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逍遥散是中医药中的一种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本文将对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进行观察。

逍遥散是由茯苓、白术、苡仁、泽泻、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的。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利湿的作用;白术能健脾益气、利湿止泻;苡仁有活血化瘀、消痛的作用;泽泻能利水渗湿、排除湿邪;甘草有缓解痉挛、调和诸药的作用。

逍遥散的主要作用是健脾利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出血过多、过少的情况,常常伴有月经期疼痛等症状。

它可以分为原发性月经不调和继发性月经不调两种。

原发性月经不调是指未有过正常月经的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继发性月经不调是指曾经有过正常月经的情况,后来发生了不规律的情况,多见于产后、绝经前后等阶段的女性。

在临床实践中,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总有效率可达到80%以上。

具体来说,逍遥散可以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恢复规律;能够改善月经量,使月经量适中;还可以缓解月经期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表明,不同的加减方案对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原发性月经不调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药物;对于继发性月经不调患者,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加减方案。

逍遥散的疗效也与患者的体质、病程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使用逍遥散治疗月经不调时,仍需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促进病情的好转。

如果出现不良症状或疾病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120例疗效观察

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120例疗效观察

-,砂穹詹璧泛学骺硎”临床研究与经验…■………………………一●一由表2可知。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4讨论小儿厌食症是d,JL 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本病的发生以喂养方式不当引起的最多见[引。

d,JL 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很完善。

加上喂养时强迫进食、不规律进食等,影p 向d,JL 食欲,易发生厌食[3】。

同时。

与血清铁和锌缺乏及血铅升高、消化腺分泌功能低下、胃肠道运动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有关。

脾胃主司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

脾胃健,则食欲正常:如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长期偏食等均可损伤脾胃功能,使脾气困遏,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形成气滞、血瘀、湿阻、痰结、火郁等病理现象。

则出现厌食。

因此治疗宜予调畅气机,以疏其壅塞,消其郁滞。

乐食煎中苍术、白术入脾土,苍术振脾阳,白术养脾津,二药相伍,通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120例疗效观察郝玉莲.崔丽芳(太原市迎泽区产科医院,山西太原030002)补兼用,一升一降,开达中焦,运脾除湿;佛手舒肝理气.芳香和胃,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助二术调畅气机;藿香醒脾化湿;生山楂开胃健脾,行血化瘀;神曲、炒麦芽消导化积;柴胡疏肝理气,升麻清热解毒,二药合用,行气升阳、清热除湿;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

全方行气消郁、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消补结合。

共奏健脾开胃之功效。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I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171—184.[2]江卓成.小儿厌食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4,2(3):272.[3]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等.实用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l 276.[4]曾国章.厌食症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40-3841.[5]万力生,汪受传.中医药治疗J J,JL 厌食症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1):63.摘要目的:观察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诸症的临床疗效。

治疗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论文(共2篇)

治疗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论文(共2篇)

治疗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月经不调是女性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期出血量异常或周期紊乱,一旦患病就会引发患者经期前后剧烈腹痛症状,其可能与外界温度、患者情绪变化、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等有着重要的关联。

本文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月经不调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41例。

对比组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经血量过大9例,经期延长17例,经期缩短3例,闭经12例。

研究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经血量过大10例,经期延长15例,经期缩短5例,闭经1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对比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所选择的药物包括孕激素、雌性激素等,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克罗米芬来促进患者排卵。

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患者具有小腹胀痛、四肢冰冷、舌苔较白以及月经量异常情况,则所使用的处方包括:丹皮、莪术、牛膝、人参、当归、白术各10g,肉桂、刘寄奴、石楠叶各5g。

