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及其产业链 非常清晰 推荐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研究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研究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研究摘要:电池是储存有电解质溶液以及金属电极的容器,该容器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从而输出电能。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储能技术领域中重要储能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实现了技术应用,本文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开展探究,以期为相关的研究人士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电池;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一、锂电池综述电池是储存有电解质溶液以及金属电极的容器,该容器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从而输出电能。

按照内部反应类型的不同,电池可以分为物理电池、化学电池以及生物电池。

按照充电与否又可以将电池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又称为不可充电电池,而二次电池又名充电电池,二次电池可以在电池放电后通过充电的方式实现电池的循环使用,该类电池包含有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当前在二次电池的应用上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按照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圆柱、方形以及软包这几个类型,其中前两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外壳材料的选用上以硬质的材料为主,因此在硬度表现上表现为硬包装。

与之相反,软包锂离子电池则采用的是铝塑膜形态的软性包装,在常见的软包电池中单片电池通过运用铝塑膜进行密封可以对内部的电解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应用的领域中,当前锂离子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消费用电池,一种是储能用电池,另一种则是动力用电池。

在工艺的划分上,按照生产的位置不同,锂电池可以分为前端生产工艺、中端生活工艺以及后端生产工艺。

我们可以将锂离子电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正极,在正极中的连接材料通常为铝箔。

在电池的中间部分为聚合物隔膜,该隔膜可以将正极与负极做好隔断,这样的隔断可以在阻断e-通过的同时保证Li+的正常通行。

另一部分为电池的负极,负极的材质主要是石墨,与正极连接材料不同,负极材料通常为铜箔。

电池的电解质存在于电池的顶端与末端,在外壳的材质的选用上,电池多采用硬质外壳。

不同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其Li+运动轨迹存在有本质上的区别,充电时,Li+由正极出发通过中间的隔膜最终完成向负极的移动;放电时, Li+则是从负极出发通过中间的隔膜最终完成向正极的移动。

锂电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锂电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锂电产业属于新能源、新材料的新兴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备受关注。

按照锂电生产及其运用的地位划分,锂电产业链组成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上游产业——资源的稀缺性锂电上游产业主要是天然矿产资源,包括钴、镍、锰、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尤以钴和锂用量最大,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储量有限,属于稀缺资源。

(二)中游产业的材料环节——研发新品种的核心锂电产业链第二环节属于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环节,决定了锂电技术进步的关键。

它由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构成电芯的原材料组成。

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到锂电池成本的30%,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

钴酸锂最早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很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电子产品当中。

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存在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有安全隐患等固有缺陷,因此只能用作过渡材料,短期内用于动力电池有所表现,长期必然被磷酸铁锂所取代,钴镍锰酸锂也就是三元材料,它融合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优点,无论在小型低功率电池还是在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

磷酸铁锂材料目前最被业界看好,但却是当前用量最少的一种正极材料,2008年全球供应量约在1500吨左右。

隔膜系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通常达到7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

但国内能够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一直受制于国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这是锂电制造成本很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也是影响锂电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此意义上看,发展隔膜对促进中国锂电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但从投资角度言,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且项目从启动到投产运行周期很长,投资风险较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企业对这一重要领域的投资。

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约12%左右,毛利率接近40%。

锂电池行业排名前十企业业绩

锂电池行业排名前十企业业绩

锂电池行业排名前十企业业绩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行业成为了当下最具潜力和前景的行业之一。

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些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的业绩在同行业中排名前十。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企业的业绩表现。

1.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领先的产品质量,迅速崛起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

截至2019年,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20亿元人民币,成为锂电池行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企业之一。

2.比亚迪比亚迪是一家集汽车制造、电池研发、光伏发电和LED照明四大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比亚迪的锂电池业务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60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二。

3.亿纬锂能亿纬锂能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材料研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亿纬锂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45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三。

4.天齐锂业天齐锂业是一家专注于锂资源开发、锂化学品生产和新能源应用的企业。

天齐锂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30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四。

5.松下电器松下电器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松下电器的锂电池业务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五。

6.三星SDI三星SDI是三星集团旗下的一家专注于电池和存储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三星SDI的锂电池业务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六。

7.LG化学LG化学是LG集团旗下的一家专注于化学品、电子材料和能源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LG化学的锂电池业务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位列锂电池行业排名第七。

