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叶猴

合集下载

白头发的“山间精灵”——白头叶猴

白头发的“山间精灵”——白头叶猴
责任编校 / 吴飞燕
白头发的“山间——精灵白”头叶猴
文 / 语 遥
幼崽 :
我们的幼崽 非 常 漂 亮, 全 身 的毛发是金黄色 的。 在 成 长 过 程 中, 它 们 身 体 的 中部慢慢变成灰 色, 最 后 就 成 了 成年的样子。
头部 :
我 头 部 的 毛 发 都 是 白 色 的, 头 顶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 一顶尖顶的白色小帽,这是我与其他 猴类相比最有特色的地方。
白头叶猴是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猴类,野生种群仅分布 在广西崇左市。我们栖息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 地带内,栖息地面积不足 200 平方千米。
我们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其擅长跳跃。纤瘦的身躯、细长的四 肢、发达的臀部胼胝(pián zhī)让我们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 行走如飞。长长的尾巴帮助我们在林间攀爬跳跃时保持平衡。我们的体毛主 要是黑色的,头部、颈部和尾巴的下半截是白色的。
身材指数 体重:8 ~ 10 千克 体长:50 ~ 70 厘米 尾长:60 ~ 80 厘米
食物 :
我以植物的嫩叶、枝条为食。我的采食量并不大,因 为我的胃有一个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室,吃下的树叶很快就 分解消化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喜欢集群生活,一个族群成员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 20 只。在我们 族群里,成年的公猴只有猴王一个,其余的就是成年母猴和未成年的小猴子。 这是一种一夫多妻制社会。我们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以后就从绝 壁上的石洞内跑出来活动,在林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采食嫩叶。黄昏时 我们再回到岩洞内睡觉。
我们在野外的分布地域十分狭窄,因此数量也十分稀少。在保护区和有 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们的数量已经从几十只增长到 1 000 多只。 希望保护区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白头叶猴,守你到白头

白头叶猴,守你到白头

白头叶猴,守你到白头名称:白头叶猴发现地点: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身体和四肢为黑色,头部为白色,头顶的白毛立起,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之一说到珍稀濒危动物,相信大家脱口而出的会是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这些熟悉的物种名,而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动物星球厅,陈列着两件极具辨识度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标本。

它们身材轻巧,四肢修长,通体黑色,头、肩上和尾巴尖的毛却是白色。

特别是头上桀骜不驯的那一撮白毛,像极了“Tony”老师剪出的莫西干发型①。

虽然被制成标本,但它们仍保持着在树枝间攀爬跳跃的姿势,看上去活泼灵动、栩栩如生,与同展柜的其他濒危动物相映成趣。

文/钟婧(动物学博士)摄影/周江编辑/王丽婧物种档案① 莫西干发型(Mohican Hairstyle)类似马鬃的民族发型,后因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而引起一段潮流。

20211-210820211-2109艳福不浅,责任重大白头叶猴的家庭和其他叶猴类似,都是一只雄性带领众多雌性和幼仔,占山为王,组成繁殖群。

别以为雄猴艳福不浅,它们的责任同样重大:一大家子的安全都要靠它来守护。

雄猴一边要提防周围的凶猛禽兽抓走自己的幼仔,一边要对周围图谋自己妻子的雄猴保持警惕。

等到年老体衰了,还有可能被外来的年轻雄猴打败并取而代之,自己孤独终老。

刚出生的小白头叶猴十分漂亮,浑身金黄没有一根杂毛,不认识的还以为是金丝猴的娃。

可惜当小猴渐渐长大,金黄色便会开始退去,最终和父母一样成为黑白色。

等到3~4岁性成熟后,雌性继续留在繁殖群里;雄性则离群汇入附近的“单身汉俱乐部”,直到它们挑战其他雄猴或诱拐雌猴成功,有了自己的繁殖群为止。

喀斯特的精灵白头叶猴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喀斯特地貌区域。

这里峰谷纵横,坑坑洼洼,半块平地都没有;这里土壤瘠薄,种什么庄稼都难活;这里水源难觅,下雨多但全漏光了,真是十足的荒芜之地。

然而这样的地方却因为地貌多样、人迹罕至成为白头叶猴的家园。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丛林中,是我国特有种,现仅广西崇左县境内一带有分布,以嫩叶、芽、花、果实为食。

