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无机化学 练习题 全国高校 (7)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2. 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

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3. 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

试求:(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dm-3(在STP下)。

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

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7. 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

这时的温度为127℃。

问:(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2H2(g) + O2(g) =2H2O(g)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

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dm-3。

计算:(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

(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 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

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

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1.00atm,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6.7mmHg)10. 当0.75mol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11. 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七章 酸碱解离平衡本章总目标: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简况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 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

2a H K c θ+⎡⎤⎣⎦=2。

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

20b OH K c OH θ--⎡⎤⎣⎦=⎡⎤-⎣⎦当 0400b c K θ>时,OH -⎡⎤=⎣⎦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 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lg a pH pK θ=-(c 酸/c 盐);lg bpOH pK θ=-(C 碱/C 盐) 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Wh aK K K θθθ=;2.强酸弱碱盐:W h b K K K θθθ=;3.弱酸弱碱盐:W h a b K K K K θθθθ=2:可以运用公式——211211ln ()K H K R T T θθ∆=-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OH-⎡⎤==⎣⎦,H+⎡⎤==⎣⎦4。

掌握双水解pH值的计算:H+⎡⎤=⎣⎦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212i iI b z=∑。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一选择题1.某弱酸HA的Ka=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mol/L 的NaAc相混合的1.0mol/LHA体积应为()A. 200mlB.50mlC.100mlD.150ml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NaD的水溶液的pH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解离度最大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A B.HBC.HC D.HD3.pH=3和pH=5的两种H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A .3.0 B.3.3 C.4.0 D.8.04.已知K b0(NH3)=1.8×10-5,其共轭酸的K a0值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 1.8×10-9B. 1.8×10-10C. 5.6×10-10D. 5.6×10-55.难溶电解质M2X的溶解度S与溶度积Ksp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为()A.S =KspB.S=(Ksp/2)1/3C.S =Ksp1/2D.S =(Ksp/4)1/36.下列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OH-B.NH4+C.S2-D.PO43-7.欲配制pH=13.00的NaOH溶液10.0L,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是()(原子量Na=23)A .40gB.4.0gC.4.0×10-11g D.4.0×10-12g8.H2AsO4-的共轭碱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3AsO4B. HAsO42-C . AsO43-D. H2AsO3-9.往银盐溶液中添加HCl使之生成AgCl(Ksp=1.56×10-10)沉淀,直至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0mol/L为止。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2.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3.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4.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5.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A) (B) (C) (D)6.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A) +1 (B) +2 (C) +3 (D) +1和+38.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10.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A) H4SiO4,NaF (B) Na2SiO3,NaF(C) Na2SiO3,Na2SiF6(D) SiO2,HF11.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A) NH3和ClO-(B) NH3和Cl-(C)和Cl-(D)和Cl-12.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13.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A)>(B)>(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14.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15.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二、填空题16.N2O3很容易分解为和。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3)

