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实验器材:潜望镜组合制作材料1套, 胶水1瓶、胶带1卷、剪刀、美工刀,长方形纸盒1只,小镜片2只猜测: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实验过程: 1、利用“潜望镜组合材料”直接组装一只,然后用它从室的门、窗的边缘观察室外的情况;2、自己利用材料,自制一只简易的潜望镜:用一只长方体牙膏盒,在一端的侧面,剪开一个方形的口,另一端在它的对面,也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的面,和对角成45度,切出直线口子,可以插下小镜片。

最后,用胶带将镜片从外边固定住。

如右图这样,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就做成了。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用潜望镜可以从暗处观察明处的物体,而不被对方发觉。

实验结论: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里(第一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实验材料:长方体盒子(有盖子)、干土、湿土、蚯蚓、报纸实验过程:1、在长方体盒子(里面涂黑)底部铺上一层湿报纸,把5条以上的蚯蚓放到盒子中间,盖上盖子,5分钟后打开观察蚯蚓的位置。

2、在长方体盒子里一边铺一层干土,一边铺一层湿土(土不能太厚,中间留一定空隙),将5条以上的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用盖子盖子上一半,过5分钟观察蚯蚓的位置。

注意: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反复做几次,而且还要多准备一些好动的蚯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金属(),硬度()(有些金属较软),容易(),有(),容易(),(),
有()等。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研究玻璃与塑料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
实验步骤
1、用天平分别称量()厚度与()的玻璃和塑料。
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上的字。
3、让玻璃和塑料在()落下。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中。反复几次,
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岩石表面出现(),有的一块块掉()。
实验结论
岩石在()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现象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的产生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纸屑、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绷在盒子上,用手()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模拟雨的形成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铁架台、石棉网、
酒精灯、烧杯、碟子
实验步骤
在烧瓶里装()的水,用橡()塞
住,装在铁架台上;另一个铁架台上()
一个烧杯,玻璃弯管出口()烧杯。
2、用酒精灯加热烧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瓷盘底部滴出的()就是雨。
实验结论
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
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
地壳越往深处()越高,()越大,岩浆像烧红
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手电筒1把,直管3张相同位置打圆孔的卡纸、屏幕1块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过程: 1、把三张带孔的卡纸,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相距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圆孔在一条直线上;2、在最后一个卡纸的后面,竖立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打开,对着第一张卡纸的圆孔照射,让光线照射进小孔,观察最后的纸屏上有没有光点;3、把第二张(或第三张)圆孔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同样方法照射第一张圆孔卡纸,观察最后面的纸屏上有无光点。

三个小孔的位置纸屏上有无光点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左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右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左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右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当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时,发现纸屏上有光点;当移动中间的卡纸后,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时,纸屏上就没有光点了。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物体颜色与吸热实验器材:白色纸、粉红色纸、黑色无光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各一张,温度计5支猜测:物体的吸热情况与它的表面颜色有关系实验过程: 1、把5种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相同大小的纸袋;2、在每个纸袋中,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3、记录下刚开始各个纸袋的温度,然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总共记录5次。

4、比较在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后,各个纸袋温度有什么不同。

纸袋的种类刚开始的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黑色粉色铝箔纸黑色蜡光纸白纸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颜色深的升温快,相同颜色而表面不反光的升温快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相同颜色而表面不反光的升温快。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土壤的成分实验器材:小铲子1、放大镜1、镊子1、150ml烧杯1、湿润土壤若干、报纸2张、玻璃搅棒1根猜测:土壤里有各种成分,并且各有各自的作用实验过程:1,把土壤倒到一张报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2,用镊子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观察土壤颗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3,把水倒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肉眼发现土壤是潮湿的,说明含有水分,里面还有植物的细根、碎叶、腐烂的小虫等动植物的残体。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分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分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_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我的猜测:黑色反黑光,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白光。

我是这样做的: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观察到的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我认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疑问:为什么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我的猜测: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我是这样做的: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

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

观察到的现象: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我认为: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疑问:为什么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学校年(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我的猜测: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我是这样做的: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观察到的现象: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我认为:重力小,测力计的读数小疑问:为什么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学校年(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长方形盒子、测力计、砝码、线、毛巾我的猜测: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光滑和重力有关我是这样做的: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光滑和重力大小有关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光滑和重力大小有关疑问:为什么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光滑和重力大小有关?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2年)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2年)

实验现象: 1、4张卡纸的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光直接穿过卡纸上的小孔,屏上有光点。 2、移动中间的卡纸,光不能穿过卡纸,屏上无光点。
实验结论: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班级 指导教师
五年级
记录员:
第 实验 观察员:
小组人员分 工
操作员:
汇报员:
2022 年9月16日
实验现象: 1、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到了山脚下。 2、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的泥沙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植物对地表有保护作用。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
漠化。而有植被的土地被雨水侵蚀的影响较小。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班级 指导教师
五年级
记录员:
实验现象: 1、光能够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照射前方的杯子上,很清楚。 2、光只能部分通过薄纸照射到前方的杯子上,不太清楚。 3、光完全被厚厚的书本遮挡住了,照不到前方的杯子,全看不见。 实验结论:
光的传播是会遇到阻碍的。光能穿过透明的介质,而遇到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物体时,光的传播就会遇到阻碍。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风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风对岩石的影响过程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放大镜、砂纸、岩石等等
1、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前的岩石; 2、用砂纸打磨岩石(模拟风的作用); 3、再次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
实验现象: 利用砂纸打磨岩石,发现有白色粉末,岩石表面被砂纸打磨掉了。
实验结论: 当大风卷起沙石从岩石上刮过时,岩石的表面会被沙石慢慢打磨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用)

