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丝网印刷过程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过程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过程常见问题一.控制刮墨刀的角度和速度如果产品上墨量不足,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加大施加在刮墨刀上的压力,对同一幅图像印刷两遍。

这里建议大家将刮墨刀与承印物之间的角度降到45度以下,只印刷一次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这样做不仅可以省掉一半的工作,还可以加倍工作效率,同时也不会出现由于张力不够而产生的套准问题。

为什么不建议直接增加刮墨刀的压力呢?主要是因为油墨的运行轨迹是直接向下透过丝网的图文区。

与30度角相比,60度角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油墨被刮墨刀的刀片所携带,油墨向下行进的轨迹发生偏移,造成很厚的油墨堆积。

油墨被刮墨刀片推着向前移动,并由刮墨刀片在丝网上刮平刮齐。

刮墨刀压力是在丝网纤维和承印材料相接触的瞬间来实现的,这时不同粘度的油墨与图文区的承印材料相接触。

任何超过这一临界值的刮墨刀压力都会造成油墨堆积,损坏丝网纤维,破坏乳剂层。

刮墨刀与承印材料之间的理想角度是45度。

大于45度,刮墨刀推动的油墨数量较少,反之则较多。

此外,刮墨刀速度也影响着油墨堆积的数量。

以较快的速度推动刮墨刀,油墨堆积的数量较小,这是因为施加在刮墨刀运行方向上的力要大于施加在承印材料上的力。

降低刮墨刀的角度,而不减慢刮墨刀的速度将不会使生产效率下降。

用自动设备而不是手动设备印刷的优点就在于刮墨刀的角度和速度。

手动设备印刷时,是人为地推动刮墨刀来模仿自动设备的运行过程。

有时操作人员一开始在刮墨刀上施加的压力比较大,而后在移动刮墨刀的时候就放松了对它的压力;也有的时先轻后重;还有时是重轻重。

这种角度和压力的改变现象应严格避免,否则会造成印刷质量的不稳定。

如果你参观一家成熟的自动丝网印刷操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油墨很稀,象水一样,与刚买回来的原装油墨有很大差别。

再体会一下丝网的张力,几乎没有油墨堆积在丝网下。

印刷品质量非常好,而且触感非常柔软,生产速度也比较高。

这一切完全值得你学会如何调制油墨,了解丝网张力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刮墨刀角度和速度,为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在丝网印刷中,由于油墨的选择、印刷基材的特性、印刷环境因素的不定等等,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印刷故障,影响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对用户及供应商带来损失。

如何来避免这些损失呢?现从以下一些分析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印刷图样不清晰产生的原因:1、油墨的选择不当或油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2、油墨过于快干,使印刷图纹或线条不清晰,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3、油墨的粘度太高,印刷时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4、印刷中出现塞版现象,影响油墨的正常过墨;5、印刷时刮刀压力不足或不均匀,造成过墨不均匀;6、承印物的表面凹凸不平。

处理方法:1、更换相适合的油墨;2、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3、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4、正确选择慢干溶剂稀释油墨,并注意印刷网版的过墨性能;5、印刷时加大刮刀力度,同时注意刮力的均匀性;6、处理承印物表面(如印刷粗纹底材可以先用光油或其它材料打底后再印刷。

二、油墨在印刷的时候经常塞版,影响正常使用。

产生的原因:1、油墨本身太快干或在气温较高的印刷环境下使用快干溶剂稀释油墨,2、油墨的粘度太高,在印刷细小文字或线条时造成塞板;3、调墨时加入溶剂不适当(如加入溶剂溶解力不够造成油墨返粗等);4、油墨本身的颗粒太粗,而使用印版网目过高,油墨不能正常过网。

处理方法:1、更换慢干形的油墨或根据印刷环境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3、使用指定的溶剂稀释油墨,使油墨能够正常溶解或分散;4、更换细度更高的油墨。

