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感悟【两篇】

合集下载

丰收心得体会

丰收心得体会

丰收心得体会丰收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收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丰收心得体会120xx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农民收入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业生产明显改善,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脸多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担子也就轻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广大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农村是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生长繁衍的根据地。

记得住乡土乡愁,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处理好经济同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样中华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人民也会更加幸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农业也就强了。

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古今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们体味到了丰收的喜悦。

不同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却是相同的。

“平凡的丰收,不平凡的喜悦”。

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而农民是丰收的主体,更是丰收的关键。

我们每餐食用的五谷杂粮无不出自朴实的农民之手,正如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而丰收节给农民那像土地一样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阳一般的光辉。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范本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范本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范本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节日,每年在秋季举行。

这个节日以庆祝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为主题,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亲身体验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和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和价值,也对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初秋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农田和村落。

农民们披着孚望的笑容,亲切地欢迎着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游客。

我和我的伴侣跟随着农民朋友们的步伐,一同走进田野。

沉甸甸的庄稼、青翠欲滴的蔬菜,无不展示着农民朋友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我看着他们繁忙的身影,心中涌上了对农民朋友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农民朋友们早早就起床,走进田间,开始了一天紧张而繁重的劳作。

他们与庄稼为伴,与土地为友,以精湛的农耕技术和付出不懈的努力,共同创造着丰收的季节。

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用他们的坚持和智慧诠释了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一切背后,是农民朋友们苦心经营的家园,是他们为了我们的温饱和美好生活所作出的付出。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一片丰饶的土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食物。

在农民丰收节的庆祝活动中,我看到了农民朋友们的喜悦和自豪。

他们邀请我们品尝农产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价值。

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亲手体验了农耕的乐趣,感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付出和艰辛。

我了解到,农耕不仅仅是一项繁重的劳动,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通过与农民朋友们的交流和互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农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对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农民丰收节不仅仅是庆祝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和温暖。

这些传统的习俗和仪式,如丰收仪式、祭祀仪式等,无不体现了农民朋友们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这使得农民丰收节成为了一个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场合。

中国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感悟(三篇)

中国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感悟(三篇)

中国农民丰收节个人心得感悟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国农村地区的重要节日之一,旨在庆祝农民在一年的努力劳动后取得的丰收成果。

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我有幸参观过一些农村地区,在那里我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农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我在参观中了解到,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为了鼓励农民不断努力,增加农业产量,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的获得感。

农村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各类粮食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劳动成果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因此,农民丰收节的举办旨在提高农民的获得感,让他们更加有动力继续努力,为国家的农业产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他们在农田中日夜辛勤劳作,为了丰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

他们没有计较辛苦,只是默默地为了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我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农民不仅仅是代表了一种职业和身份,更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他们的劳动,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劳动。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村地区虽然相对滞后,但是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在现代化农业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这些方式,农村地区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为我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农民是国家的基石,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然而,农民的辛勤劳动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较差。

作为城市居民,我应该更加关注农民的权益,支持他们的发展,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导读:本文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十月半,粽子香,是我家乡的流传数百年的风俗。

