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60例毒副反应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冯青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冯青(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肿瘤科243021)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化疗毒副作用中图法分类号:R245.95;R730.53化疗的毒副作用是肿瘤化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虽然某些新的化疗辅助用药对改善化...
【总页数】1页(P51)
【作者】冯青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九味养血片合参麦注射液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刘征雁;宋振民;刘丰;程指明;赵建成
2.参麦注射液预防大肠癌术后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区华辉;黎家明;区显立
3.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刘军
4.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刘军
5.参麦注射液预防大肠癌术后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区华辉; 黎家明; 区显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曾丽;陈志侠;郭德芝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24)003
【摘要】对163例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84例)及
单一化疗治疗(对照组79例),作近期疗交、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的对照观察。

两组采用同一化疗方案;肺癌用卡铂、鬼臼乙叉甙,消化道肿瘤用顺铂、5氟脲密啶;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1页(P43)
【作者】曾丽;陈志侠;郭德芝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特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J], 张香琴;孙晓红;秦晶;刘
凤霞
2.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刘军
3.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刘军
4.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J],
蔡亚军
5.鮀滨—华明阿霉素联合化疗恶性肿瘤50例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J], 程广源;钱立庭;周恕翠;张红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蟾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蟾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蟾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酥具有抗肿瘤、强心、局布麻醉、镇痛等多种作用。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蟾酥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蟾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蟾酥一词来源于《草本衍义》,属名贵中药。

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干燥,加工制得。

中医认为其性味为辛,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

蟾酥主要具有强心、麻醉、解毒、止痛、抗菌、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一、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所含成分比较复杂,通过对蟾酥的分离和鉴定,目前已确定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

该类化合物依据是否与有机酸相连可以细分为蟾蜍毒素类和蟾蜍毒配基类化合物。

蟾蜍毒素类包括蟾毒、蟾毒配基脂肪酸酯和蟾毒配基硫酸酯等;蟾毒配基类,是蟾蜍毒素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如,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和蟾毒灵为蟾酥的3种主要活性单体。

二是20,21-环氧蟾蜍内酯类。

包括20,21-环氧蟾毒内酯类;20S,21-环氧脂蟾毒配基;20R,21-环氧脂蟾毒配基;3-0-甲羧基-20S,21-环氧脂蟾毒配基;3-0-甲羧基-20R,21-环氧脂蟾毒配基;3-0-20S,21-环氧脂蟾毒配基。

三是吲哚类衍生物。

有蟾酥碱(蟾蜍色胺)、蟾酥甲碱(蟾酥季胺)等。

四是其它化合物。

蟾酥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肾上腺素、吗啡、多肽及多糖等。

二、蟾酥的药理作用(一)强心作用蟾酥及其二烯内酯化合物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因为其结构与强心甙甙元相似,破坏其结构中的二烯内酯环,则丧失对心脏的作用,其优点是无积累、作用快,利尿作用比洋地黄显著。

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前者作用更明显,且毒性低,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

一般认为蟾毒配基可以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从而使心肌细胞内Na+浓度增高,Ca2+则通过Na+/Ca2+交换体转运进细胞,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发挥强心作用。

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金向宇;孔祥鸣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5)004
【摘要】随着高效抗肿瘤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使用化学疗法治疗(化疗)恶性肿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抗肿瘤药物往往存在较多毒副作用,而合用参附注射液后毒副作用有了明显的改善。

【总页数】2页(P231-232)
【作者】金向宇;孔祥鸣
【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扶正降逆颗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J], 张广信;李崟;马秋波;辛雨玲
2.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黑凤荣;王彩云
3.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王锦鹏
4.参附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J], 李爱芝
5.养胃方治疗癌肿放,化疗后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J], 沈英森;赵长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泼尼龙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近期毒副反应疗效观察

甲泼尼龙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近期毒副反应疗效观察

甲泼尼龙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近期毒副反应疗效观察张文东;窦慧芹;衣翠华;黎莉;郝静【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1(041)009【摘要】@@化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因全身毒性大而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缓解化疗毒副反应药物的开发。

1998~1999年,我们采用甲泼尼龙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近期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临床资料本文恶性肿瘤患者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8~67岁、平均45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有化疗指征。

rn1.2 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

AB组治疗第一周期为试验周期,第二周期为对照周期;BA组第一周期为对照周期,第二周期为试验周期。

rn 两组试验周期均于化疗前1小时用甲泼尼龙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化疗前15分钟用恩丹西酮8mg静脉注射;8小时后再次用甲泼尼龙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

