基苯 = 123.11×10−3 kgimol−1 。若将硝基苯进行
[B] [(As2S3 )m inHS− , (n − x)H+ ]x− ixH+
[C] [(As2S3 )m inH+ , (n − x)HS− ]x− ixHS−
[D] [(As2S3 )m inHS− , (n − x)H+ ]x+ ixH+
计算题部分 1. (9 分)
温度与压力分别为 298.15K、 p ○ 时,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2-
考研——物理化学——1999
设有某气体 A,其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取分子的基态作为能量零点,相邻能级 的能量为 E,其统计权重为 2,忽略更高能级。 (1) 写出 A 分子的总配分函数的表达式;
853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853物理化学考研大纲(原创实用版)目录一、853 物理化学考研大纲概述二、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1.化学热力学2.化学动力学3.结构化学4.量子化学三、针对大纲的备考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2.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3.加强练习和总结正文一、853 物理化学考研大纲概述853 物理化学考研大纲是指导考生备考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大纲主要包括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四个部分的内容。
对于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来说,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 853 物理化学考研大纲进行简要概述,并针对各个部分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二、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1.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主要研究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重要知识点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功、能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相变、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
2.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重要知识点包括: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反应级数、Arrhenius 方程、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3.结构化学结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重要知识点包括: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化学键、分子几何形状、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等。
4.量子化学量子化学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体系的性质和行为。
重要知识点包括: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等。
三、针对大纲的备考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
2.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考生需要了解历年物理化学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要关注大纲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3.加强练习和总结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总结,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技巧。
854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854 物理化学适用专业:070304物理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填空题题:5题,第1、3题及第2题的第一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计算题:6题,除一题25分,其余每题均为20分,共12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气体(不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掌握功、焓、热容、内能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公式2.热力学第一定律3.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4.绝热过程方程式及功(循环效应7.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定理3.熵及其相关计算自由能、Helmholtz自由能及其计算}5.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6.利用热力学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7.热力学第三定律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方法2.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3.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4.不同状态下各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及某些符号的物理意义【5.稀溶液的依数性及相关计算。
第五章相平衡1.相、组分、自由度、相律等基本概念方程及相关计算3.单组分、二组分、三组分相图。
第六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定义及平衡条件2.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方向的判据: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4.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其相关计算。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不考)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活度及活度因子"5.徳、拜-休克尔极限公式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315化学考研大纲

315化学考研大纲摘要:1.315 化学考研大纲概述2.考试范围与内容3.考试要求与题型4.备考建议正文:【315 化学考研大纲概述】315 化学考研大纲,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化学科目的考试大纲,是由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用于指导考生备考和规范考试内容的官方文件。
该大纲主要包括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要求与题型两个部分,是化学考研备考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试范围与内容】315 化学考研大纲的考试范围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四个领域。
