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助剂生产与应用

合集下载

我国纺织助剂的发展应用及环境影响

我国纺织助剂的发展应用及环境影响
2.
随着国外对纺织品要求的提高,如其上不能含有残留甲醛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逐渐选择一些固色牢度高、不使手感发硬的无甲醛固色剂,国产的有无甲醛固色剂TCD-R、PC、DUR、55、NF等。
2.
目前我国仍以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为主,但在不断进行改进,尤其对于低温焙烘型的开发,以避免某些纤维及染料在高温焙烘下改性,同时追求成膜后的柔软手感,如机印的聚丙烯酸酯自交联型粘合剂和手印用的低温自交联型的聚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增稠剂方面我国传统使用的邦浆A正面临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水相增稠剂。在保证其柔软性、氧化、防止细菌降解的基础上,国外已基本不使用火油,不加氨水,如聚丙烯酸类、中性不加氨水的聚丙烯酸类/丙烯酸胺高聚物类。当前国内也有不少增稠剂可选用,但性能上还与国外产品有差距。
2
前处理剂是指在退浆、润湿、煮练、精练、漂白、丝光等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助剂。它又可细分为润湿、渗透剂和漂白稳定剂。
2
目前我国仍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主要有阴离子型的丁基苯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醇磺酸钠、烷基醇磷酸酯等;非离子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JFC等。国外随着纤维向差别化方向发展,目前推广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复配种类如含有阴离子添加剂的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的混合物即属此类,逐步将形成以表面活性剂的渗透、分散乳化为主体的格局。
b)减少能量消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c)减少三废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d)改善印染效果和织物的外观及内在质量;
e)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功能和效果,产生高附加值。
因此虽然其用量不大,但对整个纺织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大,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
2
纺织助剂是在纺纱、浆纱过程中使用的助剂,主要包括润滑助剂、络筒油、抗静电剂、粘附剂、上浆剂、上浆油脂及上腊剂等,其作用及种类见表1

第5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第5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②净洗作用 使织物上的蜡质皂化物及油性物质与织物的黏附力减弱, 界面逐渐缩小,在机械作用下使油污从织物上脱离,乳 化为油/水乳液,以防止其再沾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是优良的乳化剂,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会在油 蜡—水界面上形成双电层,防止油粒相互聚集,有利于 形成比较稳定的乳液体系。 必须迅速分散碱作用的分解物而防止再沾污。这将利用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也可用借助其他无机或有机螯 合分散剂的作用。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③中性电解质 中性电解质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增大,CMC 下降,使溶液表面张力下降。 在精练剂中复配一定量的中性电解质有利于提高精练剂 的润湿、乳化和净洗作用。 ④螯合分散剂 螯合剂可以螯合钙、镁离子,而起到软水作用,防止杂 质的再沉积。 高分子螯合分散剂有聚丙烯酸盐、马来酸—丙烯酸共聚 物等、羟基多羧酸盐、亚甲基膦酸酯盐类化合物(胺三 亚甲基膦酸盐、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盐等)。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3、络合型稳定剂
①氨基羧酸盐 氨基羧酸盐类为在氨基上连接有羧甲基的盐类。常见的 有氨基三乙酸钠(NTA)、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DTPA)等。
NaOOCH2C NCH2CH2N NaOOCH2C CH2COONa CH2COONa
能和钙、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金属络合物,沉积在重 金属离子表面,使其失去催化作用。 效果较差,且价格较贵,目前使用较少。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内容概览 染整前处理加工中常用助剂的常用组成和作用机理 精练助剂 双氧水漂白稳定剂
退浆助剂
涤纶碱减量促进剂
第五章 染整前处理助剂
第一节 精练助剂

【纺织印染整技术】染色常用的助剂及作用汇总

【纺织印染整技术】染色常用的助剂及作用汇总

【纺织印染整技术】染色常用的助剂及作用汇总增白剂1、荧光增白剂VBL二苯乙烯三嗪型,属阴离子直接染料,他的上染性能基本和直接染料相似,可以用食盐、元明粉促染,用匀染剂缓染,淡黄色粉末,色调为紫蓝光,可溶于80倍量的软水中,溶解用水宜呈微碱性或中型,染浴以中型或微碱性PH值8—9最为适宜,耐酸到PH值6,耐碱到PH值11,耐硬300ppm,不耐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与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及酸性等阴离子染料混用,但是不宜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合成树脂初缩体同浴使用,适用于白色或浅色纤维素产品的增白,用量要恰当,过量使白度反而降低甚至泛黄,用于纤维素纤维不超过0.4%为宜。