对照周期单用生理盐水100ml分别于化疗前、后注射,方法同试验周期。

两周期应用化疗方案及其它辅助药物剂量相同。

观察并记录用药后近期毒副反应。

rn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骨髓毒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毒性(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神经系统毒性,以及心脏、肝、肾毒性及脱发情况。

按WHO(1981)抗癌药物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

rn 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总页数】1页(P32)【作者】张文东;窦慧芹;衣翠华;黎莉;郝静【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与化疗毒副反应关系的初步探讨 [J], 侯黎莉;李敏;王晓黎;周伟伟;施黎涛;翁佳宝;2.健康意识理论为框架的教育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 [J], 王海楠;冯觉平3.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J], 张少锐;区小卫;黄文;刘世强;廖冠群4.IZL-2003Ⅱ免疫治疗系统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 [J], 李文;张福美;赵群英5.IZL-2003Ⅱ免疫治疗系统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 [J], 李文;张福美;赵群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ZL-2003Ⅱ免疫治疗系统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

IZL-2003Ⅱ免疫治疗系统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 > 0 2 ) .5。 1 2 方 法 . 1 2 1 治疗 方法 : 照组 患者行 常规 放 、 .. 对 化疗 方 案 ; 观察 组 患者 在 常 规放 、 疗 的同时 , 用珠 海市 和佳 医疗设 备股 份 有 限公 司 生产 的 I L 化 采 z 一 2 0 I免疫 治疗 系统 行穴 位 辐 照治 疗 。放 疗 方 案 、 疗 方 案 ( 、 F 0 3I 化 NP DL ) 基本相 同 。穴位 辐照 方案为 bd 每 次 3 i, 0分钟 , 连续 6天 为一 疗程 。上午 取 穴血 海 、 玉堂 穴 , 午取穴 足三 里 、 下 关元 穴 , 血海 和 足三里 穴 位辐 照 选用 脉冲极 高频 电磁波 , 玉堂 、 元穴 位辐 照选用 等幅 极高 频 电磁 渡 。热 红外 关
表 1 恶 性 肿 瘸 患 者 放 、 疗 所 致 四 项 毒 副 反 应 的 临 床 表 现 化 及 评 分 标 准
在恶 性肿瘤 患者 实施 放 、 化疗 的过 程 中 , 导致 患 者 身体 衰 弱 、 疫 会 免 力低 下 、 骨髓 抑制 、 消化障 碍等 , 出现神 疲 、 乏力 、 消瘦 、 欲减 退 、 心 、 食 恶 呕 吐、 心悸 、 眠等 毒副反 应 , 重影 响患 者的 生活质 量 。近 年来 , 瘤学 的 失 严 肿 治疗 , 越来 越关 心生 活 质量 问题 , 自上 世 纪 4 0年 代 由 K r os y等 提 出 an f k 了评价 肿瘤 患者 生活质 量 行为状 态 评分 ( P K S评分 ) 来 , 生 活质 量 的 以 使 研 究 和重视 程度 得 到全 球 性 的 发 展【 。 目前 , 医对 放 、 1 ] 西 化疗 副 反 应处 理已相 当有 限 , 人们 把期 望的 目光 投 向祖 国 医学 。 祖 国医学 认为 , 激人 体穴 位 , 于激 发人 体 脏 腑经 络 反 应 , 节血 刺 对 调 液 运行 , 盛脏 腑活力 , 旺 调整 人体 气 血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血 海 穴 , 有活 具 血化 瘀作 用 , 激该穴 , 利 于清 除体 内恶变 的细 胞 ; 刺 有 玉堂 穴处 在胸 腺 区 , 也是 骨髓 造血 富集 区 , 对其 辐照 , 有促 进造 血 的功能 ; 三里 穴是 “ 阳 具 足 足 明 胃经” 主要穴 位之 一 , 的 它具 有 调 理脾 胃、 中益 气 、 经 活络 、 风化 补 通 疏 湿 、 正 祛邪 之功 能 ; 元 穴为 肝 、 、 三阴 与任 脉之会 穴 , 肠 之 募穴 , 扶 关 脾 肾 小 针灸 刺激该 穴 , 既补 气 又补血 ( 阴元 阳) 可 治“ 元 , 诸虚 百损 ” z 一2 0 n 。I L 0 3 免疫 治疗 系统 , 将传 统 的 中医理论 经 络学 说 与现 代 医 学 生物 电 现象 的基 本原理 相结 合 , 利用 极高 频 电磁波 辐 照相 关 经穴 , 到 了类 似 针灸 的 “ 起 非 局域性 ” 应 , 效 选择 辅 照血海 、 玉堂 、 三里 、 元穴 , 合 中红外 辐照 及音 足 关 配 乐 治疗 , 有效 提高放 、 能 化疗 患者 生存 质量 l 。 _ 2 J 本 文通 过对 5 例 恶 性肿瘤 患者 放 、 0 化疗 所致 四项 毒副 反应 的临 床观 察 , 择 同期具 有可 比性 , 未行 免疫 治疗 的患者 5 选 且 0例作 为对 照 , 床效 临

