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乌克兰航空工业科技状况综述
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我国航空工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中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备受瞩目。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航空工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虽然我国航空工业在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尚存在不足,但是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我国航空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自那时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航空器研制、制造、运营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980年代,我国开始进军航空客机市场,199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出了ARJ21支线客机,并开始在国内外广泛使用。
此后,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成就在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其主要成就如下:1. 航空器制造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的航空器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集设计、研发、制造、试飞、维修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
现在,中国制造的波音737系列支线客机成为全球热销产品之一,同时大型客机C919也将支线客机带来的技术成果转化到了国产大飞机上。
2. 航空科技获得突破。
在航空领域,我国已经在很多科研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航空材料、发动机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航空产业也已进入了全球领先水平。
不过,在科技领域发展上我们还需要加强,应该改变过去科技跟不上组装生产的模式。
3. 先进航空系统和设施得到了建设。
自1960年代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科技研发、发展国内航空器制造等,从原有的大型客机到军用喷气式飞机、目前的运载火箭等,已经完成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转变。
以上成就表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十分巨大,同时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航空工业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
三、我国航空工业存在的问题1. 航空制造核心技术和人才短缺我国航空制造的核心技术尚未跟上高速发展的需求。
航空发动机之乌克兰

量(kg) 320 АИ-25TЛ 350
Д-18T (D-18T)
Д-18T三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结构 牌 号 Д-18T 用 途 军用/民用涡扇发动机 类 型 涡轮风扇发动机 国 家 乌克兰 厂 商 扎波罗日“进步”机械制造设计局 生产现状 生产 装机对象 Д-18T 安-124和安-225。 Д-18TM 安-218。
m, M=0.75) 4.95 Д-436T2 4.90 最大巡航总增压比 Д-436K(H=8000m, M=0.75) 21.0 Д-436T 21.9
Д-436T1(H=11000m, M=0.75) 25.2 Д-436T2 26.2 推重比 Д-436K/Д-436T 6.00 Д-436T1 5.27 Д-436T2 5.66 长度(mm) 3030 风扇直径(mm) 1373 质量(kg) Д-436K/Д-436T 1250 Д-436T1/Д-436T2 1450
高压涡轮 单级轴流式。导向器叶片对流冷却 转子叶片用对流加气膜冷却 带冠。
中压涡轮 单级轴流式。导向器叶片用第3级高压压气机空气冷却。转子
叶片不冷却 带冠。 低压涡轮 3级轴流式。转子叶片带冠 轮盘气冷。 控制系统 机械液压式。带余度电子装置控制燃气温度和转子转速。压气机放气活门由独立
的气动系统控制 工质为压气机空气。设有供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用
进 气 口 环形。旋转头锥 无进口导流叶片。 风 扇 单级轴流式。超音速设计。33个钛叶片带叶中凸台。56个整流叶片用碳纤维增 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 内外环为钛 前缘用不锈钢板保护。凯芙勒纤维加强机 匣起包容叶片作用。转速3450r/min。 中压 压 气 机 7级轴流式。跨音速设计 带可调进口导流叶片和8个放气活门。静子叶片为钛 整流叶片为钢。最大转速5900r/min。 高压 压 气 机 7级轴流式。带可调进口导流叶片。头4级转子叶片为钛 其余为钢。最大转速 9100r/min。 中介机匣 构成中压压气机与高压压气机的过渡段和外涵道 固定高压压气机轴承和中压和 高压压气机机匣。内设高压压气机至附件机匣的传动轴 附件机匣设在机匣下部。 机匣外壁为铝 内壁和支板为钛。 燃 烧 室 环形。带22个燃油喷嘴和2个点火嘴。与高压涡轮导向器构成一个整体。双层 机匣 内通中压压气机引出空气冷却。低污染设计。 高压涡轮 单级轴流式。对流加气膜冷却转子叶片带冠。叶片用枞树榫成对安装。导向器叶 片气冷。 中压涡轮 单级轴流式。对流气冷叶片带冠。 低压涡轮 4级轴流式。非冷却叶片带冠。外机匣用风扇空气冷却。转子为盘鼓混合式。 尾 喷 管 由带低压压气机轴承和后发动机安装节的后支承机匣和核心喷管组成。支板形成 不扭转的涡轮出口整流器。 反推力 装 置 固定在中介机匣后安装边上 带12个门。通过轴
