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梁浩跟师笔记整理1

合集下载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骨错缝: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

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的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的关节隙(缝)。

筋出槽与骨错缝的关系: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法纠正才能整复。

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错缝。

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

因为难以一一对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的诊疗实施。

诊断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体格发生。

临床症状: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

但多酸痛、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的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于发病数天而就诊。

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之后。

X线检查:无明显x线征。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

(血沉、白细胞均不高)体征检查: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鉴别诊断:二头肌长头滑脱。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 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痛。

治疗手法整复:可选择推拿、按、摩、滚、摇、扳、拍等法进行局部松解、整复其错位的筋骨。

李可老下学生梁浩的学医和行医笔记

李可老下学生梁浩的学医和行医笔记

李可老下学生梁浩的学医和行医笔记父亲四十几岁时母亲才生了我。

我八岁便加入了地方的游泳队,常年泡在水里,一游便是数年。

每次训练结束,父母说我辛苦,叫我补维生素、多吃水果,我最爱吃香蕉,但每次吃了它都会拉肚子,却不明原因,让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几年。

上了高中,我逐渐出现了怕冷、腰酸、腰痛、尿频的症状,夜晚睡觉不能平躺。

不久就检查出了双肾结石。

我到解放军303医院做了体外碎石术,手术颇为痛苦,还吃了诸多排石药。

时日不长,右下腹又感觉隐隐的针刺一样的疼痛,做了胃镜,又遭一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自此开始吃了胃药。

第二年结石复发,且越来越大,我跑了很多医院,每次医生都问我先治疗结石还是胃病。

得过肾结石的人都知道,结石发作时剧痛异常,极难忍受。

因此我总回答先打结石,于是医生就会开很多苦寒的排石中药,他们都说我内热,甚至教我可以尝试多喝啤酒,做跳跃运动,结果是结石未去,身体则每况日下,一塌糊涂! 那时的我彷徨而悲观,觉得前途一片迷茫。

2004年10月份,刘力红博士邀请李可老到广西坐诊,我幸运地挂上了他在广西的最后一个诊号,当时刘博已声名雀起,但他还在身旁虚心地给这位长者抄方,我心想这位必定是一位中医界的耆宿。

只见李可老一头银发,淡淡的眼镜后透着矍铄的目光,脸型削瘦,岁月的褶皱写着几分异相,几分飘逸、几分仙风道骨。

李可老左手夹着的香烟,从未间断,右手时常挠挠后脑,询问不多,就操笔为我写方:制附片45克白芍30克茯苓45克白术30克川牛膝30克乳香5克金钱草125克滑石30克鸡内金30克肉桂10克生姜45克。

因药量极大,抓药时,捡药的人劝我不要吃。

而我久病已经麻木,没有想什么叫量大,什么叫中毒,当日上午就吃了一付。

午睡起来便有了不同的感觉,常年不出汗的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汗,手脚开始有劲。

结果结石很快打掉了,十年久病,旬日得解,连多年拉肚子便溏的情况也有了好转!我见识了李可老精湛的医术,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中医治病的神奇!我保留了李老的这个方子!后来学医了知道这是《伤寒论》中的真武汤加味,也才知道中医界畏乌附有如蛇蝎。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骨错缝: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

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的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的关节隙(缝)。

筋出槽与骨错缝的关系: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法纠正才能整复。

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错缝。

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

因为难以一一对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的诊疗实施。

诊断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体格发生。

临床症状: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

但多酸痛、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的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于发病数天而就诊。

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之后。

X线检查:无明显x线征。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

(血沉、白细胞均不高)体征检查: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鉴别诊断:二头肌长头滑脱。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痛。

治疗手法整复:可选择推拿、按、摩、滚、摇、扳、拍等法进行局部松解、整复其错位的筋骨。

骨损伤跟师笔记10篇-1

骨损伤跟师笔记10篇-1

骨损伤跟师笔记10篇-1第一篇:骨折分析与治疗方法该篇文章探讨了骨折的不同类型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骨折的分类包括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治疗方法涵盖了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具体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位置。

第二篇:骨折护理和康复措施该篇笔记介绍了在骨折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和康复措施。

骨折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性、减轻疼痛和预防感染。

康复措施涉及物理治疗、康复运动和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第三篇:骨折并发症的处理该篇笔记探讨了骨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处理。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伤口不愈合和神经损伤。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使用特殊的伤口愈合技术和进行神经修复手术。

