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纲五常”

合集下载

传媒学院一战到底题库

传媒学院一战到底题库

《一站到底》题库之简单题150道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3.网络用语中,用哪两个相同的字母称呼男孩子? GG4.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木兰词孔雀东南飞5.三言二拍中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6.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7.《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8.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儒释道9.通常衣服上会用哪个字母表示“小号”的衣服? S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罗马数字中的“Ⅶ”代表哪个阿拉伯数字? 712.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13.在旧人教版英语课文的文本中有一对来自美国的可爱双胞胎姐妹,她们分别是lucy和谁? Lily14.歌词“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的时候,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出自孙燕姿演唱的哪首歌曲?《天黑黑》15.清朝同治皇帝即位后出现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现象是指的哪两位皇太后?慈禧、慈安16.公车上书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康有为发起的联名上书运动?光绪17.断手足、去眼、烷耳、饮暗药是源自吕后用来对付戚夫人的哪一种酷刑?人彘18.哪一位丞相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19.《红处方》是哪位著名女作家的代表作?毕淑敏20.美国作家鲍姆创作的多萝西的历险故事,有“美国的《西游记》”之称的是哪本书?《绿野仙踪》21.生活中我们常喝的铝制听装饮料又俗称为什么罐?易拉罐22.我国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的“三包政策”指的是“包修”、“包换”和什么?包退23.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江苏省哪个城市就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24. “火烧圆明园”是英国还哪个国家的联军在入侵北京之后犯下的罪行?法国25.成语“伉俪情深”中的“伉俪”是指什么?夫妻2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诗句“阴瓶乍破水浆迸”的下一句是?铁骑突出刀枪鸣27.在西方餐桌礼仪中,通常我们吃牛排时,左右应该拿什么餐具?叉子28.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哪个朝代的人?明朝29.云南著名的西双版纳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傣族30.电影《红岩》中,在重庆郊外一处煤窑关押江姐等革命志士的地方被称为什么?渣滓洞31.纸上谈兵的赵括是哪位战国时期赵国名将的儿子?赵奢32.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被哪位皇帝拘禁于牢中?康熙33.《海阔天空》《天高地厚》等歌曲时哪个台湾男子乐团的作品?信乐团34.排球按场地分类可以分为室内排球和什么排球?沙滩排球35.15岁时为中国夺得第一个斯诺克亚锦赛冠军,被誉为“神童”的是谁?丁俊晖36.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甜妞”这一形象是以什么动物为原型的?猪37.我国某古代已婚妇人被称为“张王氏”,那么这个妇人在出嫁前姓什么?王38.按词语性质来说,“一场电影”中的“一”是数词,那么“场”是什么性质的词语?量词39.俗话说“一着不慎”的下一句是?满盘皆输40.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末期?唐朝41.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始建于哪个时期?北魏42.古代的帝王为了祈福会去五岳中的哪座山上的“封禅台”进行封禅活动?泰山43.成语“甘之如饴”中的“甘”是什么意思?甜44.小说《呼啸山庄》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哪一位的作品?艾米丽·勃朗特45.南宋时两大词人被誉为“苏辛”,“苏”指的是苏轼,那“辛”指的是哪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46.蒙古族人民口中的“毡包”实际上指的是哪种物品?蒙古包47.成语“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是乡试考试中的“解元”,那么最后一“元”指的是什么元?状元48.巩俐在1987年与张艺谋合作的第一部影片是什么?《红高粱》49.清朝康熙年间,中俄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是什么条约?《尼布楚条约》50.武则天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入宫的?唐太宗51.耳机上如果写有“L”标志的应该对应的哪只耳朵?左52.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是谁?查理一世53.王维的诗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大学生知识问答题

大学生知识问答题

大学生知识问答题以下是一些大学生常见的知识问答题,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一、语文类1. "坍塌"和"崩塌"的区别是什么?答:"坍塌"指的是建筑物、构筑物因为承受不住重力或外力等原因而向内部倒塌,通常指悬挂、悬空、高空等地方的建筑物。

"崩塌"指的是山体、岩体等自然物体因为受到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外力的刺激而发生摧毁或倾斜现象。