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做一个生态瓶验名称实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验目的实塑料桶、沙子、水草、浮萍、小鱼、小虾、田螺等。

验器材第 1 页1 、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份;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 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者 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 把观察到的现象填 入表中。

各种动植物正常生活。

生态瓶内的生物生活良好。

第 2 页步骤 与 方 法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或者 结 果 实 验 结果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验名称实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目的实长方形卡纸、夹子、电筒。

验器材第 3 页1、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

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步之间间隔 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向来线上。

骤2、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与孔的卡纸作为屏。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方筒的光射直进小孔。

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法4、把第二或者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者向右挪移5厘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观1、在 3 中,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纸屏上的电筒光。

察2、在 4 中,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也没看到。

到的现象或者结第 4 页果实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结果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认识光的反射验名称实让学生解,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目的实电筒、平面镜、书。

第 5 页第 6 页材1、打开电筒的开关, 让光从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 光是怎 样照亮书的?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 把书立起来, 怎样让手电筒的光 照射到书上?3、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 怎样才干电筒光照亮书后面的玩 具?法观 1、光是直接照亮书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九次分组已填)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九次分组已填)

C1-2校长签字: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9月14日教研组长签字:(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二)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9月17日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9月22日C3-3X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9月24日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10月22日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11月16日对岩石的影响将小石块用酒精灯加热,然后用镊子夹着,丢到冷水里,反复几次。

2.流水的作用: 在塑料瓶里灌上大半瓶水,放进几水的作用下互相撞击和摩擦,体C3-32.用镊子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观察土壤颗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3.把水倒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

土壤颗粒会沉到水底,可以观察到,泥土是分层沉积的。

从下到上依次是:石子、沙子、黏土、粉砂、植物残体的漂浮物,在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11月23日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C3-31.把土壤倒到一张报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黏土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12月8日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C3-3XXXX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五年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2020年12月21日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

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

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震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实验步骤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把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钟罩内是否能听到声音。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上,你能听到声音吗,实验现象除了在真空玻璃钟罩内听不到声音外,其余都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纸筒、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步骤 1、纸筒去底当外耳道;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绷紧后固定,当做鼓膜;把火柴棒固定在橡皮膜中央。

对着镜子说话,观察火柴棒的变化。

2、将橡皮膜扎破,在对着镜子发出声音,观察火柴棒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声音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鼓、碎纸屑、木梳、硬纸片。

实验步骤 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

2、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 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结论 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木材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池、导线、小灯泡、水槽等。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容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比较软硬。

4、将木材放在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实验现象 1、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

4、木材有沉有浮。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有较弱的导电能力。

实验结论 1、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

4、木材有沉有浮。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有较弱的导电能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纸的吸水性实验实验材料长宽厚相同的各种纸、胶水、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1 、将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

2、把尺子水平放在水槽上方,使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

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好。

实验现象不同纸的透光性、吸水性、坚硬程度、粗糙成都等有所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纸的透光性、吸水性、坚硬程度、粗糙成都等有所不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陶瓷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电珠、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等实验步骤1 、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软硬。

3、放入水槽,看浮沉。

4、放入热水,看是否传热。

5、把陶瓷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从高处扔下,看是否易碎。

7、用陶瓷碎片切纸。

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

实验结论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特点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电珠、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

实验步骤 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软硬。

3、放入热水,看是否传热。

4、用砂纸打磨,看是否有光泽。

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从高处扔下,看是否易碎等等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实验结论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研究玻璃与塑料的实验实验材料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实验步骤1 、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

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

3、让玻璃和塑料在同一高度落下。

4、用镊子夹着玻璃和塑料在火上烧实验现象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

实验结论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实验材料瓷盘、湿巾、支架、酒精灯、火柴、水。

实验步骤 1、两个同样的瓷盘,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放置在桌面上,一个放在火上加热。

观察哪个蒸发的快。

2、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展开,一块折叠两次,观察哪块蒸发的快。

3、两块同样大的湿巾,一块放在阴凉处,一块放在通风处,观察哪块蒸发的快。

实验现象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加快蒸发。

实验结论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加快蒸发。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给水加热水温的变化实验材料铁架台、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放一个盛水的烧瓶。

2、吊一个温度计,使液泡刚刚浸入水中。

3、用酒精灯加热,记录水温的变化实验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

随着给水加热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会很快从水面冲出。

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水不停翻滚,不断减少,水的温度不再上升实验结论水的温度在不断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

随着给水加热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会很快从水面冲出。

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水不停翻滚,不断减少,水的温度不再上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实验步骤 1、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水。

2、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

然后将两块玻璃片同时盖在烧杯上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上不会出现小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

2、把装有一小半水的试管放入大烧杯中。

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实验现象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这就是水的冰点实验结论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这就是水的冰点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材料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碟子实验步骤 1、在烧瓶里装1/3的水,用橡胶塞塞住,装在铁架台上;另一个铁架台上倒放一个烧杯,玻璃弯管出口正对烧杯。

2、用酒精灯加热烧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瓷盘底部滴出的水滴就是雨。

实验结论瓷盘底部滴出的水滴就是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露的形成实验材料毛巾、不锈钢杯、碎冰块。

实验步骤 1、将碎冰块倒入不锈钢杯。

2、下面放上一块湿毛巾。

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实验结论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霜的形成实验材料冰、水、食盐、深色搪瓷杯、毛巾实验步骤 1、先倒半杯冷水,在加入冰块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待食盐溶化后在测定杯内的温度3、将搪瓷杯放在是湿毛巾上,观察杯外壁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的外壁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实验结论杯的外壁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广口瓶、温水、冰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