大学无机化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第二版) 试题 期末考试 —— 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13)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2014学年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 卷)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专业: xxx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3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1、在 10℃,101 kPa 下, 在水面上收集 1.00 dm 3气体,经干燥后气体的体积变为(10 ℃,O H 2p = 1.227 kPa)A 、0.012 dm 3B 、0.988 dm 3C 、0.908 dm 3D 、0.992 dm 3 答案:B2、当 1 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 4 mol 溶剂中, 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A 、 1:5 B 、 1:4 C 、 4:5 D 、 5:4 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 r S ∆= (∑ S ∆生成物-∑ S ∆反应物)B 、 一个自发进行的反应,体系自由焓(Gibbs 自由能)减少等于体系对环境所作最大功 -G = WC 、 某气相反应m r G ∆是指反应物与产物都处于298K ,且气体总压为101.3 kPa 时 该反应的自由能变(Gibbs 自由能)D 、 同类型的二元化合物可用它们的NH 4+值直接比较其热力学稳定性 答案:D4、已知 Zn(s) +21O 2(g)= ZnO(s) m rH ∆ 1= -351.5 kJ ·mol -1Hg(l) +21O 2(g) = HgO(s ,红) m rH ∆ 2= -90.8 kJ ·mol -1则 Zn(s) + HgO(s ,红) = ZnO(s) + Hg(l) 的 mrH ∆为(kJ ·mol -1)A 、 442.3B 、 260.7C 、 -260.7D 、 -442.3 答案:C5、液态水在100℃、101 kPa 下蒸发,下述正确的是 A 、 ΔU = 0 B 、 ΔH = 0 C 、 ΔG = 0 D 、 ΔS = 0 答案:C6、在一定温度下,将1.00 mol SO 3放入1.00 dm 3的反应器中,当反应: 2SO 3(g)2SO 2(g) + O 2(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SO 2 0.60 mol ,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为A 、0.36B 、0.68C 、0.45D 、0.54 答案:B7、某溶液中含有0.01 mol ·dm -3 AgNO 3、0.01 mol ·dm -3 Sr(NO 3)2和0.01 mol ·dm -3 Pb(NO 3)2、0.01 mol ·dm -3 Ba(NO 3)2四种盐,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K 2CrO 4溶液时,则沉淀的先后顺序是A 、Ag 2CrO 4,PbCrO 4,SrCrO 4,BaCrO 4B 、 PbCrO 4,Ag 2CrO 4,SrCrO 4,BaCrO 4C 、 SrCrO 4,PbCrO 4,Ag 2CrO 4,BaCrO 4D 、PbCrO 4,Ag 2CrO 4,BaCrO 4,SrCrO 4(注:K sp (Ag 2CrO 4) =1.1 ⨯ 10-12,K sp (PbCrO 4) = 1.8 ⨯ 10-14 K sp (BaCrO 4) = 1.2 ⨯ 10-10,K sp (SrCrO 4) = 2.2 ⨯ 10-5) 答案:D8、铅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密度的变化是 A 、 密度不变 B 、密度变大 C 、密度变小 D 、不能确定 答案:C 9、对于反应I 2+ 2ClO-3=2IO-3+ Cl 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 、I 2得到电子,ClO-3失去电子C 、I 2是还原剂,ClO -3是氧化剂D 、 碘的氧化数由0增至 +5,氯的氧化数由 +5 降为0答案:B10、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特定温度下的m r G ∆可由下列测量计算的是 A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B 、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C 、该温度下相应电池的电动势D 、该温度下反应的 m r H ∆ 答案:A11、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是30 min ,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 为 A 、0.023 min -1 B 、20.8 min -1 C 、0.23 min -1 D 、不能确定 答案:A12、在确定的温度范围内,Arrhenius 公式适用的条件是 A 、仅适用于基元反应 B 、可适用于任何反应C 、仅适用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D 、适用于有明确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k ,且在该温度区间内E a 近似不随温度变化的一些反应 答案:D13、硫代乙酰胺(TA)水解反应CH 3C NH 2S+ H 2O −→−H 2S +CH 3C NH 2O的速率定律为-d[TA d ]t = k [H +][TA],若在25 ℃ 的TA 和H +浓度均为0.10 mol ·dm -3 的溶液中加醋酸钠,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变慢,但k 保持不变 B 、反应速率和k 都变小C 、反应速率增加,但k 保持不变D 、反应速率和k 都增加 答案:A14、已知H 2O 2分解是一级反应, 若浓度由1.0 mol ·dm -3降至0.60mol ·dm -3需20 min , 则浓度从0.60 mol ·dm -3降至0.36 mol ·dm -3,所需的时间是 A 、超过 20 min B 、20 min C 、低于 20 min D 、无法判断 答案:B15、设有两个化学反应A 和B ,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 A 和E B ,E A > E B ,若反应温度变化情况相同(由T 1→T 2),则反应的速率常数k A 和k B 的变化情况为 A 、k A 改变的倍数大 B 、k B 改变的倍数大 C 、k A 和k B 改变的倍数相同 D 、k A 和k B 均不改变 答案:A16、下列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 、Be > B > Al > Mg B 、B > Al > Be ≈ Mg C 、B > Be ≈ Al > Mg D 、B ≈ Al < Be < Mg 答案:C17、NaCl 结构是阴离子排成最紧密堆积,阳离子占据的是 A 、所有八面体空穴 B 、 所有四面体空穴 C 、二分之一的八面体空穴 D 、四分之一的八面体空穴 答案:A18、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级最高的是A 、+22OB 、+2OC 、O 2D 、-2O答案:A1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大于0的分子是 A 、SF 4 B 、 PF 5 C 、SnF 4 D 、BF 3答案:A2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 、XeF 2B 、NCl 3C 、-23COD 、+4PCl答案:A二、填空(20小题,共20分)1、30℃时纯水的蒸气压为 4243 Pa 。

无机化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铁(Fe)B. 氦(He)C. 铀(U)D. 氧(O)答案:D2.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H)B. 钠(Na)C. 钙(Ca)D. 钡(Ba)答案:D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Fe答案:B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HClB. NaOHC. H2SO4D. HNO3答案:B5.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洪特规则:A. 锂(Li)B. 碳(C)C. 氧(O)D. 氮(N)答案:D6.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CH4D. H2O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KOHB. NH3C. Ca(OH)2D. NaOH答案:B8.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A. 铁(Fe)B. 钴(Co)C. 镍(Ni)D. 锌(Zn)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石墨B. 金刚石C. 石英D. 石墨烯答案:B10.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稀土元素:A. 钪(Sc)B. 钇(Y)C. 镧(La)D. 铈(Ce)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氦、锂、铍、硼、碳2.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通常______。

