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汽柴油标准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国四汽柴油标准解析及发展趋势共40页

国四汽柴油标准解析及发展趋势共40页

项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89
92
95
抗爆性:
89
92
95
GB/T 5487
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84
87
90
GB/T 503、GB/T 5487
抗爆指数(RON+MON)/2
不小于
蒸气压/kPa 11月1日至4月30日
5月1日至10月31日
45~85 40~65
GB/T 8017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锰含量/(g/L) 硫含量/(mg/kg)
项目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抗爆指数(RON+MON)/2
蒸气压 /kPa 11月1日至4月30日 5月1日至10月31日
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锰含量/(g/L)
硫含量/(mg/kg)
不小于 不小于
质量指标
90
93
90
93
85
88
42~85 40~68
不大于 40
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
广州
——《车用汽油(粤Ⅳ)》DB 44/694—2009 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车用柴油(粤Ⅳ)》DB 44/695—2009 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深圳
——《含清净剂车用汽油》SZJG 12—2019 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含清净剂车用柴油》SZJG 13—2019 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前言
现行汽柴油标准(国家标准)
——《车用汽油》 GB 17930—2019 —— 车用乙醇汽油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车用柴油的质量标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的出台,对于汽车行业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此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是指针对柴油燃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燃烧性能、硫含量、多环芳烃含量、凝固点等指标。

其中,硫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柴油的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排放情况。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将硫含量控制在更低的水平,以减少柴油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排放,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除了硫含量外,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还对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限制。

多环芳烃是一类有毒有害物质,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对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还对柴油的凝固点进行了规定。

凝固点是指柴油在低温下开始结晶凝固的温度,它直接关系到柴油在寒冷地区的使用性能。

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要求柴油的凝固点要低于一定的温度,以确保柴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当认真遵守这一标准,同时也希望汽车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清洁的蓝天努力奋斗!
希望本文对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的变化加剧,柴油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从市场前景来看,柴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柴油车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也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公共交通不便,私家车及私人汽车消费日益增加。

其中柴油车的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目前柴油车在轻卡、重卡、客车和公交车等领域的销售占比较高。

同时,柴油车的燃油经济性比汽油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受到各类商用车主的青睐。

因此,柴油车市场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环保政策推动柴油质量升级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个国家也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政策力度。

我国自2017年开始实施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规定了柴油燃料具体的限值要求。

这意味着,柴油质量必须符合国六标准,才能被市场接受和使用。

因此,柴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多的企业将追求和提高燃料质量,注重环保问题,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新能源车遍及柴油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柴油车市场的份额也逐渐被挤压。

柴油车的环保问题、维修成本等因素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新能源车。

在未来,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但是柴油车仍然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柴油行业将继续保持市场竞争,更加注重技术领先和升级换代等方面。

综上所述,柴油行业市场前景仍然可观,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面对挑战和机遇。

在燃料质量、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二)

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二)

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行业也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其使用的燃料和针对其使用的柴油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本文将以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为主线,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领域的变化。

一、燃料的发展动向1.1 传统燃油的改良传统的燃油主要由原油提取而来,其成分和性质不稳定,对环境友好度低,燃烧所产生的尾气污染严重。

为此,汽车工程师们一直在致力于改善传统燃油。

其中,低硫燃油、含氧燃料和添加剂是常用手段。

低硫燃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含氧燃料能够较大幅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添加剂则可以降低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1.2 新能源燃料的应用除了传统燃油的改良,新能源燃料也成为了汽车工程师们探索的领域。

其中,电力和氢能的应用最受关注。

通过电力和氢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二、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2.1 燃油喷射技术的研发柴油机是目前主流的汽车动力系统之一。

为了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研发高效的燃油喷射技术,例如,常见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压燃混合喷油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柴油机燃烧更充分、更高效,从而提高其输出功率和降低尾气污染。

2.2 汽车启停技术的普及汽车启停技术是指当汽车处于停车状态时,发动机会自动关闭,以消耗更少的燃料并减少排放。

这一技术的普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道路拥堵和尾气污染。

总之,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不仅影响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还与环保、能源等领域息息相关。

因此,汽车工程师们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探索更加环保、能源节约的技术。

同时,政府、机构等各方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促进车用燃料和车用柴油机技术的共同发展,为未来的出行环境营造更加清洁舒适的条件。

