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调试后车辆跑偏原因的分析
跑偏故障排查方法

故障排除: 调整前轮后倾角,通过左前轮上横臂前调整螺栓加3块(0.2mm),U型垫片,车辆故障 解除。 总结分析: 因征服者车辆前面无推力杆,无法调整前轮后倾角,所以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外倾角 、前束气压等,特别是可通过上横臂加调整垫片来改变后倾角的参数。
萨普车型制动跑偏故障典型案例
一、故障现象:
检查部件:a、上摆臂胶套是否破损,是否变形,如观察上摆臂胶套是否变形,可将车辆放 置平地,看胶套两边是否会凸出涨出的现象,有的话说明该胶套老化了,或过软无支撑力 和缓冲力,当制动时会造成摆动同时使前轮偏移造成跑偏。
更换胶套后,需要调节倾角和前束 b、推力杆也叫拉力杆,检查胶套是否破损,如破损需更换,
四、跑偏检查流程:
步骤1:检查汽车装载的均匀度,质心位置是否对称
步骤2:根据规格检查和调整轮胎技术状况
步骤3:在水平光滑路面进行行车测试 • 在同一条跑道上分别双向驾驶! • 检查在下列情况下的跑偏:加速, 平稳驾驶和自由滑行. • 在直行时检查方向盘的位置,如果不在中央,调整方向盘,再 次行车测试
谢
谢!
21
倾角调整垫片 推力杆胶套老化膨出,更换胶套
3、制动系统因素:
(1)左右轮制动器摩擦力不同或制动力偏差过大。(摩擦面有油污、盘片 磨损异常、制动鼓失圆,制动分泵卡死不回位等) (2)左右轮的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不同。(制动时间不一致,间隙大的
一侧制动时反应慢;间隙小的一侧制动时反应快)
(3)制动管路分支中存在空气。(分支油管细小的砂眼)
推力杆胶套破损会影响到车辆前后轮距的偏差,偏差大会使车辆跑偏, 轻点制动时方向跑单边,车辆越快就偏的越严重,方向难控制,在这种 情况下更换新的推力杆胶,两边轮距以前后两轮的轮心为点调节。然后 试车,试车是根据车辆轻点制动的跑偏的方向调节推力杆。 比如车辆偏左,送开左前轮推力杆的调节螺母往右边拉,右前轮的推 力杆就放松一点。
四轮定位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四轮定位常见疑难问题解答1、四轮定位做补偿,跟不做有什么分别?答:最大的区别是测量准确与不准确。
除了LUB、Bmw及Porsch外,所有汽车公司都要求做补偿,以确保四轮定位测量准确。
LUB、Bmw及Porsch要求使用特殊枕头,从其钢圈上的四个小洞可以直接接上轮轴,因此,才不须做补偿。
如果您有四轮定位机,可测量四轮定位两次,一次不做补偿,一次做补偿。
如果两次测量结果相同,则可不用补偿。
2、外倾角怎样调整都会变回不良,是什么原因?答:如果利用长槽或大尺寸的螺栓孔来滑动支架以改变外倾角时,须用凸轮螺栓或偏心轴螺栓以固定支架位置,否则经过数月行车、振碰,支架必会在长槽或大孔中滑动,因而改变了外倾角。
3、轮胎外缘磨损成锯齿状是何原因?答:单轮外缘轮胎磨损的可能原因是:1、后轮推进线不良。
2、外倾角及不平衡不良。
4、行车时,方向盘振动是否与四轮定位有关,如何检查?答:低速行车时方向盘振动,可能是前轮前束不良所引起。
在高速(80 km/hr)时,方向盘就不会摆动。
轮胎不平衡,蛋形轮胎或钢圈、弹簧大发、轮轴轴承磨损等都会产生方向盘振动(抖动)及轮胎块状磨损。
5、能否提供“磨胎”的各种判断原因图?答:不良车胎磨损有以下情况及原因:中心磨损:充气太多。
两边磨损:充气不足。
单轮单边(外或内)磨损:外倾角过大或过小。