具体内容包括:1.无机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键与共价键、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2.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等。
3.物理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光学等。
4.分析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误差与数据处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等。
【考试要求与题型】315 化学考研大纲对考生的考试要求主要包括:掌握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熟悉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测试考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1.熟悉考试大纲,明确学习目标。
考生应认真研读315 化学考研大纲,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重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强化理论体系。
考生应从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入手,系统学习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大量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应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特别是计算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技巧。
4.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考生应加强实验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5.及时复习,查漏补缺。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3(有答案)

大 连 理 工 大 学二○○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 )1.绝热过程Q ﹦0,故必是定熵过程。
( )2.某系统从初态Ⅰ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到终态Ⅱ,此过程环境的熵变一定大于该系统由态Ⅰ→态Ⅱ经历可逆过程时环境的熵变。
( )3.H 2(g)和O 2(g)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反应系统的∆H ﹦0, ∆U ﹦0,∆ p ﹦0。
( )4.理想液体混合物与其蒸气达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 与液相组成x B呈线性关系。
( )5.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0r m H ∆>,则该反应的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6.任何化学反应的半衰期都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关。
( )7.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8.用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电动势为正值,表示该电池反应在定温定压下可正向进行。
( )9.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变;不可逆过程中,熵值增大。
( )10.一定量纯气体定温变压时,其转动配分函数不变化。
( )11.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 )12.垂直插入水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水上升至平衡液面处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 )13.真实液态混合物中组分B 的活度因子值:0<f B <1( )14.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15.BET 吸附定温式可用于物理吸附。
二、选择题( )1.298.15 K ,已知气相反应2CO (g)﹢O 2(g)→2CO 2(g)的r m G ∆﹦-51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共理想,人生齐高飞!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电话 400-6680-005
r Gm 和 Qa 将:
(A)都随之改变; (B)都不改变; (C) r Gm 不变, Qa 变; (D) r Gm 变, Qa 不变 7. 某温度时,NH4Cl(s)的分解压力是 p ,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 为: (A)1; (B)0.5; (C)0.25; (D)0.125
12. 过渡态理论对活化能络合物的假设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处于鞍点的分子构型; (B)正逆反应过渡态不一定相同;
(C)存在着与反应物间的化学平衡; (D)生成的过渡态向反应产物的转化是决速步骤
13. 应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电池 E < 0,这表示电池的反应: (A)不可能进行; (B)反应达到平衡; (C)反应逆向进行; (D)反应方向无法判定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电话 400-6680-005
前言
此测试是对教材学习内容的效果反馈,是零基础阶段和基础阶段的复习结果测试,是强化阶段学习 时的入口。 提醒考生 (1)对于测试效果不好的考生,需要对教材、课后习题再巩固; (2)此测试,望考生能举一反三,慎重思考,回顾教材。 测试引导 在 9 月-11 月会有相应程度的强化测试、冲刺测试,同时也在 /data 由各个考研网友、 学长和专业课 1 对 1 辅导老师提供考研资料,各个 VIP 考生慎重选择使用。
10. 400 K 时,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4× 104 Pa,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 104 Pa,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 衡时,溶液中 A 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 0.6,则气相中 B 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 (A)0.60; (B)0.50; (C)0.40; (D)0.31
11. 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反应温度; (B)降低反应温度; (C)反应温度不变; (D)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九、 (15 分) 在 293 K 是,乙醚的蒸气压为 58.95 kPa,今在 0.1 kg 乙醚中,溶入某非挥发性有机物 0.01 kg,乙醚 的蒸气压降低到 56.79 kPa,试求该有机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共理想,人生齐高飞!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六、 (15 分) 设某溶胶中的胶粒是大小均一的球形粒子,已知在 298 K 时,胶体的扩散系数 D = 1.04× 10-10 m2•s-1,其粘度为 η = 0.001 Pa•s。试计算: (1)该胶粒的半径 r; (10 分) (2)由于 Brown 运动,粒子沿 x 轴方向的平均位移 x = 1.44× 10-5 m 时所需要的时间。 (5 分)
