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详细描述
经济周期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内因是主要原因之一 。内因主要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经济结构的 变化等。例如,总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过剩或需求 不足,进而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的变 化也会导致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引发经济波动。此外 ,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如政策调整、国际 经济环境的变化等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活动,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 整体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 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调节 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 重要指标,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 如何决定,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影 响国民收入水平。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副作用等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配合使用的必要性
阐述为什么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配合使用,以及配合使用的优点和挑
战。
配合使用的策略
探讨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配合,包括政策目标的协调、政策工
具的搭配等。
配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0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等手段 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财政 政策来稳定经济。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包括政府支出、税收、政府投资等,以及 如何根据经济形势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工 具。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ppt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ppt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银行业联合起来采取“限制支付” 的措施,虽然能够遏制挤兑风潮,防止银行倒闭,但是 也会导致经济衰退。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应对储户由 于恐慌而去挤兑、避免银行业危机,又能减轻或避免经 济衰退的有效办法呢?于是,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联邦储备法案》。后来在该法案基础上成立了联邦储 备体系,该体系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国家货币管理机构,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未商业发展提供便 利条件。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理 论、政策与研究方法,开创了经济学的新阶段,被称 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弗里德曼怎么看凯恩斯的观点呢?
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误解了大萧条的实 际情况。大萧条并非是私人企业的失败 所导致的,而是因为里德曼认为政府并非像约翰梅纳德凯恩 斯所想的那样,是公正的、大公无私的, 是拥有敏锐洞察力的。他认为政府官员有 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有时则会因为 自身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出现错误而做出对 整个经济有破坏作用的策略。
从联邦储备体系所做的决策来看,它并没有 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增加了经济的
不稳定,使得经济衰退变得更加严重
弗里德曼的 主要观点
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
19291933 年的 经济 大萧 条所 产生 的影

政治方面:在德国,希特勒得以篡权, 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增强,这些都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1907年经济衰退开始后的几个月,纽约市第三大信 托公司-尼克波克信托公司破产倒闭,这引发了人们 对纽约市其他信托公司的挤兑,之后挤兑风潮蔓延
全国,一场银行业的“恐慌”开始了。于是全国各
地的银行纷纷采取“限制支付”的方法,来应对挤 兑风潮。
所谓“限制支付”,就是储户提款时不支付现金,而是 采用记账、转账的方法来应付。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遏 制银行倒闭,从而刹住了挤兑风潮。但是这种做法会导 致铸币和通货短缺,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也使得企业的 经营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会导致经济 的暂时混乱或者衰退。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7、8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7、8章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市场 信号失真。
影响国际竞争力
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影 响国际竞争力。
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估
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如提供职业培训和就 业指导等。
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估
失业人员无法为社会创 造财富,导致社会总产
出减少。
增加社会负担
失业人员需要社会提供 救济和保障,增加政府
财政负担。
影响社会稳定
长期失业会导致社会不 稳定因素增加,如犯罪
率上升等。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降 低消费者购买力。
社会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通常不 利于固定收入者和储蓄者。
事业得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03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促进了企业扩张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了
失业率。
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等手段,经济发展能够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
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估
01
调整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
0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效果评估
03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一致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共同致力 于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 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
济目标。
政策工具互补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不同的调 节机制和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形 成政策合力。
政策实施协调性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政策 冲突和相互抵消。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1 2
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
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率计算及类型划分
失业率计算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 作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收入法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 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 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
01
02
03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通常采用GDP或人均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三、货币意外模型
图11、14 货币意外模型中得平均劳动生产率
三、货币意外模型
• 主要观点
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完全信息,因此货币供给得 意外增加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即货币非中 性。
三、货币意外模型
• 假设
☆不完全信息
1、工人可能只对自己关心得事情具有完全信息,如名义工资; 由于她不就是所有商品得购买者,因此对价格水平不具有 完全信息;
2、当名义工资上升时,工人不能区分这就是由全要素生产率 变化还就是由货币供给变化所致;
图11、7 协调失效模型中货币供给增加
一、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
• 政策含义 有助于乐观情绪得政府政策就是有益得
一、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
图11、8 协调失效模型中当期政府支出减少
一、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
• 对协调失效模型得评论 1、均衡模型; 2、规模报酬递增; 3、预期;
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 主要观点
三、货币跨期模型
• 货币中性
四、模型应用
图10、13 当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得影响
五、货币政策:目标与政策规则
• 对经济得各种冲击
图10、14 货币需求得变化
五、货币政策
• 对经济得各种冲击
图10、15 产出需求得变化
五、货币政策
• 对经济得各种冲击
图10、16 产出供给得变化
五、货币政策:目标与政策规则
二、模型应用
• 考虑未来全要素生产率z’提高
图9、22 未来全要素生产率z’提高得影响
二、模型应用
• 考虑未来全要素生产率z’提高 ☆均衡效应
1、总产出Y增加; 2、利率上升; 3、就业增加; 4、实际工资下降; 5、消费不确定; 6、投资增加;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第6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6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图 6.13 确定稳定状态的劳均资本量
.
6-52
公式 6.19