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

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

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2022年全球及锂离子电池(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产量结构、进出口、应用占比及市场竞争格局)一、锂电池综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一种可充电电池,主要由正极(含锂化合物),负极(碳素材料),电解液,隔膜四个部分组成。

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可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等。

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锂电池又分为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型电池。

其中,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源等传统领域,或者是电子烟、ETC、无人机、VR等新兴领域。

动力类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储能型电池主要是指电能的存储,能够有效降低新能源发电机的随机、波动性程度、从而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平滑接入常规电网。

锂离子电池特性及优缺点二、锂电池行业现状分析1、全球从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情况来看,据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达到957.7GWh,同比增长70.3%,离TWh仅一步之遥。

2016-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及增速情况出货结构方面,2022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小型电池出货量114.2GWh,同比下滑8.8%。

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出货量结构占比情况2、中国就国内市场来看,国内锂电池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工信部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产量方面,2022年中国锂电池产量为239.3亿只,同比增长2.88%。

2016-202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出货量及产量情况锂离子电池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锂电池产业链研究报告

锂电池产业链研究报告

锂电池产业链研究报告珞珈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一、节点简介“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车、路灯备用电源、航灯、家用小电器上,可以说是最大的应用群体。

根据IIT的统计数据,2005-2013年,全球锂电池总需求量从2005年:8.2GWh增长到2013年的36.0GWh,市场规模从56亿美元增长到1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20.4%和12.1%;预计2022年全球锂电池总需求量和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5.4GWh和422亿美元,未来十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4.9%12.9%,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锂离子电池年产量逐年上升,截止2015年10月,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已达43.75亿只,超过2014年同期的43.56亿只,预计2015年度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方面,根据真锂研究统计,2018年宁德时代(CATL)全年装机量23.23GWh,位列行业首位,同比增长56%,市占率达到41.21%,较2017年上升了11.8%;比亚迪以11.46GWh的装机量占据了20.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二者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1.55%,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从锂电池三大消费终端情况来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增速最快,成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最大引擎;消费类锂电池目前增速已经趋于平缓,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于3C产品的渗透率提升及存量产品的更新换代;储能锂电池目前仍然处于市场导入期,市场需求与其他两种类型电池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将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增长的另一极,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在政策引导下,国内锂电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拉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迅猛,产量由2012年的1.2GWh上升至2017年的44.5GWh,2018年预计在70GWh左右。

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

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

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环保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也成为环保产业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新能源电池是指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等能够直接转换化学能量为电能的设备。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电源的首选。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线,电动汽车市场也稳步增长。

然而,从整体上看,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仍然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建设。

首先,新能源电池产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

在产业链上游,需要提高电池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加强安全性。

在产业链中游,需要提高电池的生产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在产业链下游,需要提高电池与使用设备的匹配度,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其次,新能源电池产业需要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产业化可以带来规模化、标准化、成本下降以及技术进步等效益。

中国需要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建设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

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

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新能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融资、环评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进产业发展。

同时,还可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技术支持、标准服务、市场信息等服务。

总的来说,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是一个高度重要且潜力巨大的领域。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政策支持,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锂电池行业前景

锂电池行业前景

锂电池行业前景篇一:锂离子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技术被公认为21 世纪的高新技术,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源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无论是在电子通讯领域,还是在交通运输领域等,它都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是在锂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各种高比能量锂原电池分别问世,并得以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容量大、自放电小、循环性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是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并有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无绳电动工具等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总产量达41.8亿只。

在国际锂离子电池市场上,中国、日本和韩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但总体而言,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技术先进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和日本、韩国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技术发展是从模仿国外成熟技术开始的,在此过程中,工艺创新是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早期发展的主要成绩,最近几年,随着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很快,并形成了基本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某些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造有正极、负极、能传导锂离子的电解质以及把正负极隔开的隔离膜。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极材料和电介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尤其是电极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和价格。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钴酸锂、镍酸锂等,同时,一些新型正极材料(如Li-Mn-O系材料、导电高聚物)的兴起也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寻找开发具有高电压、高比容量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新体系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锂电产业链周评(3月第4周):3月国内电动车需求持续回暖,储能电芯价格稳定

锂电产业链周评(3月第4周):3月国内电动车需求持续回暖,储能电芯价格稳定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3月25日锂电产业链周评(3月第4周)联系人:李全行业研究· 行业周报电力设备新能源· 锂电池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3月国内电动车需求持续回暖,储能电芯价格稳定证券分析师:王蔚祺S0980520080003投资建议【新能源车】•国内:3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回暖。