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在世界航空100多年的历程中,俄罗斯在发展航空工业过程中逐步发展,建立了其完整的航空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制订了符合俄罗斯自身条件的技术发展路线,拥有较为完备的科研实验体系和实验装备,建立起俄罗斯自己独有的航空工业生产体系。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航空是美苏两大巨头称霸世界。
80年代以后欧洲出现了“空中客车”公司,但空客只有民航客机一个产品分支。
目前在世界民用飞机市场上能够研制生产干线飞机的只有6家公司,这就是美国的波音公司、欧洲的空客公司、俄罗斯的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公司、伊留申航空联合公司和雅科夫列夫实验设计局联合公司,以及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
而在世界民用飞机市场上这6家公司中俄罗斯就拥有了三家公司,由此可显现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
一、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现状俄罗斯的航空制造工业发展历史较早,基础雄厚,整体研发和设计能力突出、生产和制造各类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的生产组装能力完备,尤其是在飞机的整体设计能力上较为突出。
但是俄罗斯的航空工业长期以来是以满足冷战时期军备竞赛需要为导向,以研究和发展现代军用飞机为其主业,从而也造就了俄罗斯飞机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即军用飞机制造业世界领先,民用飞机制造业相对滞后的局面。
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始终保持战斗机生产能力大,销售量大,运输机型号多和产量大,直升机生产能力强,批量制造的机型多,航空设计局多,大型航空器制造厂多,配套产品齐全等等特点。
现在世界上飞行的最大的飞机、最大的直升机、最大的水上飞机、最快的战斗机、性能最好的战斗机和直升机、最猛烈的强击机、经济性能强的运输机。
在俄罗斯几乎都有。
截至2005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共有293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职工总数超过50万人,其中57家国有企业、236家股份制企业。
1、俄军用飞机制造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俄罗斯航空工业多年来一直大力发展各类型军用飞机,形成一个从侦察机、仟击机、战略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组成的系列机型的生产制造体系。
乌克兰国家产业概况

乌克兰国家产业概况冶金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化学工业机床制造机械制造能源工业轻工业重要工业乌克兰是个工业发达的国家,曾是前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形成了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独立后,随着地区间的分工和生产协作关系的瓦解,能源密集型产业高度集中而又缺乏能源的乌克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特别是工业体系中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衡——重工业、国防工业较发达,轻纺、家电工业及食品加工工业则严重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乌克兰的重工业,如冶金、化学等工业虽较发达,但目前资金短缺、设备亟待更新、技术落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使重工业部门陷入极度困境;许多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已流向国外谋生。
近几年,很多企业已开始非国有化进程,一些大企业已经股份化,随之一些企业的生产出现回升。
1 冶金工业黑色冶金是乌克兰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工业部门齐全,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苏联解体以前曾达到全国人均一吨钢的水平。
乌克兰80-90%的冶金产品供出口,是乌最主要的创汇来源。
但乌克兰黑色冶金工业的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
乌克兰主要黑色冶金产品:铁合金、生铁、钢坯、钢管、线材、板材、钢轨、特种钢等。
乌克兰黑色冶金在全国工业中各项指标的占有比重是:产品产量占24%,固定资产占13%,就业人数占6.5%,电力消耗量占15.6%,燃料消耗量占14.2%,产品出口额占40%。
乌克兰黑色冶金原料及产品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所占比重为:铁矿砂占50%(居世界第五位),锰矿砂占75%(世界拥有量的30%),焦炭占44%,生铁占43%,钢材占36%,轧材占35%。