第四篇:骨折的复发预防该篇文章介绍了骨折的复发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避免外伤和注意安全措施。

第五篇:骨折的年龄因素该篇笔记讨论了年龄对骨折的影响。

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较高,而儿童骨折通常是由于骨骺处的损伤。

第六篇:骨折的影响因素该篇笔记探讨了影响骨折发生的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生活方式、饮食惯以及运动和工作环境。

第七篇:骨折与运动损伤的区别该篇笔记比较了骨折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区别。

骨折是骨头的断裂,而运动损伤通常是软组织的拉伤、扭伤或肌肉损伤。

第八篇:骨折的常见症状和迹象该篇笔记列举了骨折的常见症状和迹象。

这些症状包括剧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和触痛等。

第九篇:骨折的诊断方法该篇笔记介绍了骨折的诊断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和MRI)以及骨密度测定。

第十篇:骨折的统计数据和流行病学该篇笔记提供了骨折的统计数据和流行病学信息。

其中包括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骨折发生率、常见骨折类型以及与骨折相关的风险因素。

以上是关于骨损伤的跟师笔记的前十篇内容的概览,涵盖了骨折的分类、治疗方法、护理和康复措施、并发症处理、复发预防、年龄和影响因素、与运动损伤的区别、常见症状和迹象、诊断方法以及统计数据和流行病学信息。

中医骨伤学重点笔记

中医骨伤学重点笔记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5、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损伤的分类①按损伤部位:外伤和内伤②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③按受伤时间:新伤:2~3周以内的损伤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陈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④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闭合性损伤: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开放性损伤: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或黏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2、外力伤害性质的不同可分类:(会根据具体损伤各自分类)(1)直接暴力:损伤部位发生在直接作用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2)间接暴力:损伤部位在远离外力作用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如高空坠落,臀着地,对脊柱反作用力,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3)肌肉强烈收缩:跌仆股四头肌收缩引起髌骨骨折。

投掷手榴肌肉收缩引起肱骨干骨折。

(4)持续劳损:单一长期弯腰引起慢性腰肌劳损。

长期步行引起跖骨疲劳性骨折。

3、骨折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

如桡骨远端骨折。

4、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5、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气逆。

气滞的特点: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广泛,体表无明显压痛点。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

中医骨伤科 重点笔记 总结

一、小题1<1>.中医骨伤科学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骨”“正体”“伤科”。

2<4>.唐.·蔺道人..........,其中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并分为“从档内处”(前脱位)和“从臀上出”(后脱位)两种,利用手牵足蹬法复位。

3<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载其创.的“悬吊复位法.....”。

明.·薛己....》中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撰《正体类要4<6>.清.·吴谦..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等著《医宗金鉴5<9>.损伤的分类.....:1.) 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

2.) 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

3.) 按受伤时间....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

4.) 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

5.) 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

6.) 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

7.) 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6<10>.损伤的外因.....主要是外力伤害,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四种。

7<11>.损伤的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和七情内伤等。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

骨伤科跟师笔记骨伤科跟师笔记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对得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得关系,筋得位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得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得活动功能得协?调者,称之为筋出槽、?骨错缝: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得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

无明显得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得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得关节隙(缝)。

筋出槽与骨错缝得关系: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法纠正才能整复。

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错缝。

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因为难以一一对?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就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得诊疗实施。

?诊断?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体格发生。

临床症状: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

但多酸痛、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得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于发病数天而就诊。

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之后。

X线检查:无明显x线征。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

(血沉、白细胞均不高)?体征检查: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鉴别诊断:二头肌长头滑脱。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痛。

骨伤科梁浩跟师笔记整理1

骨伤科梁浩跟师笔记整理1

梁浩跟师记录整理1周军副主任中医师在门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 ,我学习总结如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膝OA),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多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骨科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与年龄、创伤、炎症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本病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推拿通过刺激腧穴,疏通经络及运动患者肢体关节,可使人体气血流畅,阴阳调和,标本兼治。

推拿对本病的预防和辩证分型治疗有独到之处。

1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首先分析了膝痹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劳损等范畴,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肝、脾、肾三脏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经脉痹阻,气血不通则痛;或久病气血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如《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内经·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田氏等[1]认为肝肾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正虚在先,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久之则气血壅塞,瘀滞不通,发为痹也。