答案:越小3. 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的______部分。

答案:左侧4. 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通过其最外层电子数来预测,例如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常见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25.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碱6. 元素的电负性越高,其与氢形成的化合物的______越强。

答案:酸性7.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大一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铁D. 硫答案:C2. 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g,其原子序数是:A. 80B. 81C. 82D. 83答案:C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4.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A. 1B. 2C. 3D. 4答案:A5.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MgC. AlD. Si答案:A6. 化合物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2C. +1D. +2答案:C7.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H2OC. NaClD. N2答案:C8.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A. 7B. 6C. 5D. 4答案:A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的是:A. H2SO4B. NaClC. NaOHD. H2O答案:A10.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 FB. ClC. BrD. I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22. 化合物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63.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84. 化合物NaCl中,钠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答案:Na+5. 元素周期表中,第V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66. 化合物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27. 元素周期表中,第IIIB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38. 化合物Mg(OH)2中,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答案:Mg2+9. 元素周期表中,第IV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410. 化合物NH4Cl中,铵根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无机化学中段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A) (B) (C) (D)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A) +1 (B) +2 (C) +3 (D) +1和+3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A) H4SiO4,NaF (B) Na2SiO3,NaF(C) Na2SiO3,Na2SiF6(D) SiO2,HF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A) NH3和ClO-(B) NH3和Cl-(C)和Cl-(D)和Cl-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13. 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A)>(B)>(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14. 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1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二、填空题( 共12题30分)16. N2O3很容易分解为和。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本章总目标: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B A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3质量分数(B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气泡B.分化C.潮解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这条件是()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的真空容器中,H2和O2的分压比为():1 :1 C.1:1 :1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42g/molB.52g/molC.62g/molD.72g/mol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一、 基本要求1. 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和活化能的概念;2.理解并会用浓度、温度、催化剂诸因素解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初步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应用,会用其求算指定反应活化能及某温度下的反应速率;4.理解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会进行有关基元反应的简单计算;5.初步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特征。

二、 要点1.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改变量的正值。

又有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之分。

2.碰撞理论1918年Lewis 运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成果提出的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假设:① 原子、分子或离子只有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即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② 只有少部分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大多数反应物微粒碰撞后发生反弹而与化学反应无缘。

3.有效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发生的碰撞,反之则为无效碰撞。

4.活化能对于基元反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常用E a 表示;对于复杂反应,E a 的直接物理意义就会含糊了,因此,由实验求得的E a 也叫作“表现活化能”。

5.过渡状态理论20世纪30年代,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发展基础上,由Eyring 等人提出的另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认为反应物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碰撞就能变成生成物,而是要经过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首先形成活化络合物,通常它是一种短暂的高能态的“过渡区物种”,既能与原来的反应物建立热力学的平衡,又能进一步解离变为产物。

6.基元反应亦称为简单反应或元反应。

指反应物分子在有效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7.复杂反应亦称非基元反应。

即由两个或多个基元反应步骤完成的反应。

8.速率方程化学反应速率υ同反应物、产物浓度c 的函数关系式υ = f (c A 、c B …)经验表明,不少反应其速率方程具有g B f A υc kc ⋅=的形式,其中k 、f 、g 在一定条件下,对给定反应是确定的常数。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质量作用定律”导出,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只能由实验来确定。

9.速率常数上述速率方程式中的比例常数k 。

对不同的反应,k 的数值各异,对指定的反应,k是与浓度无关而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有关的数值。

k 在数值上等于各浓度均为1个单位时的反应速率,因此有时也称k 为“比速率”。

k 是有单位的量:n 1g B f A 11)L (mol )S L (mol ---⋅⋅⋅⋅= c c υk10.质量作用定律19世纪中期由Guldberg 和Waage 提出,指基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以系数为方次的浓度项乘积成正比”,即可依此定律方便地写出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11.反应级数上述速率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f 、g 等称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A 、B 、……的级数,反应式总的反应级数(n )则是A 和B 的级数之和,即n = f + g + ……当n = 0时称为零级反应,n = 1时称为一级反应、n = 2时称为二级反应n不一定都是正整数,它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负数。

12.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1889年,Arrhenius 由实验数据总结出速率常数k 与反应温度T (K )的关系式:B RT E k +-=a ln 或 RT E a-=e A k式中,A 为常数,称为指前因子,B 为另一常数。

13.均相反应和多相反应前者指反应物处在同一相(气相或液相)中的反应,后者指不同相中的反应。

1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而且在反应结束时,其本身的质量和组成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通常把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称为正催化剂,而把减慢反应速率的负催化剂称为阻化剂或抑制剂。