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为56.0万辆,同比+26%,环比+28%,渗透率35.2%。

•欧洲&美国:2月,欧洲八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0.8万辆,同比+3%、环比+18%。

2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1.0万辆,同比+58%、环比+7%。

【动力电池】•2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1.9GWh,同比+60%,环比+36%。

分结构来看,三元电池装车量6.7GWh,同比+15%,环比+24%,占总装车量30.7%,环比-3.0pct;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5.2GWh,同比+95%,环比+42%,占总装车量69.4%,环比+3.0pct。

竞争格局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份额分列前两位,市占率分别为43.8%/34.2%。

中创新航2月份额位列第三、市占率提升至7.4%,自2022年5月后单月市占率再度提升至7%以上。

【锂电材料及锂电池价格】•锂盐价格持续下降,动力电芯报价下行、储能电芯报价稳定。

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现已跌至29.7万元/吨;硫酸镍、硫酸钴报价下行;正极环节受锂盐、前驱体报价下行影响,价格持续走低。

电解液、隔膜报价下行,负极报价稳定。

本周动力铁锂电芯价格下跌0.04元/Wh,储能电芯报价持稳,方形三元动力电芯/方形铁锂动力电芯/方形家储用电芯报价达到0.775/0.690/0.895元/Wh。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原材料价格下降后成本优化的电池企业(鹏辉能源、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大圆柱电池产业链:高镍正极(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碳纳米管(天奈科技);3)产能加速出清电解液环节中的头部企业(新宙邦、天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50
磷酸铁锂-导电高分子复合正极材料
4.0
Charge capacity(mAh/g)
(C-LiFePO4)0.84(PPy)0.16 C-LiFePO4/C/PTFE
5C 1C C/2 C/5 C/1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0.1
C-LFP C-LFP/16%PPy-ED C-LFP/7%PPy-Chem C-LFP/7%PANI-Chem
磷酸铁锂性能优化
需解决的问题:(1) 倍率性能差;(2) 振实密度较小;
(3) 低温性能差;(4) 批次稳定性差。
我们的策略
性能优化
电活性导电 高分子复合
纳米化
M-掺杂
磷酸铁锂碳包覆
碳包覆的缺点
正极中活性物质含量减少; 振实密度降低; 体积能量密度降低;
磷酸铁锂颗粒核心无包覆,导电无改进;
Solar E-bicycle
Solar road lamps
Head lamps
电动汽车新兴产业链
以电动车的生产、运行为主体 以动力电池生产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群
电 动 技 术 产 业
•电动车
•动力电池
•电动机
•电源管理
•电控系统
•能量回收
•正极材料
•电池回收
•负极材料
•电池复用
•电解液
•膜
•资源再生
Cell voltage (V)
3.6 3.2 2.8 2.4 0
40 80 120 160 Specific capacity (mAh/g)
1
10
C-rate
0.1C充电至4.1V, 再在不同电流下放电
充电性能比较(0.120C充电, 0.1C放电, ED:原位电聚合,Chem:化学聚合)
比容量提高
300
100 200 Wh/kg
Li-Ion
Alkaline Primary Ni-Zn Lead Acid Ni-Cd
Ni-MH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Wh/l
谁掌控了锂电池,谁就掌控了未来电动汽车100年!
Can Li-Ion power HEVs and EVs?
只有锂离子电池才能满足电动汽车和混合 动力汽车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差结构设计、极片制造技术、 电极与电解液相容性、高功率电池设计以及电 池性能评估与预测技术方面尚存在差距。
锂离子电池装备
• 日本在电池生产专用设备方面至少领先我国5年。 如600L搅拌制浆机,高速Filmics分散设备,Slit die(喷涂)涂敷机,冷热碾压机,日产6000只 全自动生产线。 • 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了大部分单机设备国 产化,但单机生产能力和制造精度上和日本设备 还有较大差距,尚无国产全自动电芯装配线。
eAir
6e3/ 2O2
H+
conductor
+ Heat
6H+
Heat
3H2O
CO2
Anode
Cathode Electrolyte
H2O
CH3OH + 3/2 O2 = CO2 + 2 H2O
内 容 提 要
3
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
动力–储能电池
1. 燃料电池 氢能动力
2. 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
eH2 H2 eAir
1/ O 2 2
2e+ 2H+
H+
conductor
2e-
Heat
Heat
H 2O
Anode Cathode Electrolyte
H 2O
Catalyst < 100 °C
H2 +
½ O2
H 2O
+
Electricity + Heat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eMeOH (aq)
6e-
快速充放电
(6分钟充电至94%)
黄云辉等,中国发明专利,CN101630729;中国发明专利,CN101630728
大城市空气污染的 50%来自汽车; 1亿吨油产生CO2约3亿吨。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比亚迪双模
本田
丰田Prius