2、荧光增白剂VBU二苯乙烯三嗪型,淡黄色粉末,色调为青光微紫,可溶于水,阴离子性,耐酸到PH2--3,耐碱到PH10,可与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染料、合成树脂初缩体等同浴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染料以及阳离子助剂同浴使用,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增白,树脂整理中以及与含酸性组成同浴增白。

3、荧光增白剂DT苯并恶唑衍生物,能耐强酸与强碱,溶于乙醇中,色调为青紫色,中性非电离性分散性黄白色浆庄乳液,能与水任何比例混合,由于乳状液商品中常用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与各种盐类又凝聚现象,所以最好在中性或微酸性浴中使用,DT乳液中已混有分散剂N0.5%左右,在贮存是有沉降现象,使用时应当充分搅匀以保证浓度,可用于涤纶、锦纶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要经过140—160度,2分钟高温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增白作用。

4、荧光增白剂WG黄色粉末,色调为蓝绿光,水溶液为中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酸、耐硬水,铁及铜对白度有影响,使用时才溶解,不易贮存溶液,用于羊毛及锦纶的增白。

5、荧光增白剂BCD吡唑啉性,淡黄色粉末,有微紫色荧光,不溶于水,能均匀分散与水中,呈稳定性悬浮液,也能溶于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等,非离子性,其1%水溶液近中性,用于白色晴纶的增白和浅色纤维的增艳。

常用染整助剂的应用及销售

常用染整助剂的应用及销售

由于印染加工企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随着国家对环境的整治,印染加工技术的改进迫在眉睫。

而助剂的应用和研发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

浙江海宁的一家染整厂,由于应用不环保的去油剂,其前处理工艺是:100℃去油40min→100℃退浆40min→热水清洗2次→染色。

该工艺流程长、能耗大,用水量很大,污水指标不够用,严重影响生产。

由于该企业老板是年纪较大的化工专业人员,一直以为自己是内行,基本不听别人的意见,虽然产品质量好,但企业还是难以为继。

后来经过努力,老板用了我推荐的一个中性去油退浆练染一浴剂,省去4个工段,最后老板讲了一句“去油剂的价格由你定”。

所以说,让印染企业合理应用高质量助剂,是我们助剂企业和助剂销售人员的职责和使命。

本文介绍了常见染整工艺流程及在各个工艺过程中助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就助剂的应用和销售进行总结和建议。

谨以本文与同行们共同提高。

1纤维基本知识、存在的形态讲到染整工艺,不得不讲纤维的基本分类和存在的形态。

纤维一般分成天然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两种,天然纤维常见的有棉、丝、毛、麻等,人工合成纤维主要有涤纶、锦纶(尼龙)、腈纶(仿羊毛)、氨纶等。

从助剂应用的角度看,我们要了解常见纤维的基本性能、存在形态及纤维所含的杂质(不利于染整加工的那部分)。

1.1棉纤维棉纤维是最常见的天然纤维,棉纤维是种子纤维,一颗棉籽上有很多根棉纤维。

在显微镜下看,棉纤维是一根扁平的空管子,表皮由一些蜡质、脂肪和果胶组成,具有拒水、润滑作用。

表皮里面是纤维素,呈现天然扭曲状,是棉纤维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内部常用染整助剂的应用及销售摘要:介绍了印染厂常用助剂的应用工艺和注意事项。

以优化助剂应用和推广助剂为目的,介绍各种纤维知识和染整加工工艺,并以各个实际工艺为例加以论述。

同时对一些助剂的销售方法进行了讲述。

关键词:染整助剂;纤维;印染中图分类号:TS1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4-0022-13Abstract: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commonly used additives in printing and dye⁃ing plant are introduced.With the aim of op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additives,various fiber knowledge and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es are introduced,and discusses them using various actual processes as examples.At thesame time,the sales methods of some additives were described.Key words:dyeing and finishing additives;fiber;printing and dyeingApplication and sales of common dyeing and finishing additives收稿日期:2023-02-18作者简介:俞忠尧,男,染整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各种纤维染整新工艺。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是指在纺织品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化学品,它可以提高染色效果和整理质量,减少染色过程中的损失,并降低环境污染。