三、柴油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柴油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

2024年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稳步增长。

该市场涉及到整车制造、研发、销售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市场驱动因素1.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购买能力提高,对汽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汽柴油车作为主流型号,市场需求稳定。

2.政策支持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政府对汽车制造产业的支持、对节能环保车型的鼓励以及汽车产业链的政策引导,都将对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3.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技术不断提升。

新材料、智能驾驶、电动化等技术的应用将刺激市场需求,并推动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的发展。

三、市场竞争格局1.国际竞争全球范围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欧美、亚洲和新兴市场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手段角逐市场份额,国际合作与竞争共存。

2.国内竞争在国内市场,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一线品牌企业通过品牌推广和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份额,二三线品牌企业则通过不同市场细分实现差异化竞争。

四、市场机遇与挑战1.机遇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高效的要求不断提高,汽柴油车的升级换代市场潜力巨大。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给整车制造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2.挑战受制于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同时,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不断变化也给企业带来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的挑战。

五、发展趋势1.智能化智能汽车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智能驾驶、人机交互、车联网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2.电动化在环保意识的推动下,电动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对传统汽柴油车市场形成冲击。

3.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企业需通过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六、总结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市场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受到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驱动。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柴油行业是汽车和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柴油行业的市场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目前,柴油车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重型卡车、巴士等大型车辆,其可靠性、行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特点使得柴油车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选择。

但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家开始推行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为了达到更高的环保标准,汽车生产商开始更多地关注清洁能源,如电动车和混合动力等。

在中国,柴油车的销量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

尽管柴油发动机的优点如扭矩大、经济实惠等使得柴油车在大型运输、工程机械等领域依旧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恶化,政府加大了对尾气排放标准的控制,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

自2018年起,我国发布了国六标准的尾气排放标准,这也意味着柴油车的排放将受到更严格的管控,进一步压缩市场空间。

尽管如此,柴油行业的市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和活力。

根据行业调研数据,2019年我国商用车销量约为469万辆,其中柴油车占比高达七成左右。

尤其是在物流和运输领域,柴油车仍然是首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物流行业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柴油车的需求仍有一定空间。

与此同时,柴油行业也在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柴油车涡轮增压技术和高压喷射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柴油车的经济性、动力性以及尾气排放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欧洲等发达国家,柴油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清洁柴油技术,这为柴油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柴油行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机遇,行业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柴油行业是指生产、销售柴油的企业以及相关生产设备和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柴油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对柴油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近年来,柴油行业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明显,表现出以下趋势:1、市场需求增长放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城镇化等进程逐渐放缓,导致柴油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2019年,中国的柴油消费量为3000万吨,同比增长0.4%。

2、市场竞争加剧目前,中国的柴油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利润率较低。

同时,进口柴油和替代燃料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市场结构逐渐调整源于环保政策的调整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柴油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减小,而重卡、工程机械等行业对柴油的依赖仍然很高。

二、竞争环境分析竞争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和品牌竞争。

1、市场竞争柴油行业受利润空间较小的制约,产品竞争主要靠降价抢市场,同时价格战也导致了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下降。

2、技术竞争柴油生产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配置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难以实现技术领先。

3、品牌竞争柴油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较低,品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行业领先企业的品牌效应。

三、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主要包括环保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1、环保政策环保政策对柴油行业的影响较大,国家对柴油车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推动柴油技术更新、节能减排,这对柴油生产和销售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2、产业政策政府对柴油行业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3、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非法柴油生产和销售行为进行打击,重罚违规企业,提高了规范市场经营的成本。

四、总体分析综合分析柴油行业的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可以看出:1、柴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行业市场份额仍较大,市场结构逐渐调整,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车用汽柴油标准现状与发展