如患者具有脉搏细弱、月经量异常、月经颜色较浅、头晕头痛、目眩等症状时,其使用的处方包括:山药24g,熟地、山茱萸各15g,枸杞、当归、杜仲以及人参各10g。

如患者具有乳房胀痛,胸腹部两侧胀痛,月经中含有少量凝血块等症状,则药物处方包括:丹皮、首乌、白术、郁金、当归各10g,柴胡6g。

所有处方均用水煎制,1剂/d,早晚服用,共持续治疗4周。

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率。

疗效判定标准显着:患者月经期恢复正常,临床疼痛感消失,月经量降低达到原有的1/3,经期控制在7天内,停药后患者无复发情况;有效:患者月经量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缓解;无效:患者月经量无较大变化,疼痛感未减轻,或停药后出现复发情况。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80例临床观察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80例临床观察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80例临床观察分析目的:对妇科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本院妇产科抽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前来就诊的女性月经不调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方式对她们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其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疗法;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286-02在妇科疾病中,月经不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指妇女的月经周期、经量出现异常,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妇女工作、生活压力大,或者睡眠状况不佳、人工流产、使用减肥药物等。

近年来,受到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不良影响,患病率居高不下[1]。

因此,采取一种有效方法治疗月经不调对改善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院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患者160例均为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她们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提前、经期延迟、经量过多、经量偏少、闭经等。

她们的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28.9±5.2)岁,病程为0.5-4.5年,平均病程为(2.3±0.5)年。

患者体重为45-60kg,平均体重为(55.8±5.3)kg。

其中有70例为已婚已育患者,有52例为已婚未育患者,有38例为未婚未育患者。

160例患者均通过彩超或者CT检查均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围绝经期等,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体重等基础资料均没有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比较意义。

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39例总结

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39例总结

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39例总结目的:对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选取新疆轮台县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西医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

观察组的上述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月经不调不仅比西医疗法拥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好,故临床治疗月经不调时可首先考虑中医辨证分型疗法。

标签:辨证分型;月经不调;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妇科中一种多发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期以及经质等发生异常,同时还有可能伴发腹痛等症状。

月经不调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功能异常或器质性病变。

目前,西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利用雌激素、孕激素调整周期,利用克罗米芬促进排卵进行治疗,而中医则通过四物汤等中药配方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本文主要总结了39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与另外采用西医治疗的39例月经不调患者作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新疆轮台县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3.2±2.5)岁;平均病程(12.7±2.1)个月;其中月经量过多14例,月经量过少9例,月经提前9例,月经推迟7例。

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2.6±2.4)岁;平均病程(13.1±2.1)个月;其中月经量过多15例,月经量过少7例,月经提前10例,月经推迟7例。

中医药辨治月经不调90例的临床效果

中医药辨治月经不调90例的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胡李萍 . 中医药辨治月经不调 90 例的临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92):184,187.
0 引言
月经不调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月经异常,属于妇产科一种比 较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研究证实,在我国年龄为 14 岁到 50 岁的 女性当中,月经不调的发病概率在十分之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 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患者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不稳定、经期时间 延长、经量过少等,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在临床 治疗中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案,如孕激素、雌激素等药物,虽 然临床疗效尚可,但对女性身材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不被患者 认可。而中医药治疗方法则重在调理,对女性身体健康有益,本次 研究特对本院 90 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探究中医药 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指标,实验组患者中,疗
效评价为优秀患者 20 例,疗效评价为良好患者 15 例,疗效评价为 尚可患者 5 例,疗效较差患者 5 例,总有效率为 88.9%;对照组患 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秀患者 15 例,疗效评价为良好患者 12 例,疗 效评价为尚可患者 3 例,疗效较差患者 15 例,总有效率为 66.7%, 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 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2.2 治疗满意率
①治疗总有效率(优秀:患者治疗后经期恢复正常,经量正常, 未出现明显异常症状。良好: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尚 可:治疗后月经周期有所改善。较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改善 或加重)。②治疗满意率。③不良反应发生率。④预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 料采用 ±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以 c2 检验, 相关性采用 Pearson 分析法,当 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

凡外感六淫、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

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围。

【病因病机】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

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

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1.血分实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

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3.阴虚血热【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经期偏长,兼见颧红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两地汤加减:药如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阿胶。

