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重要性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学语文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terary educationzhang jing-li【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literar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ne. chinese teaching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good literature,guidance and education to teacher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in addition, the literary education can als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iterary works deep essence an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world,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chinese teaching literat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do with shallow analysis.【key words】literary education; secondary language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我们美妙的精神食粮。
浅谈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调整教学 内容 , 好课 备
教 师要 根据社 会 的需要 , 对课程 内容进 行必要 的改革 与调 整,
改 变那些 交叉重复 、 旧老化 , 符合社 会发展 需要 的课 程 内容 。 陈 不 教案是教 师传授 知识的重要 依据 ,而备好合 理性的教 案是 教好 一
为 :1什 么是视 图 . 清概 念及分 类 ;2 画视 图前要做 什 么 。 () 讲 () 掌握
各视 图投影 方 法及规律 ;3 视 图为什 么这样 分 类 , () 为看 图和画 图
方便 。 迭不 同复杂程度和 不 同形状 的机件 ;4何地 画何种视 图? 表 ()
各 个 视 图 的 位 置 配 置 关 系 ;5 何 时 画 何 种 视 图 , 个 视 图 的 应 用 () 各
要 的意 义。
于一 体 。 古今 中外 各类知 识于一 炉的 。很多名人 的文章 . 什么 熔 为
关键词 : 文学 ; 文教 学; 用 语 作
富有韵味 。 就是作者 能把古 今 中外 、 政史地 理信手 拈来 的效果 。古
人 常告诫 到“ 书到 用时方恨 少 !” 以在平 时注意 积累是 增加文化 所
就很 容 易, 有利 于提 高学 生的 学 习积极性 , 强 学生的 自信心 , 增 培 养 学生对制 图的学 习兴趣 。
总之 。 机械 制 图作 为职 业 学校 的 一 门专 业基 础课 , 在提 高教
范围 ;6如何 画视 图, 图投影 规律及各视 图特征 表示 方法。 () 视 这样 分 解 出的教案 内容 完整清楚 、 理性强 , 配合适 当的教 学方 法和 条 再
图仪 器 已经被计 算机所取代 ;图纸等技 术文件 已经放进 了计算机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作者:张芳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0期摘要: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审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
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
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
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
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
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传 承优 秀文化 ,这离不 开优秀文 化 的载体——优 秀文化作 品 。因 此在高 中教 育教学 中加 强并 重视 文学教育是传 承优秀文化 的必然 途径和重要 手段 。学习 《 同文 胡 化》让我们 真切 地为 中国传 统而
又 极 具 生 活 化 的 胡 同文 化 正 在 慢
新课 改的逐步深入 ,文学 教育理
象的家 , 还应该是精 神的家 、 化 文
的根 。语 文是传承 民族文 化最重
要 的工 具 。 堂 语 文 课 , 果 洋 溢 一 如
着浓郁 的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 大 致可 以说它具有语文味 。 语文课 “
学 教 育
目的就是使 学生建构 自身 的文化 人格 , 对生命有 更高境 界的认识 。 语 文教学不 能墨守 “ 知的教育 ” 而 丢掉 “ 的教 育 ” 要 以 “ 的教 人 , 人 育 ”来认识语 文教育 对发展 学生 精 神生活 、建构学生 文化人 格 的 重要 性 。我们 应 当充 分地利 用优 秀的文学作 品 ,依靠 优秀文 学作 品中所蕴含 的文化精 神 、哲 学思
想、 民族 智 慧 和 理 想 人 格 , 积 极 去
步 达到用 审美 的眼光去欣 赏 自然 美 和社会美 。例如 小说《 边城 》 是 中国文学艺术 美 的象征 ,边 城那 纯美 的 山水 、 纯净的 自然 、 淳朴 的 人情 ,沈从 文 以优美 蕴藉 的文字 为 我们 构 筑 了一 方心 灵 的净 土 。 学生 要通过文 学作 品中描绘 的 自
西方 现代 主 义文学 的文 化特 征 ,
开 阔 了学 生 的眼 界 。
海德格 尔说 :语言是存 在的 “ 家” 。我想 , 这个“ ” 家 不仅仅 是现
括古代 的 ,也包括近 现代 的优 秀) 阅读与鉴赏 ” 在“ 部分指 出 : 学 习中国古代优秀作 品 ,体会其 中 蕴涵 的中华 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 定 的传 统文化底蕴奠 定基础 。并
探究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

探究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教学工具,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和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两个方面探究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并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价值1. 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教材汇集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等。
这些作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传递着经典的人生智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知到作者的创作力和情感表达,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开展创作实践,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味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往往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包括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等。
学生通过与文学作品的接触,可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从而成为有修养的人。
二、中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意义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学语文教材通过各种阅读材料和语言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借鉴教材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如何用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往往关注人性、社会问题和人的命运等。
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
而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拓展视野、培养人文素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阐述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拓展视野中学生正处在个人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文化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历史文化知识等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拓宽自己的视野。
例如,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文化教育的拓展视野作用使得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内涵和广度。
培养人文素养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感知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学生能够培养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提高对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认识。
例如,学习文学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到人性的善恶与复杂性,培养对道德价值的分辨能力;学习经典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文化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文化教育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库,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模仿和吸收其中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文化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抓住文本的核心意义,并将其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
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富有内涵和个性。
总结: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功能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功能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学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功能。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文学教育的功能。