2. "划船"和"划龙舟"有何区别?答:"划船"是指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中划动双桨的小船,是一种休闲娱乐项目。

"划龙舟"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龙舟赛事,每只龙舟由20-22名划手组成,配合鼓手和领船员,划动桨前进。

3. "离合器"和"变速器"的作用是什么?答:"离合器"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其作用是通过摩擦作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箱,或者在换挡时断开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平稳起步或换挡。

"变速器"则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是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来改变车轮的转速,以便使车辆在不同的速度下行驶。

二、地理类1.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答: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约为9,000,000平方千米。

2. 洞穴内部的地貌形态一般包括哪些类型?答:常见的洞穴地貌形态包括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石花等。

3. 美国有多少个州?答:美国有50个州。

三、历史类1.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哪些东西?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分别是什么?答: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官爵、家庭等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等级制度。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五)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五)

1.《漱玉集》是谁的作品李清照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上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3.“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杜”指杜甫,“李”指谁(李白)4.发生在山东蓬莱的是哪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5.“飞毛腿”最早形容的是送信的人吗是6.“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7.“浣溪沙”这个词牌名因某位女子在溪边浣纱而得名,请问这位女子是谁西施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9.“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谁西施10.“五味杂陈”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味酸甜苦辣咸11.“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1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13.晚上23点到凌晨一点是几更(三更)1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晴雯15.君主称自己为皇帝是从哪位帝王开始的秦始皇16.古代用“东床”指代什么女婿17. “小登科”指的是什么娶妻18.“唐宋八大家”中生活于唐代的是哪两个人韩愈、柳宗元19.“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20.“运筹帷幄”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刘邦对谁的称赞张良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哪个景点西湖22.“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谁家新燕啄新泥23.《长恨歌》中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中的“君王”指的是谁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24.杜甫《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什么《石壕吏》25.四大石窟中位于敦煌的是哪一个莫高窟26.“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leng)中”讲的是哪位西汉名将的故事李广27.四大石窟中位于洛阳的是哪一个龙门石窟2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浮屠”指什么(佛塔)30.“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1.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武王克商后,诸侯分封,请问姜子牙被封在了哪一个国家齐国.小说《薛家将》讲述的是哪个人及其子孙们的故事薛仁贵34.“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是什么(死亦为鬼雄)35.东坡居士指的是谁(苏轼/苏东坡)36.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笔名出自王昌龄的哪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37.“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gāng wǔ cháng,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伦理逻辑。

五常常指仁、义、礼、智、信。

通称纲常。

出自《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出处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东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

” [1] 例句
元朝·贾仲明《萧淑兰》第二折: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

三纲在古代是作为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来规范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愚忠愚孝的惨剧,特别是夫妻之间,女人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就由此开头。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五常是儒家文化中伦理的核心因素,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福“平安、建康、幸福、快乐、长寿”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体系。

五常算是非常正能量的价值观,值得提倡并发扬,把五常和三纲放在一起,真是委屈了。

中国教育史3

中国教育史3

中国教育史》作业习题 3第一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教育从起,到年建立时止。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3、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4、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5、“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6、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封建礼教 行为背后的逻辑

封建礼教 行为背后的逻辑

封建礼教行为背后的逻辑“封建礼教”该骂吗——“礼”背后的深层次秘密一般通俗的观点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一套封建礼仪,通过“克己复礼”,孔子“复制”、“粘贴”的周礼只是沿袭周王朝的“礼节”、“礼仪”,由此逐步在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演化为封建礼教。

但是,历史上关于“礼”的种种世俗化解读,包括很多学者的大众解读,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礼乐文化的丰厚内涵和本质意义。

如果只是把“礼”或周礼视为一套封建礼仪,或者封建礼教,这是全然不懂中国的礼乐文化,严重地小看了“礼”、周礼,甚至认为“礼”导致了封建礼教的压迫性,则完全是荒唐荒谬的曲解,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这种全然将“礼”视为封建礼仪、封建礼教的观点,其实是人云亦云的说法,假装明白的无知,是跟着逐步封建礼教化的历史过程瞎跑。