三、印刷品出现明显网纹产生的原因:1、油墨过于快干;2、油墨的粘度太高,流动性不够;3、使用的网目太粗处理方法:1、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能;3、使用较高目数网纱。

四、印刷品出现明显水波纹产生的原因:油墨太稀或粘度太低,印刷时网距过低,印刷时产生油墨倒粘;排除方法:减少油墨中加入的溶剂份量,保持油墨的粘度同时适当调高网距,使印刷时能自然回弹。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丝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第四节丝网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丝网印版常见故障的分析在丝印感光制版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对制版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不尽合理,往往会使制得的丝网印版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与弊病,以至直接影响到丝印产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丝网印版或产品的报二、丝网印刷故障及对策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1、印物的原因。

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前一个因素。

例如:纸张类、木桩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制成糊版。

1、车间温度、湿度油墨性质的原因。

2、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黏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黏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固。

丝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黏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糊版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

丝印糊版原因就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

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与材料不就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与粘版。

6、油墨的原因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

特别就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就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就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

擦洗的要领就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

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应注意的就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

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三、锯齿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1.漏浆:原因:查看四个台面同一位置是否有浆料解决方法:根据在硅片上漏浆的位置,确定网版漏浆的位置,查看网版漏浆洞的大小,如果漏洞不大,选择合适的胶带在网版下面将漏浆的位置粘住,试做一片,查看是否仍然漏浆,如果仍然漏浆,重新修补,如果不漏,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漏洞太大,无法用胶带修补的话,更换网版。

2.裂纹:原因:台面上有碎屑,实际压力比设定压力大出许多,网板上粘有碎片,换纸后有不平解决方法:清理碎屑,刮刀高度上升,擦拭网板,重新更换纸。

3.虚印:原因:印刷参数不好或者印刷刮条不平。

有时也可能是我们的网版使用的时间太长而造成虚印,台面的不平。

解决方法:抬高丝网间距,加大印刷的压力。

如果仍然不干净的话,可以尝试着更换刮条。

如果刮得干净看看网版的总的印刷数量,如果是因为网版使用的时间太长而造成虚印,我们在加浆料的时候采取少量多次。

4.堵网:原因:有干的浆料将本该漏印浆料的地方堵起来了。

解决方法:选择“先刮浆料后印刷”的印刷方式,将印刷头停在靠近自己的地方,按下F5键向上抬起网版,使用带酒精的抹布将堵网的地方擦干净即可。

5.印刷图形偏移:原因:印刷参数不正确、印刷台面太脏,造成摄像头进行待印刷硅片位置校正产生错误。

解决方法:调整印刷参数,即印刷的纵横轴的大小,即转角的度数。

更换印刷台面的纸张。

6.压板:原因:当某一个印刷台面上不断的碎片,并且碎片形状大同小异,印刷台面上可能有杂物。

解决方法:擦拭台面,如果还有碎片的话,更换印刷台面的纸张。

7.弯曲:原因:背电场印刷太厚解决方法:调整印刷参数。

如:减小丝网间距,同时加大印刷压力。

加大刮刀高度,减小印刷速度。

同时进行印刷前和印刷后的称重,看印刷是否符合印刷工艺要求。

8.铝苞:原因:印刷的浆料有点薄、网版有破损、折痕。

解决方法:减小压力,丝网间距加大,刮刀高度上升。

网版破损,请更换网版。

9.粘板:原因:丝网间距太小、印刷刮条不平,丝网刮不干净、印刷台面纸太脏,硅片吸附不住,硅片有厚薄不均。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糊版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

丝印糊版原因就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

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与材料不就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与粘版。

6、油墨的原因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

特别就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就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就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

擦洗的要领就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

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应注意的就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

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三、锯齿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和报警情况,下面将介绍一些丝网印刷常见的故障、报警以及处理方法。

