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逆流蒸发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蒸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蒸发一、引言蒸发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的浓缩、提纯、结晶等过程。
三效蒸发是一种高效的蒸发方式,通过多级蒸发器的串联,能够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三效蒸发进行详细介绍。
二、三效蒸发的原理三效蒸发是指通过三个级别的蒸发器进行连续蒸发,每个级别的蒸发器都能够利用前一级别的蒸汽来提供热量,从而实现能量的充分回收。
三效蒸发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一效蒸发:将待浓缩溶液进入一效蒸发器,通过加热使其部分蒸发,产生蒸汽。
蒸汽在一效蒸发器中冷凝,释放出的热量用于加热待浓缩溶液。
2. 二效蒸发:一效蒸发器中冷凝的蒸汽进入二效蒸发器,再次进行蒸发。
二效蒸发器中的待浓缩溶液通过加热蒸发,产生更高质量的蒸汽。
二效蒸发器中冷凝的蒸汽同样用于加热待浓缩溶液。
3. 三效蒸发:二效蒸发器中冷凝的蒸汽进入三效蒸发器,进行最后一次蒸发。
三效蒸发器中的待浓缩溶液通过加热蒸发,产生最高质量的蒸汽。
三效蒸发器中冷凝的蒸汽同样用于加热待浓缩溶液。
通过以上步骤,三效蒸发可以实现能量的充分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三效蒸发的应用三效蒸发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的浓缩、提纯、结晶等过程。
以下是三效蒸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1. 食品工业:三效蒸发被用于果汁、乳制品、酱油等食品的浓缩过程。
通过三效蒸发,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出去,提高产品的浓缩度和保存期限。
2. 医药工业:三效蒸发被用于制药工艺中的溶剂回收和浓缩。
通过三效蒸发,可以将溶剂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产品质量。
3. 石油化工:三效蒸发被用于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和溶剂回收。
通过三效蒸发,可以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浓缩,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并将溶剂回收利用。
四、三效蒸发的优势和挑战三效蒸发相比传统的单效蒸发具有以下优势:1. 能量回收:通过多级蒸发器的串联,三效蒸发可以实现能量的充分回收,减少能源消耗。
三效并流蒸发器的设计讲解

三效并流蒸发器的设计:处理量(㎏/h )4500,初始温度为20℃,初始浓度5%,完成液浓度为40%,加热蒸汽压强为5at(绝压),末效真空度为600mmHg(表压),试计算所需的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解:1、 计算总蒸发量:W=F(1-X 0/X 3=4500(1-0.05/0.40)=3937.5㎏/h 2、 估算各效蒸发量: 假设:W 1:W 2:W 3=1:1.1:1.2 W=W 1+W 2+W 3=3.3W 1=3937.5 W 1=1193㎏/h W 2=1312㎏/h W 3=1432㎏/h3、 估算各效浓度: X 1=1W -F X F ⨯=(4500×0.05)/(4500-1193)=0.068X 2=4500×0.05/(4500-1193-1312)=0.113 X 3=0.44、 分配各效压强 假设各效间压降相等P 1=5×98.07+101.33=592KPaP K =101.33-600×133.32×10-3=21KPa ΔP=(592-21)/3=571/3=190KPa则各效蒸发室的压强(二次蒸汽压强)为: P 1/=P 1-ΔP=592-190=402KPaP 2/=P 1-2ΔP=592-2×190=212KPa P 3/=P K =21KPa由各效二次蒸汽压强查水蒸汽表可得相应的二次蒸汽温度和气化潜热如下表:5、 计算各效传热温度差损失 (一)、由于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根据二次蒸汽温度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由氢氧化钠的杜林线图可查的各效溶液的沸点分别为:沸点:t a1=146℃ t a2=125℃ t a3=87℃ 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 Δ1/=146-143.6=2.4℃ Δ2/=125-121.9=3.1℃ Δ3/=87-60.7=26.3℃∑∆/=2.4+3.1+26.3=31.8℃(二)、由于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P m =p /+ρg L/2取液位高度为2米(即加热蒸汽管长度)由溶液的沸点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查表可得各效溶液的密度ρ1=991㎏/m 3ρ21056㎏/m 3ρ31366㎏/m 3P 1=402+991×9.81×2/2/1000=412KPa P 2=212+1056×9.81×2/2/1000=222kpa P 3=21+1366×9.81×2/2/1000=34kpa对应的各效溶液(水)的温度分别为:144.4℃ 123.3℃ 