现面临的威胁:数量稀少;当地农民砍伐树木,导致食物减少;不法者的偷猎。

立场: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我,当然是一千个一万个同意咯!当地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崇左,靠砍伐的树木烧水、做饭和取暖现面临的问题:如果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势必要禁止砍伐树木,我们拿什么来烧水、做饭和取暖?立场: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没法生活,所以坚决反对。

当地政府:保护白头叶猴有两种办法:一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乱砍滥伐,二可以将当地农民搬迁。

作为当地政府有义务让当地农民选择其中一种办法,但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也得为当地农民的立场考虑,同时由于崇左县并不富有,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必须考虑其经济代价,当然如果还有经济利益自然更好。

立场:同意建立自然保护区,但期待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当地农民心甘情愿建立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白头叶猴是我国独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与人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具有很多和人相似的基因,因此对白头叶猴的研究不亚于大熊猫,当前发现白头叶猴栖息地减少,还有不少偷猎者,广西特有的白头叶猴在野外只剩下约700只,比大熊猫还稀少,因此开发保护行为是当务之急。

当前面临的问题:自然保护区一定要建立,但必须说服当地农民,请应用相关生物知识,想一个万全之策。

白头叶猴:我是白头叶猴,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丛林中,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以嫩叶、芽、花、果实为食。

可近年来,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广西崇左县的农民,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我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可食用的食物也越来越少,我们面临灭绝的危险。

还有捕猎者……当地政府:不许农民砍伐树木,严禁偷猎白头叶猴!当地农民:我们农民砍伐树木是为了烧水、做饭、取暖,是为了生活。

至于偷猎几只白头叶猴,也是为了改善生活。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白头叶猴是我国独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数量稀少,它与人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很多和人相似的基因,因此对白头叶猴的研究,不亚于大熊猫。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一、外形特征白头叶猴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

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

成年的白头叶猴头是白色的,肩是白色的,像个老头子一样的。

但它生下来并不是这样的。

白头叶猴生下来的时候非常漂亮,全身的毛发是金黄色的。

一年之后金黄色的幼仔就开始慢慢变颜色了。

一岁半之后,除了身体大小不同以外,体色基本上和成体一样的。

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种。

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

三、生活习性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也是位于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习惯树栖和岩栖的生活,晚上一般要住山洞。

它的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

它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它喜欢集群生活,一群五、六只,多的十几只。

每个群里成年的公猴就只有一个,它就是猴王。

如果一个猴王它的领导能力很弱,那么它这个群大了之后,一部分猴子就会跑掉,变成了新的群。

这些猴群就像家庭一样的,新形成的家庭数量就少。

而一些比较久的猴群甚至会达到二十只。

白头叶猴顾名思义叫做叶猴,因为它是吃树叶的,它的食物80%、90%都是树叶。

五、重要价值白头叶猴分布狭窄,目前在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护区有350只左右。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动物学家研究表明,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

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

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

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等雄兽和雌兽的体形大小差别不甚显著。

外形酷似黑叶猴白头叶猴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所以叫做白头叶猴。

也有人认为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

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外形特征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白头叶猴(12张)猿等雄兽和雌兽的体形大小差别不甚显著体长为50一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一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

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

白头叶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猴子。

之所以叫白头叶猴瞧它的头这个图像一个老爷爷坐在那里一样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

这只猴子也是看着地上的食物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白头白肩。

又瞧它的尾部一半是黑色的一半是白色的所以叫做白头叶猴。

身体非常修长很苗条白头叶猴非常苗条尾特别长。

成年的白头叶猴头是白色的肩是白色的像个老头子一样的它生下来并不是这样的。

白头叶猴生下来的时候瞧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得到白头叶猴生下来非常漂亮全身的毛发是金黄色的。

如果我们不是我们去从它出生观察到它长大谁会相信一个全身是金黄色的猴子能够长成头是白的肩是白的然后全身是黑的这么一个猴子呢!的的确确金黄色的猴子金黄色的幼仔就是白头叶猴的小猴子一年之后这个金黄色的猴子、金黄色的幼仔就开始慢慢慢慢变颜色了。

