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才 队 伍 结 构 分 类 表
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4LAND&RESOURCES自然资源系统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两统一”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职能多、业务广、使命坚、任务重。
面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使命,需要尽快摸清自然资源领域人才队伍现状,牢牢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补齐人才结构短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从而更好履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两个高水平”建设的使命担当,为“整体智治”现代化政府部门建设助力赋能,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队伍现状(一)人才总量及分布情况截至2020年6月,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共计2万余人,其中行政机关共4000余人,事业单位1万余人,自然资源所4000余人。
事业单位人才占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的59%,超过了半数,行政机关和自然资源所人才则各占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的22%和19%。
(二)年龄结构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中青干部(45岁以下)占比过半。
厅直属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35岁以下人才超过半数。
行政机关人才的年龄随着行政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省厅机关中55岁以上的人员超过了20%。
事业单位则相反,行政级别越高的单位,年轻人才越多,说明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倾向于省市一级的事业单位。
自然资源所的老龄化情况则较为严重,46岁以上人才占比超过了40%。
(三)文化程度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队伍中,本科学历占60.9%,大专学历占22.6%,硕士学历占10.2%,中专以下占6.0%,博士学历占0.3%,基本形成以大学本科、研究生为主体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格局。
行政机关及厅直属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行政机关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2%,厅直属事业单位中硕士以上学历占21%,可见在事业单位中厅直属单位较能吸引高学历人才。
公司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

1.员工总体结构截止 2022 年 12 月 3 日,在册在岗用工人员计 464 人(劳动关系员工 327 人、占 70 %,劳务派遣关系员工 137 人、占30%),另失踪 1 人(黄菁华)。
人员总体规模呈减缩态势,较2022 年底同期净减少 11 人,减幅达%,如下表/图所示:图一:2022-2022 年人员总量增长图2 .岗位类别构成图二:14 年人力资源结构图年度劳动合同关系用工劳务派遣关系用工合计2022 年280 (66%) 143 (34%) 423 2022 年349 (%) 147 (%) 496 2022 年377 (72%) 148 (28%) 525 2022 年338 (71%) 137 (29%) 475 2022 年327 (70%) 137 (30%) 464公司管理人员 34 人占 7%,职能人员 49 人占 10%,研究开辟人员 40 人占 9%,市场开辟人员 22 人占 5%,工程管理与技术人 员 126 人占 27%,生产工人 193 人占 42%。
具体如下表/ 图所示:图三: 11- 14 年人力资源岗位构成对照图3 .人员职务构成图四: 14 年人力资源岗位构成图管理人员41 49 35 34职能支持人员 50 50 58 49研究人员 16 15 17 17检测人员 29 26 25 23 市场开辟 /销售人 员 19 19 19 22 工程管理 /技术人 员145 170 134 126生产人员196 196187 193总人数496525 475 464“管理人员”指经理助理以上人员;“职能支持人员”指职能部门普通员工及分公司文员; “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指一线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市场开辟/销售人员”指材料销售人员 及招投标人员;“研究开辟”人员指从事研究开辟人员;“检测人员”指从事试验检测人 员;“ 生产人员”指生产操作人员及其它。
年份2022 2022 2022 2022备注中级专业人员及以上人员占 30%,普通人员比例为 70% (备注:高级或者中级专业人员指按多轨制职业通道设立,享受经理或者主管待遇的高、中级研究开辟人员;高、中级工程人员;高、中级市场开辟人员等)。
最佳的梯形结构队伍

