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9-cmx10
微生物学实验(详细介绍)ppt课件

厚标本和薄标本
4 - 5 um 2um
基础知识
三、 实验步骤
•
(一) 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者要养成显微镜镜检的工作习惯,观察时要 双眼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进行记录或描绘。 (2)观察时所用的材料、药品和各种器具要预先准备 好。 (3)显微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 完整和正常,并对载物台、目镜、物镜以及聚光器上
微生物学实验( 详细介绍)
课程组人员: 王淑军 暴增海 马桂珍
王洪斌 陈静
制作人员: 马桂珍
暴增海
课 程 简 介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总计36学时,使用教材是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试验》
(第三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基 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
DIC显微镜下的硅藻
(伪彩色)
8. 倒置显微镜
9. 透射电子显微镜
莱卡超薄切片机
JEM-1011透射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透射电镜图(伪彩色)
冰冻蚀刻电镜照片
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JEOL扫描电子显微镜
人类血细胞SEM照片
11. 显微操作技术
尼康NT-88NE显微操作/注射 仪
显微镜的分辨率: 也称为分辨力,它是指能把两个物点辨清的最小距离, 分辨距离越大,则分辨率越低。所以,分辨率是以分辨
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质修养。
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8-cmx-2011

四 实验步骤
1.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内,刻度朝下,并将镜 台测微尺置载物台上。 2.用低倍镜观察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 3.换用高倍镜测量,先用镜台测微尺标定。计算 出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 动目镜测微尺,使二者的刻度平行,并使两尺的 第一条线重合。向右寻找另外相重合的直线,记 录两重合刻度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由公式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
10微米
4倍
10倍
40倍
镜台测微尺形如载玻片,在中央的圆形盖 片下,有一长为1mm的刻度,精确等分为 100格,每格长10μm。故用已知长度的台尺 校正目尺,即可求出目尺一格的长度。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酵母菌悬液 2.器材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显微镜、 盖玻片、无菌滴管、双层瓶、擦镜纸等。
六、实验报告
P55
报告前后表格的格式统一(三线表或封闭 性网格线表格)
二、基本原理-计数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 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框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 大方格即为计数室。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3),所
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 生物总数目。
三、实验材料 :
1.菌种 啤酒酵母
2.染液 吕氏碱性美蓝液
3.器材及用具 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
盖玻片、吸管、镊子、显微镜、恒温培养
箱。
酿酒酵母菌细胞形态多为卵圆形,在高倍镜下清 晰可见,并可观察到其细胞内的液泡及颗粒状内 含物,但观察不到细胞核。 芽殖的形态为:在较大的母细胞上生长着较小的 子细胞,两者间呈藕节状连接。细胞呈无色的为 活细胞,呈蓝色的为死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一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和方法2 学习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3 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原理实验材料:1 土样溶液0.5ml,无菌生理盐水2 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μ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实验步骤:A 培养基的制备(已提前制备好)B 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1 取三个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别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浆、豆奶,均匀加在三个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2 再取三个平板,三个同学分别用手指(未洗过)在培养基上涂抹几秒钟,一个同学对应一个平板。
3 再取一个平板,其中一个同学将手用肥皂洗过后,再在培养基上涂抹。
4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一个同学对着培养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气流和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5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放置10min左右,关上皿盖。
6 将上述9个平板放置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C 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 采土样,制备土壤稀释液(已准备好)2 取三个平板,每个培养基上用取液器添加100μL的土壤稀释液,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3 将平板依旧放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D 菌落计数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
其中,土样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计算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实验结果及数据:实验结果如附图。
开盖10min 手指直接按压手指直接按压手指直接按压1号的手指经肥皂洗后按压对着培养基咳嗽豆奶河水土壤溶液土壤溶液豆浆土壤溶液实验讨论及感想:1根据你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存在的观察,你认为无菌操作要注意什么?在进行无菌操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始终在明火旁边操作,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
微生物学实验11 -cmx2012

(三)化学消毒剂及抗生素实验
• 1、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0.1 ml培养18 h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菌液(1皿)和大肠杆菌菌液(1皿) 加入上述平板中,涂匀。 • 2、划分平板底皿为若干等份,每一等份内标明 一种消毒剂的名称;
• 3、用镊子将小圆滤纸片分别浸入装有各种消毒 剂或抗生素的试剂瓶中浸湿(湿润就可以);(无 菌操作) • 4、将上述滤纸片贴于含菌平板上(不可托动), 倒置放于37℃条件下培养24 h后观察抑菌圈直径 大小。
四、操作步骤
• 分组: 6-8人一大组,9个琼脂平板。 • (一)温度实验 接种0.1 ml大肠杆菌或金黄葡萄球菌到牛肉膏蛋白胨 平板,以无菌涂布棒将菌液涂布均匀,放在4℃、 37℃和50℃条件下倒置培养,24 h后观察。
易干燥,怎么办?