15.反应分子数指基元反应中发生反应所必需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

16.化学反应机理描述化学反应实际进行的历程,或者说反应是由哪些基元反应组成的。

三、 学生自测练习题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1 反应A+B →C 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如果升高体系的温度,则生成C 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 )1.2 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 )1.3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如何不同,反应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都相同。

( )1.4 对于所有的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常数均为零。

( )1.5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常数也随之减小。

( )1.6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由于反应物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的缘故。

( )1.7 某可逆反应,θm r ΔH < 0,当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小。

( )1.8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是同一个概念。

( )1.9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 )1.10 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最慢的一步。

( )1.11 由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 )1.12 重水是核工业中最常用的中子减速剂,重氧水是研究化学反应特别是水解反应的机理的示踪物。

( )1.13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1.14 将过氧化氧装在棕色瓶中,加入一些焦磷酸钠,并将其放在阴凉处,即可防止过氧化氢的分解。

( )1.15 对于A + 3B = 2C 的反应,在同一时刻,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A 或B 或C )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不同的。

但对于A + B = C 这类反应,在同一时刻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是相同的。

( )2.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1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 -3·s -1时,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是( )a. 3/2b. 1c. 1/2d. 02.2 对反应2X+3Y →2Z ,下列速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t c t c 2d (Y)3d d (X)d = b. t c t c 3d (X)2d d (Z)d = c. t c t c 3d (Y)2d d (Z)d = d. tc t c 2d (X)3d d (Y)d = 2.3 对于一个给定条件下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 ( ) a. 速率常数k 变小 b. 平衡常数K 变大c. 正反应速率降低d. 逆反应速率降低2.4 某基元反应2A + B = C + D ,若其反应速率表示式可以是:(1)d (c )/dt = k 1c 2 (A)c (B),或(2)-d c (A)/dt = k 2 c 2(A)c (B),或(3)加催化剂后d c (C )/dt = k 3 c 2 (A) c (B)则这些速率常数k 之间的关系是 ( ) a. k 1 = k 2 = k 3 b. k 1 ≠ k 2 ≠k 3c. k 1 = k 2 ≠k 3d. k 1 = k 3 ≠ k 22.5 反应2O 2→3O 2其速率方程式若为d (O 3) / dt = k (O 3)2 (O 2)-1或d (O 2)/dt = k '(O 3)2(O 2)-1,则速率常数和k '的关系是 ( )a. 2 k = 3l kb. k = l kc. 3 k = 2 l kd. –1/2 k = 1/3 l k2.6 对基元反应而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b. 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c. 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d. 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2.7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是30 min ,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 为 ( ) a. 0.023 min b. 20.8 min -1 c. 0.23 min d. 不能确定2.8 任何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 ) a. 都与k 、c o 有关 b. 都与c o 有关c. 都与k 有关d. 都与k 、c o 无关2.9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的主要理由是 ( )a. 高温下分子碰撞更加频繁;b. 反应物分子所产生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高能分子的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10 某一反应的活化能为65 kJ·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 a. 65 kJ·mol -1 b. -65 kJ·mol -1c. 0.0154 kJ·mol -1d. 无法确定2.11 下列一系列反应,提供了使I -氧化成I 2的机理 ( )NO+21O 2—→NO 2 NO 2+2I -+2H + —→NO+I 2+H 2OI 2+I -—→ 3I此一系列反应中的催化剂是 ( ) a. NO b. O 2 c. H + d. NO 22.12 在测定溶液中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加入硫代硫酸钠的目的是 ( )a. 与碘反应b. 与过二硫酸铵反应c. 催化作用d. 起氧化剂作用2.13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2.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催化剂能加快所有反应的速率;b. 能提高正向反应速率的催化剂是正催化剂;c. 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平衡产率;d. 催化反应的热效应升高。

2.15 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35 %,当加入催化剂时,若反应条件不变,此时它的平衡转化率是 ( )a. 大于35 %b. 等于35 %c. 小于35 %d. 无法知道2.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b. 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等于方程式中其化学式前的系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和;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2.17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活化能的大小不一定能表示一个反应的快慢,但可以表示一个反应受温度的影响是显著还是不显著;b.任意两个反应相比,速率常数k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必然大;c.任意一个反应的半衰期(t1/2)都与反应的浓度无关;d.任意一种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2.18 反应A+B→C,就每种反应物而言,反应级数均为1,在一定的起始浓度下,25 ℃时的反应速率是15 ℃时的三倍,问35℃时的反应速率是15℃时的多少倍?()a. (3)1/2b. 3c. 9d. (18)1/23.填空题3.1 反应A→2B + 1/2C,如对A来说,反应是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表达式为;如d c(B)/d t =1.0 mol·dm-3·min-1,则-d c(A)/d t = ;d c(C)/d t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