教学 设 计 、 好 一 份说 课 稿 、 好一 节 优 质 写 上 课 、 成 一 份本 专业 课 程 的 教 学 反思 、 作 完 制 个 精 彩 的 教 学 课 件 、 任 一 次 集 体备 课 担 的 主 讲 、 与一 项 课 题 的 研 究 、 表 一 篇 高 参 发
一
水 平 的 教 育 教 学 论 文 、 化 一 个 特 色 教 学 物 成 果 等 。 实 有效 地 开 展 教 学技 能 比赛 , 扎 专 业 技 能 比武 等 活 动 , 竞赛 为 载 体 , 以 空前 激 发 不 同 梯 次 教 师 的 竞 争 意 识 , 高 各 梯 次 提 教 师 的 教 学 本 领 , 进 中 青 年 教 师 的 专 业 促
2 ' N0 3 0O 3
Chna l Ed at o3 ff  ̄tON uo I f 33 J OV l He a a r l
科 教 论 坛
最 佳 的 梯 形 结构 队伍
李 美 超 ( 吉林 信息 工程学校 吉林 省 吉林 市 1 2 0 ) 0 0 3 摘 要: 学校的发展 离不开教 师队伍 建设 , 打造 梯形结构队伍 为最佳 的培养模 式 。 在培养 的过程 中, 注重落实凡 步培养 的途径 , 究科 要 研 学 的培 养 策 略 才 能 打 造 出最 佳 的 梯 形 结 构 队 伍 。 关 键 词 : 师 队 伍 建 设 梯 形 结 构 培 养 逢 径 教 中 图分类 号 : - C6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9 9 ( 0 ) 1c一0 2 1 17 6 3 7 5 2 1 l () 1 -0 o 4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也 是 学 校 发 展 的 永 恒 主 题 。 造 品牌 学 校 离 不 开名 师队 伍 的 塑 造 。 打 因此 , 等 职 业 学 校 要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中 导 , 激 发教 师 爱 岗敬 业 , 高 教 育 教学 以 以 提 及 科 研 能 力为 目标 , 照梯 次 发 展 、 按 结构 合 理 的 要 求 , 力培 养~ 支基 本 功 扎 实 , 术 努 技 以 自身 作 为 劳 动 手 段 , 劳 动 对 象 示 范 性 对 的、 杂性的、 复 创造 性 的 劳动 。 师 的教 学 , 教 其 实 是 对 教 学 内容 的 一 种 再 创造 的 过 程 。 他 要 把 凝 聚 在 教 材 中 的 智 能 、 感 和 世 界 情 观, 内化 为 自 己的 智 能 、 感 和 世 界 观 , 情 并 通 过 自 己的 知识 及 才 能 , 用 自身 的 德 行 、 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基本情况一览表

4
第 2 页,共 7 页
人员规模 序号 单位 团队名称
首席科学家
骨干人才
团队建设目标 团队优势
(200字以内) 骨干人员 总 高级 人数 职称 固定 流动 固定 流动 1 2 3 4 5 6 7 8 9 5 油料所 油菜遗传改 良创新团队 10 26 17 20 5 王汉中 45 研究员/所长 遗传育种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粮棉作物重 大害虫监测 植保所 预警与控制 技术创新团 队 5 54 13 11 0 7 35 吴孔明 44 农业昆虫 研究员/所长 与害虫防 治 6 7 8 9 10 11 华 玮 31 37 32 44 56 57 28 29 33 32 75 52 45 47 48 43 38 38 38 35 42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院士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分子生物学 染色体工程/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理学 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害虫综合治理 虫害监测预警 棉花害虫防治 玉米害虫防治 玉米害虫防治 生防微生物 棉花害虫防治 棉花抗虫性 生防微生物 昆虫分子生物学 小麦害虫防治 李云昌 邹崇顺 刘贵华 张学昆 胡 琼 52 59 51 40 42 45 43 37 35 34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抗病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为核心, 固定 汇集了油菜种质资源学、功能 基因组学、遗传育种与良种繁 固定 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员8名, 固定 共有具博士学位的12名,拥有 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试验条 固定 件,在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抗 固定 菌核病育种、品种资源等领域 具有极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 固定 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内 固定 已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高 固定 水平科研论文100多篇,获得 固定 科研成果30多项。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以郭予元院士为顾问,中坚队 固定 伍由5名研究员组成,人员结 构合理,具有长期合作的传统 固定 与经验,已初步形成了有紧密 固定 合作关系的科研队伍;依托植 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 固定 室等科研平台,现有仪器设备 固定 与设施完全满足拟开展科研工 作的需求;目前承担了一批国 固定 家和农业部重要科研项目,经 固定 费充足、任务饱满;所开展的 研究工作皆有长期的积累和基 固定 础,先后获国家多项科技成果 固定 奖励,在《科学》等国内外著 名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固定 通过研究棉铃虫、盲椿象、麦蚜和玉米 螟等我国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的灾变规 律,发展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控制新技 术,提高我国农作物重大虫害的防控能 力,为我国粮棉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建成一支高水平,具有较强科研竞争 力的植物病虫害科研队伍,引领国内粮 棉作物重大虫害防治的科学研究。每年 培养博士研究生5-8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 在未来5年内,发表研究论文150-200篇 (其中SCI源研究论文40-50篇),出版 专著5-8本,培育抗虫作物品种2-3个, 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 通过5年的建设,形成一支引领全国油 菜遗传改良发展方向、创新能力强、机 制灵活、学术观点新颖、人才队伍和学 科配置合理、在国内国际上有显著影响 力和话语权、上、中、下游研究相结合 的油菜遗传改良科技创新队伍,拥有油 菜种质资源鉴定、功能基因发掘、新品 种选育和推广多学科协同的科研技术平 台,能够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发掘 出油菜优异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建立 起现代高效油菜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 具突破性的系列新品种,发表高质量的 研究论文20-30篇,申请基因和技术专 利15项以上,选育出油菜新品种20-30 个,新品种年推广面积4000万亩左右。 申报或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3项,力争取得一项获国家一等奖励的 科研成果。 辅助人员 姓名 年龄 技术/ 技术/行政 职务 研究 方向 序号 姓名 年龄 技术/ 技术/行政 职务 研究 方向 固定/ 固定/ 流动 (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研和学术 发展、平台建设等。300字以内)
表四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工作计分标准