两前轮同时内或外边磨损:前束角过小或过大。
羽毛状磨损:前束角不良。
块状磨损:轮胎振动(抖动)造成。
6、在四轮定位调整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很难将所有参数调至合格范围,可能调了一个,另一个又会“飘走”?答:由于四轮定位的各种角度都是相互关连的,尤其在高后倾角的车辆。
比如:前轮前束角改变,其外倾角就会跟着变。
如果使用好的欧美定位机,其软件会提供一些调整角度功能,依照其指示先调后倾角,再调外倾角,最后调整前束角。
这样会轻松地将所有参数调至合格范围。
7、为什么四轮定位做完后,跑一圈就不准?答:最大的可能性:一是四轮定位机不准或测量操作不规范。
汽车四轮定位调整案例分析

( )检查 整备 质量 。主要 是保 证汽 车处 于空 载 1
状态 , 去掉不计 在整 备质量 内 的物 品 。需 注意 的是 ,
1 车 轮定 位 及 其 调 整 目的
所 谓车轮定 位 , 就是 汽车 的车轮 、 向节 和车桥 转 与车架 的安装应 保持 一 定 的几 何相 对 位 置 , 以确 保
关 键词 :汽 车 ;车轮 定位 ; 驶跑 偏 ;调 整 方 法 行
中图 分 类 号 : 7 . U42 4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6 1 6 8 2 1 )4 o2 一O 17 —2 6 (0 0 O 一 0 8 2
随着 中 国汽 车市 场 的成 长 , 车技 术 迅速 发 展 汽 并 走 向成 熟 , 行车 安全 性及 舒 适 性 的要 求 也 随之 增
辆底 盘型 号为 2 1的奔驰 ¥ 5 2 3 0汽车 , 线行 直
驶 时 向右跑偏 。 2 2 故 障原 因 .
( )车型 选 择 。启 动 B i b rh定 位 系统 , 1 es at s 进 入 主菜单 , 择“ 选 车型选择 ” 子菜单 , 入与所要 调整 输 车辆相 对应 的标 准 车型 数据 , 后 按确 定 键 返 回主 然 菜单 。
所谓行驶 跑偏 , 是指汽 车在直 线行驶 时 , 驾驶 若
员松 握转 向盘 , 车辆 会 自动偏 离原 来 的直线 行 驶 方
向而偏 向行驶 。造成 这种现 象 的原 因主要有 前轮定
( )输入 客 户 信 息 。在 主菜 单 中选择 “ 户 信 2 用
息” 子菜 单 , 入详 细的用 户信息后 按确定 键返 回主 输
轻便性 和行驶 的安 全性 , 在事 故 维修 安 装后 都 要 进 行 四轮定位调 整 , 复车辆 的出厂参 数与性 能 。 恢
为什么会跑偏?说说四轮定位多久做一次

为什么会跑偏?说说四轮定位多久做一次
车辆开久了之后是否感觉到汽车在行驶直线时会徧左或徧右、车身会有飘竿轮胎有单边磨损的现象发生呢?如果有,那么您的爱车有可能要去做个定位了。
为什么会发生上述这种现象又什么什么做定位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车辆在行驶时常会受到许多崎岖不平的路面、坑洞和水孔盖的冲击以及底盘零件磨损等原因,在长时间的振动和摇动之下会使原厂设定的悬吊与轮胎的机械位置改变,当角度跑掉时,就会发生上述的情形了。
如果车辆的轮胎定位跑掉了而没去重新做定位,那么长久下来车辆不只会左、右飘竿造成轮胎磨损,还会因各轮胎角度不同而造成拖曳现象使车辆行驶不顺而增加油耗、增加高速行驶时的危险性、增加驾驶着的疲劳和底盘零件的损坏。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做轮胎的定位,又多久要做一次呢?