69.9℃∑∆//=t m /-t pΔ1///=144.4-143.6=0.8℃ Δ2///=123.3-121.9=1.4℃ Δ3///=69.9-60.7=9.2℃∑∆//=0.8+1.4+9.2=11.4℃(三)、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06、 计算总温度差损失∑∆=31.8+11.4=43.2℃7、 计算总传热温度差∆t=T 1-T K -∑∆=158.1-60.7-43.2=54.2℃8、 计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及各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一效:t 1=T I /+ΔI =143.6+2.4+0.8=146.8℃ : t 2=121.9+3.1+1.4=126.4℃:t 3=60.7+26.3+9.2=96.2℃T2=t 1-(△1/+△1//+△1///)=146.8-3.2=143.6 T3=△t 3+t 39、 计算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各效蒸发水分量 解方程组: W 1=1428㎏/h W 2=1420㎏/h W 3=1091㎏/h D 1=1508㎏/h 10、 估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it ∆⨯=i ik Q SiΔt 1=T 1-t 1=158.1-146.8=11.3℃ 假设各效传热系数:K 1=1800W/(m 2k) K 2=1200 W/(m 2k) K 3=600 W/(m 2k)Q 1=D 1×R 1=15.8×2093×103/3600=8.77×105WQ 2=1428×2138×103/3600=8.48×105WQ 3=8.68×105WS 1=43.1m 2S 2=41.1m 2S 3=56.3m 211、 有效温度差再分配∑∆∆+∆+∆=tt S t S t 332211S S =48.7m 2=∆1t 43.1/48.7×11.3=10℃ =∆2t 41.1/48.7×17.2=14.5℃ =∆3t 56.3/48.7×25.7=29.7℃12、 重新计算各效浓度 X 1=0.073 X 2=0.136 X 3=0.414、 计算各效蒸发量 解方程组: W 1=1444㎏/h W 2=1393㎏/h W 3=1101㎏/h D=1523㎏/h 15、 计算各效传热面积Q 1=8.85×105 S 1=49.2m 2Q 2=8.54×105 S 2=49.1M 2Q 3=8.47×105 S 3=47.5M 2m axm inS S -1=1-47.5/49.2=0.0346<0.05 取平均面积S=(49.2+49.1+47.5)/3=48.6M 2 取S=1.1S=53.46=[54M 2]。
三效蒸发

一、蒸发器选型三效逆流强制循环式结晶蒸发器1、2、3效强制循环,一效带结晶釜二、蒸发器特点1 采用热泵技术、降低蒸汽消耗量。
2分离器顶部配置高效除沫装置,避免物料泡沫夹带导致跑料。
3采用强制循环,具有传热系数高、蒸发强度大、防止结焦及堵管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蒸发过程中可能产生晶体的物料。
4出料旋流装置:可最大限度提高出料液固含量、减少母液回流量、提高蒸发效率。
5末效蒸汽用于预热原料、加喷淋系统、降低能耗。
6采用液位自动化控制、自动进料、冷凝水自动排放,节省人力资源。
三、工艺流程及控制系统简述1、物料走向:(1)原料通过进料泵进入三效分离器,然后通过大流量强制循环泵将物料不停循环,达到蒸发部分水分的目的。
(2)末效物料经3-2效循环泵进入二效分离器、然后通过大流量强制循环泵将物料不停循环,达到蒸发部分水分的目的。
(3)二效物料经2-1效循环泵进入一效分离器,然后通过大流量强制循环泵将物料不停循环,达到蒸发部分水分的目的,浓液进入结晶釜,经过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后,母液打到三效分离器继续蒸发。
2、蒸汽走向:锅炉来生蒸汽,在分气缸中生蒸汽的压力采用蒸汽自动调节阀来调节至0.4-0.6mpa,进入第一效加热器作为热源,第二效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第三效加热器作为热源,第三效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预热器、冷凝器后冷凝成水排出。
各效加热器、分离器的压力由冷凝器串联的真空泵来控制。
3、冷凝水走向:生蒸汽进入第一效蒸发器放热后冷凝成冷凝水,由于冷凝水温度还比较高,为了回收显热,将第一效冷凝水经一U形管进入第二效加热器,经过闪蒸,回收潜热。
将第二效蒸汽产生的冷凝水经一U形管进入第三效加热器,经过闪蒸,回收潜热。
第三效加热器加热夹套中的冷凝水经一U形管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器水泵排出、U形管的作用是动态密封、三台加热器及冷凝器中的冷凝水由一台冷凝水泵排出。
4、不凝气走向:二次蒸汽中往往带有少量的不可凝气体,不可凝气体来源有二:(1)料液中带入的(2)负压操作下外界渗漏进入的。
课程设计 并流三效蒸发器

1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1.1 概述1.1.1 蒸发设备的分类常用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构成。
蒸发器的多种结构型式即在于加热室和分离室结构的多样性及其组合方式的变化。
按照蒸发器在溶液中的流动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大类。
(1)循环型蒸发器:其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中作循环流动。
