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Macro1

合集下载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详细描述
经济周期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内因是主要原因之一 。内因主要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经济结构的 变化等。例如,总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过剩或需求 不足,进而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的变 化也会导致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引发经济波动。此外 ,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如政策调整、国际 经济环境的变化等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活动,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 整体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 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调节 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 重要指标,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 如何决定,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影 响国民收入水平。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副作用等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配合使用的必要性
阐述为什么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配合使用,以及配合使用的优点和挑
战。
配合使用的策略
探讨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配合,包括政策目标的协调、政策工
具的搭配等。
配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0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等手段 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财政 政策来稳定经济。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包括政府支出、税收、政府投资等,以及 如何根据经济形势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工 具。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固定资产投资是用来增加新厂 房、新机械设备、新住房的支出。 存货投资是指厂商持有的存货 价值的变动。存货投资可能是正 值,也可能是负值 。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 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
政府购买(G)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是指各级政府 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 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 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和政府雇员的 薪金等方面的支出。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家庭或 个人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 得税,余下部分才能由个人支配。因此,个人可 支配收入表示为: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个人所得税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 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是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销售税、货物税、 周转税等税款。
5、资本折旧 资本折旧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也应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6、非公司业主收入 合伙企业或个人经济企业的收入。
7、公司税前利润 它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 司未分配利润等。
6万单位×20美元=120万美 元
220万美元
实际增长了[(220-150)/150=46.7%]
名义增长了[(340-150)/150=126.7%]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 实际GDP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
一、 其他指标的含义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以外, 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 (狭义)、个人收入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等相关 概念。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资产价格决定因素
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其 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政策因素、公司业绩等。经济增长和 公司业绩提高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和政策紧缩则可能导致资产 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等。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则是通过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则需要关注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
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福利国家建设战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全球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便利化。
绿色发展战略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和绿色技术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详细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包 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探讨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因素, 如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汇率等。
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
1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别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传 导路径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对内外均衡的影响,如“双紧 ”、“双松”、“松紧搭配”等。
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macro- model(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解说)PPT教学课件

macro- model(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解说)PPT教学课件

P P e( 1 u )F ( 1 Y,z) L
uU1N1Y
L
L
L
Y f ( M , G,T) P
2020/12/09
, ,
14
宏观经济模型及其政策涵义
• 通过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 增加,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 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任务。
• 宏观经济研究围绕着国民收入的决定展 开。国民收入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 量,它受一系列内生变量(比如消费、 投资、进口等等)和外生变量(如政府 支出、名义货币供应量等)的影响。
不同的假设。不同的经济理论可以有共 同的前提,但一定有不同的假设。经济 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学得以存在 的理由和意义所在。
2020/12/09
3
• 假说得到一定验证后便形成某种有影响 的理论,理论会被进一步用来解释或预 测更多的经济现象,解释和预见到的现 象越多,理论就越成功,影响力会越大, 也就越可能被人们(包括政策和制度设 计者)所运用或采纳,经济学在这一过 程中不断地演进壮大。
•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以产出作为前定变量, 劳动力人口作为外生变量,就业人口作为内 生变量。
2020/12/09
10
AS-AD模型
• 将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劳动力人口 作为外生变量,将价格水平、产出、消 费、进口、投资、利率、货币需求、失 业率、名义工资作为内生变量,将产品 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结合在一 起,建立起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 AS-AD模型。
入——支出模型 。该模型由三个方程组
成,包含三个内生变量(Y,C,M)和
三个外生变量。
Y CI GXM CabY MmY
2020/12/09
7
货币市场均衡(LM模型)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_1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_1

bad inflation.
How we learn Economics: Models
…are simplified versions of a more complex reality

irrelevant details are stripped away
Used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variables explain the economy’s behavior devise policies to improve economic performance
GDP: Observations
1.
2.
Long-term upward trend. Income more than doubled over last 30 years in US. Short-run disruptions in the trend: recessions.
Unemployment: Observations
D
Quantity of cars
Q
The market for cars: supply
supply equation:
Q S (P , Ps )
s
Price of cars
P
S
The supply curve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y supplied and price, other things equal.
Why learn macroeconomics?