乌克兰主要的钢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克里沃伊罗格钢厂 - 罗纹钢、盘条、生铁、轧材、焦炭、铁矿砂、锰矿砂;扎波罗热钢厂 - 马口铁、冷热轧板、生铁、特种钢、合金钢弧型钢;亚速钢厂 - 轧板、生铁;伊里奇钢厂- 薄卷板、冷热轧钢板、钢坯、马口铁、无缝钢管;哈尔齐斯克钢管厂 - 钢管;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钢厂 - 大口径钢管、薄板、钢卷、不锈钢、合金钢、轴承钢、结构钢材、特种钢:马捷耶夫钢厂 - 钢管;顿涅茨克钢厂–生铁、型材、轴承钢;下第聂伯轧管厂–钢轨、管材2 飞机制造乌克兰有40余家飞机制造企业,5个专门从事航空技术研究的实验室,5所航空高等院校。
含着金汤匙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乌克兰―――军工实力有多强?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乌克兰最出名的就是风情万种的美少女。
然而事实上,乌克兰是一个军工技术大国,在世界军工出口领域也是不可忽视的角色。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乌克兰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从面积上来说,乌克兰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欧洲面积的第二大国家,同时拥有着超过4500万的庞大人口。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
它不仅拥有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40%的大片肥沃土地,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
除了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乌克兰还有可媲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实力。
乌克兰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乌克兰工业中最显赫的是军工企业。
乌克兰独立初期从苏联继承的军工业,已经不能用强大来形容,而是“极其强大”。
军事工业企业多达3594 家,职工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职工140多万,生产门类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其大部分产品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甚至是顶尖水平。
“撒旦”制造者以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代表的乌克兰航天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领导了苏联第一枚制导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并在后来为苏联设计制造了半数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数种型号的运载火箭。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三分之一的航天工业,从业人数一度高达20万人。
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
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可携带10个55万吨分导式核弹头以及40多个诱饵,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
直到现在,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而跻身航天大国行列。
苏联解体后,由于失去了原来源源不断的资金、稳定的产品订货、集中统一的供给和管理以及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等原因,乌克兰的航天工业一度陷入困境,生产数量大大削减。
2007年乌克兰科技发展综述

总数 较 之 前 一 年 基 本 没有 变 化 ( 按可 比价 格计 算
只 增 加 02 ) 为 5 . 4 格 里 夫 纳 ( 1 亿 美 .% 14亿 6 约 O
元 ) 。
2 0 年全 年科 学经 费 总数 的2 . 06 24 %用于基 础研
究领 域 . 占预算 支 出的9 .%;1 .%用 于 应 用科 55 57 学 研究 .其23 经 费 由 国家 预 算 拨 款 ,2 .%的 /的 2 6
展 。截至2 0 年 上半年 ,乌克 兰 的科 学技 术较前 一 07
的人 员总 数为 1 . 万人 ,其 中8O 万 为研究 人 员 。 6O 8 . 5 1 7 为技 术人 员 ,3O 万为 科研 服务 人员 。在科 .万 9 . 2 研 人 员 总 数 减 少 的趋 势 下 ,具 有学 位 的 专 家数 量
占 5 .% ,其 中大 部 分 ( 88 )来 源 于 国 内订 1 7 3. % 货 , 其 中基 本部 分 由企 业 界机 构 的资金 (45 8 .%)
的光 波调 制 器 。美 国一个 研 究 所 将其 评 价 为2 0 06
2 0 年 ,科 研机 构 用 于科 学 研 究 的 经 费支 出 06
的88 .%增加 到 1 .%) 23 。尤 其 是经 济 科 学 领域 增 加
明 显 .从 5 个 增 加  ̄ 7 个 。此 外 ,从 事 自然 科 学 1 15 J 研 究 的科 研 机 构 数量 也 在 增 长 ,2 0 年 达 到科 研 06
维普资讯
・
前沿 动态 与 发展综 述 ・
2 0 年 乌克兰 科技发展综述 07
李谦 如
( 息产 业部 电子 第八研 究所 , 信