在这我们只能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最少最少要每一年去做一次轮胎定位或是一万公里做一次定位。
如果用车时间较长,像是出租车、货车之类的最好半年或三个月就做一次定位。
其实认真说起来每个人的开车习惯、时间和里程都不同,行走的路面环境也会不太相同,因此如有发生以下情形时就表示您要帮爱车做个定位了。
轮胎定位究竟需要多久做一次
1.车辆在平路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
2.车辆在平路直线行驶时会向左或向右偏滑
3.轮胎磨损不正常、有严重吃胎的现象
4.车身会跳动不稳
5.方向盘会左右晃动
6.行驶时有浮游的情形
7.车辆曾发生过碰撞
8.更换悬吊、转向系统、三角架或连杆等底盘零件时
另外附带一提的是当您的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会抖动,就有可能是车轮该做平衡了。
整车跑偏原理和问题解决

整车跑偏原理和问题解决石磊【摘要】影响整车跑偏的因素主要有:轮胎性能、整车四轮定位、转向助力不平衡及路面倾斜程度等。
赛欧跑偏主要原因是整车四轮定位前轮主销后倾差超过标准。
为改善整车行驶向右跑偏的趋势,需要调整前轮主销后倾差(左侧—右侧)处于负值0.3度左右。
为实现前轮主销后倾调整目的,设计和改善主销后倾调整装配工装,最终满足了装配工艺和整车四轮定位调整的要求,改善了赛欧跑偏性能,降低了客户的抱怨,攻关小组因此获得了上汽集团2002年技术创新一等奖。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vehicle deviation mainly include: tyre performance、vehicle wheel alignment、steering power imbalance and inclination degree of road surface.The main reason for sail deviation i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front wheel Kingpin Caster is out of spe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ght-deviation trend, front wheel Kingpin Caster difference(left-right) needs to be adjusted around -0.3 degree. In order to achieve Kingpin Caster improvement, the assembling tooling was designed and improved. Finally, the requirement of assembling process and vehicle alignment adjustment was achieved. Sail deviation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 whereas the customer complaint decreased. Therefore, the task force was awarded with the first prize of SAIC 2002 technology innovation.【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四轮定位;轮胎锥度 Conicity;轮胎残余回正力矩PRAT;轮胎滚动半径RPK【作者】石磊【作者单位】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上海 201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CLC NO.:U463.3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2014)11-07-051.1 车辆跑偏定义Vehicle Pull跑偏:车辆匀速直线行驶中向左或右偏离的现象。
四轮定位的检测分析

度时,此角度为正。轨迹宽度偏差只能以度为单位
测量。
图4-25
轨迹宽度偏差
9、轴偏位
轴偏位(图4-26)是轨迹宽度偏差角
的平分线与几何中心线的夹角,如果后轴
偏移到右侧,该角为正。
图4-26
轴偏位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测参数
车轮
前束
左右
轴距差
前张角
检测
项目
转向20°
2、轮距
轮距是指左右轮
胎中心之间的距离(图
4-19),对于双轮胎是
指从一对轮的中间到另
一对轮之间的距离。它