(二)紫外线杀菌实验
1、用移液枪吸管吸取0.1 ml培养18 h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菌液加入前述平板 中,以无菌涂布棒将菌液涂布均匀。 2、打开培养皿盖,将消毒或灭菌后的挡光 物体放入带菌平板表面,遮住培养基的一 部分,在紫外线照射30 min(预热10 min), 取出挡光体,包好(黑纸)培养皿,在 37℃温室中倒置培养24 h后观察。
2 1
抑菌圈
(四)未知菌株抑菌实验
有无抑菌效果、广谱或窄谱
• 如何操作? • 发酵液加滤纸片 • 点接法
注意事项
• • • • 培养皿标记清楚,不要混淆 琼脂平板接种量适当,涂布均匀。 各分区空间适当,不宜太小或太大。 滤纸片大小均匀,不应再培养基表面挪动滤纸片,避免试剂间互相干 扰。 高温培养应避免培养基干裂。 金黄葡萄球菌是条件致病菌,请注意安全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细胞等均具有杀伤作用,尽量避免其直射,特别要 避免裸眼灼伤事故的发生等。 紫外线杀菌效果因菌而异,因介质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它涉及到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生态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微生物的繁殖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常见的细菌和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包括富含营养的琼脂培养基和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选择性培养基。
实验器材包括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等。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培养皿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涂抹不同的微生物样本。
然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观察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微生物样本接种到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以了解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
实验结果在琼脂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细菌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生长。
细菌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的菌落,而酵母菌则呈现出乳白色的菌落。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我们发现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某些细菌只能在含有特定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其他培养基上则无法繁殖。
讨论与分析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
在实验中,我们控制了温度和湿度,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这与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有关。
不同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需求差异导致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
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和适应性使其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了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工程和医学领域。
例如,利用细菌进行基因工程,可以生产出许多重要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然而,微生物也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某些微生物会引起传染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此外,微生物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影响因素。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是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科学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遗传特性,探究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学实验的常见内容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1. 常见(1)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将微生物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提供适宜的环境因素使其生长繁殖。
利用孵育箱或培养皿进行培养,观察微生物的孢子、菌丝和菌落等形态特征,通过分离与鉴定,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利用培养皿或发酵罐等装置,监测微生物在不同时间内的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上的不同阶段,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包括潜时期、对数期、平稳期和死亡期等。
(3)微生物的代谢分析:通过测定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酸、气体、酶等,分析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对生物工艺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
(4)微生物的遗传分析:通过构建基因工程菌株或利用遗传标记技术,研究微生物的基因表达、突变和遗传传递等现象。
例如,利用PCR技术检测微生物的特定基因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2. 微生物学实验方法(1)杀菌与消毒:在进行微生物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器材、培养基和试剂等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以防止外源菌的污染。
常用的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酒精喷雾消毒和过滤器材消毒等。
(2)无菌技术:在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时,需要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常用的无菌技术包括细菌装液的操作在无菌台上进行,采用无菌培养皿、培养基和工具,以及穿戴无菌手套等措施。
(3)微量液体处理:有些微生物实验需要处理微量的液体,如微生物菌液的接种、稀释和移液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微量吸管、微量移液器和微量离心机等微量操作工具,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统计分析:微生物学实验的数据分析通常需要进行统计处理,以确定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显著性差异。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实验室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一实验目的1 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微生物2 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3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 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1-2d内每一菌体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 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 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等。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基来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三、器材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2、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水、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 接种环, 试管架, 酒精灯, 记号笔, 废物缸。
四、操作步骤1.写标签任何一个实验, 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包括班级、姓名、日期、样品来源等), 字尽量小些, 写在皿底的一边, 不要写在当中, 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注: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 如果写在皿盖上, 同时观察两个以上培养皿的结果, 打开皿盖时容易混淆。
2.实验室细菌检查(1)空气将一个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实验台上, 移去皿盖, 使琼脂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将另一块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洁净工作台内或无人走动的实验室中, 移去皿盖, 1h后盖上两个皿盖。
(2)实验台①用记号笔在皿底外面中央画一直线, 再在此线中间处画一垂直线。
②取棉签左手拿含有棉签的试管, 在火焰旁用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持棉塞, 将其取出, 将管口很快地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烧灼管口;轻轻地倾斜试管,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棉签小心地取出。