1.丝网粘住物料或工件故障原因:丝网张力不够、墨版座歪斜或错位、工件表面不平整等。

处理方法:检查丝网张力是否调整合适,需要根据实际印刷要求调整;调整墨版座使其与工作台平行并调整合适的座位位置;如果是工件表面不平整导致的问题,则需要考虑更换工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修整。

2.墨版压力不均匀故障原因:墨版座错位、墨罩与墨版不平行、墨罩压力调整不当等。

处理方法:调整墨版座使其与工作台平行并调整合适的座位位置;保证墨罩与墨版接触部分平行,可以调整墨罩的角度或采用补偿垫片等方法;检查、调整墨罩压力,确保墨版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均匀。

3.墨版的镀网不良故障原因:镀网均匀度不够、网眼堵塞等。

处理方法:加强对墨版镀网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确保镀网均匀、完整;定期检查网眼是否堵塞,及时清理。

4.墨水不均匀故障原因:墨罩调整不当、腐蚀沟纹不明显等。

处理方法:调整墨罩使其与墨版接触均匀,墨水能够均匀分布;定期清理腐蚀沟纹,以保证墨水流畅。

1.墨水不足报警报警原因:墨水不足。

处理方法:及时添加墨水,注意墨水的储存和使用量的控制。

2.丝网张力异常报警报警原因:丝网张力过大或过小。

处理方法:根据报警提示进行调整,适当调整丝网张力。

3.墨罩压力异常报警报警原因:墨罩压力过大或过小。

处理方法:根据报警提示进行调整,适当调整墨罩压力。

4.墨版座异常报警报警原因:墨版座错位或损坏。

处理方法:检查墨版座的位置和状态,如有必要,则进行更换或修复。

总之,丝网印刷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和报警情况很多,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及时对丝网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做好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故障和报警的发生,提高印刷效率和产品质量。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第一篇: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在丝网印刷中,由于油墨的选择、印刷基材的特性、印刷环境因素的不定等等,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印刷故障,影响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对用户及供应商带来损失。

如何来避免这些损失呢?现从以下一些分析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印刷图样不清晰产生的原因:1、油墨的选择不当或油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2、油墨过于快干,使印刷图纹或线条不清晰,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3、油墨的粘度太高,印刷时产生图纹残缺或线条断线现象;4、印刷中出现塞版现象,影响油墨的正常过墨;5、印刷时刮刀压力不足或不均匀,造成过墨不均匀;6、承印物的表面凹凸不平。

处理方法:1、更换相适合的油墨;2、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3、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4、正确选择慢干溶剂稀释油墨,并注意印刷网版的过墨性能;5、印刷时加大刮刀力度,同时注意刮力的均匀性;6、处理承印物表面(如印刷粗纹底材可以先用光油或其它材料打底后再印刷。

二、油墨在印刷的时候经常塞版,影响正常使用。

产生的原因:1、油墨本身太快干或在气温较高的印刷环境下使用快干溶剂稀释油墨,2、油墨的粘度太高,在印刷细小文字或线条时造成塞板;3、调墨时加入溶剂不适当(如加入溶剂溶解力不够造成油墨返粗等);4、油墨本身的颗粒太粗,而使用印版网目过高,油墨不能正常过网。

处理方法:1、更换慢干形的油墨或根据印刷环境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3、使用指定的溶剂稀释油墨,使油墨能够正常溶解或分散;4、更换细度更高的油墨。

三、印刷品出现明显网纹产生的原因:1、油墨过于快干;2、油墨的粘度太高,流动性不够;3、使用的网目太粗处理方法:1、使用较慢干的溶剂调配油墨;2、调稀油墨或加入触变剂降低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能;3、使用较高目数网纱。

