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记录表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 = 原始成本 + 购置费用 - 累计折旧。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的长期投资性资产,这些资产通常是不可生产、不可分割的,其使用寿命较长,用于长期经营,不能在一定期内出售或转化为现金,但却可以为企业提供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固定资源。
固定资产通常以每年折旧的形式耗尽,因而将固定资产看作是一种无形资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收益,但却可以促进企业营运,所以它仍然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的分类有很多,根据使用的功能可以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经营性固定资产和管理性固定资产。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这些固定资产可以直接转换成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支撑。
经营性固定资产是指能够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如店面、礼品、装饰物等,这些固定资产可以直接转换成经营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支撑。
管理性固定资产是指能够用于企业管理的固定资产,如办公用品、计算机设备等,这些固定资产可以直接转换成管理效率,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支撑。
二、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 = 原始成本 + 购置费用 - 累计折旧。
(1)原始成本原始成本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出的费用,其计算方法是:原始成本 = 购买价格 + 现金支付税金 + 其它费用。
其中,购买价格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出的实际费用,现金支付税金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向政府支出的税款,其它费用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出的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
(2)购置费用购置费用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出的非购买价格的费用,常见的购置费用有安装费、运输费、测试费用等。
(3)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是指企业为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支出的费用,其计算方法是:累计折旧=原始成本×折旧率×折旧年限。
其中,原始成本是指企业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出的费用,折旧率是指企业在折旧时所采用的折旧率,折旧年限是指企业计算折旧时所采用的折旧年限。
成本控制通用表格

管理表格V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表格项目材料用量及单价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项目所用材料的数量应如实填写(含业主或指定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及安全设施使用材料等)。
2.项目所用材料的单价应填写入库价(含业主或指定供应商供应的材料)。
3.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4.周转材料应填写本项目中的周转费用。
5.本表可扩充。
项目机械设备用量及单价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项目所用机械设备的数量应如实填写。
2.新购置的机械设备应填写购买费用及安装费用,并填写该机械设备在本项目中的折旧金额(旧设备亦填写折旧费用)。
3.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4.租赁设备需在备注中注明内、外部设备及服务情况。
5.本表可扩充。
项目工程分包情况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分包内容为分项工程及计日工等。
2.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3.在备注中注明履约情况。
4.属分包商的工作范围但在项目部领用材料、用电等应注明扣除(单独列一行,金额用负数表示)。
5.本表可扩充。
项目劳务分包情况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分包内容包括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及分部(或分项)工程等。
2.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3.在备注中注明履约情况。
4.本表可扩充。
现场管理及财务费用情况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2.本表可扩充。
其他费用情况表工程名称: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说明:1.累计栏均为从项目开工至本月,如跨年度则还需分别填写各年度年终的量及金额。
2.本表可扩充。
合格供应商及分包商情况汇总表合格供应商及分包商情况汇总表工程名称:部门负责人:目标成本预算基本表审核人:日期:制表人:日期:目标成本预算附表:主要材料控制计划表目标成本预算附表:主要设备控制计划表目标成本预算各项费用表项目费用估算表分部(部门)成本目标责任书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明细表月成本核算材料分解表班组:月日至月日制表人:审核人:审批人:说明:若无其他临时加工调令和材料限额单,仓库严格按此表控制发料。
残值、原值、净值、累计折旧

残值、原值、净值、累计折旧
残值是设备原值减去按法定使用年限计的折旧费后的价值,残值的另一种含义是指设备报废清理时收回的剩余零件的价值。
净残值是残值减去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资产原值你可以理解为购置的成本价格。
净值你可以理解为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从购建完成后,在预计可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截止至当期累计已经计提的折旧就是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车间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的折旧,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帐户,
厂部行政用办公房屋的,计入管理费用帐户,由当期收入负担。
折旧合计数计入“累计折旧”帐户的贷方。
)
例如:企业购买一台电脑,价值4000元。
按照规定,电脑使用年限5年,净
残值率为5%。