根据引起溶液循环流动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自然循环式和强制循环式两种类别。
显然,强制循环蒸发器式依靠外加动力造成溶液在蒸发器中的循环流动,而自然循环式是依靠溶液在蒸发器中不同部位的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循环流动。
表1-1 常用循环型蒸发器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能汇总型式结构特点优点缺点中央循环管式(自然循环式和强制循环式)加热时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内溶液受热程度不同,同时因加热管内蒸汽上升的抽吸作用使溶液产生由加热管上升,中央循环管下降的不断流动,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
在管内安装一旋桨式搅拌器,即构成强制循环式蒸发器。
1.构造简单,操作可靠2.传热效果较好3.投资费用较少1.清洗和检修较麻烦2.溶液循环速度较低(搅拌式可提速2~3倍)3.因溶液的循环使蒸发器中溶液的组成总是接近于完成液组成,溶液沸点升高明显,传热温差减小,粘度较大,影响传热效果悬框式加热室像个悬框挂在蒸发器壳体内的下部,溶液沿加热室与壳体形成的环隙下降,沿加热管上升,不断循环流动1.循环速度较前者大2.蒸发器外壳接触的是温度较低的沸腾溶液,热损失少1.结构较复杂2.单位传热面积用金属量最多3.便与检修和更换4.适用于蒸发易结垢或有晶体析出的液体列文式在加热管上部附加一段直管,由于其静压抑制了加热管中溶液的沸腾,减少了结垢的可能性,在直管上部装有立式隔板,使沸腾产生的气泡受到限制,与液体形成均匀混合物上升,这样循环管中的汽液混合物之间产生较大的密度差和推动力,故循环速度增大1.可避免在加热管中析出晶体,减轻加热管表面上污垢的形成2.传热效果较好3.适用于处理有结晶析出的溶液1.设备高达,消耗金属材料多,需要高大厂房2.液柱静压引起的温度差损失较大,要求加热蒸汽压力较大3.必须保持在较大温差下操作强制循环式溶液的的循环借助外力作用,如用泵迫使溶液想一定方向流动1.传热系数较自然循环式蒸发器大2.适用于高粘度、易结垢、易结晶的溶液3.加热蒸汽与溶液之间的温度差较小时(3~5),仍可进行操作动力消耗大,单位传热面积耗费功率达0.4~0.82/k mw浸没燃烧式高温烟道气直接通入待蒸发溶液中,使溶液沸腾汽化1.结构简单2.传热速率快,效率高,适用于易结垢、易结晶或有腐蚀性的溶液1.二次蒸汽难以再利用2.不适用于热敏性或不能被烟道气污染的物料(2)单程型蒸发器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沿加热管壁呈膜状流动而进行传热和蒸发,一次通过加热室即可达到所要求的组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逆流蒸发器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 践能力,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 计、实验验证等方面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打下基
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后续的专业 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 践经验。
三效逆流蒸发器应用前景
高效节能
01
三效逆流蒸发器采用先进的逆流操作原理,具有高效节能的特
点,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要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效、节能、环保的蒸发设备的需求将不 断增加。
三效逆流蒸发器作为一种先进的蒸发设备,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
未来三效逆流蒸发器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设备的性能提升、智能化和自动化 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工原理课程的地位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 课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
蒸发器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蒸发器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将溶 液中的溶剂蒸发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溶质或浓 缩溶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意义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将化工原理的理 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了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 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01
在设备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设 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2