The macroeconomy affects society’s well-being.

中级宏观经济学 教学PPT课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 教学PPT课件
3.几个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 配收入(DPI)、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消费c
需求 AD
最终消费 品和劳务 市场
GDP
收入
供给 AS
家庭
储蓄s
收入分给 家庭
最终资本 品市场
金融资本市场 土地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投资i
企业
收入分给 家庭
4.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消费函数
• 弗里德曼的永久(持久)收入假说
•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 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 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 为固定的长期收入。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 所用权数的大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 离现在越远,权数越小。
1936 1945 1949
பைடு நூலகம்
经 济 学 演 变
重商 主义
古 典丧 经钟


1776亚当 斯密国富论
庸俗经济学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边际革命
凯恩斯通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867 资本论第一卷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 国
西



1936 1945
凯恩斯通论
历史演进(续)
历史演进(续)


新中国
西



1936 1945
中级宏观经济学(一)


明末清初
15-18世纪
大航海之后
西 方
海外贸易发 展资本主义 萌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vailable Economic Resource (continued)

经济资源与南北差别

从个人角度讲,贫富差别最重要原因是个人所拥有的 资源的差别。 从国家角度讲,人均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该国的经济 发展水平。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 中国地大物博吗?


当人们拥有更多资源时,其经济活动的行为选择空间 就会更大,从而其经济活动的效益及生活品质就会更 好。 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经济资源不断累积 的过程。
Positive Definition:
• Economics is the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an economy operates or how economic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under the given economic environment (what happen?).
出勤+作业 30% 期末考试 70% 上课时间:1-17周 联系方式:chenx@ 答疑地点:经院高层207房间 答疑时间:待定

Macroeconomics
Lecture 1
Macroeconomics as a Science
What is Macroeconomics?

Economic System (continued)

How economic system can impact the individual behavior?

Objective (mainly the firm?) to pursue (profit, market share, political interest….)

What is Economics?

Normative Definition:
• Economics is the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to efficiently allocate economic resources (what should we do?). Nhomakorabea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A Historical Review (continued)

Economics After 1980’s

New classicals
• Constructing the macroeconomics on the basis of neoclassical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Xiaowei Chen
Room 207, Department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Na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Email:chenx@
课程介绍


Mi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microeconomic variables (such the price and output of individual product) are determined; 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GDP, employment, inflation among others) are determined.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A Historical Review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gent’s optimization Rational Expectation Market Clearing in Competitive Economy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How are the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determined? How can we explain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How can macroeconomic policy be used to resolve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Course Objectives (continued)

The macroeconomics beyond the basic Keynesian model
Economic System (continued)

Question:
Is there an issue regarding suitability between these two respects of economic system? If yes, what kind of enterprise system may not be suitable to the market economy? Can you image other elements with regard to economic environment?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A Historical Review (continued)

The breakdown of neoclassical synthesis
The emergence of stagflation; The ineffectiveness of Keynesian demand management policy in dealing with stagflation; The lack of micro-foundation; Insufficiency in explaining economic growth.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A Historical Review (continued)

Keynesian economics ( generated from great deflation)
uncertainty Imperfect competition Sluggish price adjustment Disequilibrium and non-market clearing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macroeconomic analysis
Individual Behavior

Economic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choice of individuals (firms, households and government), and therefore studying individual behavior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conomic analysis.
Economic System

Economic system can briefly be distinguished in terms of
the mechanis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lanning mechanism and market mechanism). the system of enterprises (largely depends on ownership);
The Available Economic Resource

What is the economic resource?
Natural resource (自然地理和地产); The resource created by economic activities(e.g. fixed assets); The resource which is untouchable (e.g. human capital, knowledge capital); Resources can be created but also can be destructed.

Rational
• All individuals behave optimally.

Adam Smith’s “invisible hand” dogma.
Economic Environment

Though individuals are selfish and rational, their choice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y are staying.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A Historical Review (continued)

Neoclassical synthesis
Dominating before 1980’s The synthesis of neoclassical microeconomics and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

New Keynesian
• Constructing the microfoundation of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
Course Objectives

Basic Keynesian model of macroeconomics, under which we shall understand
Individual Behavior (continu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