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导线测量技术报告doc
测量放线实训成果报告书

一、前言为了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测量放线实训。
本次实训为期两周,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等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成果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 实训目的:(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3)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4)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2. 实训要求:(1)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2)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3)学习和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三、实训过程1. 测区概况本次实训地点位于我国某省,地形较为复杂,交通便利。
测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包括山地、平原、水域等多种地貌类型。
2. 实训项目(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布设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
(3)地形图测绘:利用实测数据,绘制1:500比例尺地形图。
3. 实训步骤(1)准备工作:了解测区地形、地貌,熟悉测量仪器和工具,制定测量方案。
(2)外业观测: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
(3)内业计算: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评定精度。
(4)绘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1:500比例尺地形图。
四、实训成果1. 建立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后续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数据。
2. 完成了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反映了测区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
3. 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得到培养。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等基本技能。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引言:导线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导线可能会经历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等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定期对导线进行复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导线的复测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复测内容:1.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摄像技术,检查导线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破损或其它异常情况。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测量导线的直径,以判断导线是否超过了安全使用的限定直径。
3. 导线电阻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器,测量导线的电阻,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使用绝缘测试仪器,检测导线的绝缘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漏电或绝缘破损的情况。
5. 导线张力测试:利用张力测试装置,测量导线的拉力,判断导线的张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检查导线是否有过度弯曲、受压或受到相邻设备的干扰。
二、复测方法: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使用望远镜和摄像机,对导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摄像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后续分析。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与导线接触并测量其直径。
可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导线是否需要更换。
3. 导线电阻测试:将电阻测试仪器与导线两端相连,测量导线的电阻值。
通常通过比对测量值和标准值来判定导线的电阻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将绝缘测试仪器与导线相连,施加高压,观察是否有漏电现象或绝缘破损。
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导线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5. 导线张力测试:通过张力测试装置,将器械固定在导线上,测量所施加的力。
可以通过测量值和设计值的比较来判断导线张力是否足够。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检查导线周围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垂悬物、周边树木生长过快等。
三、复测结果: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根据观察和摄像记录,导线表面存在锈蚀和机械损坏的情况。
(整理)3.3 导线测量.

3.3导线测量(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说明如下:1随着全站仪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工程测量部门对中小规模的控制测量大部分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基于控制测量的技术现状和应用趋势的考虑,本规范修订时,维持《93规范》规范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和主要技术要求不变,将导线测量方法排列三角形网测量之前;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多数工程测量单位历年来实践经验、理论公式估算以及规范的科研课题试验验证,基于以下条件确定的。
1)三、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采用同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测角中误差值;2)导线点的密度应比三角形网密一些,故三、四等导线的平均边长采用同等级三角测量平均边长的0.7倍左右(参见3.3.3条文说明);3)测距中误差是按常用电磁波测距仪器标称精度的估算值,特别是近年来电磁波测距仪器的精度都相应提高,该指标是容易满足的;4)设计导线时,中间最弱点点位中误差采用50mm;起始误差和测量误差对导线中点的影响按“等影响”处理。
2关于导线的总长限差说明:对于导线中点(最弱点)即有: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中点的测量误差又包含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两部分,即有:附合与高级点间的等边直伸导线,平差后中点纵横向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6)(3.7)式中:n 为导线边数,〔S〕为导线总长。
则,所求的导线长度的理论公式为:(3.8)分别将各等级的、S及值代入式(3.8),解出[S],即得导线长度。
3关于相对闭合差限差的说明:理论和计算证明,中点和终点的横向误差比值约为1:4,纵向误差和起始数据的误差比值为1:2。
则有,导线终点的总误差的理论公式为:(3.9)取2倍导线终点的总误差作为限值。
则,求导线相对闭合差公式为:(3.10)按1~3款计算,并适当取舍整理,得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规范表3.3.1。
以上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在某测区的试验报告所提指标基本相符合。
4关于测角仪器和测距仪器的分级与命名:由于工程测量规范的编写,一直沿用我国光学经纬仪的系列划分方法,即划分为DJ05、DJ1、DJ2、DJ6等。
测量实习报告(15篇)