在工艺流程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操作参数和控制 策略,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03
在实验验证方面,需要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 理,以更好地指导设备的设计和改进。
广泛应用
02
三效逆流蒸发器可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
三效蒸发器工作原理

三效蒸发器工作原理
三效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蒸发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它
通过多级蒸发,将溶液中的溶质浓缩,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三效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再沸和冷凝三个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蒸发过程是指将溶液加热至沸点,使溶剂蒸发,而溶质留在原液中,从
而实现浓缩的目的。
在三效蒸发器中,蒸发过程是在真空下进行的,这样可以降低溶剂的沸点,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蒸发效率。
蒸发过程中,溶液经过加热后,进入蒸发器内部,通过蒸发管道,溶剂蒸气被抽出,而溶质则被浓缩。
其次,再沸过程是指将蒸发后的溶剂蒸气重新加热,使其再次沸腾,从而得到
更纯净的溶剂。
在三效蒸发器中,再沸过程通常是通过多级蒸发器进行的,每一级蒸发器都可以进一步提高溶剂的纯度。
通过多级再沸,可以有效地提高溶剂的纯度,降低溶质的含量。
最后,冷凝过程是指将再沸后的溶剂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
在三效蒸发器中,冷凝过程通常是通过冷凝器进行的,冷凝器可以将溶剂蒸气迅速冷却,使其凝结成液体,然后可以进一步提取和利用。
通过冷凝过程,可以实现对溶剂的回收利用,降低溶剂的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的来说,三效蒸发器通过多级蒸发、再沸和冷凝三个过程,实现了对溶液的
浓缩和分离。
它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三效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蒸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效蒸发在化工领域中,蒸发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
而三效蒸发是一种高效的蒸发方式,它在提高产能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三效蒸发的原理、设计和优势。
一、原理三效蒸发是利用多级蒸发器进行连续蒸发的过程。
它由三个蒸发器组成,分别是高效蒸发器、中效蒸发器和低效蒸发器。
其原理是通过将高浓度的溶液从高效蒸发器中的蒸发器底部引入中效蒸发器,再将中效蒸发器中的浓缩液引入低效蒸发器,最终得到浓缩度最高的产物。
二、设计三效蒸发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溶液的性质、蒸发器的尺寸和操作条件等。
首先,需要确定溶液的性质,包括溶质的浓度、沸点和热稳定性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条件的选择。
其次,需要确定蒸发器的尺寸,包括蒸发器的高度、直径和传热面积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蒸发器的产能和能耗。
最后,需要确定蒸发器的操作条件,包括进料流量、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蒸发器的稳定性和效率。
三、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单效蒸发,三效蒸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三效蒸发可以实现连续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单效蒸发中,溶液需要经过多次蒸发才能达到所需浓度,而三效蒸发可以一次完成,节省了时间和能源。
其次,三效蒸发可以降低能耗。
由于三效蒸发中的蒸发器是串联的,低效蒸发器的进料温度较高,可以利用高效蒸发器和中效蒸发器的余热,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最后,三效蒸发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由于三效蒸发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可以减少溶质的热分解和挥发,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四、应用三效蒸发在化工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浓缩溶液、回收溶剂和提取有价值的成分等。
例如,在果汁生产中,三效蒸发可以用于浓缩果汁,提高果汁的浓度和口感。
在制药工业中,三效蒸发可以用于回收溶剂,减少废物的产生。
在化肥生产中,三效蒸发可以用于提取有机成分,提高产品的价值。
总之,三效蒸发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蒸发技术。