车用汽柴油标准现状与发展
建议加强监管和研发
建议政府加强对车用汽柴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 管,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车用汽柴 油标准的不断提升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THANKS
03
车用汽柴油技术发展
清洁燃料技术
汽油清洁化
01
通过脱硫、脱氮、降低烯烃含量等手段,提高汽油的清洁度,
减少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
柴油清洁化
02
采用加氢裂化、深度脱硫等技术,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和芳烃
含量,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和燃烧效率。
生物燃料应用
03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汽油,降低化石燃料的消
主要国家和地区标准比较
美国
美国车用汽柴油标准由环保署(EPA)制定,注重燃油的环保性能,严格控制燃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欧洲
欧洲车用汽柴油标准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强调燃油的燃烧性能和环保性能,对燃油 中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含量有严格要求。
日本
日本车用汽柴油标准由日本工业标准(JIS)制定,注重燃油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对燃油的密度、 粘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有详细规定。
能源安全战略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车用汽柴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动车用汽柴油标准的不断升级。
报告目的和范围
目的
分析车用汽柴油标准现状,探讨未来 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 供参考。
范围
涵盖国内外车用汽柴油标准的发展历 程、现状分析、未来趋势等方面。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环保要求更加严格
未来车用汽柴油标准将继续提高,环保要求将更 加严格,对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的限制将更 加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了MON56、66、70三个牌号; §规定了辛烷值、铅含量、馏程、蒸气压、硫含量等 11个质量指标。
—SYB 1003-60Z《高级车用汽油规格》
§规定了MON76、80、87三个牌号; §对四乙基铅的含量和汽油的诱导期控制比较严 格。
—SYB 1004-62《车用汽油规格》
§整合SYB 1002-59和SYB 1003-60Z两个标准;
—SYB 1075-62s《专用柴油规格》
§适用于坦克发动机等特种柴油机
—SYB 1073-62s《页岩轻柴油规格》
§按凝点分为0号、-10号柴油
— SYB 1074-62s《页岩重柴油规格》
§按发动机的转速分为1、2、3号重柴油
• 60年代中期:
—GB 252-64《轻柴油》
§替代SYB 1071-60《轻柴油规格》 §降低柴油的硫含量,0.5%→0.2%
90/93/95 90/93/95 85/88/90 88 74
0.10/0.08
90/93/97 90/93/97 85/88/报告 88 74
0.05
90/93/97 90/93/97 85/88/报告 88 72
0.015
90/93/97 90/93/97 85/88/报告 40~85 42~68
• 80年代:
— GB 252-87《轻柴油》
§根据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优级品、一级品、合格 品; §增加了-50号柴油的质量要求; §增加了对柴油密度的要求; §不同等级的柴油硫含量要求不同。
—GB 2012-80《军用柴油》
§代替GB 441-64《直馏柴油》; §1992年清理整顿,转为GJB 3075《军用柴油规 范》。
—GB441-64《直馏轻柴油》
§针对直馏柴油设立的标准
—GB 445-64《重柴油》
§替代SYB 1072-62《重柴油规格》中的1#和2#重柴油
—SY 1072-64《30号重柴油》
§替代SYB 1072-62《重柴油规格》中的3#重柴油
—SYB 1077-66s《农业柴油》
§产品的凝点不高于20℃ §适用于拖拉机及灌溉用柴油机 §1988年废止
产量(万辆) 保有量 (万辆)

2011年我国汽车的年产量和销量分别达 到达到1842万辆和1850万辆

2011年汽车的保有量为1.06亿辆 ; 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47%
1998-2011年中国石油的消费量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 19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SY 1004-65《汽油》
§规定了两个高牌号MON80、85号汽油;
• 70-80年代:
— GB 484-75《汽油》
§ 合并了GB 484-65和SY 1004-65两个标准。规定了 MON70、75、80、85号汽油的质量要求; § 修改汽油的诱导期定为480min; § 严格了胶质含量:7mg/100mL→5mg/100mL 。
2000
机动车排放阶段时间要求
• GB 18352.3-2005标准中要求,全国国IV阶 段新车的认证自2010年7月1日起,自2011 年7月1日起,不得生产和销售未能达到国 家第IV阶段的轻型车。
轻型汽油车排放限值
(g/km)
PhaseI
CO HC+NOx NOx HC
Phase II
Phase III
• 2000年:
GB 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
§替代了当时存在的所有汽油标准; §降低了汽油中的硫含量,0.15%→0.10%/0.08%; §降低了汽油中的铅含量,0.013g/L→0.005g/L; §增加了汽油中苯含量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对汽油组成的要求; § 增加了汽油中的锰含量控制要求; §增加了含氧化合物的要求; §增加了汽油清净剂的要求。
Yo ur
汽車 产量
Yo ur
47.1万亿元
4.54 亿吨 Tex
t
Yo ur
1842 万辆 Tex
t
1.06亿辆
Tex t
1991-2011年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 70年代:
§废止了SYB 1073-62s《页岩轻柴油规格》、 SYB 1074-62s《页岩重柴油规格》和SYB 107562s《专用柴油规格》。
§在GB 252-77《轻柴油》标准中,将柴油的 闪点进行了调整,65℃→ 60℃ 。
§在GB 445-77《重柴油》修订中,合并了GB 445-64和SY 1072-64。
消费量(百万 吨)
1998-2011年汽油和柴油的产量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98 00 02 04 06 08 10 19 20 20 20 20 20 20
汽油产量(万吨) gasoline yield 柴油产量(万吨)diesel yield
车用汽柴油标准现状与发展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2012年6月