每当想起,糯米挟持老火腿的幽香,丝丝缕缕进入记忆,令人遐想……家乡在皖南深山,炎炎夏日到来,包粽子的筈叶在山麓上已经舒张开葱郁的绿影,迎风婆娑起舞。

村妇心动了,背着硕大竹篮去,踏着晨光,爬到山顶,一览无余的箸叶大大小小的尽入眼中。

摘回的筈叶捆好,悬挂在老屋的横梁晾着,村童有了盼头。

家乡层峦叠嶂的都是茶园,粮食基本靠买。

村口仅有的一点水田,为着十月半的清香,为着一年一度的等待,为着那流传至今的粽子节,自然是糯稻的天地。

耕田插秧,洒肥收割,静静等待着另醐盼的佳期。

糯稻、玉米、黄豆在粮仓里欢聚一堂之时,油菜小麦吐绿山野之际,渴望已久的日子随着霜降而来。

进入农历十月,村童开始数手指,到了十二三,心急的村民就开始烧大锅煮筈叶、棕皮,氤氤的水汽如同粽子的味道。

女人蹲在在水埠头,在青石板上一张T长清洗干净,叠放在大菜篮里。

几十斤糯米,已经浸透,拌上绿豆红豆, 或者是蚕豆高粱。

围着一个大脸盆,一家人齐动手。

粽子里还有板栗、蜜枣、葡萄干和隔年的老火腿。

自家的东西,加之乡村的朴实,一斤米至多包三只粽子。

水汽携带着粽子特有清香从锅盖的缝隙里,先是一丝,然后一缕。

绵绵不绝的水汽把厨房弥漫如缥缈的仙境,就是粽子干呼万唤出锅时。

掀开锅盖,饱满圆润的粽子,被棕皮勒着,丰腮诱人。

村民早已感慨大方呼朋引伴,亲朋好友闻香而来,家家户户抬空了八仙桌待客。

过节的那几天,有摆地摊的,有杀猪卖鱼的,各种小生意人风闻而来,喧闹的日子给静静的山村带来一份温馨与快乐。

外出在他乡的人,也就尽力在十月半前赶回老家,共同享受一份独得之乐,一杯酒,一个粽子,就是一份心意。

临别时,客气的村人都是拎上十个八个的一串:"带上带上,自家的东西,尝个味道。

”十月半包粽子的快乐,是我记事以来就有的。

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精选4篇)

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精选4篇)

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精选4篇)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篇1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9月xx日,迎来“秋分”节气,也是我国第x届农民丰收节。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

中华文明,既因农而起,也因农而兴,更因农而久远。

国家史无前例地设立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件重视农业、振兴农村、关爱农民的好事,也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辛劳耕作的酸甜苦辣,只有体验过才会知道。

正是农民们那一双双布满茧子的手,才为我们的餐桌更添丰盛。

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农民丰收节”,成为继教师节、医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我国第五个社会行业性节日,不仅是全社会对农民的一份尊重和感恩,也是对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今年夏季多地发生的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粮食流通和农耕生产带来一些困难,但总体而言,超前谋划、应时而动、精准施策让中国粮食自给与保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中国人的饭碗仍然稳稳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的这份努力,倍加珍惜农民辛勤劳作的美好成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千古佳句至今读来,意义更加深刻。

从丰收节里感悟劳动的精神、勤劳的意志,体味珍惜粮食的美德、节俭的风尚,积聚助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强大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精神的丰收,也是对千古佳句的身体力行。

精神的力量是最宝贵的力量。

无论是抗疫精神,还是劳动精神、节俭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拥抱当下、创造未来的力量源泉。

丰收的路上没有懒汉,复兴的征程唯靠拼搏。

农民丰收节,也在启示我们,处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唯有靠勤劳双手,才能奏响奋斗之歌、赢得丰收喜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不妨走到丰收的背后,多看一看辛劳的过程、多想一想劳作的精神,让我们从中悟得更多宝贵精神财富,并将此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地对粮食节约珍惜,坚定地用勤劳和智慧双手干好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为祖国繁荣发展,早日迎来“五谷丰登,秋香万里”的高光时刻而不懈努力!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篇29月xx日,天元区将举行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株洲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首届农民丰收节”活动,以“聆听乡音”“铭记乡味”“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来展现特色农业、乡俗文化和乡村振兴新面貌。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心得体会(精选5篇)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篇1十月半,粽子香,是我家乡的流传数百年的风俗。