染整助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其中包括染色剂、固色剂、染色助剂、整理剂等多种类型。

染色剂是染料颜料的混合物,可以使纺织品具有染色效果。

固色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固定,从而避免染料或颜料从纺织品上脱落。

染色助剂是一种辅助染料,可以提高染色效果,例如增加染料的浸透性、提高色牢度等。

整理剂是一种化学品,可以帮助纺织品获得所需的整理效果,如抗皱、防缩、柔软、抗静电等。

染整助剂的应用使得纺织品工业变得更加高效和环保。

在染色过程中,染色剂和染色助剂可以降低染料的使用量和染色时间,从而减少染色过程中的损失。

固色剂可以减少染料或颜料从纺织品上脱落的情况,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整理剂可以使纺织品更加柔软、舒适,并且具有更好的抗皱、防缩、抗静电等特性。

染整助剂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限制。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和染色助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有适当的废水处理措施。

此外,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和染色助剂可能会对纺织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纺织品变黄或变硬等情况。

因此,在使用染色剂和染色助剂
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以确保纺织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染整助剂在纺织品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染色效果和整理质量,减少染色过程中的损失,并降低环境污染。

在使用染整助剂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以确保纺织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染整助剂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高效。

染整助剂及其应用

染整助剂及其应用

第四节
印染助剂对环保的影响
复习: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 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无机稳定性等)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已是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三大问 题。 二、印染工业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尤其对水的影响) 1、水体富营养化。 2、生物降解。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LD50、LC50、ECO50等参数。 毒性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四、 按表面活性剂结构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点:价廉,与碱合用能增强去污力,织物洗后手感较好。 (1)羧酸盐类 RCOOM 如:肥皂、雷米邦A等。 (2)磺酸盐类RSO3M 如:601洗涤剂、ABS、 拉开粉BX、胰加漂T等。 (3)硫酸酯盐类ROSO3M (4)磷酸酯盐类ROPO3M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较少) 如:季铵盐类。 3、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如:聚乙二醇类 、平平加等。 5、特殊类型
二、表面张力实验及分析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分析 (1)若不加外力,肥皂膜因表面张力作用而缩小。 (2)施加外力,肥皂膜受力平衡。 (3)表面张力定义。 (4)从另一角度分析表面张力。 三、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所处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1、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 2、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3、压力及其它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受PH值变化而改变性质。在等电点 时,形成内盐而沉淀析出。 2、无机盐稳定性 多价金属离子对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影响很大,容易产生盐析。 3、氧化稳定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聚氧乙烯醚型抗 氧性好,结构稳定。 4、 生物活性 包括:毒性、杀菌力,且两者相对应。 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类毒性大,但杀菌力好。 5、 生物降解性 定义: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碳化合物 被逐渐分解,转化成CO2和H2O等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应用一、引言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染整助剂在纺织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染整助剂是指在染整过程中添加到纺织品中,用来改善染色和整理的特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提高染色的均匀性、色牢度、亮度和耐久性,同时也能给纺织品带来其他功能性的改善,如防皱、抗菌等。

本文将对染整助剂的应用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二、染整助剂的分类染整助剂按照其应用的功能和效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染整助剂分类如下:2.1 染色助剂染色助剂是用于改善染色效果的助剂。

它们可以促进染料的吸附和扩散,增强染料与纤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染料的均匀分布和上色效果。

常见的染色助剂有增染剂、分散剂和固色剂等。

2.2 整理助剂整理助剂主要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整理效果。

它们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光泽度、平整度等,使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和外观效果。

常见的整理助剂有光亮剂、柔软剂、防缩剂等。

2.3 功能助剂功能助剂是指在染整过程中添加到纺织品中,赋予其特殊功能的助剂。

它们可以使纺织品具备防水、防火、防静电、抗菌等特性,满足不同用户对纺织品功能的需求。

功能助剂的种类繁多,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助剂来达到特定的功能效果。

三、染整助剂的应用染整助剂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纺织品的染色、整理和功能改良等方面。

以下是染整助剂的一些典型应用场景:3.1 染色过程中的助剂应用染色过程中的助剂可以改善染料的上色效果和耐久性。

例如,增染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增加上色效果;分散剂的应用可以使染料分散均匀,避免出现斑点和不均匀染色;固色剂的应用可以增强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化学结合力,提高染色的耐久性。