因为,不是“礼”导致了封建礼教化,而是封建礼教借了“礼”的内容和外壳,进行了自身的衍生和包装,强化了统治和管理方面的硬性规定。

而孔子所说的“礼”,或者说孔子所崇尚的周礼,固然有着建立、调整和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目的,但着重从人文入手,从身心入手,其言行举止、处事待人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实则是一种修养的方法,而且是内外兼修、身心一致的修养方法。

换句话说,孔子所说的“礼”不仅是通俗的礼节,而且是深心修养、通达大道的方式。

我们可以用具体通俗的语汇来理解这种认识——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之类的要求,合乎日常的礼仪规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求身形挺拔,大方得体,是对正确身姿、良好体态的培养,是修身方法的具体表现。

又如,古代的“尚礼”,要求“彬彬有礼”;而所谓的“克己”,就是修身。

作为一种基本的修养方式,这其实都是为了培养君子,是君子之道。

再如,服饰也是礼文化的重要表现,服饰大方得体也是礼文化的重要要求,古人说“垂衣裳而天下治”,也是由外在而内在、内在外在相统一的修养方式。

同样,古代礼乐教化并称,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音乐,也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不只是一种技艺,从其审美熏陶作用而言,也是一种深心修养、提升境界的方法,犹如高山流水的故事。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1、儒家八条目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四端说指什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五常是指什么:仁、义、礼、智、信4、墨子的“天志说”的意义是什么:(1)要统治着效法古代圣王。

顺天之意去兼爱天下百姓,实现社会安定(2)用天来警告和恫吓统治者,以起到对统治者的威慑和约束作用。

5、阴阳五行说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6、阴阳五行说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7、墨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

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

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

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

但他批判了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7、董仲舒“天人相应”思想的内涵:“天人相应”思想的逻辑结构包括了“天人相合”“天人感应”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

其中“天人相合”是其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天人感应”是其思想的主体和核心。

而君权神授与三纲五常思想是“天人相应”思想体系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反映,“三统说”则是“天人相应”思想体系在历史观上的体现。

这些都是“天人相应”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儒学思想的脉络(重点)是什么:孔子居仁,孟子居义,荀子居礼9、王道仁政思想的概念是什么:王道士儒家所主张的以仁义道德治天下的统治方式,与以权势、暴力进行统治的霸道相对称。

王道的核心就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具体而言“王道仁政”的重要特征是:以仁义道德作为为政之本和立国之本。

“为政以德乃仁政之原则,强国富民乃仁政之根本,宽猛相济乃仁政之手段,礼治德教乃仁政之保证。

中国概况

中国概况

一.国土1.中国的土地面积是多少?排在世界第几位?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排在世界第三位2.中国最南布的群岛叫什么群岛?南沙群岛3.中国都有哪些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老挝、越南4.中国有哪些还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中国有哪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6.中国有哪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7.中国有哪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8.中国有哪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流平原9.中国有哪五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10.中国有哪四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防护林区11.中国最高的山峰叫什么名字?珠穆朗玛峰12.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塔克拉玛干沙漠13.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是哪个?内蒙古大草原14.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台湾岛15.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青海湖16.中国地形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什么?西高东低,复杂多样17.中国气候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什么?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8.中国土地类型有哪三个特点?①山地多,平地少②干旱、半干旱地区占的比重大③土地资源分布很不平衡19.中国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特点?品种多,储量丰富,但地区分布很不均衡,部分矿种贫矿多,富矿少20.中国的主要油田有哪些?黑龙江大庆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辽东的辽河油田、山东与河南交界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农油田、四川的油气田21.中国的“煤炭之乡”是哪儿?山西大同22.中国有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23.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是什么?二.历史24.北京猿人是中国多少年前的原始人类?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以前25.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史怎么样划分的?古代;前170万年~1840年近代;1840年~1919年现代;1919年~1949年当代;1949年~至今26.中国已经历那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8.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农民起义?①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②绿林军,持眉军事农民起义③黄巾军农民大起义29.秦始皇统一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秦始皇为了加强统一,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全国实行了“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度,对中国的统一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三纲五常”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

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

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

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

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

西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

称“以名为教”。

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

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

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

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

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如违犯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示例:可是像我这样出身名门,幼读诗书,对圣人三纲五常之教,不敢稍忘。

(姚雪垠《李自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