每当想起,糯米挟持老火腿的幽香,丝丝缕缕进入记忆,令人遐想……家乡在皖南深山,炎炎夏日到来,包粽子的箬叶在山麓上已经舒张开葱郁的绿影,迎风婆娑起舞。

村妇心动了,背着硕大竹篮去,踏着晨光,爬到山顶,一览无余的箬叶大大小小的尽入眼中。

摘回的箬叶捆好,悬挂在老屋的横梁晾着,村童有了盼头。

家乡层峦叠嶂的都是茶园,粮食基本靠买。

村口仅有的一点水田,为着十月半的清香,为着一年一度的等待,为着那流传至今的粽子节,自然是糯稻的天地。

耕田插秧,洒肥收割,静静等待着那期盼的佳期。

糯稻、玉米、黄豆在粮仓里欢聚一堂之时,油菜小麦吐绿山野之际,渴望已久的日子随着霜降而来。

进入农历十月,村童开始数手指,到了十二三,心急的村民就开始烧大锅煮箬叶、棕皮,氤氲的水汽如同粽子的味道。

女人蹲在在水埠头,在青石板上一张一张清洗干净,叠放在大菜篮里。

几十斤糯米,已经浸透,拌上绿豆红豆,或者是蚕豆高粱。

围着一个大脸盆,一家人齐动手。

粽子里还有板栗、蜜枣、葡萄干和隔年的老火腿。

自家的东西,加之乡村的朴实,一斤米至多包三只粽子。

水汽携带着粽子特有清香从锅盖的缝隙里,先是一丝,然后一缕。

绵绵不绝的水汽把厨房弥漫如缥缈的仙境,就是粽子千呼万唤出锅时。

掀开锅盖,饱满圆润的粽子,被棕皮勒着,丰腴诱人。

村民早已感慨大方呼朋引伴,亲朋好友闻香而来,家家户户抬空了八仙桌待客。

过节的那几天,有摆地摊的,有杀猪卖鱼的,各种小生意人风闻而来,喧闹的日子给静静的山村带来一份温馨与快乐。

外出在他乡的人,也就尽力在十月半前赶回老家,共同享受一份独得之乐,一杯酒,一个粽子,就是一份心意。

临别时,客气的村人都是拎上十个八个的一串:“带上带上,自家的东西,尝个味道。

”十月半包粽子的快乐,是我记事以来就有的。

除了我村之外,邻村阴历六月一、六月六、六月十、六月半,家家户户做各种包子与米糕,亲眷朋友都互相来往,你家的包子,我家在粽子,礼尚往来着,有夏天的快乐,有秋天的欣慰。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

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导读:本文农民丰收节感悟与体会【精选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十月半,粽子香,是我家乡的流传数百年的风俗。

每当想起,糯米挟持老火腿的幽香,丝丝缕缕进入记忆,令人遐想……家乡在皖南深山,炎炎夏日到来,包粽子的箬叶在山麓上已经舒张开葱郁的绿影,迎风婆娑起舞。

村妇心动了,背着硕大竹篮去,踏着晨光,爬到山顶,一览无余的箬叶大大小小的尽入眼中。

摘回的箬叶捆好,悬挂在老屋的横梁晾着,村童有了盼头。

家乡层峦叠嶂的都是茶园,粮食基本靠买。

村口仅有的一点水田,为着十月半的清香,为着一年一度的等待,为着那流传至今的粽子节,自然是糯稻的天地。

耕田插秧,洒肥收割,静静等待着那期盼的佳期。

糯稻、玉米、黄豆在粮仓里欢聚一堂之时,油菜小麦吐绿山野之际,渴望已久的日子随着霜降而来。

进入农历十月,村童开始数手指,到了十二三,心急的村民就开始烧大锅煮箬叶、棕皮,氤氲的水汽如同粽子的味道。

女人蹲在在水埠头,在青石板上一张一张清洗干净,叠放在大菜篮里。

几十斤糯米,已经浸透,拌上绿豆红豆,或者是蚕豆高粱。

围着一个大脸盆,一家人齐动手。

粽子里还有板栗、蜜枣、葡萄干和隔年的老火腿。

自家的东西,加之乡村的朴实,一斤米至多包三只粽子。

水汽携带着粽子特有清香从锅盖的缝隙里,先是一丝,然后一缕。

绵绵不绝的水汽把厨房弥漫如缥缈的仙境,就是粽子千呼万唤出锅时。

掀开锅盖,饱满圆润的粽子,被棕皮勒着,丰腴诱人。

村民早已感慨大方呼朋引伴,亲朋好友闻香而来,家家户户抬空了八仙桌待客。

过节的那几天,有摆地摊的,有杀猪卖鱼的,各种小生意人风闻而来,喧闹的日子给静静的山村带来一份温馨与快乐。

外出在他乡的人,也就尽力在十月半前赶回老家,共同享受一份独得之乐,一杯酒,一个粽子,就是一份心意。

临别时,客气的村人都是拎上十个八个的一串:“带上带上,自家的东西,尝个味道。

”十月半包粽子的快乐,是我记事以来就有的。

除了我村之外,邻村阴历六月一、六月六、六月十、六月半,家家户户做各种包子与米糕,亲眷朋友都互相来往,你家的包子,我家在粽子,礼尚往来着,有夏天的快乐,有秋天的欣慰。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网评二篇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网评二篇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网评二篇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网评二篇【篇一】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9月23日人民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必要。

因此,开展“送技术”活动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协助抓好产业规划、积极向所结对联户的农户(居民)提供产业发展、致富项目信息、协调信贷、技术培训等帮助,扶持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让他们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党员干部在走访了解、摸清实情基础上,要综合分析“三农”发展状况,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源头”做起,采取“出路子、供信息、帮钱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致富。

同时,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技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只有让“输血与造血”的帮扶并举,才能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的官员、更多的基层政府都能“俯身弯腰”,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去融入群众中,做到“望闻问切”,多看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多问问柴米油盐,多了解厂矿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

总之,送钱送物不如送培训技术。

服务“三农”,需要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进行“零距离”服务,农民只要在田间“点菜”,农技人员就上门“送餐”。

【篇二】“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大户陈世丹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9月23日人民日报)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感悟【两篇】
咚锵咚锵咚咚锵,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这是家乡的第一个
“农民丰收节”。

