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站承台专项施工方案
深圳轨道交通某区间承台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XX市轨道交通二期XX线XX标段(YCKXX~YCKXX)区间承台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二〇〇八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3、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步骤 (4)3.1、总体施工方案 (4)3.2、主要施工步骤 (4)4、施工准备 (4)5、基坑开挖 (5)5.1、基坑开挖 (5)5.2、挡板式支护施工 (6)5.3、基坑降水及排水 (7)5.4、基底处理 (8)5.5、桩头处理 (8)5.6、施工垫层混凝土 (8)5.7、基坑监控 (8)5.8、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0)6、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 (11)6.1、地下水补给丰富应急措施(高压旋喷桩) (11)6.2、较大渗水时应急措施 (14)6.3、预流砂时应急措施 (14)7、承台施工 (15)8、基坑回填 (15)9、主要机械设备 (15)10、劳动力施工组织 (15)11、工期安排 (15)12、基坑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12.1、保证基坑开挖质量的工艺措施 (16)12.2、保证基坑开挖质量的技术措施 (16)12.3、其它注意的事项 (16)12.4、监测保证措施 (17)12.5、雨季和夜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12.6、台风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13、安全保证措施 (18)13.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8)13.2、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19)13.3、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19)1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19)14.1、文明施工目标和保证措施 (19)14.2、环境保护工目标和保证措施 (20)14.3、弃碴、建筑垃圾处理及绿化保护措施 (21)15、突发事故防范措施 (21)16、安全应急预案 (21)16.1、目的 (21)16.2、危险源严重程度及分布情况 (21)16.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及预案 (22)1、编制依据1.1、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3号线XX标施工总承包(含施工图设计)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五站六区间桥型布置及基础施工设计图;1.3、深基坑施工图;1.4、《深圳市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深建字[1993]38号;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1.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9、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深圳特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1.10、安全技术规范和临时用电规范;1.11、本标段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百度文库承台施工专项方案

**•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施工**标】土建工程承台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12.2既有道路现状23.设计概况23.1主要技术标准23.2承台设计33.3主要工程数量34.施工安排34.1工期安排34.2机械配置44.3施工人员配置45.施工方法55.1施工程序55.2施工工艺流程55.3其他施工注意事项126.质量保证措施136.1钢筋质量保证措施136.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46.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14 7.安全保证措施158.工期保障措施189.雨季施工措施1910.现场消防保卫措施21 11.环保文明施工技术措施21 12.交通疏解、占道施工措施221.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3]52号局部修订条文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0)《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722-2008)16)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科研成果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1)太和站~竹料站~钟落潭站(一)区间(土建7标)在竹料站前约2.5公里出洞口,沿着105国道路中敷设。
车辆段承台施工方案

车辆段承台施工方案引言车辆段承台在地铁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地铁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承台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地铁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辆段承台施工方案。
施工前准备车辆段承台施工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现场勘测与设计: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形、土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土方平整: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土方平整,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度符合建设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材料准备:施工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沙子等等,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材料用量,尽量避免材料的浪费,确保施工效率与质量。
4.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施工工具,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施工步骤工程准备1.确定清理车辆段原有留存部分及受力区域,对旧承台进行清理、拆除。
2.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钢筋,进行连接焊接,将现场制作的承台与预埋件钢板连接焊接。
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施工应高强度、高流动性、高坍落度。
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拌合试验,调整配合比、骨料种类、控制水灰比。
2.经过预埋件钢板底部孔洞向原钢筋套筒钢板及加筋肋中做搭接焊接,保证呈现垂直互相连接的状态,而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封固施工1.经过混凝土养护后,进行封固施工。
封固材料应配合环保要求,使用纯环氧树脂封固胶。
2.封固胶施工前,需对表面进行切割或打磨,使之清空杂质及提高附着力效果,并采用机械或物理方法进行附着强度检测,附着强度需达到标准要求。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明确安全区域。
2.施工边缘设置防护栏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滑鞋、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现场需要设置警示灯及安全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情况。
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桥梁承台、桥墩施工方案