按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的话。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使用年限=(1-5%)/5=19%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4000*19%=760元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个月=760/12=63.33
从这个例子中看出:电脑原值是4000元;每月提取折旧额是63.33元,如果这台
电脑已经提取6个月的折旧了,那么,累计折旧额是:6个月*63.33=379.98元;
净值是4000-379.98=3620.02元。
折旧费折算方法

折旧费折算方法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
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折旧费的相关图片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
在国民收入帐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
折旧费是定期地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费用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个月计算方法探讨计算折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采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现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折旧费是不相等的,从而就影响到该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折旧费计算方法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地选择应用折旧方法。
在同一个企业里,由于固定资产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电子工业企业的房屋和其他企业房屋一样,可采用年限法(直线法),而电子机械、电子仪器、仪表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等机器设备,则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避免其陈旧过时,提前报废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损失,可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它们计提折旧。
即使是同一种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情况不同,也可以考虑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而对某些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大型的刨床),可以采用工作时数法或产量法等等。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折旧费,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
项目四 财务信息处理与分析 Excel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B3单元格中输入资产编号,并单击“数据”选项卡“数据工具”组中的“数据验证”
3
按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切换到“输入信息”选项卡,进行编号输入提示设置,如左图所
示。单击“确定”按钮,显示效果如右图所示。
资产编号输入提示信息设置
显示资产编号输入提示
在D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B3,固定资产清单!A4:Q15,2)”,意为在“固定
例4-1
假设蓝天股份某流水线生产设备可用期限10年,原始成本210万元,预 计净残值10万元,用SLN()函数表示每期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SLN(210,10,10)
计算结果为20万元。 设置如下图所示分析表,在第一年下第一个单元格B5中输入如下计算公式:
=SLN($D$3,$G$3,$J$3) 右拖动鼠标填充至K5,便可得到相应各年的折旧额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年折旧额=(原始成本-预计净残值)/使用年限
使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 旧时,每期的折旧额都一样。
直线折旧法函数为SLN(),其语法形式如下:
SLN(cost,salvage,life)
固定资产的 原始成本
固定资产报废时的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可使用年 数的估计数
该函数可以返回某项固定资 产每期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折旧 数额。所有的参数值必须是正数, 否则将返回错误值#NUM!。
步骤1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簿中新增工作表,命名为“固定资产卡片”,然后参照下图 样式设计卡片模板。由于卡片中的大部分信息与固定资产清单中的重复,在定义固定资产 卡片数据输入项目时,可以尽量与清单中的各项目次序保持一致,以便于其后的公式设置。
固定资产卡片样式1
有时会把折旧计算过程也记录 在固定资产卡片上,如右图所示。
折旧时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公式咨询工程师

折旧时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公式咨询工程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使用和年限耗损,而导致价值逐渐减少的现象。
折旧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利润。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值非常重要,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
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中,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之一是直线法。
直线法是指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再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通常为年)均匀减少其价值的折旧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资产原值- 残值)/ 使用年限资产原值指购买固定资产时的价格,残值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预计可售卖资产的价格。
某公司购买一台机器设备,价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1万元。