对车辆转向驾驶有很大
影响。宽的轮距能提高
转向时的速度。对带有
横向和倾斜转向的单轮
车轮悬架。借助弹簧的
伸缩改变轮距宽度,这
增大了滚动阻抗和轮胎
磨损,但过大的轮距宽
度变化会使汽车的直线
行驶性能变差。
器发射或接收的光束重合;若两条光束出现夹角,
则推力角δ不为零。前轮传感器接收到的同侧后轮
传感器发射光束相对于零点位置的偏差值即推力角
δ。
推力角检测原理
1、2、3、4-光线接收器 5-前轮 6-后轮
7-汽车纵轴线d推力角
(3)车轮外倾角检测原理
在车轮处于直行位置时直接测得。
传感器(定位校正头)内装有角度测量仪(如
根据车辆本身的情况设计成零前束或很小
的前束如图4-15所示。正确的后轮前来设
置对保证轮胎正常寿命有重要意义。
图4-14 后轮外倾角
图4-15 后轮前束
附加测量项
1、轴距
轴距是指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图418),对多轴汽车其轴距也是指从前轴到后轴的距
四轮定位实验报告.doc

四轮定位实验报告项目四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所用仪器以及测量原理;2.掌握测试方法。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器材德国博世FWA515四轮定位仪一台,剪式举升机一台,奥迪汽车一辆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在转向轮定位角度测试前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毂轴承预紧度应正常。
2.将汽车平稳开至剪式举升机上,并将前轮停在转向盘上。
3.打开电脑,进入四轮定位角度检测界面,与所测车型适配。
针对audi100打开制造商资料库,选择欧洲洲,在车系中找到audi进入后匹配,与生产年份、发动动机排量适应,选择适配车别4.将传感器定位卡盘安装装在车轮上,卡盘轴线应与轮胎中心重合;将四个传感器安安装在卡盘上,连接传感器电源并打开各自机头电源,调整整其水平并锁紧。
为了消除轮胎钢圈端面不平对外倾测量量数值的影响,需要对轮辋进行失圆补偿到水平,依次按动动图片中的1“启动、完成补偿键”、2“补偿键”按钮,,等到出现4所示,转动车轮180度,再调传感器水平后后,依次按动3、1按钮,完成补偿,将车落下)5.拔拔取出转向盘上的锁止销,用专用工具将汽车制动锁止,将将转向盘转动向右10,车轮回正后再左转10。
6.转转向轮回正,读取各转向定位角度数值。
7.不正常数值值需进行调整。
利用剪式举升机将汽车调到合适高度,按按照相应得部位调整转向参数,直至进入正常数据范围。
8.打印测试结果。
本试验后可用侧滑试验台测试转向轮轮的侧滑量,以检验前束与车轮外倾角的配合。
五、注意意事项1.在转向轮定位角进行测试前应对汽车轮胎气压压和轮段轴承紧度进行检查。
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2.该项实验重复三次进行,记录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
3.车辆行驶、举升过程应注意安全。
00实验一四四轮定位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车车轮定位位参数定义和各定位参数的作用。
2.学会四轮定位仪仪的使用方法,检测出被测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
3.了解定位参数的调整方法。
二。
汽车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汽车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汽车跑偏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偏离了原定的行驶轨迹,这一现象会给驾驶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汽车跑偏可能造成行驶不稳、偏向行驶、转向困难等问题,必须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汽车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汽车跑偏的原因1.前轮定位失调:汽车前轮定位失调是导致汽车跑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前轮定位失调可以分为四轮定位失调和前轮定位失调两种情况。
四轮定位失调指的是车辆四个轮子的定位参数都失调了,而前轮定位失调只是指前轮的定位参数失调。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车轮不按正常角度与路面接触,从而造成汽车跑偏。