3.2 整理过程中的助剂应用整理过程中的助剂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外观效果。

例如,光亮剂的应用可以增加纺织品的光泽度,使其看起来更加明亮;柔软剂的应用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使其具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防缩剂的应用可以减少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的收缩。

3.3 功能改良中的助剂应用功能改良中的助剂可以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功能性能。

纺织染整助剂的分类及作用

纺织染整助剂的分类及作用

纺织染整助剂的分类及作用
现代纺织染整助剂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中使用的一些催化、调节、赋形、辅料。

现代纺织染整助剂分为四大类: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助染剂和特殊助剂。

一、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和分散性,可有效地减少胶粘杂质和表面状态的改变,缩短洗涤、烘干、染色浸渍、脱洗等工序时间,改善粘纤维加工和印花染色效果。

二、助洗剂
助洗剂是指在洗涤过程中应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强大的清洗功能,能够清洗污垢与游离纤维,有效保护纤维,使织品保持其本身的强度和机械强度,缩短洗涤时间。

三、助染剂
助染剂可使染色过程变得更加顺利、色深均匀,改善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的均匀性和对比度,防止染料从表面渗出,使染色后的织物具有色泽稳定、耐腐蚀性好、抗老化性、抗污染性、抗紫外线等优点,提高织物的染色品质。

四、特殊助剂
特殊助剂的功能是促进水性染料的渗透,改善和提升染料的性能,如吸附剂可阻止染料非选择性的与纤维其他组分结他,凝固剂可增强染色后图案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抗皱助剂也可改善染色加工后织物的抗皱性,耐久性能,调节染色过程,使染料更加均匀坚韧,使染色图案更洒脱及鲜明。

综上所述,现代纺织染整助剂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纺织品生产过程的推进,提高织品的染色品质,实现织物的持久性和美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教学授课计划预报表( 2019-2020 )学年(一)学期渗透性测试将被测样品按一定浓度配成测试溶液,把标准帆布片水平放于测试溶液表面,帆布片从开始下沉到沉入杯底的时间即表示被测样品的渗透性。

耐碱渗透性测试在上面测试渗透性的测试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测试结果即为被测样品的耐碱渗透性。

润湿性测试面料用被测样品配成的工作液进行处理,然后烘干,平铺于一桌面,用一干净滴管吸取蒸馏水,滴一滴于面料表面,从水滴落到面料表面到水滴在面料表面完全铺展开的时间即表示被测样品的润湿性能。

具体实验内容:实验一:渗透剂的复配与性能测试原料:快速渗透剂T,JFCS,JFC,拉开粉(丁基萘磺酸钠),另一个为市场渗透剂(德美?)测试项目:先分析市场渗透剂的以下性能:1 含量具体方法:采用折光率仪测试其糖度(含量)1离子型具体测试方法见 P352 浊点具体测试方法见 P373起泡沫性具体测试方法见 P484渗透性具体测试方法见下室温渗透力测试2g/l、 5g/l样品在100毫升的烧杯中,称取样品0.5(或0.2)±0.01g,加入100ml自来水(硬度约70ppm),搅拌溶解均匀,静置30S,于室温15~35℃条件下,放入帆坯布,用秒表测定帆坯布的沉降时间。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室温耐碱渗透力测试2g/l、 5g/l样品,40g/l NaOH在100毫升的烧杯中,室温碱下渗透力:称取样品0.5(或0.2)±0.01g,加入90ml 自来水(硬度约70ppm),搅拌溶解,加入10ml、360Bé的NaOH溶液,搅拌均匀,静置30S,于室温15~35℃条件下,放入帆坯布,用秒表测定帆坯布的沉降时间。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高温耐碱渗透力测试在250毫升的烧杯中,100℃碱下渗透力:称取样品0.5(或0.2)±0.01g,加入90ml 自来水(硬度约70ppm),搅拌溶解,加入10ml、360Bé的 NaOH溶液,搅拌均匀,于电炉上直接加热至100℃,放入帆坯布,测定沉降时间。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实验二螯合分散性能测定《染整技术实验》 P139实验三双氧水稳定剂稳定性的测试(另也可做后面的:第二个实验破洞试验)一自配双氧水稳定剂:葡萄糖酸钠:12.5%;硫酸镁:6%;水:81.5%。