• 我国车用燃料标准发展的推动力 • 国内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的发展 • 国外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的发展
• 车用汽油和柴油的性能要求
• 车用燃料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车用燃料标准发展的
推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GDP 总量 石油 消費 汽車 保有量
—GB 489-86《汽油》
§增加了70、85两个牌号; §将汽油的蒸气压分为冬、夏季节分别控制;
• 90年代:
—SH 0041-91《无铅车用汽油》
§规定了90、93、95三个牌号汽油质量要求;
§参照英国BS标准,规定了铅含量不大于0.013g/L。
—SH 0112-92《汽油》
§代替GB 489标准,规定了MON 66、70号汽油要
中国汽、柴油的表观消费量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汽油消费量(万吨) 柴油消费量(万吨)
2000
0 0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汽车的排放控制
HC
NOx
刺激性气体,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参 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醛类物质
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和肺部组织
PM
我国机动车排放阶段时间表
国IV阶段
Add Your Text
2011
Add Your Text
国III阶段
2008
Add Your Text
国II阶段
2005
Add Your Text
国I阶段
• 2006年:
GB 17930-2006《车用汽油》
§规定了两个质量要求的汽油标准; §取消95号、增加97号汽油要求; §调整了冬、夏季蒸气压的划分时间; §修订了汽油中甲醇含量控制要求; §适度规定了汽油组成; §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500mg/kg→150mg/kg ; §降低苯含量,2.5%→1.0%; §降低了汽油中锰含量的要求,0.018g/L→0.016g/L。

表1

GB 179301999 [ 2-4] (I)
GB 179302006 (II)
GB 179302006 (III)
GB 17930-2011 (IV)
牌号设置 研究法辛烷值 不小于 抗爆指数 不小于 蒸气压,kPa 11月1日至4月30日 不大于 5月1日至10月31日 不大于
硫含量,% 不大于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226.8万吨
4080.4万吨
487.2万吨
599.4万吨
59.8万吨
CO
HC
NOx
PM
车辆排放污染的类型
由于汽油中存在着易挥发的 组分造成
蒸发排放
尾气排放
主要包括CO、NOx、未完全 燃烧的烃类物质和颗粒物等
排放有害气体的危害
CO
有害气体,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等缺 氧症状,严重时窒息死亡 刺激性气体,破坏人体的造血功能,并 能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醛类物质 .
国内柴油标准的演变过程
• 60年代早期:
—SYB 1071-60《轻柴油规格》
§按凝点分为10、0、-10、-20、-35五个牌号; §硫含量为不大于0.5%。
—SYB 1072-62《重柴油规格》
§根据发动机转速分为1、2、3号重柴油 1号柴油:适用于转速在500-1000转/分的发动 机; 2号柴油:适用于转速在300-700转/分的 发动机; 3号柴油:适用于转速在300转/分以下的 发动机。
§规定了MON66、70、76、80、85等五个汽油要求。
—SYB 1003-62S《普通车用汽油规格》
§仅规定了MON56号汽油的质量要求; §该标准于1975年废止。
• 1965年对汽油标准进行调整: —GB 484-65《汽油》
§规定了MON70、76二个牌号; §提高了汽油的诱导期;240min→360min; §严格了胶质含量:10mg/100mL→7mg/100mL。
• 90年代:
—GB 17411-1998《船用燃料油》
§代替了GB 445-77《重柴油》 §等效国际标准ISO 8217:1996《石油产品-燃料(F类)-船用燃料油》制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