它通过多级蒸发器的连续操作,实现了溶液的快速浓缩。
化工原理蒸发器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蒸发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化工原理中蒸发器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蒸发器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3. 学生能了解蒸发器操作中的主要参数及其对蒸发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蒸发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蒸发器系统及流程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蒸发器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2. 学生树立安全、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的一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为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蒸发器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化工实践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工程观念,对实际化工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蒸发器基本概念:蒸发器的定义、分类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 蒸发器工作原理:热力学原理、传热传质过程、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3. 蒸发器主要结构及性能参数:加热面积、蒸发速率、温差、蒸汽压力等;4. 蒸发器的设计与计算:根据物料特性、工艺要求进行蒸发器选型、计算;5. 蒸发器操作与控制:操作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安全防护措施;6. 蒸发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实际生产中蒸发器的使用情况及优化措施。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蒸发器基本概念、分类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第二课时:蒸发器工作原理、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第三课时:蒸发器主要结构及性能参数、设计与计算方法;第四课时:蒸发器操作与控制、安全防护措施;第五课时:蒸发器应用案例分析、讨论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设计单位:设计者:设计日期: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2.5×104吨/年NaOH水溶液2.设备形式蒸发器3.操作条件a.NaOH水溶液的原料液浓度为10%(wt) ,温度为35℃,用预热器加热至第一效沸点温度,再送进蒸发器;完成液浓度为40%(wt)。
b.加热蒸汽压强为500kPa(绝压),末效为真空,压力为15.5kPa(绝压)。
c.各效传热系数分别为:K1=3000 W/(m2·℃)K2=1500 W/(m2·℃)K3= 750W/(m2·℃)d.各效蒸发器中的液面高度:1.5-2.5m。
e.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f.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项目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预热器、汽液分离器及蒸汽冷凝器。
5.绘制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总装配图。
目录1.概述 (1)1.1蒸发操作的特点 (1)1.2蒸发设备及蒸发器 (5)1.3三效蒸发工艺流程 (10)2.工艺计算及主体结构计算 (11)2.1三效蒸发工艺计算 (11) (11) (13)2.2蒸发器主要结构计算 (23)3.蒸发装置辅助设备选型 (30)4.探索使用Aspen Plus设计蒸发器方法 (33)5.后记 (35)1、概述1.1蒸发操作的特点蒸发是将非挥发性物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使溶剂气话,溶液浓缩得到浓溶液的过程。
蒸发过程的两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加热溶剂使水蒸气汽化和不断除去汽化的水蒸气,前一部分在蒸发器内进行,后一部分在冷凝器完成。
蒸发器实质上是一个换热器,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通常用饱和水蒸气加热,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在分离室分离后从蒸发器引出,为了防止液滴随蒸汽带出,一般在蒸发器顶部设有气液分离用的除沫装置从蒸发器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在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用于下一效的物料加热。