故肾、肝、脾三脏气血亏虚为发病的根本,风寒、痰阻、血瘀为主要病理改变为标。

二者相互作用,致使经络痹阻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创伤、炎症、超负荷运动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与细胞因子、免疫等因素有关,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以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2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认为,本病重视预防中医学非常重视预防,自古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如《金匱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对膝OA患者,从爱心、观念、心理上去帮助他们,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防止退行性改变的继续发展。

医者更应掌握时机,尽早防止膝OA的发展。

3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指出了推拿治疗的优势实践证明推拿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防治膝OA 中具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浩跟师记录整理1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在门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我学习总结如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膝OA),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多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骨科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与年龄、创伤、炎症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本病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推拿通过刺激腧穴,疏通经络及运动患者肢体关节,可使人体气血流畅,阴阳调和,标本兼治。

推拿对本病的预防和辩证分型治疗有独到之处。

1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首先分析了膝痹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劳损等范畴,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肝、脾、肾三脏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经脉痹阻,气血不通则痛;或久病气血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如《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内经·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田氏等 [1]认为肝肾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正虚在先,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久之则气血壅塞,瘀滞不通,发为痹也。

故肾、肝、脾三脏气血亏虚为发病的根本,风寒、痰阻、血瘀为主要病理改变为标。

二者相互作用,致使经络痹阻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创伤、炎症、超负荷运动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与
细胞因子、免疫等因素有关,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以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2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认为,本病重视预防
中医学非常重视预防,自古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如《金匱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对膝OA患者,从爱心、观念、心理上去帮助他们,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防止退行性改变的继续发展。

医者更应掌握时机,尽早防止膝OA的发展。

3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指出了推拿治疗的优势
实践证明推拿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防治膝OA中具有优势。

它通过放松肌肉、刺激经络腧穴、运动关节等方法在治疗膝OA上,无论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或改善某些实验室指标都有明显疗效。

且推拿疗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易于接受,见效快,即使久治不愈者也可逐渐康复。

但也应根据病情虚实缓急,病证结合治疗。

3.1 辨证施治手法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将本病分为4型:寒湿型,湿热型,瘀滞型,肾虚型。

手法在辨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减应用。

寒湿型与肾虚型患者可加用点压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及内外膝眼。

局部无明显肿胀者,其它手法结束后可直檫膝关节内外两侧及患侧涌泉穴。

湿热型与淤滞型患者,可加用五指拿住患侧髌骨做一紧一松上提手法,以患者感到
局部酸痛为度,然后双手掌尺侧叩击膝关节内外上下并点压阴陵泉。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通过理筋松肌,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扩大关节间隙,弹拨点穴等手法治疗本病126例,总体效果令人满意。

4 周军副主任中医师讲解了推拿手法的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手法能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和关节内压,降低全血粘度。

手法治疗膝OA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手法治疗有解除肌肉、韧带痉挛,松解关节周围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8]。

②手法治疗能促进膝OA患者局部致痛致炎物质的降解和转运,增加体内镇痛物质含量,提高痛阈,从而起到镇痛消炎作用。

③手法治疗可降低膝OA患者某些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特征,通过神经体液及局部自动调节机制,改善膝关节微循环及淋巴循环,促进关节软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延缓关节软骨受损。

④手法治疗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及血流动力状态,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有利于关节软骨基质的合成,并阻止了膝OA病理过程中氧自由基一微循环障碍一氧自由基的恶性循环[9],加快损伤的良性修复。

⑤手法治疗具有透明质酸钠粘弹性补充疗法的效果,能缓解滑膜炎症,减轻软骨的破坏和改善关节功能。

通过学习周军副主任中医师的诊治方法,我体会到:本病病情复杂,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也缺乏确切认识,治疗也多以治标为主。

而推拿可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采取分期分型,病证结合的
方法系统治疗。

手法治疗主要用于亚急性期,具有温养经脉,松解粘连,增强关节活动度,减轻骨刺对骨膜的刺激,延缓或修复关节软骨退变等作用。

同时患者应积极减肥,防寒保暖。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膝痹的病因病机:以肾、肝、脾三脏气血亏虚为发病的根本,风寒、痰阻、血瘀为主要病理改变为标。

二者相互作用,致使经络痹阻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本病重视预防,中医学非常重视预防,自古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膝OA患者,从爱心、观念、心理上去帮助他们,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防止退行性改变的继续发展。

医者更应掌握时机,尽早防止膝OA的发展。

辨证施治手法:本病分为4型:寒湿型,湿热型,瘀滞型,肾虚型。

手法在辨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减应用。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