乌克兰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乌克兰钢铁⼯业发展现状早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就是重要的钢铁、机械、造船、宇航及军⼯产业基地,时⾄今⽇,钢铁⼯业在乌克兰国民经济中依旧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占GDP 的⽐重为10%~13%,占出⼝收⼊的40%,占⼯业总产值的25%;由于⼤部分设备⽼化,有害空⽓污染物排放超过了排放总量的25%,⼆氧化碳排放超过了⼯业排放总量的30%;此外,钢铁⼯业也是电⼒和化⽯燃料的能耗⼤户,⽤电占⽐达15.6%,化⽯燃料占⽐达14.2%。
1985年,乌克兰粗钢产量达到5 650万吨的峰值;在经历了1991年苏联解体和2008年世界经济衰退之后,粗钢产量出现了急剧下滑;2014年,乌克兰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政府对东部⼯业地区丧失控制权,粗钢产量同⽐减少17.1%。
世界钢铁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2016年乌克兰粗钢总产量2 420万吨,同⽐增加5.2%,居全球第⼗位,不过,乌克兰市场的钢材消费依旧持续低迷。
由于经济长期低迷,乌克兰国内需求不振,本⼟市场钢材消费量不⾜20%,只能转⽽扩⼤对外出⼝,钢材出⼝量占到了总产量的70%~80%。
尽管近期开展了⼀些现代化改造项⽬,但总体⽽⾔,乌克兰钢铁⼯业依旧落后,迫切需要对其发展战略进⾏必要的调整,借助国际社会的⼒量,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效绿⾊⽣产。
⼀、原燃料资源乌克兰铁矿⽯可采储量3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8.8%,铁矿储量90亿吨,是全球第三⼤铁矿⽯资源国,⼈均拥有量位居全球第四。
1866年,在西部的克⾥沃罗格(Kryvyi Rih)附近发现了⾼品位铁矿床,乌克兰的采矿和钢铁⼯业由此正式兴起。
从克⾥沃罗格到东部的阿尔切夫斯克(Alchevsk),绵延400km ,这⼀地带⾄今仍是乌克兰最重要的⼯业区。
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如下地质盆地:克⾥沃罗格(可开采储量187亿吨,其80%的储量归乌克兰铁矿⽯⽣产商协会(Ukrrudprom)所有)、克列缅丘格(Kremenchuk ,可开采储量45亿吨)、⽐洛泽尔斯基(Bilozerskyi ,可开采储量25亿吨)。
浅谈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工业与我国技术合作

深度:浅谈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工业与我国技术合作2014年12月04日16:56 新浪军事6月29日18时许,一架L-15教练机进行了出厂试飞,这表示-15正式开始了向非洲某国的交付工作。
据称,在完成向海外用户的交付仪式后,自用版本教练-10的交付仪式也即将开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乌克兰国防工业国家康采恩集团公司代表近日在2014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向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表示,乌方正在和中国谈判在乌本土生产L-15“猎鹰”教练战斗机的问题。
乌方计划将之用作轻型强击机。
预计机身将由中国制造,发往乌克兰,然后配备乌克兰生产的各种机载系统。
作为常年从乌克兰进口发动机的中国,第一次反向出口航空战机,非常值得庆幸。
那么庆幸过去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在乌克兰内战的大环境下中国还需要乌克兰的发动机吗?会不会影响我们运20、歼20战机项目呢?如果乌克兰不能提供航空发动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新浪军事为您独家解析。
“富二代”勉强持家乌克兰拥有较强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能力,有着比较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
冷战时期,苏联为了争霸全球就向乌克兰地区投入了大量资源,将其建造一个极为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
其中,被誉为乌克兰的“心脏”伊芙琴科-进步设计局和马达-西奇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以擅长研发、生产大飞机动力和中小发动机而著称。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在其境内的全部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航空工业国。
但也是这批丰厚的“遗产”,让乌克兰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20年中,乌克兰航空工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研制艰难,量产机型由于订单而陷于停滞,人才流失、资金匮乏等问题严重困扰着整个航空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乌克兰航空工业科技状况综述乌克兰航空工业科技状况综述
圆全球科技经济嘹望产业综述
乌克兰航空工业科技
1.乌克兰航空工业科技概况’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制飞行器的国家
之一,也是当今世界9个能够自己设计和生产飞
机的国家之一.头号科研设计机构是安东诺夫航
空科技综合体(原安东诺夫设计局),乌克兰的绝
大部分机型都是它设计的,所以被誉为”乌克兰航
空工业的大脑”.头号发动机生产单位是扎波罗热
“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其发动机用到了94个
国家的飞机和直升机上,所以有”乌克兰航空工业
的心脏”之称.飞机发动机研制单位主要是1930年
建立的扎波罗热”进步”设计局.