村委大院里几个穿红着绿的大娘,手拿彩扇,随着锣鼓,欢快起舞,个个笑靥如花。

这便是农村最朴实的丰收节,也是第一个属于他
们自己的节日。

玉米田里,驻村第一书记伸手剥开一只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望着
田里沉甸甸的玉米棒,他心里美滋滋的。

穿过翠绿的黄瓜地,望着红
绿相间的辣椒,紫黑的茄子压低了身子,长长的豆角挂满架子……这
便是农村最美的风景,也是他驻村以来,看到的风光。

这是他在这个
贫困乡村的第三年,记得刚来时,田里的玉米苗都耷拉着脑袋,半死
不活……如今……这样想着,书记不觉笑容满面,脚底生风。

街道两旁,家家的房顶上堆着小山一样的玉米,在阳光下发着金
灿灿的光,有的家门口还放着小汽车。

从田间巡视回来第一书记快步
走向村部。

看到第一书记来了,阿隆拿着刚刚采摘的梨,请书记品尝。

没错,正是第一书记的一手帮扶,才让今年的梨有了好销路。

按照传统的方式,自己家的梨恐怕要卖到过年,贮藏不当还会坏掉很多。

今年书记
从县里请来电商技术人员,协助阿隆打造了电商销售模式,销路再也
不是问题了,自己也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这不,阿隆正搬着一筐梨
让乡亲们润润嗓子……再走近,就是花花绿绿的人流,沸声震天的喧
闹嬉戏之声漫延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孩子穿着鲜艳的黄色道具服,手拿两片绿叶,扮做玉米宝宝,呆萌可爱;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娘
敲着腰鼓,瞬间好像年轻了十来岁;几个年轻小伙正生龙活虎地舞狮子……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用他已经不再细嫩的手,抚摸
着孩子们的头,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振兴家乡的事业。

驻村生活即将结束,看着各位乡亲的笑脸,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来了,书记满怀深情地注视着大家,“这两年,为了脱贫,我们一起吃了很多苦。

为了不再靠天吃饭,我们四方募资
打了一口又一口深井;为了乡亲的瓜果不滞销,我们建立了电商平台,举办采摘节;为了村里的老人不孤独,我们筹建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持续改善教学设施。

今天,是我们庆祝丰收
的日子,也是我们铭记自己奋斗历程的日子,更是牢记党和国家不忘
注重我们农民的日子。


农民丰收节,是一个乡村从贫困到振兴的见证,也是一个驻村书
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请向那些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致敬!
【2】庆五谷丰登,传中华文明
从20xx年起,每年的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对广大农民来说,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朋友的关怀。

在我看来,农民丰收节,庆的
是五谷丰登,传的是中华文明。

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更是我
们所有炎黄子孙,牢记传承、感恩和节俭的一个节日。

罗素曾言,中国是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是什么力量使华
夏文明从未中断?答案就是农耕文化的繁盛。

从古代的深耕细作到新
科技农业,农业一直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古代天子要耕籍田,皇后要
行亲蚕礼,都是祈求五谷丰登。

而今,我们举办农民丰收节,不但仅
是庆丰收,更是要让我们牢记使命与责任,努力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铭记先人的农耕知识,传承在农耕文明中滋养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华
夏文明之花永不凋谢。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兴起,第三产业繁荣。

农业的基础地
位虽未动摇,但是农民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
收入并不成正比,以收入来说,他们是社会上最渺小、最卑微的群体。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让农民朋友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让农民朋友
们知道,纵然他们干着最辛苦、最卑微的职业,国家没有忘却他们。

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耕耘,才有国家富强的基石。

农民丰收节,让我
们学会感恩脚下的这方土地,更感恩在这方土地上耕耘的父老乡亲,
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成就了美丽的中国梦。

《朱子家训》曾言“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幼儿园的小朋友便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农民朋友面朝黄土背朝天,栉风沐雨,无论冬夏,持续地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的一日三餐。

现在,国家虽然富强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
浪费粮食。

因为我们浪费的虽然是自己的钱财,但本质上却是缺乏对
农民劳动成果的尊重。

从一粒种子到最后的颗粒归仓、摆上餐桌,这
中间凝聚了多少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轻易抛弃的不一粒粒粮食,而是
我们的个人美德。

所以,无论我们多富有,都不要忘记节俭。

农民丰
收节,让我们牢记,不管五谷如何丰登,我们都应学会节俭。

瓜果飘香,硕果累累。

农民丰收节,让我们和农民朋友一起沉浸
在丰收的快乐里,也让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学会传承、感恩
和节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