2.悬挂系统故障: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支撑车身、减震和保持车轮垂直与路面接触的作用。
如果悬挂系统出现故障,比如悬挂弹簧断裂、减震器失效等,就会导致车轮与路面接触不正常,从而引起汽车跑偏。
3.刹车系统故障:刹车系统的失效也可能导致汽车跑偏。
比如刹车片磨损不均匀、刹车盘变形等问题都会导致刹车时产生不均衡的制动力,从而使汽车跑偏。
4.轮胎问题: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的状态对行车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轮胎过度磨损、胎压不均匀或轮胎不对称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汽车跑偏。
5.路面情况:路面情况是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比如路面坑洼、凹凸不平、结冰等情况都会对车辆行驶轨迹产生影响,引起汽车跑偏。
二、解决方法1.定期进行四轮定位:定期进行汽车四轮定位,可以保证前轮和后轮与路面的接触角度正常,避免由于定位失调而导致的汽车跑偏问题。
2.检查悬挂系统:定期检查并保养悬挂系统,如果发现悬挂系统存在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保汽车悬挂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3.保养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定期检查和保养刹车系统,保证刹车片磨损均匀、刹车盘平整,避免刹车时产生不均匀的制动力。
4.检查轮胎状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保持胎面均匀磨损,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轮定位仪车辆连续跑偏质量问题的解析轿车公司生产部设备工装科陈刚2005年10月29日四轮定位仪车辆连续跑偏质量问题的解析一.MAZDA6批量路试跑偏质量问题我厂现在的主要产品是MAZDA6,该产品目前在我厂已经形成日产250辆份的批量,并以优良的质量优势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同。
但是该产品投产的前期,在设备部门坚持周期性标定控制的前提下,曾经无规律地偶发零星批量车辆路试跑偏质量问题,但经过设备重复性标定的方法基本可以解决。
到2002年10月,突然发生大批量车辆路试方向性不合格质量问题。
问题反映为整车路试跑偏,或者方向盘偏。
严重时,8天统计累计达到400多辆,约占当时产量的50%。
而且经过常规标定无法彻底恢复。
由于该问题直接关联到检测线的四轮定位仪及产品自身问题,因此,以设备、工艺部门为主,进行了连续多天,上千辆份的跟踪测试、记录,最终得出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方法,从而使车辆跑偏的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二.四轮定位仪的任务及工作流程要了解该质量问题的症结,必须彻底了解四轮定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同时也要了解产品工艺方面的相关信息。
(一)四轮定位仪的任务四轮定位仪是一种整车方向性检测调整设备,通过四轮定位仪调整后的车辆在行驶时,车辆行走轨迹在一定范围内应保持直线,不应出现跑偏现象,这将关系到车辆行驶,特别是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因此是整车装配的关键质量环节。
四轮定位仪一般可以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调整:1.前束。
2.外倾。
3.主销内倾角。
4.最大转向角。
5.推力角。
目前,我们的设备主要测试前后轮的前束、外倾,并计算推进角;同时,还校正方向盘。
(二)四轮定位仪工作流程在测试台全部原位的情况下,将被测车辆行驶到四轮定位仪上。
整个测试流程为:扫码――过渡板收回――轴距调整――操作者按启动按钮――车轮旋转――对中――浮动板释放――操作者安装方向盘――地坑内操作者进行四轮调整――调整合格――测试结束――车轮停止――浮动板锁定――对中退回――过渡板伸出――打印测试结果――车辆下线整个工作流程的主要环节解释如下:1.扫码:通过扫码可以确定车辆出厂号并将测试结果打印,同时送入数据库,作为车辆质保凭证。
另一个作用是通过扫码,确定车型以改变设备轴距及激光传感器位置(四轮定位仪可适合多种车型混流生产)。