四、印刷品出现明显水波纹产生的原因:油墨太稀或粘度太低,印刷时网距过低,印刷时产生油墨倒粘;排除方法:减少油墨中加入的溶剂份量,保持油墨的粘度同时适当调高网距,使印刷时能自然回弹五、油墨干燥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溶剂不当,腐蚀底材(特别是印刷印刷软质PVC或覆膜尼龙布时容易产生);2、溶剂过于慢干或干燥时间不足;处理方法:1、选择与底材相适应的溶剂;2、选用较快干溶剂或延长干燥时间六、油墨附着力不良产生的原因:1、选用油墨与底材不适应;2、底材表面不干净,有油污或表面处理剂等(如:防腐剂、脱膜剂等);另外,一些特殊材料,由于表面张力过低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3、干燥时间不足,油墨没有完全固化;4、过多加入助剂或加入助剂不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网印刷1 、绷网后在网版制作前丝网为什么要进行网前处理?网前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答:网前处理分为粗化和脱脂。

A. 对聚脂(PET)弱极性材料进行粗化处理,使其表面增加多孔的不光滑表面。

处理过的PET网能增加与感光材料的结合面积,从而提高感光材料在网上的附着力。

B. 对网版上的丝网进行脱脂是为了除去油污,提高感光材料与丝网间的亲合力以及网版的耐印次数,减少网版在制作过程中感光层上的针孔。

2、在制作网版时,如何使感光层表面的平均不平整度(PZ值)减少?1)PZ值、的大小与制版方法有关。

简接制版法、毛细直接制版法、感光胶制版法。

2)涂感光胶制版法PZ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a. 涂胶干燥后,网版平置在干燥箱内且印刷面朝下。

b. 最后一次刮胶应在印刷面上,且干燥时网版印刷面朝下。

c. 印刷面上刮涂感光胶的次数增加,有利于减少PZ值。

3、网版涂感光胶后为什么一定要彻底干透?若感光胶层内稍带有水气,则水气会在曝光时对光产生折射,从而影响到感光胶的交联度。

另外感光胶未彻底干燥也会阻碍交联,从而导致网版曝光后显影时出现针孔、脱胶及胶层与丝网附着力下降、耐印次数减少等弊病,因此,曝光前的感光层干燥程度至关重要。

4、怎么选择网版的曝光时间?请用柯图泰专用曝光计算尺测试。

此计算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一次曝光就能得到五个曝光参数,正确的曝光参数必在其中。

5、网版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头会产生哪些后果?1)曝光不足:A、感光胶层减薄太多容易出现针孔。

B、图纹或导线的边沿容易产生锯齿。

C、网版的耐印次数下降。

D、网版回收难,在脱过膜的丝网上易出现图纹阴影。

2)曝光过头:A. 图纹会失真,细线条会更细,低调网点扩大,高光网点缩小。

B. 冲显困难,漏空部分出现残胶从而使油墨不过网孔。

C. 模版变脆。

因此,制版前一定使用曝光计算尺确定准确的曝光时间,从而制作出不同要求的网版来。

6、经过前处理的网版与涂胶网版在同一烘箱中干燥会产生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⑴前处理的网版的含水量很高,烘干时会有大量的水分挥发出来,从而使涂有感光胶的网版干燥程度降低、干燥时间延长。

⑵感光胶二次吸水会使感光胶层不能干透,从而难以确保曝光(晒版)参数的准确性,使网版质量波动很大。

⑶解决的办法:分别烘干。

7、配制专色油墨是用基准色配还是用标准色配?为什么?配制专色油墨应该用基准色或三原色配,因为这样可以保证颜色有良好的色相、亮度和纯度,配出的油墨也会非常鲜艳、明亮,更加接近大自然中的红、绿、蓝的的真实颜色。

而标准色配出的油墨,色彩偏暗、色相不准、不够鲜艳,因为标准色墨本身就是混合色,所以配出来的专色墨不能符合油墨的三个属性。

8、四色网点印刷对网版和印刷过程有哪些要求?⑴四块网版的张力一致⑵丝网的裁剪方向一致⑶网框大小尺寸一致⑷网版定位一致。

⑸刮板的硬度一致⑹刮板与承印物的角度一致⑺刮印压力一致⑻刮印速度一致。

9、选网时如何计算再现线条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可用公式:2d+M. 或3d(M。