也可以采用葡萄糖酸钠 12%;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 5%;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 5%氢氧化钠 NaOH 1%水 77%二、漂白加工1试剂及配方:1# 2# 3# 自配双氧水稳定剂g/l 2 - -市场双氧水稳定剂g/l 2 -NaOH(100%)g/l 2 2 2H2O2(100%)g/l 3 3 3棉针织布(浴比1:10)2操作步骤:称取样品加水溶解、摇匀,测定H2O2初始浓度。

然后放入棉织布,升温到100℃处理45min,再测定H2O2浓度,计算出H2O2分解率。

将布样水洗、烘干,放置30min,再测定白度。

三、溶液中双氧水含量测定或者按照P136准备1.测定原理:(高锰酸钾滴定法)双氧水不但可作氧化剂,并且可作还原剂,例如在酸性介质中(加稀H2SO4),能把高锰酸钾 KMnO4 还原成二价锰盐(硫酸亚锰 MnSO4)。

根据这个原理,高锰酸钾可以用来滴定双氧水。

反应式如下: 2 KMnO4 + 5H2O2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8H2O + 5O2 2.试剂配制:6N硫酸溶液; 0.1N高锰酸钾液。

3.测定步骤:用称量瓶精确称取试品 2.5 克,用少量水搅匀后,将全部溶液和洗液注入500mL 的量瓶中,并加水稀释到 500mL 的标线。

用 50mL 的单标移液管移取试品溶液50mL,置于300mL的烧杯中,加入水 100mL 及6N硫酸溶液10mL,然后以0.1N高锰酸钾液慢慢滴入,并时加搅动,滴至粉红色经久不褪时为止。

4.结果表示:实验三:双氧水稳定剂破洞性试验实验目的:比较金属离子在棉织物氧漂时对双氧水稳定性的影响,判定双氧水稳定剂的基本性能。

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对双氧水在水中的分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快速分解,需要在棉织物氧漂液中加入适量氧漂稳定剂。

当氧漂液中不存在稳定剂时,在金属离子的作用下双氧水分解速度明显加快,使棉纤维强力损伤极大,有可能在织物表面产生小的破洞。

实验要求:1、通过实验知道稳定剂在棉织物氧漂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实验知道金属离子对棉织物氧漂加工的影响。

实验仪器:量筒、烧杯、0.5毫升移液管、玻璃棒、剪刀、烘箱、电炉或水浴锅、放大镜。

实验材料:双氧水、平纹棉织物、双氧水稳定剂、氯化铜溶液、甲醇溶液。

实验方法:将氯化铜甲醇溶液经0.5毫升移液管的移取,均匀地滴在两块平纹棉布上,然后对这两块棉布进行氧漂。

其中一块棉布得漂液中加入了双氧水稳定剂,而另外一块没有加入双氧水稳定剂。

漂白结束后经水洗烘干工序,观察平纹棉织物表面产生破洞的情况。

实验步骤:1、将1毫升氯化铜溶液加入100毫升甲醇溶液中,配得氯化铜甲醇溶液;2、配制两份氧漂工作液,一份加入氧漂稳定剂,另一份不加;3、准备平纹棉织物2块;4、将氯化铜甲醇溶液用0.5毫升的移液管均匀地滴在平纹棉织物上;5、将滴加氯化铜甲醇溶液的棉织物放入已经配好的两种氧漂工作液种漂白。

6、漂白后水洗、烘干试样;7、观察式样表面产生破洞的状况;8、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过程记录详细、数据准确、结论合理。

通过试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判定每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提示:可以根据试样上破洞的有无、多少和大小来判定金属离子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能力,也可以根据试样上破洞的有无、多少和大小来判定双氧水稳定剂对双氧水的稳定性能。

实验讨论:1、双氧水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2、金属离子浓度对破洞的产生有什么影响?3、双氧水稳定剂的加入量对双氧水氧化性能有何影响?4、漂液的酸碱度对双氧水的漂白效果有何影响?如何调节工作液的酸碱度?5、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氧漂工艺条件?6、如何定量地描述双氧水稳定剂在氧漂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四:高温分散匀染剂性能测试(也可以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递深性)一、使用织物:纯涤纶机织物或针织物二、试验设备:高温高压小样染色机三、试验步骤:1.染色选择分散红玉 S-5BL和分散深蓝 HSF(100%)两种染料(或选用其它移染性差的分散染料),用纯涤纶织物按下列条件染色:染料(owf) 1%99%冰醋酸(mL/L) 0.3浴比1∶20,40℃入染,2℃/min 升温至 130℃保温 60min,再以2℃/min降温至70℃,出缸,80℃热水洗,冷水洗净,室温晾干或 80℃以下烘干,待用。