2.过渡板收回:使四个车轮完全与辊子接触,目的是让辊子带动车轮旋转。
3.对中:对中装置从外侧扶正车轮,对中合理压力为50公斤左右。
4.轴距调整:根据车型自动变换轴距,即使前后辊子中心距和被测车辆车轮中心距相吻合。
5.车轮旋转:电机拖动辊子带动车轮旋转。
6.浮盘释放:车轮下面支撑的浮动板释放,使车身处于自由浮动状态。
7.安装方向盘规:安装方向盘规,校正方向盘,把车轮摆正。
8.四轮调整:根据屏幕显示的前束、外倾值手工调整轮胎位置。
9.测试结束:操作者将前束、外倾值调整到工艺要求的范围内,结束操作。
三.四轮定位仪测试原理分析(一)四轮定位仪的基本测量结构四轮定位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构,且二者有密切的关联。
我们的设备使用的是三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
所谓三传感器形式,是指用三个传感器进行测量。
三个传感器成品字形布置,分别处于9点、12点、3点钟位置。
3点、9点传感器用来测量X方向的轮胎位置数据,上面的12点传感器和底下两个的中点连线,用来测量轮胎Y方向的位置数据。
为平均误差,每个位置的距离实际上是采集许多个激光点的反射距离来平均确认的。
下图是一个激光头发射激光的局部示意图。
12点激光头12点激光头的发射光线3点激光头的发射光线图1:激光测量装置前束和外倾的计算是利用每个轮胎测试的三个点形成的平面倾角来计算的。
车轮前后中心径线和车辆前后中轴线的夹角称之为前束,车轮上下中心径线和地面垂线的夹角称之为外倾。
(二)四轮定位的控制结构测量的距离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板进入到计算机系统,经过数学分析计算出前束、外倾值。
三个激光传感器组成一个测量树。
这样的的激光树有四个,分别用于测量四个轮胎。
系统整体控制结构如下:图2:激光测量系统控制结构四个车轮计算后的前束、外倾值动态显示在屏幕上,作为操作工人调整的目视依据。
(三)四轮定位算法过程四轮定位基本算法采用如下步骤:1.测取车轮轮胎轮廓线激光系统通过发射激光及接收激光的方式,测量车轮轮廓。
通过连续的光束,读取并用计算机模拟出车轮轮胎轮廓。
这个轮廓包括车轮边沿及车轮本身的毛刺、字迹等“扰动”成分,是必须处理的。
图3:第一次测试后的模拟轮胎轮廓曲线2.提取高点附近的计算区段厂家提出两种算法:1)轮胎壁过滤算法——经过过滤平滑处理,以消除轮胎变形、毛刺及字母影响。
2)轮胎边缘跳动补偿——去掉轮胎边缘及周期性的跳动。
经过以上处理,提取高点附近的一个区段的十几个点的数据,进行后续运算。
3.计算最高点在图3的基础上,从距离数据上筛选出最高点。
图图中的X号标志出轮胎的最高点,这个点成为前束及外倾的计算依据。
(四)、前束、外倾的计算1.计算前束假设: L:高点到激光头的距离,D:轮胎测试圆直径,Toe:前束,Cam:外倾。
“前”、“后”(9点钟、3点钟)指前后激光传感器。
则:每次采集后计算的前束值为:Toe0=arctg[(L前-L后)/D] -------------(1)如果方向盘转角θ不为零,则还要根据传动比λ把方向盘对前束的影响折合成一个角度θ0,总前束的计算要把这个角度减掉。
即:θ0=θ×λ ---------------------------(2)实际前束为:Toe =Toe0-θ0 =Toe0-θ×λ -----------(3)2.计算外倾假设3、9点钟传感器测量到的轮胎高点连线的中间点平均距离为L下:Cam=arctg[2(L上-L下)/D]= arctg{2[L上-(L前+ L后)/2]/D} ----(4)其中,L下=(L前+ L后)/2在工人调整时,整个测量过程是动态的。
测量结果可以动态显示在屏幕上,操作者通过屏幕显示把握调整状态,直到调整合格为止。
四.路试跟踪情况及原因分解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跟踪测试了上千台车,并现场记录了相关数据。
最终得出的车间反应为跑偏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1.路试中车辆行驶方向盘扶正后,车辆行驶中跑偏。
我们的国家标准为0.5米/百米,实测结果超过这个标准,实际约2米左右。
2. 车辆行驶不跑偏,但方向盘偏,离散范围为1.5-3.5度。
稳定时应在2度以内,工艺控制为3度。
3.同一台车路试后重复测量,前后数值不一致。
4.行驶不跑偏,但踩刹车时发生跑偏。
5.在调整正常允许范围内调整不到合格区段。
这些问题都有一定比例,特别是第1、2种情况,占据全部问题车辆的80%。
但工艺、质量、车间等各部门普遍简单判定为设备问题。
因此,需要甄别。
我们的看法是:1.第1、2个问题可能跟设备有关。
2.第3个问题可能反映出产品自身及前期装配过程中产生装配间隙,路试后造成重复测试不一致。
3.第4个问题明显是两侧刹车间隙不同造成的,也反映为设备问题。