虚热甚者,可加银柴胡、胡黄连;午后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养阴清热。

中医治疗妇科中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中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中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妇科中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妇科月经不调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病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 〈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腹痛、乳房胀痛、腰腿困乏、月经异常等症状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腹胀和1例腹泻,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皮疹、2例腹胀和2例腹泻,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妇科中月经不调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并且治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率较低,有利于促进月经不调患者的机体康复。

关键词: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治疗效果Xiao ChengdongTong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6367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irregular menstruation in gynecology. Methods: 104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menstrual disord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TCM dialectic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mprovement level of abdominal pain, breast swelling pain, low back and leg fatigue and abnormal menstru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level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One cas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one case of diarrhea occur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one case of rash, two cases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two cases of diarrhea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Taking TCM dialect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tion in gynec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grea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have higher treatment safety and lower adverse reaction rate,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physic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tion.Key words: TCM treatment; gynaecology; Irregular menstruation; treatment effect月经不调也称为月经失调,是妇科中常见疾病,患者会呈现出月经周期不稳定、月经期血量异常、月经前后腹痛的情况,月经不调的发病与患者的情绪、饮食、生活习惯、劳累程度等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的月经先期,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给予辩证治疗。

结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無效1例,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28d,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HAMA、HAMD、SAS、SDS(13.4±1.9、12.4±2.2、42.9±5.8、43.4±8.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辨证;负面情绪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其病机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时也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1]。

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符合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断,年龄35~47岁,平均(41.7±6.2)岁。

收住院后给予辩证治疗。

1.2辨证及治疗方法
1.2.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脾虚不摄证:表现为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归脾丸治疗;②肾气不固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给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③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给予加味逍遥丸治疗;
1.2.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推迟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阳虚寒凝证:表现为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给予少腹逐瘀丸或艾附暖宫丸治疗;②气血亏虚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给予八珍益母丸或十全大补丸治疗;③气滞血瘀证:表现为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

1.2.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在7d以上,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肝气郁滞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暗红有块、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给予逍遥丸或七制香附丸治疗;②肾气虚弱证:表现为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给予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参照程玲文献[2]资料拟定疗效证券标准:治疗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判断为痊愈;治疗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判断为无效。

1.3.2 负面情绪治疗前和治疗后28d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 治疗效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

2.2 治疗前后的负面情绪治疗后28d时,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改变为主证,或伴有经色、经质的异常,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3]。

根据中医理论,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寒包括实寒、虚寒;热包括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虚包括气虚、血虚、肾虚;实包括肝郁、血瘀、痰湿[4]。

月经先期的病机在于素体阳盛、过食辛辣、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所引起的血热旺行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所引起的脾虚统摄无权[5]。

月经后期的病机在于外感寒邪、寒凝血脉、久病伤阳、运血无力所导致的寒主凝滞以及化生不足、久病体虚、阴血亏虚、饮食劳倦伤脾所导致的气滞血瘀。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在于情志抑郁、疏泄不及、气郁化火、扰动冲任、禀赋素弱、重病久病、肾气不足,行血无力、精血不足,血海空虚、肾阴亏虚、虚火内扰[6]。

鉴于对月经不调所发生的病机的认识,中医主张进行辨证施治。

月经先期包括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月经后期包括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月经先后无定期包括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7]。

在本研究中,针对不同辨证分型的月经不调给予治疗后发现,80例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仅1例患者无效。

进一步比较治疗前后的负面情绪情况可知,治疗后28d时,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就说明辨证施治有助于缓解因月经不调所引起的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香.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23-24.
[2]王延琴.中西药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3,6:3-4
[3]程玲.中医周期疗法在治疗月经病中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57-58
[4]赵旭辉,陈文英.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失调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2013,34(15):2949.
[5]李素娟,刘志超. 辨证论治月经不调心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135-136.
[6]李莉. 辨证分期分型药物联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135-136.
[7]赵天皎,王秀琴,董星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69例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药,2012,14(5):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