首先是身体的中部慢慢变成灰色灰黄色灰色再变成黑色头部也开始慢慢慢慢变一岁半之后除了身体大小不同以外体色基本上和成体一样的。

分布范围外形酷似黑叶猴的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种。

仅白头叶猴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具体地点包括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左市的罗白乡、板利乡、漱湍镇、驮卢镇;扶绥县的岂盆、山圩、渠旧、渠黎、东门5个乡的部分地区分布区的东、北、西三面均有黑叶猴栖息。

关于白头叶猴的作文

关于白头叶猴的作文

关于白头叶猴的作文
来到白头叶猴栖息地,见到那些白头叶猴真是太漂亮,太有趣了。

你瞧,它们头上戴着一顶像圣诞老人的白色帽,肩上披着一件白色“披肩”。

肩膀以下是黑色的毛就像穿着一件夜行衣,尾巴上一点白色像宝剑在闪光,从远处看,它们就像威风凛凛的武士,可爱极了!
老师告诉我们,幼年的白头叶猴很可爱。

它们的毛跟成年的白头叶猴不一样,浑身都是金色绒毛,加上一双滴溜溜、水灵灵的大眼睛,更显得可爱,简直可以与金丝猴相媲美。

我们纷纷用照相机把白头叶猴各种有趣的姿势拍下来,作为留念。

老师说,白头叶猴是非常珍稀的野生动物,作息非常有规律。

天一亮,白头叶猴就从它们栖息的岩洞里爬出来吃早餐。

它们的早餐是一些树叶、树的嫩芽、野花、野果等等。

它们一边吃,一边玩,两只手忙个不停。

它们吃饱了,休息一会儿,开始在悬崖绝壁、树冠或灌木丛之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

黄昏时分,它们回到岩洞边,确认洞内没有异常之后,便一个接着一个地爬进洞内过夜。

白头叶猴_精品文档

白头叶猴_精品文档

白头叶猴白头叶猴是一种濒危物种,属于新世界猴科中的一种。

它们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被视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头叶猴得名于其特征性的白色头部皮肤和毛发,使它们在茂密的树冠中很容易被识别和区分。

白头叶猴的外貌十分独特,它具有浓密的灰色和黑色毛发,头部则呈现出明显的白色。

身体平均长度约为30至50厘米,尾巴约长30至45厘米。

雄性和雌性的体重相差不大,通常在1.5到3千克之间。

这些小型猴子具有扁平的面孔和大而明亮的眼睛,头部的白色毛发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头冠的图案,使它们在树冠中非常显眼。

白头叶猴主要以水果和叶子为食,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

它们对多种水果有着极高的依赖性,包括浆果、坚果和嫩叶。

这种饮食习惯使它们在丰富多样的雨林中生存得非常好。

此外,白头叶猴还会食用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以补充蛋白质的摄入。

白头叶猴通常生活在多层次的树冠中,栖息在浓密的树干和树枝之间。

它们善于跳跃和攀爬,具有很强的机动性。

像许多其他猴子一样,白头叶猴也是社会性动物,形成了由多个成年雄性和雌性以及幼崽组成的小型群体。

这些群体通常由一只成年雄性领导,他负责保护领地和群组的安全。

白头叶猴在繁殖行为上具有特定的模式。

它们通常在雨季开始前进行繁殖,以确保幼崽在丰富的食物资源中生长。

雌性猴子的妊娠期约为5到6个月,每胎产1只幼崽。

幼崽在出生后会由雌性照顾和抚养,通常在2至3岁期间达到性成熟。

然而,白头叶猴的数量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盗猎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热带雨林被砍伐和开发,导致白头叶猴失去了重要的食物和栖息地。