消瘤贴治疗癌症疼痛60例

消瘤贴治疗癌症疼痛60例
小 腿 外侧 上 部 , 骨 小 头前 下 方 凹 陷处 。 经 阳 陵泉 穴 直 下 1 2 部 分 缓 解(R , 痛 较给 药 前 明显 减 轻 , 眠基 本 不 受 干扰 , 腓 胆 - P )疼 睡 能 寸, 压痛 取 穴 ; 腺 穴 位 于 胫 骨 内侧 髁 与 内踝 高点 中央 , 骨 内 正 常生 活 ; 度缓 解 (R , 痛较 给 药前 减 轻 , 胰 胫 轻 M )疼 但仍 感 明显 疼痛 ,
21 02年第 5 期 Fra bibliotek1 7
消瘤贴治疗癌症疼痛 6 0例
剥、 鹏 元
关键 词 : 消瘤 贴 ; 症疼 痛 ; 癌 癌 肝 中国分 类号 :7 0 9 R 3.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 992 1)30 1— 2 1 6 07 (0 20 —0 70 0
00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 5
江 苏海安 县 中医院 260 ) 260 2 1 年 1 1 收稿 02 月 51 3
消 肿 、 癌止 痛 ; 肿止 痛 , 抗 消 共为 臣药 ; 鹿角 行 血 , 消肿 , 肾 。 本 益 《
经》 主恶疮痈肿 , : 逐邪恶气 , 留血在 阴中。 全方共奏化瘀散结 、 活
与 对 照组 C + R M ( 比较 ,< . R P + R%) P 00 5 有 患者 的癌 痛都 应得 到 有效 治 疗 。 疼 痛程 度 分 级 : WH 按 O 5级 疼痛 分 级方 法 观 察 疼 痛 : 级 , 5 讨 论 0 解除 癌性 疼 痛 对改 善晚 期 癌症 患 者 的 生存 质 量 ,延 长 生存 无 疼 痛 ; 级 , 度 疼 痛 , 间歇 痛 , 不 用 药 物 ;I , 度 疼 I 轻 为 可 l级 中

蟾酥注射剂的功能主治

蟾酥注射剂的功能主治

蟾酥注射剂的功能主治一、概述蟾酥注射剂是一种中药注射剂,由中药蟾酥制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常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蟾酥注射剂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物的用途和作用。

二、蟾酥注射剂的功能主治蟾酥注射剂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 抗炎消肿蟾酥注射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蟾酥注射剂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 活血化瘀蟾酥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液淤滞。

因此,蟾酥注射剂常用于治疗各种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如淤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等。

3. 止痛镇静蟾酥注射剂具有一定的止痛镇静作用。

它可以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因此,蟾酥注射剂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等。

4. 清热解毒蟾酥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体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净化血液。

因此,蟾酥注射剂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丹毒等。

5. 改善免疫功能蟾酥注射剂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蟾酥注射剂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如白血病、免疫性肝炎等。

6. 其他功能主治蟾酥注射剂还具有其他功能主治,如止咳化痰、利尿通淋、平喘化痰等。

它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肾炎等。

三、总结蟾酥注射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包括抗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镇静、清热解毒、改善免疫功能等。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剂量和用法,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如果有不适或副作用出现,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酥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60例毒副反应临床观察自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单独应用蟾酥注射液治疗60例各种恶性
肿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是蟾酥注射液的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的临床应用,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为住院的中、晚期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全部病人均经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