=d时) 式中 d 为丝网网丝的直径。

M。

为丝网的孔宽。

10、请你计算,12034(T)丝网应该能丝印出多细的线条?12034(T)丝网d=34微米M。

=45微米公式:2d+M 2×34+45=113微米用12034(T)丝网可以印再现线条宽度或网点直径为113微米(即0.113mm)当M。

>d时(M+d)2M。

+d即(45+34) (2×45+34)暗调点79u 高光点124u11、溶剂性油墨组成成份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⑴连结料:是树脂,主要起连结作用,决定油墨的光滑、硬度、耐候、耐湿等性能。

⑵颜料:决定油墨的细度、耐候和耐溶剂、耐药品等性能,同时还有是否含重金属性。

⑶助剂:提高油墨的适印性。

⑷溶剂:用来调粘、调干速,增加与承印物的附着力,溶解树脂为连结和助剂,分散颜料。

12、丝网印刷有哪五个变量?刮板硬度、网距、印刷速度、刮压力、油墨的适性。

13、油墨在使用前还未搅拌就加稀释剂对不对?为什么?未搅拌前加稀释剂是不对的,因为油墨在受外力(如搅拌)后,它的粘度会下降、变稀的触变性能,所以任何油墨开罐后必须先彻底搅拌后再调粘度。

14、溶剂性油墨中的溶剂是起什么作用?⑴溶解油墨中的树脂制成粘接料。

⑵分散油墨中的颜料和溶解助剂,提高适印性能。

⑶溶解、溶胀承印物,提高油墨与承印物的附着力。

⑷调节粘度,改善油墨的适印性。

⑸调节干燥速度,适应丝印环境的要求。

15、如果油墨质量没有问题,那么在丝印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原因及解决方法:⑴油墨的粘度不对,一定调稀。

⑵刮印速度快,网距大,由于丝网弹离承印物太快而拉出气泡。

⑶用错了溶剂,与油墨的混溶性差,所以必须用油墨的专用溶剂。

⑷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使用快干溶剂,导致表层结膜太快而出现气泡。

⑸由于承印物表面不易润湿等状态引起气泡。

⑹油墨过期失效。

16、绷网的张力不均匀会造成什么后果?⑴有的地方墨层厚,有的地方墨层薄,厚度不均匀。

⑵图案文字扭曲变形。

⑶局部图文可能产生模糊。

⑷网点印刷时使网点产生变形或错位等,造成色偏。

17、网距是根据什么调整的?⑴主要是根据绷网的张力调整,张力大网距则小,反之则大。

⑵根据网框大小调整,即网框大网距随之也大。

18、正常张力下网距的大小会影响什么?⑴首先网距大,刮板的刮压力就大,网版容易早衰(网版张力损失大)。

⑵网距小,丝网不能立即弹离工件,使图纹增脏。

因此,在网版具有一定张力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在丝印过程中刮板刮压力最小而丝网又能立即弹离工件。

19、为什么不同型号、不同用途、不同供应商的油墨必须使用不同的溶剂?当溶剂用错,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没有一种油墨是万能的,承印物的材料品种很多,所以选用油墨时,油墨中的连结料树脂一定与承印物(工件)的材质相适应,否则会影响到附着力,因油墨中的溶剂是对承印物有溶蚀作用,所以油墨才能与工件结合的牢。

由于油墨中树脂不同,所以溶剂也不同,若乱用或错用会出现以下情况:⑴会影响到油墨的成色⑵会影响到油墨的综合性能,例如:附着力下降,耐溶剂差,丝印适性不好等。

⑶严重的会使油墨结块从而导致生产报废等。

所以各种油墨都有它自己的专用溶剂,不能乱加和错加。

20、溶剂油墨中溶剂分为快干、中干和慢干型,这些类型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溶剂的干燥速度是由溶剂本身的蒸(挥)速度来决定的,而蒸(挥)速度又是由它们本身的沸点决定的。