此外,非法的猎杀和走私行为也进一步减少了白头叶猴的数量。

为了保护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以保护猴子的栖息地免受进一步的破坏。

同时,开展监测活动,以了解其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

此外,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白头叶猴及其生态重要性的认识。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
0
>>
1
>>
2
>>
3
>>
4
>>
习性
它的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 它的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 那纤瘦的身躯、细长的四肢, 那纤瘦的身躯、细长的四肢,在树林中或陡 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 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长长的尾 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它喜欢集群生活, 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它喜欢集群生活, 群也不大, 群也不大,一群的话也就是小的群就是五只 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 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 有超过二十只的。 有超过二十只的。
>>
0
>>
1
>>
2
>>
3
>>
4
>>
重要价值
• 白头叶猴分布狭窄,目前在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 白头叶猴分布狭窄,目前在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 扶绥 护区有350只左右。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 只左右。 护区有 只左右 动物学家研究表明 目前, 研究表明, 物。动物学家研究表明,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 没有活体和标本 被公认为世界 标本, 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 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 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 一。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 的亲缘关系更近, 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 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 因。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 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 大熊猫。 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 • 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 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猴被从灭绝的边缘抢救回来,白头叶猴——亚洲 猴被从灭绝的边缘抢救回来,白头叶猴 亚洲 灵长类动物中濒临灭绝的一种, 灵长类动物中濒临灭绝的一种,现在只有在中国 的广西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 的广西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头叶猴”的生境保护和生物保护方

目录:
一、白头叶猴的简介
二、白头叶猴的生境分布
三、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
四、白头叶猴的物种保护措施
五、白头叶猴目前保护的现状问题
六、生长繁殖
七、感想与建议
一、简介
中文名称:白头叶猴拉丁学名:Presbytisleucocephalus 别名:花叶猴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等,雄兽和雌兽的体形大小差别不甚显著,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

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

外形酷似黑叶
猴的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具体地点包括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左县的罗白、漱湍、驮芦乡;扶绥县的岂盆、山圩、渠旧、渠黎、东门5个乡的部分地区,分布区的东、北、西三面均有黑叶猴栖息。

二、白头叶猴的生境分布
1、地理位置白头叶猴分布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市境内,涉及左州区、扶绥县、宁明县和龙州县境内约200平方千米的卡喀斯特石山地区,包括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广西板利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陇瑞管理站范围及所在的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1′-108°01′′,北纬22°10′-22°41′。

2、地形地貌分布区海拔400-600m,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既有峰林谷地,又有峰丛洼地地貌;既有连片石灰岩山,又有星散呈孤峰残丘状态。

石牙多见,洞穴众多。

河流主要有左江和明江。

落水洞众多,地下河常见外露成地面河或被开发为水库。

地面河稀少,加之本身渗透性强,那里是广西干旱最严重之一。

3、气候条件分布地区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被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达1600至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21℃-22℃,极端最高温41.2℃,极端最低温2.2℃,≥10℃的年积温在7000℃以上,年无霜期长达344天,年均降雨量约为1200mm,常受春早和秋旱威胁。

4、土壤条件由于地质条件
三、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
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也是位于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
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山峰挺拔陡峭,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它的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

那纤瘦的身躯、细
长的四肢、发达的臀部胼胝恰与树栖和岩栖的生活相适应,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它喜欢集群生活,群也不大,一群的话也就是小的群就是五只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有超过二十只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群大,有些群小呢?那就跟它的这个猴王的领导能力有关系。

如果一个猴王它的领导能力很弱,那么它这个群大了之后,一部分猴子就跑掉了,就变成了新的群,那么它自己再剩下来的就没有多少了。

这样的猴群就会比较小。

所以一些新形成的猴群,就类似于家庭一样的,新形成的家庭数量就少。

而一些比较久的没有分群的这么一些群就会大,可能会多到十几只,甚至会达到二十只。

这个结群的社会里面,成年的公猴就只有一个,就是猴王,其他的就是一些成年的母猴,这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度的社会。

然后在这个猴群里面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猴子,这个未成年的小猴子当然就有小的母猴、小的公猴。

而这些小的母猴当它们长大之后,像白头叶猴三岁到四岁性成熟长大了之后,这些母猴的话,是留在猴群中,跟着它的母亲和其他的阿姨们一起繁殖后代。

而这些小公猴呢,当接近性成熟的时候,离开了它们的出生群,到其他的猴群中去当王。

这个过程就需要打斗,其他的猴王、猴群里面的王不会轻易就把位置让出来,这需要一个打斗。

如果这个新的猴子,小公猴打赢了,那么它就可以到另外一个猴群里边当猴王。

如果它打不嬴,它就继续在几个小公猴,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几个小公猴构成一个临时的群,就在猴群和猴群之间一些空隙的地方就打。