测量实习报告(15篇)测量实习报告1一、实习内容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绘图。
二、实习步骤1、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HB=HA+hab,HA+a=HB+b,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Hi=HA+a,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
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
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
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
2、导线测量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式中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篇一: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目录一、前言二、选点三、高程控制测量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五、水准测量内业六、水平角测量七、导线测量内业八、碎部点测量九、绘图十、结束语一、前言1、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2、实习要求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大比例尺测图的过程,学生在测、绘、算及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测量范围:土木工程系楼和图书馆3、实习任务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成员:5、仪器与工具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录(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Tp1。
瞄准点Tp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录(5)、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3与4步骤(6)、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仪器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得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7)、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步骤雷同)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和点2之间,仍用第一站施测方法,后视Tp1,前视点,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并最终仍回到点1(8)、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两倍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一)、方法:直线定线(二)、工具:钢尺(本组为端点尺)、测钎、DJ6级光学经纬仪、(三)、测量程序首先测定点1和2之间距离甲同学手扶测钎定于点21、安臵经纬仪(1)、将三脚架定于点1上,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经纬仪安臵于架头上(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进行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并同时向内(外)转动这两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一、引言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导线的电气参数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导线的故障和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告将对某电力系统导线进行复测分析,并总结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二、测试方法导线复测使用了电阻测量法和电容测量法两种方法。
电阻测量法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值来确定其电阻率,从而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
电容测量法则通过测量导线的电容值来评估其绝缘性能。
本次复测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试方法,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导线进行测量。
三、测试结果1. 电阻测量结果经过电阻测量,得到导线的电阻值为X欧姆。
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计算得出导线的电阻率为Y欧姆/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合格。
2. 电容测量结果经过电容测量,得到导线的电容值为Z法拉。
根据导线的长度和电容值,计算得出导线的电容率为W法拉/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评估导线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四、质量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导线的质量进行评估。
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越接近标准值,说明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越好,质量越合格。
反之,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偏离标准值较大,则可能存在导线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质量问题。
五、问题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导线的电阻值偏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接触不良、导线材质不纯等。
如果导线的电容值偏低,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绝缘老化、导线表面受损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六、修复建议根据问题分析,对于导线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采取清洗导线接触面、修复接线等方式进行修复。
对于导线绝缘老化的情况,可以进行绝缘层更换或修复。
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复测,确保导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七、结论通过对导线的复测分析,可以得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建议。
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导线问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等水准测量心得体会

四等水准测量心得体会篇一:测量学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前言本次测量实习是在课堂教学期间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测绘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园林111班所有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
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基本测绘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在实习中应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1、实习时间:XX年11月12日——11月16日2、实习地点:常州大学武进校区10号学生公寓3、小组信息:组长:组员:组员分工:选点与跑尺:观测与读数:记录与计算:描点与绘图:为了让每个成员掌握测量的全过程,我们轮流进行各项操作。
4、实习目的: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
练习并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测量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本次实习将以上基本观测量的量测方法于一项任务中,即测绘校区平面图。
5、实习任务:1、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路线的测量): 布设闭合导线,自己建立坐标系统,规定第一条导线的坐标方位角,根据测量各导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来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2、高程控制测量(普通水准路线的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可借用闭合导线平面控制网(理工辅楼和理工楼室内地坪高程为+米),测绘各导线点的高程。
3、碎部点的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测量典型地物点与导线边的距离、角度和高程,测绘地物的位置。
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外业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在测量手簿(规定的表格)上,如遇测错、记错或超限应按规定的方法改正;内业计算也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全部实习结束后,应对成果资料进行整理编号。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实习,我旨在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学习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地测量导线。
3. 制作测量记录和绘制测量图纸。
三、实习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
括使用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
随后,我进行了实地测量工作,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使用测量工具
进行了导线测量,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最后,我根据测量数据制作
了测量记录和绘制了测量图纸。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
操作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导
线测量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实际操
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导线测
量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六、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这次实习将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导线测量实习报告,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教材密级:秘密
编号:02
新校区控制点测量
四等导线测量技术报告
编写单位名称:11土管01班第三组
2013年 1 月 14 日
一、任务概述
1、测区概况
为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控制测量技术,安排了此次实习,本次实习的流程是先进行四等导线网的布设,再利用三联角架观测法测出所需内角与距离,然后布设三等水准符合网,最后利用DS3水准仪测出高程,得到数据后进行内业处理。
实习范围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黄金校区,由于测量范围为学校,路途平整,视野开阔,无特别难处理路线,所以此次实习较为简单。
2、实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
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导线的内业计算;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测量作业一般问题的能力。
要求:
1.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一些主要仪器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三等水准测量和四等导线测量的规范。
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此次测量任务利用分布在第三食堂和校门口两个已知点,经过对这两
点的分析可知,这两点的坐标系统与此次测量所用坐标系统相同,点位保存完整,精度及等级也能达到本次测量要求,无需进行换带计算。
只需将此已知数据引入测区即可,即参与控制网的布设。
三、主要的技术指标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4测站观测限差表单位:m
单位:mm
四、数据的处理
(一)三等水准测量: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差hAB。
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
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
后视水准尺黑面,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顿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可为:“后一后一前一前”。
2.测站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
前、后视距累积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
(2)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的检核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于该尺红、黑面的常数差K(4.687或4.787),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m,四等水准溯量,不得超过3mm。
(3)计算黑红面的高差之差
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m。
式内0.100为单、双号两根水准尺红面零点注记之差,以米(m)为单位。
(4)计算平均高差
三. 四等水准测量限差及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3.成果计算
(二)闭合导线测量
1.选点:实地选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
相临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
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相临边长不应悬殊过大
导线点位置需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
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
2.测角: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全站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的。
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或右角
3量距:导线选用普通钢尺测量导线边长或用全站仪进行导线边长测量
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
(见附录)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n-2)×180°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fβ=Σ测-Σ理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其中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
如果>fβp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fβp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Δx=x*cosαΔy=y*sinα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x、W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
仅从W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D与导线全长∑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即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导线的WKP为1/35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
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6.导线略图
五、上交的成果
1、黄金校区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
2、黄金校区四等导线点点之记;
3、黄金校区四等导线测量、三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4、黄金校区导线网、水准网平差报告;
5、黄金校区导线网图、水准网及坐标成果表;
6、黄金校区四等导线网及三等水准网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