入院后和出院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所选病例均为在静脉滴注蟾酥注射液时未用放化疗或其他有明显毒副作用药物者,能排除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蟾酥注射液为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603。

1.2用药方法蟾酥注射液20ml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应用15d,为1疗程。

1.3不良反应评价及观察标准60例病人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者45例,占75%,其中有36例在输液过程中滴速逐渐变慢,局部渗出。

有5例因输液局部疼痛较重,在病人要求下停止用药,占8.33%。

兼有皮疹者6例,占10%。

伴发热者3例,占5%。

出现心慌2例,占3.3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腹痛、腹泻2例,占3.33%。

除上述5例因局部疼痛较重,病人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外,其他病人均用药1个疗程以上。

其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过程中逐渐减轻,部分病人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本组病人中未出现哮喘、呼吸困难、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毒性。

1.3.1不良反应的评价参考NCI CTC分级标准。

1.3.1.1局部反应0级:无;1级:疼痛;2级:疼痛、肿胀、静脉炎;3级:溃疡;4级:需整形术。

1.3.1.2皮肤反应0级:无或无变化;1级: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但无症状;2级: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伴搔痒或其它相关症状;3级:有症状的全身性斑疹、丘疹或疱疹;4级:剥脱性皮炎或溃疡性皮炎;
1.3.1.3过敏(包括药物热)0级:无;1级:一过性皮疹,药物性发热10次,天或明显血性腹泻或需胃肠外支持治疗。

1.3.1.5心律失常0级:无;1级:无症状,一过性不需治疗;2级:经常发生或持久的,但不需治疗;3级:需治疗;4级:需监护,或低血压,或室性心动过速或颤动。

1.3.2本组不良反应分级评价见表1。

2讨论
蟾蜍治疗恶性肿瘤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蟆味辛寒,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

《中华大辞典》云:蟾酥:“甘辛,温,有毒。

解毒,消肿,强心,止痛。

”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蟾酥入药来治疗症瘕积聚、痞块、噎嗝、瘰疬、恶疮以及失荣、乳岩等类似现代恶性肿瘤的文献记载,为现代临床运用蟾酥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蟾酥在中医学中历来就被列为剧毒药品。

’《本草求真》云:“蟾酥,味辛气温有毒,……多者能使毒人”。

《本草便读》日:蟾酥“试以少许置肌肤,顿时起泡蚀烂,其性可知”。

可见本品如用之过量,不仅可对内脏造成一定损害,对皮肤、肌肉更有较强的刺激腐蚀作用。

蟾酥注射液的主要毒副反应,经现代研究证实为蟾酥制剂中的水溶性成份5-羟色胺刺激神经末梢的痛觉感觉器,引起滴注静脉收缩痉挛而致疼痛,长期刺激致静脉非特异性炎症。

其次是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皮肤水疱样损害,其发生原因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即I型变态反应致荨麻
疹,或迟发型超敏反应即Ⅳ型变态反应致皮肤水疱样损害。

另外发生超敏反应也与患者的遗传性体质有关。

而恶心、纳差、腹痛、腹泻可能是5一羟色胺作用于肠肌丛,致肠道平滑肌收缩所致。

心律失常的产生是华蟾素中的水溶性成份蟾蜍色胺及蟾酥中极少溶于水的蟾毒配基所引起。

蟾蜍色胺引起肾上腺素的释放及增加人体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α和β受体,增加窦房结的兴奋性、房室结的传导性和心肌的收缩性,使心率增快,心收缩力增加,部分窦房结敏感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而极少溶于水的蟾毒配基不仅能通过迷走神经作用于心脏,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跳停止等严重心脏反应。

《中药大辞典》记载:“静脉或腹腔注射蟾酥注射液,小鼠急性中毒为呼吸急促,肌肉痉挛,心跳不整,最后麻痹而死亡。

”所以在临床上对有严重心脏疾患,或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者应慎重,严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蟾酥中毒的解救,可用阿托品治疗。

输液局部红肿、疼痛,我们采用“三黄汤(散)”(黄连、黄柏、大黄),共研末,醋调湿敷,与喜疗妥外涂,交替应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要求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尽量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血管的局部刺激,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