.
6-53
图 6.14 稳定状态的劳均资本量决定
.
6-54
储蓄率 s的提高
• 在稳定状态下,储蓄率 s的提高会提高劳均资 本和劳均产出,但对各总变量增长率没有影 响,Y、K、I、C、S都按n增长。
.
6-55
图 6.15 储蓄率提高对稳定状态的劳均资 本量的影响
.
6-64
图 6.19 劳动力增长率提高的稳定状态效 应
.
6-65
全要素 生产率z的增长
全要素 生产率z的持续提高导致人均收入的 持续增长。 一国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源泉:不断改进整 合要素投入、创造产出的方法,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
.
6-66
图 6.20 索洛增长模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
.
6-67
提高。
.
6-35
图 6.11马尔萨斯模型中的人口控制
.
6-36
马尔萨斯经济增长模型有多大用处
• 模型给出了1800年之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一 个很好的解释,与马尔萨斯模型完全相符。
• 马尔萨斯没有预测到技术进步对人口增长的 影响。
• 马尔萨斯未能考虑人均储蓄(投资)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
.
6-37
索洛模型
.
6-41
公式 6.12

.
6-42
公式 6.13: 人均储蓄的增长

.
6-43
图 6.12 劳均生产函数
.
6-44
公式 6.14: 收入-消费均衡条件

.
6-45
公式 6.15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文档资料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文档资料
“看不见的手” 并不是绝对的。

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
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
组成,也就是说,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
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
其他战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没
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二、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 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 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 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 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 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 性波动变化。
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 设,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科布-道格 拉斯生产函数,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 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
谢谢观看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用来预
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
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
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是经济
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
它在数理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的研究
与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罗伯特·索洛 , 8月 23日 -), 美国经济学家 ,以 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著称,并 在1961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 授和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索洛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 1942年到1945年服兵役, 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是研究投入产出校型著 称的73年诺贝尔奖得主华西 里·列昂惕夫。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它在消费品生产和 闲暇方面,从总体上描述了封闭经济所具有 的技术可能性是什么。PPF反映了闲暇与消费 之间的替换,是这种经济中的消费者利用生 产技术可以达到的。
• PPF上,AB上的点是不可行的,只有DB上 的点可行,即足够多消费品生产出来,政府 拿走一些,留下一些给消费者。
✓ 给定实际工资、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企业选 择劳动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 劳动力市场出清; ✓ 政府预算约束得到满足,即G=T
收入-支出恒等式
竞争性均衡时,收入-支出恒等式总是成立。
公式 5.2
公式 5.3
• 本书主要用供求模型,根据消费者和企业的 微观经济行为推导出供求曲线。
• 假设典型消费者和典型企业的交换只在一个 市场中进行,通过在同一图形中分析消费者 和企业的决策,研究模型中的竞争均衡,进 而决定如何在竞争均衡中实现总体一致性。
竞 争 性 均 衡 (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 含义:所有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当价格调整到使得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即 市场出清时,经济体就进入了“均衡”状态。
• “竞争性均衡”满足的条件:
✓ 给定实际工资、税收和股息收入,消费者选择消费 品和劳动供给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公式 5.4: 生产函数
图 5.2A 生产函数
公式 5.5
• 把企业生产与消费者行为结合起来研究: 在均衡中, N = h – l, 因此
表示给定Z、K和h ,产出Y与闲暇 l的关系。
图 5.2B产出是闲暇的函数
• 因为C=Y-G,而
,所以
• 表示给定外生变量Z、K、G时,C与l的关 系,如图所示:
政府购买变化的影响
• 对消费者产生纯负收入效应 • C 减少(政府购买排挤私人消费), l减少, 从
而劳动供给和就业增加, Y 增加, w 减少。 • 模型预测:G变化,Y、N顺周期,C、w逆周
期,这与经验数据一致。 • 政府支出不能作为经济周期的原因:政府不
能经常改变其支出计划。
图 5.6 政府支出增加的均衡效应
帕累托最优是竞争性均衡。
图 5.5 利用第二福利定理确定竞争性均 衡
• 均衡实际工资由无差异曲线与PPF的公切线切点B斜率绝对值 w确定。
• 因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MPN=w,企业通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MRSL,C= w,消费者通过使 MRSL,C= w,实现最优。
(减少)也可能减少(增加),取决于替代效 应和收入效应相对大小: •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闲暇减少,工作增加,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闲暇增加,工作减少。 • 二者刚好相等,则闲暇不变,工作时间也不变。