快干溶剂:沸点一般为100℃150℃中干溶剂:沸点一般为150℃200℃慢干溶剂:沸点一般为200℃以上各种溶济都不是单一品种的溶剂,它们都是由几种溶剂混合而成,从而控制油墨的干燥速度。

所以一般就全自动丝印机,用快干溶剂;而手工丝印和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用慢干溶剂;在有空调和控湿的环境下用中干溶剂。

若用错溶剂则会产生堵网、网纹;材料上被侵蚀而开裂等情况,所以选择适当的溶剂是非常重要的。

21、什么是油墨的触变性,有何作用?油墨静止一定时间后会具有变稠,粘度也变大,而搅动后变稀,粘度又变小的特性,这就是油墨的触变性。

油墨的触变性有利于丝网印刷提高印刷精度。

22、银浆方阻增大的原因是什么?⑴烘干不彻底,即烘干的温度不够、时间不够或干燥方式欠佳。

⑵印刷厚度不满足银浆要求的温度,印刷厚度薄,银与银连接不结实。

⑶缸子打开时,搅拌不彻底,造成缸子上层银含量低、油墨方阻增大,下层银含量高,附着力降低。

因为银的比重很大,是水的十几倍所以容易沉在底部,所以应彻底搅拌。

23、碳浆与银浆混合后附着力不牢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⑴碳浆与银浆混合前没有搅拌均匀,造成粉含量高,从而影响了与片材的结合力。

⑵混合后未彻底搅匀或不是同一种树脂做连接料的银碳墨。

⑶干燥不完全。

⑷承印物表面张力小、油墨润湿性差。

24、何为方块电阻?如何计算?单位厚度单位面积上的电阻值,称为方块电阻。

单位为欧姆/平方/密耳。

单位厚度为密耳。

1密耳=25um, 用Ω/□(25um厚度下)表示。

计算方法:⑴测出被测线路的长度L,线路的宽度W,和线路的厚度T(密耳)。

⑵用欧姆表测出线路两端的电阻读数R(欧姆)。

⑶L/W=被测线路的方块数n,R/n=每平方块上的电阻值。

⑷方块电阻Ω/□=R/n/T25、使用导电银、碳浆时应注意什么?⑴使用前充分搅拌,使整缸油墨的上层和下层完全满足设计的配比要求,同时银、碳浆具有高粘性和一定的触变性,充分搅拌后,丝印适应性提高。

⑵每次印刷完成,剩余的油墨应盛放在干净的容器中,下次浆时先用上次用剩的油墨,必要时适当在其中加一点新油墨再印刷。

⑶密封,低温干燥下储存,使用前提前4小时从低温中取出,让其恢复到室温,还要充分搅拌后才可印刷。

⑷尽量避免添加溶剂,若需要时需严格测量避免多加。

26、何为光的三原色,何为色料的三原色?⑴光的三原色:红、绿、兰。

⑵色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7、配色的注意事项是什么?⑴准确称量,并详细记录各色墨的用量包括数据、名称、代号。

⑵不同类型的油墨不能互相混配。

⑶稀释剂应在油墨调好后再加入,并搅拌均匀。

⑷配色过程中应采用由浅入深的原则。

⑸观察颜色应在同一光源下、同一个角度、观看。

⑹墨层厚薄对颜色有影响。

⑺不同的承印物对颜色有影响。

28、在丝网印刷中有哪些因素决定下墨量(即墨迹颜色的深浅)?⑴丝网:A、同目数的情况下,丝网厚度厚则下墨少。

B、同目数、同丝径斜纹编织的网比平纹编织的网下墨多。

⑵网版的印刷面感光层厚下墨量多,反之就少。

⑶刮印过程:A、刮印速度慢则下墨多B、刮板与承印物夹角小下墨多C、刮板软下墨量多D、刮板刀口尖,下墨量少,刀口钝(圆弧型)下墨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