乌克兰有72个不同专业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参与研制,试验或生产飞机,飞机发动机或专用设
备,或培训专业人才.主要企业除”马达西奇”公司
外有11个:基辅”阿维安特”国有飞机厂,哈尔科
夫国有飞机生产厂,”阿尔焦姆”国有控股股份公
司,国有3?机器制造厂,朱利杨机器厂,第聂伯
彼得罗夫斯克部件厂股份有限公司,410民航厂,
斯梅拉市”奥利松”厂(导航),基辅”雷达”厂,基辅
“无线电测量”厂,赫梅尼茨基市”创新者”厂. 培养航空和航空工业人才的主要高校有四所:
基辅国立技术大学(原基辅工学院),基辅国立航
空大学,哈尔科夫航空航天大学和扎波罗热国立
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的一些科学家曾因参与研
制和发射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被授予前乌克兰国家奖金,1989年曾因完成一系列苏联国防
部用通讯卫星研制工作而被授予苏联国家奖金. 乌克兰航空工业部门拥有占世界约5.5%的
航空工业专家,72家各种所有制形式和行当的企业,9万多名职工,研制,试验,批量生产和修理飞机,飞机发动机,专用设备,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 航空部件的基础设施差不多应有尽有,但航空工
业产值却只占世界的0.1%,居第9O位.
可从下列数字了解乌克兰航空工业现状
十年来,乌克兰的航空业极度萎缩.在航运量
上乌克兰不但不如俄罗斯,甚至已经落在罗马尼亚,白俄罗斯的后面.1990年客运量还有1500万
人次,1998年至2001年降到100万,按旅客一公
里数计算同期从161亿降到17亿.货运量也减少
了一半.到2002年才开始有所复苏.1O年来航空
工业总产值只有16亿美元,年出口额1.8亿美元, 投资额也少得可怜.
近年来,乌克兰的航空工业有相当大的恢复性
增长.2001年产值比2000年增长45.4%,销售额
增长了29%.2003年全行业实现产值26.12亿格
里夫尼亚(1美元约合5.3格里夫尼亚),比上一年
同期增长4%,销售额约2O.7亿格里夫尼亚,同比
增长3%.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2.35亿格里夫尼亚,比去年同期增长14.5%,预计:今年全年的产
值和销售额都将比去年大幅增加;包括上述12个
厂家在内的整个航空工业,2003年产值为26.1亿
格里夫尼亚(约5亿美元);12家主要企业2003年
人均产值约8000美元,人均销售额约2000美元, 为世界2O家最大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之一的美国波音公司2001年的0.002%;
“马达西奇”有限股份公司,国有?3?机器制
造厂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部件厂股份有限公司
三个主要航空设备出口厂家,2003年出口总额为
产业综述
国
全球科技经济嘹望
1.8亿美元,占其销售总额的50.4%,其中九成以
上出自”马达西奇”.