第一次打不赢,可能第二次打赢了,第二次再打不赢,可能第三次打赢。

所以它最终有机会成为猴王。

成为猴王之后,就出现一个人类很不愿意看到的残忍局面,那就叫做杀婴行为。

使得这个原来还带着小猴的这个母猴尽快和它交配繁殖,繁
殖它自己的后代。

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以后就从夜间栖息的绝壁上的石洞内鱼贯攀沿而出,在离洞约30一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后,便开始在悬崖绝壁或树冠之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杂技艺术家。

此后,才分别跳到树冠上或灌丛中,采食可口的树叶、嫩芽、野花、野果等,一边吃,一边玩,两只手忙个不停,有时还互相亲热一阵,帮助捉身上的寄生虫。

中午前后,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树上或者背阳的岩石上闭目养神,互不干扰。

午休之后再次嬉戏采食,并且随着太阳的西斜,逐渐向栖息的岩洞方向移动。

黄昏时分回到岩洞附近,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睡觉。

四、白头叶猴的物种保护措施
1、为百姓建学校。

通过知识教育,使当地人民提高自己对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推广环保教育,不断坚持对当地人进行环保教育,加强社区农民的环保意识。

2、国家政策决定一切,积极号召党的力量,从保护生态美好杰作做起,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政策如何要求就如何去实行,做到党是国家的后盾,起到表率作用。

3、为百姓建沼气池。

为缓解当地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超过当地植物再生能力的大范围的薪柴砍伐行为。

4、向社会发出宣布白头叶猴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做好宣传,组织开展大家一起从保护动物做起,一起携手打造美好家园。

做一些活动要求群众参加,更多的了解白头叶猴的存在的濒危伤害,一起携手签名
对活动及动物的保护签署。

“保护动物由我们先做起”
五、目前保护的现状问题
1、分布范围狭窄
白头叶猴分布狭窄,目前在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护区有350只左右。

20世纪60年代白头叶猴分布区的总面积还有500平方千里,而到了80年代末期,分布区面积减少为200平方千里;同时种群被隔离位16个孤立的地方小群体。

到1996年我们发现仅有的两个被分割的栖息地其总面积还不到35平方公里的石山上海残存着白头叶猴约500只。

2、砍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白头叶猴最近30年来数量迅速减少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地人口的迅速增加所致。

为养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须砍伐森林,开垦荒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

六、白头叶猴的生长繁殖
白头叶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产仔。

初生幼仔的体色同黑叶猴差不多,全身为金黄色,在雌兽怀中吃奶或睡觉时仅头部能自由转动;7日龄时头顶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转变为乳黄色,头部能灵活地转动,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开始东张西望,平时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雌兽,不愿意接受其他雌兽的抱抚;20日龄开始长出一些冠毛,也能离开雌兽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跃;2月龄之后就与黑叶猴的幼仔大不相同了,背部长出一些较长的黑毛,头顶、颊的周围、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开始呈现出白色,并且逐渐与成体的毛色趋于一致。

到了6个月龄的时候,已经能够独立生活,自由采食了,但仍然在雌兽的怀里睡觉。

七、感想与建议
保护野生动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首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同人类一样有权利在地球上生存。

人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所有的生命,都共同生活在一个有机统一体之中,生态就好比是我们的巢,我们的绿色家园,我们的诺亚方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保护生态,哪有动物、植物和一切生命,也哪有人?一味地强调人,强调人的利益和发展,只保护和发展一个物种,这个物种能保护得住吗?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人来自己。

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那些虫鸣鸟唱,谁来谱奏大自然那和谐的旋律。

保护野生动物任重而道远。

人们猎杀野生动物从主观上看,主要是因为人们为了食用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省、市野生动物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捕杀野生动
物的不法分子严厉惩罚。

2、进行科普宣传,尤其是生活在保护区附近的居民。

使他们提高自己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环境的重要性的意识。

同时,还要使他们了解,食用野生动物的利弊关系,其实是弊大于利的。

3、建立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加强反偷猎、反走私措施
4、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如人工繁殖珍稀动物等。

5、加强环保立法,广泛地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6、减少野生动物生活栖息地的污染。

要减少野生动物生活栖息地的污染,就要减少当地的重工业的污染排放,这会导致该地区经济不发达。

所以,要加强企业污染的控制力度。

从而还野生动物一片干净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