6
10
8
10
2-3
二
9
7
5
8
7
8
4-5
三
8
6
4
6
6
6
院党委(校部)级
1
一
8
6
5
8
7
8
8
2-3
二
7
5
4
6
6
6
4-5
三
6
4
3
4
5
4
校研究生会级
1
一
6
5
4
6
6
2-3
二
5
4
3
5
4
4-8
三
4
3
243ຫໍສະໝຸດ 院研究生会级1一
4
3
2
4
4
2-3
二
3
2
1
3
3
4-8
三
2
2
1
2
2
社
会
工
作
9—12
6—9
3—6
0—3
校研究生会主席12、 副主席11、 秘书长10、
12.为学院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组织、专业学术活动,以及迎新、毕业等活动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按社会工作加3分,累加不得超过12分(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予以证明)。
13..因解职、辞职、免职使任职时间不足一届的2/3的学生干部不予加分,增补、升任的干部按任职时间在2/3以上的职务计分;
14.参加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且受到表彰者获得相应加分,未受到表彰者加3分;按课程要求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和参加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三助”工作的,不应加分;
某公司人力结构分析报告

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根据公司前期提供的人员情况表分析,公司现有员工220人(含兼职7人),2019年新增23人,净增率10.8%。
男员工173人,占81.22%,女员工40人,占18.78%。
平均年龄32.1岁。
工龄三年以上128人,占60.09%。
前10个月离职39人,离职率18.31%。
学历结构上本科以上80人,占37.56%。
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26人,占13%,每人平均负责管理8.46人,配置科学,负荷适当;一般管理人员12人,占6%;技术人员98人(含开发29人,占16.36%;工程37人,占16.82%;制造10人,占4.5%;质检8人,占3.6%;营销公司14人,占6.36%),占44.5%,每2.24人中就包含一名技术人员;业务人员53人,占24.09%,每4.15人中包含一名业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24人,占10.09%。
结果显示,总体上人力结构基本满足公司设计、工艺方面一定程度的需求,以及相应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目前公司人员组成结构及员工工龄结构变化情况如图1-1a、图1-1b所示:1.2.1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包括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各职能部门部长、副总、办公室主任及二级部门经理在内的26人。
图1-1 人员结构图一级管理7%二级管理6%基础管理6%技术高级10%技术中级16%技术初级18%业务高级8%业务中级8%业务初级10%作业工人11%-200204060﹥10年8-10年5-8年3-5年1-3年≤1年年初状况194727381940年末状况204527362857变化量1-2-29171947273819402045273628571-2-2917图1-1b 2009年度员工工龄结构变化情况年初状况年末状况变化量结果显示:我们公司中高层管理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37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员工处于事业和精力的黄金阶段,具有了丰富的经验和社会阅历,解决问题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独立处理问题,处于自我实现阶段。
管理者如何带队伍--管理能力提升