4.第5个问题应该是后桥悬架装配时,装配调整不合适,造成后桥调整中心和四轮定位设备调整中心偏离过大。
在上千组跟踪数据记录面前,判别思路变得相对清晰起来。
五.造成四轮定位跑偏的相关原因分析车辆出现跑偏是四轮定位工序经常遇到的一个异常棘手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
由于它和整车质量息息相关,探讨它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经过一系列分析、检修、调整、试验,认为如下因素会对车辆跑偏造成影响:1.四轮设备的标定:如果设备基准漂移或变化,会产生批量跑偏,多数跑偏可以通过重新标定四轮定位仪来解决。
2.后悬架分装机:该设备用于后桥悬架装配及调整,控制不好,会对跑偏产生影响。
即出现上面的第5种情况。
这时,可以检查其状态或重新标定。
3.车辆后悬系统设计问题:MAZDA的车辆也有少量跑偏现象,每天都有几台。
他们认为是后悬系统的设计问题,目前,MAZDA产品部门正在研究。
4.传感器信号通道故障:可以通过监视成像图象来比较。
通过对十二个传感器图形的比较,可以找到传感器是否有损坏。
5.对中器问题:厂家认为,对中器对调试影响很大。
如果力量过大,会使车轮变形,造成调整误差。
最合适的压力在50公斤左右。
6.轴距问题:如果设备轴距不合适,加上我们的车辆轴距波动较大(10毫米),可能造成浮动机构和设备固定结构的干涉,使调整结果受到影响。
7.环境干扰问题:环境光线对设备会造成影响。
我们的设备在下午时,环境光线很强,是否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待观察。
必要时,可以采取遮光措施。
8.辊子的中心高:左右辊子中心高是否在一个水平上将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9.浮动机构:是否有间隙,旋转是否灵活。
10.轮胎压力:轮胎压力必须均衡,否则也会影响跑偏。
11.整车装配间隙问题:MAZDA也认为悬架系统装配间隙偏大,这样就能解释经过路试的车辆回来与路试前一致性不好的问题。
这可以通过适当加长四轮调整前的震动格栅的方法来解决。
12.方向盘水平:方向盘的调整基准如果不正确,对整车导向系统会造成不良影响。
这时,要重新校正方向盘倾角仪。
13.控制标准问题:我们的国家标准比日本更加严格。
比如跑偏距离,我们的国标是每百米允许0.5米,而日本是2米。
标准上比较大的差异,是形成产品设计控制不严的一个原因。
而在我们路试中可能反馈为跑偏。
14.左右置方向盘对调问题:日本MAZDA产品设计是右置方向盘,而我们改为左置结构。
大家都认为会带来影响,但影响多大有待确认。
15.推进角问题:MAZDA推进角设计偏大,认为会有轻微影响。
16.基准架与标定方法:基准架如果不出现磕碰,一般不会对跑偏构成影响。
它是通过三坐标测量的,厂家没有向我们交代过测试基准架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我们使用的宝克公司设备测量基准架一共要测算72项数据,并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至于实际标定,我们的标定只标零度。
而目前比较合理的标定形式,除零度外,还标1度或者3度、5度等。
这样实际上是既标零点,也标增益,更有利于提高标定精度。
17.车体高:车体高度对跑偏有轻微影响。
前期底盘加高后,跑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18.测试方法问题:MAZDA公司要求调整后轮时,驾驶室不能上人,调整前轮时,驾驶室要有人。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配重问题,他们认为这样会对调试结果有影响。
我们的工艺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但基本也能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以上因素,都和车辆跑偏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要和工艺、质量保证部门共同探讨车辆跑偏的可能原因,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六.我们实际采取的措施结合以上分析,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检查更换激光传感器。
经过测试和图象观察,发现一个传感器(LF)的成像只有两个点。
但设备进厂以来一直是这样,而且长期生产。
我们认为它是不正常的,可能逐步质变,而成为跑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