目录1.1、编制依据 (1)1.2、工程概况 (1)1.2.1地理位置 (1)1.2.2气象情况 (1)1.2.3工程地质特征 (2)1.3、主要工程数量 (3)第二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2.1、承台施工工艺 (5)2.1.1施工测量 (5)2.1.2基坑开挖、清底及桩基检测 (5)2.1.3钢筋绑扎、焊接 (6)2.1.4、模板安装 (7)2.1.5混凝土施工 (7)2.1.6拆模 (8)2.1.7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8)2.1.8混凝土养生 (8)2.1.9基坑回填 (9)2.2、墩柱施工工艺 (10)2.2.1墩柱施工工艺见图4所示 (10)2.2.2垫石施工工艺见图5所示 (11)2.2.3施工技术测量 (11)2.2.4钢筋施工 (11)2.2.5模板 (14)2.2.6混凝土浇注 (16)2.2.7墩台身砼的养护 (17)2.2.8桥墩施工注意事项 (17)2.2.9墩台质量要求 (18)第三章施工组织安排 (18)3.1施工组织机构 (19)3.2劳动组织 (19)3.2机具设备 (20)第四章施工进度及进度保证措施 (20)4.1施工进度目标 (20)4.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1)4.2.1 影响工期因素分析 (21)4.2.2组织措施 (21)4.2.3制度措施 (21)4.2.4 材料保证措施 (22)4.2.5 应急措施 (22)4.2.6 意外、突发事件处理 (23)第五章施工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3)5.1施工质量目标 (23)5.2施工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23)5.2.1钢筋加工 (23)5.2.2 砼运送条件 (23)5.2.3砼浇筑质量 (23)5.2.4 砼振捣质量 (24)5.2.5 砼养护质量 (24)5.2.5裂纹控制 (24)5.3质量保证体系 (25)5.3.1自检控制及工序报验程序 (25)5.3.2质量保证措施 (25)5.3.3质量检验验收标准及程序 (26)第六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6)6.1安全保证机构 (26)6.2安全保证体系 (27)6.3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7)6.4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8)6.5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28)6.6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29)6.7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29)6.7.1、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30)6.7.2 施工人员安全技术措施 (30)6.7.3 高空吊运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七章环保、水保的措施 (31)第八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32)8.1雨期施工保证措施 (32)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5]160号1.1.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1.1.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1.1.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1.6《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1.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1.1.8《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铁道部2009)1.1.9设计院下发的关于墩柱图纸1.1.10相关的工艺试验总结1.2、工程概况1.2.1地理位置本标段从XXX村站开始顺延XXX路东侧向北跨金汁河,越XXX 国道,穿XXX大桥,至于XXX南侧,XXX公路以北护坡下方XXX 站。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方案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建设高效、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至关重要。
而轨道交通站台作为乘客上下车和换乘的关键地点,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施工准备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定站台的具体位置、尺寸和形式。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和时间安排。
同时,还需要采购和准备相应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流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的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地基条件。
通常包括地质勘探、地面平整等工作。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地下水处理、地基加固等工作。
3.2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包括站台墙体、屋面、天花板等构件的建造。
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搭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3.3 环境配套设施安装环境配套设施包括照明、通风、排水等各项设施的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保证站台的正常使用。
3.4 电气系统安装电气系统安装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包括供电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气接线、设备调试等操作,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3.5 景观美化景观美化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
包括站台周围的绿化、道路铺装等工作。
通过美化站台的环境,提升乘客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4. 施工安全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具体的施工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施工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辨识;•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关证书;•施工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检测合格;•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承台开挖专项技术方案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第八标段承台开挖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复核:中铁十三局武汉轻轨第八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七年七月二十日一、工程概况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八标位于二七路至丹水池站间,设计起讫里程EK1+938-EK4+258,全线总长 2.32Km。
承台尺寸从5.8*2.3*2.0m3到9.0*9.0*3.5m3共计88个。
承台基坑开挖深度最深为4.5m.1.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各种障碍物,如建筑物、管涵、沟渠、管线、防空洞、旧基础、树木等,凡影响施工的均应拆除、清理或迁移,并在施工前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2.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盲目施工。
3.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开辟适当的工作面,以利安全施工。
4.土方开挖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
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
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6.在饱和粘性土、粉土的施工现场不得边打桩边开挖基坑,应待桩全部打完并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开挖,以免影响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应防止开挖基坑可能引起的基坑内外的桩产生过大位移、倾斜或断裂。
地铁高架车站承台施工基坑开挖专项技术方案

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3标下双寨站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专项方案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目录1、编写目的 (3)2、编制依据 (3)3、适用范围 (3)4、工程概况 (3)5、工程地质 (4)5.1水文地质 (4)5.2不良地质影响 (4)6、工程数量及材料 (5)7、施工进度计划 (5)7.1主要进度指标分析 (5)8、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8.1 施工工艺选择 (5)8.2施工方法 (7)8.3基坑回填 (10)8.4基坑防、排水 (10)9、基坑监测 (10)9.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10)9.2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11)9.3监测频率取值 (11)9.4监测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12)10、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2)10.1总则 (12)10.2范围和适用性 (12)10.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3)10.4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4)10.5应急物资 (16)10.6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16)10.7应急处理程序 (17)10.8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及风险预防措施 (17)11、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8)11.1安全措施 (18)11.2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18)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3标下双寨站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专项方案【序】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3标下双寨车站原设计为放坡开挖,因港务西路的修建,基坑开挖不具备放坡条件,故基坑开挖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
鉴于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特编制该车站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专项方案。
该方案主要介绍双向土钉墙施工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施工中注意事项等,以确保车站承台开挖保质、安全、按期完成。
1、编写目的明确下双寨站承台基坑开挖支护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承台基坑开挖施工。
2、编制依据《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系统对土建技术要求》3、适用范围适用于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TJSG-3标下双寨站承台基坑开挖施工。
轻轨承台施工方案