对企业管组理模织式结的构分析及与岗认位识
企业要开展业务,除了需要直接 增值活动外,还有对这三个增值活动 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企划、信息、 人力资源、财务四方面职能,我们称 其为:
间接增值活动
19
X如X电何脑带公队司伍2000财年管理体系介绍
业务轴
业务N
对企业管组理模织式结的构分析及与岗认位识
…… …… …… …… …… …… …… …… …… …… …… …… ……
32
如何带队伍
岗位职责
第二部分:岗位职责
•XX的岗位职责 •练习制定关键岗位职责 •讨论归纳
33
如何带队伍
XX的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岗位责任是什么 •岗位职责制定的好处 •岗位责任书的内容 •岗位责任书制定的步骤
34
如何带队伍
岗位职责
XX对岗位职责的解释
为实现部门职责, 该岗位应承担的 工作责任和工作范围。
55
如何带队伍
门市经理的职责
岗位职责
1、制定分解年度销售计划。 2、进行店面推广、店面管理。 3、促销、完成销售任务。 4、客户服务。 5、销售分析、制定措施。 6、培养指导销售人员、评价、考核员工。
21
如何带队伍
岗位责组任织体结系构概及述岗位
96以后的变化
随企业飞速发展,结构变化表现为: 1、直接和间接增值链不断细化和完善; 2、随单一业务向多业务转变,产生更
多的事业部 3、逐步形成矩阵管理体系
22
如何带队伍
1997组织结构 总经理室
企管办
组织结构及岗位
发展规划部 客户关系部 综合管理部 信息管理部
从直接满足客户需求价值的角度,产品链、供应 链和市场(客户服务)等三类增值活动,是直接满足 客户以下三方面的需求:
人员素质构成表

竞争性人格
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意 识,并有强烈的紧迫感,较难 相处,适于单独工作
温和、宽容、慢节 奏,适合随意大的 工作
成就动机
喜欢接受挑战性 任务,希望达到 个人的高目标
喜欢将个人的目标定得较高, 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有很强 的目标方向性
追求个人高目标的 愿望不强,能容忍 失败
权力动机
希望控制或影响 他人的行为和情
阅读理解
20
25
四
判断
推理
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事 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 解、比较、组合、演绎、综 合判断能力。反映对事物本 质及事物间联系的认知能力 的高低
1.事件排序;2.常识 判断;3.图形推理;4.
演绎推理;5.定义判 断
40
30
五
资料
分析
对图形、表格和文字形式的
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综
一部分是先天遗传,一部分是后天获 得
体力
精力
行政职
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结构
部
分
内容
考察内容
题型
题
数
时间
(分钟
-一一
知觉
速度
考察对数字、字母和汉字等
视觉符号快速而准确地觉
1数字属于的区;2.数 字属于的数列;3字符
60
10
(单
与准
确性
祭、比较、转换和加工的能 力,涉及感觉、知觉、短时 记忆和识别、判断等心理过 程,是速度测试
背景面谈:由一位评估者主持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的面谈
小组讨论:"管理问题"。参加者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四个需要不同形式的管理判 断的短案例。小组必须在一小时内解决案例问题并以书面形式提交建议 个人调查和决策练习:"研究预算"。参加者被告知他(她)刚担任部门经理。现在, 参加者手上有一份关于他(她)的前任拒绝给某研究项目继续提供资金的要求这 一事件的简短说明。研究项目经理呼吁推翻这一决定。参加者用15分钟时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