1.培养思维能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更是培养人类思维的精神纽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让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它们能够描绘现实生活现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的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不仅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感性的理解,也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
2.培养审美意识文学作品是以表现方式来诠释文化和艺术的。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都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赏识美感的元素。
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逐渐形成对美的认识,以及对艺术和人文主题的理解和欣赏。
这样子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得到提高,激起他们塑造美好人生的欲望。
3.培养情感人文素养文学作品中包含许多人物及情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有价值的思考和感悟。
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学生不仅了解到一个社会,还可以逐渐体会到一个人物的人生心理。
文学作品的描写语言可以让学生感知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卓越的文学素养。
4.培养创造性思维文学作品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还可以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渴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多种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掌握不同的表述方法。
与此同时,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从学习中取得更多的意义,促使学生创造出新的思想。
5.培养语文能力文学作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学生通过阅读文学works作品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表达。
其次,学生可以学会文学作品中虚实相混的表露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特性。
最后,学生可以学会跨度与保持语言的爆破性,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功能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功能探讨语文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文学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人性和社会价值观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功能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文学是表现人类情感、思想、精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文化现象。
文学通过书写人类经验和感受,展示一个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同时展示人的普遍共性。
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世界观。
例如,读《红楼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封建家庭和宴会文化,知道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读《活着》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变革、人性尊严和生命意义等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体验到文学的美感,更能够在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中,感受到人性内核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二、文学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
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通过文学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和表达的技巧。
在阅读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运用技巧如比喻、夸张和对比等手法,这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三、文学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情趣是人类唯一的兴趣向度之一。
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它不仅仅传达思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们的审美情趣是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而文学作品则是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从没有被孤立出来的艺术,它与各种其他文艺形式交织在一起,同时也与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紧密相连。
因此,读书可以使人们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审美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文化广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感受到美与情感的结合,从而促进对于美的感受与热爱,并加深了对于艺术及文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5-08-06T10:14:16.29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4期供稿作者:麻丽君贾晓霞[导读] 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麻丽君贾晓霞山东寿光市文家中学262702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意义
一、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笔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
毛泽东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素养。
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具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
文学作品是创作者的心血结晶,更体现了创作者在精神层次上对于社会、人生、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在受到社会风气及周围事物的影响过程中,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难以准确分辨出事物的好与坏,进而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中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客体,其在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中,主要依据为教师的讲解,并且与自己的实际感官能力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初级层次的精神世界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选择《浮士德》中的部分章节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并且通过对于作品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层次、多角度的开发。
在《浮士德》中,歌德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洗练。
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
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
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
每一场奋斗都伴随着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
通过教师在文学教育课堂的系统讲解与引导分析,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会逐渐形成对人生、生活、命运的深层次感悟,并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人文精神是建立于物质和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将眼光由书本知识逐步拓展到教材以外的部分,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并且在内心中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当代中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突破,以及精神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他们需要更为广阔的人文精神发展空间。
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不是说学生读过几部文学作品,或者在课堂中接受了一些文学赏析教育就可以实现的。
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文学教育连贯性、系统性、科学性实施的重要性,在课堂内容、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课外作业等方面的布置中,教师要力争通过为学生提供愉悦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另外,就国内优秀的古典、现代文学作品而言,每部作品中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教师要通过对于文学作品中精华部分的摄取和讲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四、结语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对于推动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学语文文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并重点突出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文学教育时,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学生人文精神、认知程度、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