15. 在农药中通常要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农药的毒性; (B)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C)防止农药挥发; (D)消除药液的泡沫
二、简答题 (15 分,每题 5 分) 1、零级反应是否是基元反应?反应 Pb(C2H5)4 == Pb + 4C2H5 是否可能为基元反应?指出原因。
4. 根据化学反应体系的∆GӨ 或∆HӨ 与 T 的关系可知,在 T→0 K 时,∆GӨ 与∆HӨ 将趋近于相等,此时下 面那个图形正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 (A) (B) (C )
(D)B、C 当中任一种都成立
5. 当多孔硅胶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自由水分子与吸附在硅胶表面的水分子比较,化学势将: (A)前者高; (B)前者低; (C)相等; (D)不可比较 6. 化学反应等温式 r Gm r Gm RT ln Q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 r Gm 将改变,该反应的
二、简答题
1、零级反应不可能是基元反应,因为没有零分子反应。一般是由于总反应机理中的决 速步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所以对反应物呈现零级反应特点。题述反应不可能是基元反应。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正、逆反应必须遵循相同的途径基元反应最多有三分子反应,而题述 反应的逆反应有 5 个分子,所以逆反应不可能为基元反应,正反应也就不可能为基元反应。 2、宏观而言,理想液态混合物的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服从 Raoult 定律。 从微观角度来说,理想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分子大小及作用力,彼此近似或相等,当一种分 的分子被另一种组分的分子取代时,没有能量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变化。理想溶液中,溶剂 服从 Raoult 定律,溶质服从 Henry 定律。微观角度来看,理想稀溶液中,溶质的每个分子 几乎都被溶剂分子包围,因此,需要考虑溶剂分子之间和溶剂-溶质分子对的作用能。 3、 碰撞理论中的阈能 Ec 是指碰撞粒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必须大于 Ec, 碰撞 才是有效的,所以 Ec 也称为临界能。 Ec=Ea-RT/2
3. (1)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S = ∆H 相变 / T 相变; (2)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dS > 0; (3)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4)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 在上面的四种表述中,两者都不正确的是: (A) (1) (2) ; (B) (3) (4) ; (C) (2) (3) ; (D) (1) (4)
三、 证明: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所作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 ΔG; 恒温恒压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系所作的最大非体积功为电功;
G QE nFE
g h G 又 r Gm r G RT ln c H d C D θ m g h RT G ln c H d nF C D
c 2 θ θ c (2)因为 K c 1- 15.81molm 3 (3.38 102 ) 2 3 θ 1mol dm 1.87 105 所以, K c 2 1-3.38 10
五、 证明:根据快速步骤,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d[Cl- ] k2 [HOCl][I ] dt
Ө 标准生成热∆fHm (金刚石,298 K)为:
(A)-393.4 kJ•mol-1; (B)-395.3 kJ•mol-1; (C)-1.9 kJ•mol-1; (D)1.9 kJ•mol-1
2. 完全燃烧 4 L 乙炔气,需要同样压力和温度下的氧气为: (A)4 L; (B)10 L; (C)15 L; (D)18 L
Ө (2)610 K 和 620 K 时的 ΔrGm (5 分) ; Ө Ө (3)设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ΔrHm 不随温度改变,求 ΔrHm (5 分) 。
八、 (15 分) 有 2 mol 的理想气体,从始态 300 K,20 L,经下列不同过程等温膨胀至 50 L,计算各过程的 Q,W, ΔU,ΔH,和 ΔS。 (1) 可逆膨胀(5 分) ; (2) 真空膨胀(5 分) ; (3) 对抗外压 100 kPa 膨胀(5 分) 。
3 (3) OH- HOI H 2O OI-
k
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共理想,人生齐高飞!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电话 400-6680-005
以平衡态假设的条件,推导反应的速率常数: k
k1k2 [H 2 O] 。 k1 [OH- ]
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共理想,人生齐高飞!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电话 400-6680-005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化学专业 (基础阶段测评试卷)
一、选择题(30 分,每题 2 分)
1. 石墨和金刚石在 25 ˚C,101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3.4 kJ•mol-1 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的
.电话 400-668(基础阶段测评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
(1)D; (2)B; (3)B; (4)B; (5)C; (6)C; (7)C; (8)A; (9)B; (10)B; (11)B; (12)B; (13)C; (14)B; (15)B
m
c
2.09 102 Sm1 1.32 103 Sm2 mol1 15.81molm3
+ 2 m2 mol1 m m (H ) m (OAc ) 3.9110 S
由
m ,得: m
3.38 102
θ
θ
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和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9. 当用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物系时,若某物系其组成在平行于底边 BC 的直线上变动时: (A)B 的百分含量不变; (B)A 的百分含量不变; (C)C 的百分含量不变; (D)B 和 C 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
2、理想溶液和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区别。
3、简单碰撞理论中阈能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与 Arrhenius 活化能之间 Ea 在数值上有何关系?
三、 (15 分)
g h RT G ln c H 推导可逆电池反应 cC + dD = gG + hH 的能斯特方程 E E (恒温恒压条件) 。 d zF C D θ
梅花香自苦寒来,岁月共理想,人生齐高飞!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学府点对点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测试题及其解析
.电话 400-6680-005
14. 将铅蓄电池在 10.0 A 电流下充电 1.5 小时,则 PbSO4(分子量为 303)分解的量为: (A)0.1696 kg; (B)0.0848 kg; (C)0.3392 kg; (D)0.3564 kg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