那么根据直线法,该机器每年的折旧额为:(10万元- 1万元)/ 10年= 9万元/ 10年= 9,000元/年这意味着,每年该机器设备的价值将减少9,000元。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资产原值的确定、残值的评估等。
如果企业对折旧计算不太熟悉或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财务顾问,他们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在进行折旧计算时,企业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等。
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固定资产的价值。
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值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在进行折旧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并且需要不断关注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及时调整折旧额,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利润正常运转。
如果企业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可以随时向专业人士咨询,以获得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折旧时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公式咨询工程师的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的逐渐减少,这种逐年减少的价值称为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费用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费用科目1.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说到固定资产折旧,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就像在听外星人说话,咋一听有点复杂,其实不然!我们把它想象成是我们买了辆新车,开着开着,时间久了,车子就不那么新了。
折旧就是把这辆车的“新鲜感”慢慢减少的过程。
简单来说,固定资产折旧就是企业对长期资产(比如房子、机器、设备等)进行“减值”的一种记录方式。
就像我们每天都在成长,身边的东西也在经历时间的“考验”。
1.1 折旧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要搞折旧呢?这就像是家里定期清理卫生,定期看看家里哪些东西需要修整。
折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失,帮助企业合理计算成本,确保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准确。
就像你买了个新手机,三个月后它就跟新的一样,但是过了一年,手机就得换电池了,这就是价值的流失。
1.2 折旧的计算在计算折旧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就像选择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有直线法、加速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味道”。
直线法就是每年按固定的金额折旧,就像把一块蛋糕均匀切分;而加速法则是前面几年折旧多,后面几年少,这就像你一开始就狂吃蛋糕,后来慢慢减量。
选哪个法其实看你自己的需求,关键是适合自己!2. 折旧的会计处理说完折旧的计算,再来聊聊会计处理吧。
这部分就像是给我们的折旧过程上了一层“保护膜”。
折旧的费用一般会计入损益表,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这样的话,企业在计算盈利时,就能更加客观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年都不记录这部分损失,就像不记账一样,最后一查账目就“哦买噶”,竟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亏钱,简直是哭笑不得!2.1 折旧费用的记录折旧费用的记录可以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科目来实现。
每个月末,企业就可以把这个科目里的钱算一算,看看自己这段时间“损失”了多少。
就好比每个月都要看看自己的口袋里还剩多少钱,这样才能确保下个月不会“手忙脚乱”。
2.2 折旧的税务影响除了损益表,折旧还和税务息息相关。
固定资产折旧完整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完整会计分录说到固定资产折旧,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复杂?哎,别急,咱们先来轻松聊聊这个话题,别把它想得太深奥,搞不好你就会恍然大悟,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
固定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公司那些值钱的东西,比如机器设备、车辆、办公楼这些。
你买了一台机器,花了大把的钞票,但机器并不是一买就值那么多钱,它会慢慢“变老”,慢慢贬值,这就是所谓的“折旧”了。
那折旧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把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的年限进行分摊。
就像你买了一辆车,车子一年一年地用,车子的价值逐渐减少。
那怎么办呢?每年你要把这笔价值的损失通过会计分录给记下来。
要不然年年开支什么都不记,那最后报表上怎么看得懂?折旧不光是个数字,它关系到你账面的利润。
你折旧了,就少交税,能省点儿钱,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咱先说说这“折旧分录”是怎么做的。
假设公司买了一台机器,价值十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
按照直线法来算,每年折旧就是10万元除以10年,等于每年折旧1万元。
第一年你需要做的分录就很简单了: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用1万元,贷:累计折旧1万元。
明白了吗?你一借一贷,就是把机器的价值慢慢从账面上“削减”掉,折旧费用也反映到你当年的损益表里了,少交点儿税。
哦对了,借方是“管理费用”,因为这笔折旧是公司运营中的一项费用。
贷方则是“累计折旧”,它是个负债账户,像是个账面上“吃掉”资产的地方。
第二年,分录也差不多,就是再做一次。
你想啊,这台机器还是每年都在用,折旧的事情每年都得记一次,不能不管。
折旧的分录就是这么个套路,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简简单单。
不过,哎呀,别以为折旧就这么轻松了。
你看看这些分录的背后,其实隐藏了不少“玄机”。
比如,折旧的年限是怎么定的?使用年限越长,折旧费用每年就越少;年限越短,折旧费用就多了。
再比如,折旧方法不只有“直线法”这一种。
咱们还可以用“加速折旧法”,那就是前几年折旧多一些,后面几年折旧少一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前期可以减轻税负,虽然后期可能利润看起来会更高,但是税负自然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