我国现状: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国家大力扶持,有望 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三横”、“三纵”。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BYD hybrid car
Olympic E-bus
Golf cart
新能源产业储能(动力)电池
风能
光能
能 源 时 间 上 移 动
能 源 空 间 上 移 动
电动汽车
电动摩托车
电网
动力和储能电池
军用电源
瞬时性、流动性
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大力发展高安全、长寿命、 高能量密度的动力和储能电池!
风电和光伏电都是不连续的电源,需要解决电 能的储能问题。 BEV成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储能效率可达90%, 远高于抽水蓄能电站 的效率(70%)。
3. 超级电容器 储能电池
燃料电池
能量类型 能量储存与转换 应用 化学能电能 开放系统
二次电池
化学能电能 密闭系统
超级电容器
能量传送 电双层 潜在(电动车等)
潜在(商用电源、 广泛(电子器件、 电动车、发电) 电动车等)
不同电池比较
kWh/t Specific Power / W kg-1 kWh/m3 Specific energy / Wh kg-1 Driving range / km
内 容 提 要
4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电动汽车
Prius
核心 电源 铅酸电池
锂离子动力电池
关 键
正极 材料
镍氢电池
瓶 颈
锰酸锂
钴酸锂
磷酸铁锂
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 安全性好
寿命长
大功率锂电池
成本低
无污染
正 极 材 料
Co-based
LiCoO2
Mn-based
Multi-elements
LiNixCo1-x-yMyO2
美国
奥巴马“能源新政”:通过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 再造美国经济增长,再续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垄 断和霸主地位 新能源革命驱动的绿色经济浪潮席卷大地, 德国和法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讲话指出: 我国要致力发展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经济 科技制高点。发展新能源列在首位
Olivine Structure (LiFePO4)
优点 理论比容量高 (170 mAh/g);电压稳定 (3.4 V);循环
性能好(寿命长);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好。 磷酸铁锂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理想的新一代锂电池
缺点
(1) 导电性差;(2) 堆积密度较小。
J. B. Goodenough and K. Padhi, J. Electrochem. Soc., 1997, 144, 1188.
聚合物电解质(固态、凝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2/3Mn1/3O2
▲ ▲ LiFePO4
发展趋势及目前问题
由小型电池向动力、储能大型电池发展;传统 钴酸锂电池不安全、成本高、寿命短、有毒
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功率高、容量 大、寿命长、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
电动汽车 电子电器
小型电池
手机通讯
锂 离 子 电 池
动力电池
电动自行车
大型化
航空航天
太阳能发电
储能电池
风力发电
传统领域
发展趋势
Points-lines-Areas 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means choice
Industry Prospect of 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
C D
Li1-xCoO2 + xLi+ + xe-
负极: 6C +
xLi+
+
xe-
C D C
LixC6
Li1-xCoO2 + LixC6
总反应: LiCoO2 + 6C
D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
LiCoO2、LiNiO2 、LiMn2O4等
电池
负极
人造石墨系列、天然石墨系列、 焦炭系列等
电解质 有机溶剂电解质(液态)
欧洲
中国
发展电动汽车大势所趋
石油与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不足世界的2%;
我国自产石油在1.8亿吨/年左右; 2007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63亿吨,成品油0.338亿吨,原 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05%; 每年新增1000万辆汽车,石油需求新增2000万吨左右。
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
中小型移动电池 对体积不敏感的 中型动力电池 中小型号动力电 池 对体积不敏感的 大型动力电源
三元素
3.6 3.2
较高 低廉
33% 25%
磷酸铁锂 很好
磷酸铁锂材料最适合制作大型动力电池 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Heterosite Structure (FePO4)
铅酸电池
二次电池
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
一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
铅酸电池
锂离子电池
干电池
上图是锌-锰干电池
铅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
80年代,由Armand提出了“摇椅式”锂离子二 次电池的新概念。提出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采用可以 储存和交换锂离子的材料,利用充放电时,锂离子的 来回移动进行能量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