放回棉塞, 并将空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③弄湿棉签左手取灭菌水试管, 如上法拔出棉塞并烧灼管口, 将棉签插入水中, 再提出水面, 在管壁上挤压一下以除去过多的水分, 小心将棉签取出, 烧灼管口, 放回棉塞, 并将灭菌水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微生物学》实验操作大全,考研必备

目录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实验二消毒与灭菌实验三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实验四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五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六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八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九细菌数量的测定(设计性实验)实验十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学习和掌握配置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内容:1、牛肉膏蛋白胨的配制2、高氏1号培养基的配制3、马丁氏培养基的配制二、实验材料和用具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1mol/l NaOH、1mol/l HCl、KNO3、NaCl 、K2HPO4*3H2O、MgSO4*7H2O、 FeSO4*7H2O。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牛角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线绳、纱布三、操作步骤(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遍的细菌基础培养基。
其配方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4~7.6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牛肉膏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水分。
3、调pH 检测培养基的pH,若偏酸,可滴加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pH值不可调过头,以免调回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以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9
15
可培养细菌数量:
1 mL水体 105个菌体 原水样:0.1 mL水体104个菌体 10-1 : 0.01 mL水体103个菌体 10-2 : 0.001 mL水体102个菌体 10-3 : 0.0001 mL水体101个菌体
点评 • 1.结果应条理清晰,图表名称应规范,格式统一
1. 酵母菌形态观察
活细胞 死细胞
2. 酵母菌的显微镜计数 表1 酵母菌数量测定结果
芽体细胞
图1 酵母菌光学显微镜图(美兰水浸片)
放大倍数:1000倍
解析: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较多,细胞呈椭圆状,较大, 细胞内部有液泡,有些细胞有出芽现象,活细胞呈无色, 死细胞呈蓝色,死活细胞数量相当,随着时间的增加, 活细胞的比例增大。
2、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都在30~300之间,则应按两者的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 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数。
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计数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少于平 皿的一半时,而另—半中菌落分布又均匀,则可将其菌落数的2倍作为全皿的数目。在记下各平皿菌落 数后,应算出同一稀释度的平均菌数,供下—步计算时用。
2020/12/19
18
(二) 稀释度的选择
l、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者进行计算,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可 用它作为平均值乘其稀释倍数。
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塞三角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
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瓶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 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 其他实验材料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灭菌水; 灭菌的带塞三角烧瓶,1000 ul移液枪及灭菌枪头,灭菌Eppendorf离心管及泡沫架子,玻璃棒、培养箱等
显微镜直接计数:计菌器(0.02 mm3) 1 mL水体 106个菌体 0.1 mm3水体102个菌体
0.02 mm3水体20个菌体(海40洋0小细格菌)荧光显微镜观察图
2020/12/19
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 黑色滤膜、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
12
三、实验材料
1.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分钟后,以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
样品
2020/12/19
40X
10X 4X
5
2020/12/19
6
五、思考题
1、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哪些步骤易造成误差? 2、血球计数板测定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点及缺点?p52 3、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计数板测同一样品时,其结果一样?
4、 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形态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 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及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计数有什么影响,试分析其
• 由于重金属及某些其它的有毒物质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在总细菌数少的水样中并不能 排除这些物质的污染。
2020/12/19
10
• 良好饮用水 细菌总数应小于100 CFU/mL (colony forming units ),而大于500 CFU/mL则不适宜饮用。
•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每毫升水样细菌总数37℃培养24小时不得大于 100 CFU。
2020/12/19
13
四 实验步骤(稀释涂布平板法)
• 1)自来水
•
(a)用移液枪吸取0.1 mL水样,注入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中。共做2平皿。
•
(b)无菌操作用涂布棒(自己制备)均匀涂布至水样全部吸入琼脂 平板中。
•
(c)琼脂平板倒置于37℃温箱中,•
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乘于10即为1 mL水样的细菌总数。
2020/12/19
14
(2)池水、河水或湖水等
1.吸取0.1mL水样(河水、污水或游泳池水等),注入盛有0.9mL无菌水的EP离心管中,混匀成10-1 稀释液,注意在吸水样前,水样及稀释水应彻底搅动均匀。
2. 吸稀释液0.1 mL按10倍稀释法稀释成10-2、10-3、10-4等连续的稀释度。 3.吸取由高倍至低倍的稀释液,每个稀释液分别注入2-3个(我们只做1个)琼脂平板中,每皿
2020/12/19
由表1表明,酵母菌菌悬液 浓度适中,误差较小,酵母 菌数量为。。。。。
1
• 美蓝染色 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影响----揭示了什么? • 台尺、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光线调暗
2020/12/19
2
视野调解
2020/12/19
3
样品 2020/12/19
目标
40X
10X 4X
4
2020/12/19
16
涂布均匀良好
2020/12/19
涂布不均匀
17
五、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p208
(一)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1、进行平皿菌落计数时,记下同一浓度的2个平板(或 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3个)的菌落总数,计算平均值,再乘以稀释倍
2、 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皿之间的稀释倍数进行计数,若同—个稀释度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
原因。
2020/12/19
7
实验 9 水的细菌学检查 1.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2020/12/19
8
一、目的要求
• (1) • (2)
学习并掌握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检验的原理、数据处理和报告方法。 强化水体细菌总数检验的卫生意义知识。
2020/12/19
9
背景知识
•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 个重要指标之一。细菌总数越大,说明水体被污染得越严重。
2020/12/19
11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稀释混合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 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 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 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可培养细菌)。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 蛋白胨琼脂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