冷却水从冷凝器顶加入,与上升的蒸汽接触,将它冷凝成水从下部排出,不凝气体从顶部排出。
通常不凝气体来源有两个方面,料液中溶解的空气和系统减压操作时从周围环境中漏入的空气。
料液在蒸发器中蒸浓达到要求后称为完成液,从蒸发器底部放出,是蒸发操作的产品。
根据各种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蒸发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操作条件和方法。
常压蒸发和减压蒸发根据操作压力不同,蒸发过程可以分为常压蒸发和减压蒸发,常压蒸发是指冷凝器和蒸发器溶液侧的操作压力为大气压或略高于大气压,此时系统中的不凝气依靠本身的压力从冷凝器排出。
减压蒸发冷凝器和蒸发器溶液侧的操作压力低于大气压,此时系统中的不凝气需用真空泵抽出。
减压蒸发较常压蒸发具有如下优点:①在加热蒸汽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减压蒸发时溶液的沸点低,传热温差可以增大,当传热量一定时,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可以相应地减小;②可以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③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气作为加热剂;④操作温度低,损失于外界的热量也相应地减小。
但是,减压蒸发也有一定的缺点,这主要是由于溶液沸点降低,黏度增大,导致总的传热系数下降,同时还要有减压装置。
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根据二次蒸汽是否用来作为另一蒸发器的加热蒸汽,蒸发过程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中加热蒸汽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却排出。
多效蒸发中,第一个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用作第二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第二个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用作第三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以此类推,串联蒸发器的个数称为效数。
①多效蒸发的经济性多效蒸发时,除末效外,各效的二次蒸汽都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加以利用,因而和单效相比,相同的生蒸汽量D可蒸发更多的水量W,亦即提高了生蒸汽的经济性W/D。
如前所述,在若干假定条件下,单效时的W/D约为1。
同理,双效时约为2,三效时约为3,等等。
考虑实际情况,根据经验,不同效数时生蒸汽的经济性大致如下表:表1-1 生蒸汽经济性W/D的经验值正由于多效蒸发时生蒸汽的经济性较高,所以在蒸发大量水分时广泛采用多效蒸发。
但上表也说明,当效数增加时,W/D值虽然增加,但并不和效数成正比。
②多效蒸发的代价首先,多效蒸发时需要多个蒸发器,为便于制造和维修,各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常相同,此时,多效蒸发的设备费近似和效数成正比。
因此,多效蒸发时生蒸汽经济性的提高是以设备费为代价的。
其次,当生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冷凝器的压力(温度)给定时,不论单效或多效蒸发,其理论传热温度差均为Δtr=T-T′ 。
这里,T和T′分别为加热蒸汽和冷凝器处二次蒸汽的温度。
换句话说,理论传热温差与效数无关,多效蒸发只是将上述传热温度差按某种规律分配至各效。
而且,多效蒸发的每一效都存在沸点上升或传热温度差损失,因而各效有效传热温度差之和——总有效传热温度差必然小于单效时的有效传热温度差,结果导致多效时的生产能力小于单效。
间歇蒸发和连续蒸发间歇蒸发有两种操作方法:①一次进料,一次出料②连续进料,一次出料工业上大规模的生产过程通常采用的是连续蒸发。
1.1.3蒸发器的生产强度与蒸汽的经济性(一)蒸发器的生产能力与生产强度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可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来表示。
由于蒸发水分量取决于传热量的大小,因此其生产能力也可表示为W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kg/h ;Q —蒸发器的传热速率,kJ/h ;r '—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蒸发器的生产强度U 简称蒸发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所蒸发的水量,kg/(m2·h)若为沸点进料,且不计热损失,根据'm Wr Dr t KA Q ==∆=,则 'mr t K S WU ∆==由上式可知,若蒸发操作的压力一定,则二次蒸气的汽化热r ‘也可视为常数,因此,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主要途径是提高总传热系数K 和传热温度差Δtm (T -t1)。
前者,上面已述。
提高传热温度差的方法: 采用真空蒸发或选用高温热源,如高温导热油、熔盐或用电加热等。
3、提高蒸发强度的途径(1) 提高传热温度差m t ∆提高传热温度差可提高热源的温度或降低溶液的沸点等角度考虑,工程上通常采用真空蒸发或高温热源来实现。