2.乌克兰航空制造业主要机型和产品
乌克兰有约1500架安式飞机在42个国家使
用.乌克兰现有安一24型74架,雅克一40型客机63架,I]f一410型43架,其中实际使用的分别只有
25,13,4架.乌克兰航空工业近年主要产品是:安
一
140,图一334,图一124,飞机部件,飞机发动机, 无线电电子设备,飞机和发动机修理.
世界上最大型的运输机安一225(“幻想”号)于2001年试飞创下载重351吨的世界纪录.
世界上还有约50架能载重120吨飞行5000
公里的安一124(“鲁斯兰”号)在使用.世界上超大件的物品有约40%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用
安一124承运的.
安一124—100进行航天发射,即所谓”空(中
发)射”,能发射低,中,高圆形轨道和高椭圆形轨
道卫星,甚至可以发射月球卫星和其他行星卫星, 而发射价格比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平均价格要低20%30%.预计2006年将进行首次”空射”.
乌克兰航空工业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研制和
生产飞行器用的各种无线电电子设备.除举世闻
名的”铠甲”号防空雷达外,最新的还有三种:”阿德罗斯”,”核桃一3”和”咸湖”.
3.乌克兰航空工业发展趋势
2003年4月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
科学院主席团扩大会议上讲话,表示对乌克兰技术——首先是包括航空工业科技在内的高技术领
域发展落后深感不安.他说,今天乌克兰的工业产
品有90%以上不具备现代科技水平,据专家估计: 乌克兰在世界高科技产品贸易总额中只占千分之
一
,比波兰和中国还低1个数量级,比德国低2个
数量级.今天乌克兰的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最后的, 耗费最大的,进行实验样品试验和批量生产前的
阶段,但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搁浅和迅速趋于老
化过时.得不到资金支持的主要原因,又在于生产
部门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很低.
今年5月,亚努科维奇总理又主持召开了全国
航空工业和科技部门领导人座谈会.会上讨论了
乌克兰航空工业现状,特别是2001年12月14日
乌克兰阿阁政府批准的((2010年前乌克兰航空工业国家综合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提出进一步摆脱困境的办法.
十年来,乌克兰的航空工业一直在美,欧,俄
三方夹缝中奋斗求生存,至今仍然远未摆脱困境. 美国政府给出口的公司提供多达4O亿美元的
优惠.欧盟的”空中客车”等计划也都是在吸引国家资本参与的基础上制定的.为了实施A400M型
飞机研制计划,欧盟国家要先缴纳一定份额款,然
后才能谈订购该飞机的问题.2001年l2月18日, 拟购买飞机的欧盟国家签署了总额180亿欧元的
合同.俄罗斯也采取种种措施支持本国的航空工
业.而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十年来其所得国家的资助微乎其微,来自航空公司的
订单和银行贷款几乎为零,所以处境十分艰难. 来自美,欧,俄三方面的挤压集中表现在同乌
克兰谈判安一7O合作生产问题上一再出尔反尔, 弄得乌方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挤压总体上不会有
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依然会表现以下4个方面:
(1)技术上扬长避短,继续走以安式飞机为
主,以大型,超大型运输机为主的技术总路线. (2)经济和组织上在继续依靠出口和对外合
作维持生存的同时,逐步进行企业兼并重组,靠企业大型化来解决航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和现代化管理问题;
(3)对外继续走以同俄罗斯发展合作为主,同
时努力发展同欧盟和美国的合作对外合作路子;
(4)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中东,中美和北非
国家为海外主打市场.
整个乌克兰航空工业的未来主要取决于能否
得到足够的投资.因此,人们在寄希望于企业大型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所谓”投资效益再投资”.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指标中有一项叫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效益再投资”,这个指标一般为销售额的12%一15%.1999年欧盟用于航空工业发展
的再投资拨款为95亿美元,即销售额的15%.乌克兰的专家认为,要是乌克兰政府也这样做,乌克兰的航空工业今后也还能跻身于先进航空生产国行列,否则,前景难以设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