注:冰醋酸的用量以调节pH在 4.5~5.5 之间为宜(下同)。

2.移染试验将同质同量的纯涤纶色布和白布重叠(共重2g),用白棉线沿布边缝好,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移染:高温分散匀染剂(g/L) 1冰醋酸(mL/L) 0.3浴比 1∶20,从 40℃开始以 2℃/min 升温至 130℃保温 30min,再以 2℃/min降温至 70℃,出缸,80℃热水洗,冷水洗净,室温晾干或在80℃以下烘干,待评。

五、评定方法:1.目测法:肉眼观察移染试验后的被移染布和移染布(原白布)的同色程度,把色泽差距小的评定为好。

2.萃取法:将移染试验后水洗、烘干的被移染布和移染布分别取一小块,剪碎,分别称取 0.1g(称准至 0.001g),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3mL氯苯—苯酚(1∶1)混合液,使纤维全部浸没于溶剂中,然后置于沸水浴中,使纤维全部溶解,冷却后,在振荡下逐滴加入丙酮溶液,使涤纶树脂絮状析出(一般加入丙酮5mL),然后用丙酮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加盖静置,使絮状物全部沉积于瓶底。

吸取上层澄清的有色液,用丙酮作空白溶液,在染料特定的吸收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密度,计算移染率:移染率(%)= (E2 / E1)×100%式中:E1 为被移染布萃取液的光密度值;E2 为移染布(原白布)萃取液的光密度值;移染率在80~100%为优,50~79%为一般,49%以下为较差。

3.分光测色仪测定法:用分光测色仪分别测定被移染原布和移染布在该染料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R),通过公式计算K/S值,再求出其移染率: K/S = (1-R)*(1-R)/ 2R 移染率(%)= (移染布的 K/S值 / 被移染布的 K/S值 ) × 100移染率在80~100%为优,50~79%为一般,49%以下为较差。

4.色卡评定法:按照DM/CZ 05-062 方法评定移染级别。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好能够量化。

实验目的:评价匀染剂TF-206与高温匀染剂530的染色消色性、移染性、缓染性和高温分散性。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精度:0.001g)、定型机、红外线染样机、datacolor测色仪实验织物:涤纶染色消色性分散灰N:0.50%o.w.f匀染剂: 1.0g/l浴比: 1:20PH: 5工艺流程:配液→0.8℃/min升至90℃保温10min→0.8℃/min升至110℃保温10min →0.8℃/min升至130℃保温40min→水洗→烘干→测色、评价高温分散性分散红玉S2GFL: 0.40g/l匀染剂: 1.5 g/lPH: 5液量: 100ml工艺流程:配液→3℃/min升温至130℃→降至90℃→抽滤、评价移染性匀染剂: 2.00g/lPH: 5浴比: 1:20布重:前处理布+色布工艺流程:配液→0.8℃/min升至90℃保温10min→0.8℃/min升至110℃保温10min →0.8℃/min升至133℃保温40min→水洗→烘干→测色、评价初期缓染性分散黄棕H2RFL: 1.00%o.w.f浴比: 1:20匀染剂: 1.50g/lPH: 5升温速率: 0.8℃/min工艺流程:配液→升温至设定温度保温10min→取样、水洗→烘干→测色、评价实验结果:原布深度差异越大。

△a*是红绿色光差值,越正,越偏红光。

△b*是黄兰色光差值,越正,越偏黄光。

△E*是总色差值,其值越大,表示与原布总色差越大。

从上表和贴样可得,两者的染色消色性都较小。

定过滤纸上的染料颗粒凝聚情况。

评级为5级。

5级:无染料凝聚。

4级:微有染料颗料。

3级:有染料颗粒。

2级:染料凝聚较明显。

1级:染料凝聚极明显。

从上表和贴样可得,TF-206的高温分散性略优于高温匀染剂530。

3颜色越深,说明匀染剂的移染力越强。

由于空白样移染后的色布和白布都有明显的色花,因此不作测试。

从上表数据可得,TF-206的移染性能略优于高温匀染剂5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