轻轨承台施工方案
轻轨承台是轻轨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台的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轻轨
线路的稳定运行和乘客的安全乘坐。
本文将介绍轻轨承台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具体施工步骤、材料选用等内容。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轻轨承台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
质量可控。
首先要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承台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进行地基处理,保证承台的基础牢固。
接着要进行材料、设备的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一切材料和设备齐全。
最后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步骤、时间节点等。
具体施工步骤
轻轨承台的施工主要包括基础浇筑、立柱安装、横梁安装、承台面施工等步骤。
首先进行基础浇筑,将混凝土浇筑到预定位置,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立柱安装,将立柱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在基础上。
接着进行横梁安装,将横梁安装在立柱之间,形成框架结构。
最后进行承台面施工,将支承梁和承台面依次安装到横梁上。
材料选用
轻轨承台的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支承梁等。
混凝土是
承台的主要构件材料,需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并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施工。
钢筋主要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使承台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支承梁是连接横梁和承台面的重要构件,需要选用强度高的材料,以确保承台的稳固性。
结束语
轻轨承台的施工方案对于轻轨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只有在施工过程
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承台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轻轨承台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107-2007)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0)
1.2
(1)重庆轨道交通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施工资料(送审稿B版);
(2)本公司多年来特大桥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及装备水平;
(3)主要规范及技术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正式施工前,由监理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及监理单位提出有关的图纸问题,设计院答疑后形成图纸会审纪要,作为正式施工技术文件发各有关单位备案。
(2)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
正式施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各部门、施工班组熟悉图纸,落实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准备工程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
4.2
C35砼配合比设计经监理工程师验证;现场钢筋原材、钢筋接头经监理工程师验证检测合格;桩基检测合格。
4.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同时因原材料质量变化,如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变化、外加剂减水率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等也要作相应调整,并没有通用的固定配合比。承台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细骨料、水、掺加剂、外加剂以及钢筋等,配制的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混凝土技术规范规定,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4
站址内地形平缓,地层岩性简单,地表填筑有厚约2-12m的碎石土,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为1-3m,勘察过程中地表水、地下水均不发育,未见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道路中央隔离带和人行道和道路外侧填土未经人工压实处理,对工程影响较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第四章
4.1
(1)施工图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
(2)承台保护层:顶层及侧面为70mm;
(3)施工时顶层1、2号钢筋与底层3、4钢筋焊接成骨架。
(4)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好水化热处理。
(5)拉筋N6采用400mm*400mm梅花型布置且与顶层及底层钢筋焊接。
第二章
2.1
在充分研究本工程所有设计文件及基础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的考察,结合地质勘察报告。结合本公司人员、机械设备、技术条件等情况,编制了本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本公司实力,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将可保证本工程优质、按时、安全的完成。
(1)、生产混凝土用水使用洁净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超量的水不得使用。
重庆市轨道交通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
承台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
2015年10月
第一章
1.1
*******是重庆轨道交通延伸线跳磴至江津段一期工程的终点站,位于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与西江大道交叉口南侧约360m正在实施的南北大道正上方,呈南北走向,车站周边现状主要为为大片施工用地,为待开发的新区。根据线路敷设方式,车站主体在市政道路南北大道上方,采用高架桥、建合一结构形式,为地上两层高架侧式站,站厅层设于高架一层,轨道梁简支于盖梁之上。单榀结构采用“Π”式和“开”字型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73+841.00。车站轨面高程(绝对值)为248.428m,标准段线间距5.2m,有效站台宽度为10m,有效站台长140m,标准段宽10.4m。
本工程D01~D03桥墩承台尺寸:长6500mm*宽6000mm*深2500mm;D04、D07桥墩承台尺寸:长7400mm*宽3200mm*深3500mm;D05~D06、D08~D10桥墩承台尺寸:长4000mm*宽4000mm*深2000mm;
2.2
(1)材料:承台砼为C35,承台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承台腰筋钢筋采用HPB300钢筋;桩身保护层厚度为80mm。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5)(建质[2009]8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3.2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富存于人工填土中,该层填主要为碎石土,颗粒粒径较大,透水性较好,填方坡脚紧邻自然河沟,且该河沟相对位置略低,为填土的排水通道,所以该层填土储水性较差;基岩中主要以泥岩为主,偶夹薄层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3.3
本段范围内未发现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站址范围内分布较厚人工填土,该层填土为修建南北大道填筑的碎石土,主要由粉质黏土、强风化泥岩、砂岩碎石组成,碎石含量约63%,车行道范围内填土经过人工处理,呈中密、稍湿状,道路中央隔离带和人行道及道路外侧填土,呈松散、稍湿状,填土厚度2-12m,填筑时间约6个月。车站基础置于道路中央隔离带范围内,人行天桥基础置于人行道内,该范围内填土填筑时未经处理,且填筑时间较短,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对工程影响较大。
16)《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施工安全的规定》(渝建安发[2003]21号)
17)《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9)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七号)
第三章
3.1
原始地貌为浅丘沟槽地貌,后因市政道路南北大道的建设,人类活动对原始地貌改造作用强烈。经过填挖作业后,现地形平缓,相对高差不大。线路沿南北大道中央绿化带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