(2)提高总传热系数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溶液的性质、沸腾状况、操作条件以及蒸发器的结构等。
这些已在前面论述,因此,合理设计蒸发器以实现良好的溶液循环流动,及时排除加热室中不凝性气体,定期清洗蒸发器(加热室内管),均是提高和保持蒸发器在高强度下操作的重要措施。
(二)加热蒸汽的经济性蒸发过程是一个能耗较大的单元操作,通常把能耗也作为评价其优劣的另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或称为加热蒸汽的经济性,它的定义为1kg 蒸汽可蒸发的水分量,即:r r W De '==提高加热蒸汽的蒸汽性通常可以选择多效蒸发。
(三)提高加热蒸汽经济程度的其他措施多效蒸发可以提高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生蒸汽的经济程度。
1.二次蒸汽的部分利用(额外蒸汽的引出)在单效蒸发中,若能将二次蒸汽引出一部分,作为其他设备热源加以利用(如用来预热原料液),则对蒸发装置来说,能量消耗已降至最低限度,只是将加热蒸汽转变为温度较低的二次蒸汽而已。
同理,对多效蒸发,如果将末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有效的利用,也可大大提高加热蒸汽的利用率。
2.冷凝水显热的利用蒸发装置消耗大量蒸汽必随之产生数量可观的冷凝水。
此冷凝液排出加热室外可用以预热料液,也可像图7-19所示将冷凝水减压,减压至下一效加热室的压力。
使之用过热产生自蒸发现象。
汽化的蒸汽可与二次蒸汽一并进出入后一效的加热室,于是,冷凝水的显热得以部分地回收利用。
3.二次蒸汽的再压缩(热泵蒸发)在单效蒸发中,二次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除去,蒸汽的潜热即完全除去,很不经济。
考虑此二次蒸汽通过热泵(即压缩机)绝热压缩,使其p↑,T↑,然后再送回原来的蒸发器中作为加热蒸汽,则其潜热可得到反复利用。
但是,要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压缩功的压缩比不能太大,即二次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需提高的愈多,压缩比愈大,愈不经济。
这样,二次蒸汽的温升不可能高,传热推动力不可能大,而所需的传热面积则必然较大。
对于沸点升高大的溶液的蒸发,热泵蒸发器的经济程度大为降低。
由此可知,热泵蒸发量不适用沸点上升比较大的情况。
此外,压缩机的投资费用较大,需要维修保养,这些缺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1.2蒸发设备蒸发设备中包括蒸发器和辅助设备1..2.1蒸发器的型式与结构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分离室组成。
加热室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适应各种生产工艺的不同要求。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的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不循环)两类。
(一)循环型蒸发器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因而可以提高传热效果。
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
有分为自然循环型和强制循环型两类。
自然循环:由于溶液受热程度不同产生密度差引起强制循环:用泵迫使溶液沿一定方向流动1.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为最常见的蒸发器,其结构如图5-2所示,它主要由加热室、蒸发室、中央循环管和除沫器组成。
蒸发器的加热器由垂直管束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称为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一般为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0%。
当加热蒸汽(介质)在管间冷凝放热时,由于加热管束内单位体积溶液的受热图5-2中央循环管式面积远大于中央循环管内溶液的受热面积,因此,管束中溶液的相对汽化率就大于中央循环管的汽化率,所以管束中的气液混合物的密度远小于中央循环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
这样造成了混合液在管束中向上,在中央循环管向下的自然循环流动。
混合液的循环速度与密度差和管长有关。
密度差越大,加热管越长,循环速度越大。
但这类蒸发器受总高限制,通常加热管为1~2m ,直径为25~75mm ,长径比为20~40。
优点: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缺点:循环速度低;溶液粘度大、沸点高;不易清洗。
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2.悬筐式蒸发器悬筐式蒸发器是中央循环管蒸发器的改进。
其加热室像个悬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的下部,可由顶部取出,便于清洗与更换。
加热介质由中央蒸汽管进入加热室,而在加热室外壁与蒸发器壳体的内壁之间有环隙通道,其作用类似于中央循环管。
操作时,溶液沿环隙下降而沿加热管上升,形成自然循环。
一般环隙截面积约为加热管总面积的100~150%,因而溶液循环速度较高(约为 1~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