图 5.8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图 5.9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竞争性均衡效 应
图 5.10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和 替代效应
第五章
封闭经济下的 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
第五章 关注的话题
• 政府 • 构建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包
括:(i) 典型消费者;(ii) 典型企业; (iii) 政府; • 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 • 思考: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全要素生产率
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
• 典型消费者 • 典型企业 • 竞争性均衡 • 思考: 在模型中,改变政府购买和全要素生
图 5.2C 生产可能性边界
包括PPF以内所有点是这个经济的技 术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代数方程:
CzFK,hlG
MRT表示一种商品在技术上转换为另一种商品的比 率。
所以,PPF负的斜率既代表MRTl,c,又代表MPN 我们把PPF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结合起来
分析竞争均衡。
• l(t),
综上,在均衡点J满足下式
• 所以帕累托最优即是竞争性均衡,二者是等价的,可以利用 第二福利定理确定竞争均衡。
• 本章论述了经济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偏 好(无差异曲线)与企业可用技术(PPF)的相互作用,总 体经济活动可归结为消费者偏好和企业技术,其对于确定Y 、C、N、w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无效率的原因
• 1、外部性 • 2、扭曲性税收 • 3、企业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图 5.4 帕累托最优
公式 5.6: 帕累托最优的特性
• 由于竞争性均衡点与帕累托最优点均为无差 异曲线与PPF线的切点,故在这个模型中,竞 争性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是一致的,因此:
第一和第二福利经济学定理
• 下述定理适用于任何宏观经济模型 •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在一些条件下,
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 •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在一些条件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政府支出
• 政府购买大量增加
• Y 增加, C 小幅减少
图 5.7 GDP、消费和政府支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支出的增加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z的影响(或资本 的增长)
• 生产函数曲线上移,斜率增加——收入效应 与替代效应都发挥作用。
• C 增加,Y 增加, w 增加, l(N) 可能增加
• 即:由于消费者和企业都是既定市场实际工 资接受者,所以消费者愿意用闲暇交换消费 的比率等于企业利用技术将闲暇转换为消 费品的比率。
• 消费者与企业同时在J点达到竞争性均衡,行 为完全 一致,此时二者均处于竞争性均衡 状态。

图 5.3 竞争性均衡(是PPF与无 差异曲线的切点J)
公式 5.6: 竞争性均衡的特性
产率有什么影响?
图 5.1 模型引入外生变量,以确定内生 变量

竞争性均衡:给定市场价格,经济中
每个市场供求均衡
• 竞争性:消费者和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当所有消 费者和企业行为一致时,经济就均衡。
• 典型消费者追求自己状况尽可能改善 • 典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 劳动力市场出清 • 政府预算约束得到满足,即G = T.
帕累托最优
• 社会计划者的问题是,给定l转换为c的技术 ,其选择c、 l,使典型消费者境况尽可能改 善,选择位于PPF线上或以内并与最高无差异 曲线相切之处,这里把PPF线看成预算线。
• 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为MRSL,C • PPF线斜率绝对值为MRTL,C = MPN • 故,帕累托最优的特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